浅谈大学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

时间:2022-08-30 07:58:53

浅谈大学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着眼以人为本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方面中去,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本文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并阐述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思想政治教育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有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应用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则是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高校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校一切工作都应服务于这个主体,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意识,维护学生的合法权利,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平台,做到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尽最大努力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确立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则,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做到尊重人、理解人、为了人、开发人、解放人, 实现对人性的充分肯定,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化,经济成分的多样化,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逐步完善,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信息化浪潮同步进行,带来社会转型中的各种社会问题几乎同时呈现出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冲突和文化碰撞,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本土文化与西方文明多重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现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各种问题。

从宏观方面来说,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形式、体制、方式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的缺陷。内容上,不断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与相对滞后的教育内容设置的矛盾,使得部分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同时还只注重智力的教育轻视了品德的教育。在形式上,存在着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影响与高校教育途径相对狭窄的矛盾,造成大学生在学校中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他们在校外社会环境中受到的影响不相一致。教育体制上,实行“政工”负责制。在教育方式上采用灌输式的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自为性。以及在新形式下,迅速涌现的新事物、新思想、新潮流对传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互联网上的一些消极的、错误的观点影响甚至毒害着大学生的思想,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方法面临新挑战,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从微观方面来说,主要是当代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首先是价值观和政治观出现偏差,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最终形成阶段, 而社会道德和多元的价值取向通过各种渠道在很大的程度上导致了学生价值观与政治观的偏差。一些大学生的价值观趋向功利主义,人生观趋向享乐主义,对集体意识、民族意识、国家意识有所淡化,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只重学习,崇尚自我,有的崇拜权力;有的过于看重金钱;有的胸无大志。自我意识强、有活力、有个性,但是互相协作能力较弱;自我追求高、应对挫折能力低,致使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自尊与自卑同在、理想与失落并存,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其次缺乏忧患意识,部分学生缺乏自我认识的能力, 不能客观的评价自己。或是过分夸大自己的优点, 对社会要求过高;或是过分低估自己的能力而心灰意冷、自暴自弃。部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面对学习、生活、就业的潜在压力不能及时地调整心态,从而导致各种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的出现。第三缺乏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的能力,互联网上大量多元的信息,很多学生不能做出正确判断和选择,垃圾信息、不正确的思想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同时网络的虚拟化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更有甚者沉迷于网络游戏难以自拔。基于存在的这些问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有针对性地展开。

第一、坚持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要务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要牢牢把握住发展学生综合素质这个中心,既包括人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在内的主体性的发展,又包括人的民主性、规范性与开放性在内的社会化的发展。人的主体性的发展是人的内在发展和素质的提高,人的社会化发展是人的外在发展,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要实现人的内在和外在协调发展。即是要全面推进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素质教育、法制观念教育和创新意识教育,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身心素质等综合素质。坚持聚集会神搞教育、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改进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个人才能。要着力把握大学生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带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实现深度、宽度并举的发展,培养出既专又全的人才。

第二、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发展观

杨叔子先生曾说过:“大学的主旋律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才,而非制造高档器材。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的,何况是高级人才……我们的教育失去了人,忘记人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就失去了一切。其实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如此,都是以人为出发点,以人贯穿于各方面及其始终,何况是直接培养人的教育?”这句话全面道出了以学生为本的精髓。首先,就是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按照学生自己的能力,需求与思维方式进行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既教学生做事 , 又教学生做人 , 包括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以及人自身的情感、意志、理性等方面的问题。其次,要弘扬大学生的个性,包括个性的心理、性格、兴趣、意志、气质等方面的健全发展。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点,为学生提供弘扬个性的空间。再次,要彰显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注重感情投入和人文关怀,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把教育与人的自由、幸福、终极价值紧密联系起来,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而不是机器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

第三、运用统筹兼顾来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的重要行动方针。统筹兼顾就是要求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无论是制定教育计划,还是创新教育方法,都要做到总揽整个局面,全面考虑,兼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思想实际。特别重点要在以德治教、依法治教的前提下,统筹学生全面素质的健康发展。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统筹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和素质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实现全过程育人;其次要统筹辅导员队伍和党团干部队伍;第三要统筹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建设,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及各门专业课、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充分利用校内和校外资源;第四,统筹显性和隐形教育;第五,统筹思想政治教育和自我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

第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内容和方式方法的创新,打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努力实现教育内容系统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首先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上,第一个重点是要关注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人本精神,应更多的将目光投向“学生本身”,对学生承认、尊重、理解和关爱, 站在学生的立场,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尊重学生的人格,将学生的培养高于一切作为思想政治工作最为基本的出发点。同时发展学生的个性教育,对于不同气质类型、不同性格特征、不同学习状况、不同家庭基础的学生,根据他们的特点、爱好、追求、兴趣, 因材施教, 因势利导, 培养和保护学生的独立人格, 发展他们的个性才能, 对学生个人良好品德进行塑造。对于不同思想层次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标准。第二个重点是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爱国主义为重点,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加强诚信教育,同时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营造一个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 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深入进行素质教育。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对人才的研究的著名论断是,“性格品质与成才具有密切相关性”。这说明,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成才的必要条件,而这些道德品质中首要的就是诚实守信。大学生的主要奋斗目标就是成人成才,因此,诚信是大学生的成人之本、成才之道。第三个重点是要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高校要重视认识和研究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并针对这些特点合理调整各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把握教育规律。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整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中, 开设心理辅导课、心理咨询,帮助大学生解决各种心理问题, 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心理咨询中,要多激励少命令,多倾听少教导,多关心少抱怨, 这是作好心理辅导工作的原则,只有教育者或心理咨询者摆正心理位置,才能给心理健康教育一个良好的保障。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 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

其次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上。在处理好扬弃与创新、理论与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素质提高的基础上,来进行手段和方法的创新。及时扬弃只适用于某些特定时期的具体的理论原则和方式方法,我们还必须深入调查研究,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情,同时要善于总结提高,将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取得的经验加以条理化、系统化、规范化,使之上升为理性的认识,这样才能揭示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应更多的注入现代科学理念和知识,要搞好在岗培训和进修学习,不断优化思想政治工作主体队伍的知识结构,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提高开拓创新的能力。

从高校,学校本身来说,第一,需要根据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精神制定和运用相关政策,充分发挥学校的管理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团组织和学生组织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建设学习型党团组织和学生组织,建立和完善基层党团组织和学生组织相互衔接的工作模式,建立党团组织和学生组织工作的联动机制。构建完善的贫困生扶持体系,强化服务育人功能。发展隐性教育, 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第二,高校还应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模式,认真组织形式政策教育,同时要发展隐性教育, 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在宣传主流政治思想的同时,应结合学生的专业内容、生活环境增加一部分科学内容和人文文化,才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信度,允许学生发表“异见”。要根据新形势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学模式、内容、方法和评价机制,还应强化实践教学,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修养。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形式变化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制定形式政策教育教学,认真组织实施。加强社会实践,把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和服务社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结合。运用隐性教育的方法, 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以渗透式、陶冶式、体验式的教育方式, 让学生在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等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增强社会责任感。第三,要运用网络手段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网络本身的优势,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积极开展网上正面宣传和信息的传播,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以适应高校网络信息时展的要求。要开设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专栏,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网上教学;加大网络基础建设的投入。开展校园网络心理咨询如思想政治教育电子信箱,可以随时收取学生的意见,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 发挥网络信息收取快,易管理的优势。开展网上专项服务,及时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问题。当代大学生由学习、生活、就业、恋爱、人际关系等问题所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由此而引发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日益明显。对此,我们要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开设校园网络资讯热线,配备专兼职人员,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使学生极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

总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的学习、发展和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根据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对教育的机制、内容、观念的创新和途径、方法、手段的拓展,努力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论“以人为本”——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到科学发展观》 张艳玲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年11月

[2]《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以人为本”》 李青著 时事出版社2009年9月

[3]《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第二版) 沈壮海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年1月

[4]《思想政治教育——基于新视野的系统分析》 徐国亮著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7年8月

[5]《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杨建义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年7月

[6]《高校学生辅导员行动指引》 翁铁慧主编 中国福利会出版社2004年11月

作者简介:

鲁晓玲(1963-),女,就职于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马建智(1962-),男,博士,副教授,就职于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上一篇:制药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发展浅析 下一篇:高校管理学教学应重在管理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