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眩晕很常见针对病因来救治

时间:2022-08-30 02:06:16

老年眩晕很常见针对病因来救治

眩晕是老年患者临床常见症状之一,是指患者在静止状态睁眼或闭目时,有动的感觉或是感觉外物围绕自己在转或是感觉自身在空间中旋转。一般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与大家普遍理解的不同,引起眩晕的原因有很多,了解了眩晕的原因,才能更好地治疗疾病。

头重脚轻疑似旧症发作

王阿姨今年50开外,几年前她经常会突然感觉有眩晕感,但过一两天后头晕感就消失了,去医院检查后确诊为美尼尔氏综合征。王阿姨遵照医嘱坚持吃药休息,这几年疾病都没有再发作。但是最近几个月,王阿姨一直有头重脚轻的感觉,她和女儿提了自己的不适,女儿安慰她:“妈,你一直按时吃药,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会不会是最近天气热,加上你正好处在更年期的原因呢?”

头晕原来原因多

王阿姨觉得女儿说的有道理,但她想想还是不放心,便到医院再去做了详细检查。医生通过检查告诉王阿姨她并不是美尼尔氏综合征复发,而是由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头晕。王阿姨从医生处得知,很多人过了50岁都会有这样的情况,也就没太重视,配了些药便回家了。

一段时间过去了,王阿姨觉得自己头晕的情况时好时坏,一天她在做家务时突然感觉头晕,眼前一黑,一下子失去了意识。女儿和老伴见状立刻将她送往医院,医生通过检查发现王阿姨这次晕倒并不是因为以前的旧疾,而是因为她长期患有的高血压、高血脂导致的短暂脑缺血。

案例提示:

老年眩晕是长者常见的不适症

头晕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不适感觉之一,轻者表现为头晕、眼花、视物不清并旋转、行走不稳、头重脚轻。重者如坐舟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耳鸣、眼花、汗出、面色苍白、上肢或单肢麻木等症状,严重者会突然仆倒。可反复发作,严重者会发展为中风危及生命。

女性突然性头晕可能是美尼尔氏综合征

美尼尔氏综合征一般起病突然,事先无征兆,有明显天旋地转的感觉。不敢睁眼,睁开眼睛会感觉物体朝一个方向转动,还会伴有剧烈呕吐。但恢复也快,一般一、二天症状就基本消失,仅留下头晕不适。人到中年的女性要多加留意,出现症状要及时就医。

高血脂、高血压都会产生头晕症状

血粘度高、高血脂、血小板增多症等均可使血黏度增高,血流缓慢,造成脑部供血不足,发生容易疲倦、头晕、乏力等症状。高血压患者除头晕之外,还常伴随头胀、心慌、烦躁、耳鸣、失眠等不适。

造成眩晕原因多,日常预防很重要

眩晕又称头晕,是一种常见症状,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我们将引起头晕的疾病进行分类叙述,使大家对头晕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头晕误区你有吗?

很多长者多有动脉硬化或高血压,头晕首先想到的就是脑血管问题,服用了活血药、营养脑细胞药却不见好,这时要考虑是不是颈椎的问题。颈椎增生挤压颈部椎动脉,可能造成脑供血不足,引起头晕。

专家提示:造成头晕的原因极为复杂。有可能是由于颈部动脉狭窄、痉挛、受压,造成脑部供血不足,也有可能是因为血压、心肺等原因造成的。因此,如果发生长者头晕的情况,建议做一个全面的检查,了解导致头晕的真正原因。

眩晕分类有不同

旋转性眩晕:多由前庭神经系统及小脑的功能障碍所致,以倾倒的感觉为主,感到自身晃动或景物旋转。

一般性眩晕:多由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以头昏的感觉为主,经常会有头重脚轻的感觉。

眼源性眩晕:多由屈光不正、散光、眼外伤、视力障碍、眼肌麻痹等原因造成。

药物性眩晕:部分患者在服用奎宁、水杨酸、苯妥英钠等药物后会出现头晕。

其他疾病:贫血、颈椎病、急性发热、心脏病、胃肠炎、内分泌紊乱及神经官能症等均可引起眩晕。

友情提示:中老年女性头晕和更年期也有关系

更年期时,性激素的分泌日渐减少乃至停止,身体产生许多变化,除了肩膀僵硬、头痛外,还有头晕及手脚冰冷等症状。

尽早预防是解决头晕的最好方法

常检查:定期做血压、心音、心律、血常规、血脂、血粘度、脑电图、颈部血管B超、X线等检查。

饮食有忌口:戒烟酒,忌生、冷、油腻及过咸过辣过酸的食物。尤其动物肝、肾、肠等肉食要少吃。

多食新鲜蔬菜:多吃水果、豆芽、黑木耳、芹菜、荸荠、豆类、奶、鱼、虾等。

常练太极拳:太极拳是一种动作舒缓的运动,有活血舒筋、祛病强身的作用。

保持愉悦心态:在日常生活中应做到思想乐观,保持心胸开阔,尽量避免焦躁、忧虑、紧张等心理。

小锦囊:治疗眩晕的食疗方

治疗畏冷引起的头晕——胡萝卜蜂蜜汁

做法:胡萝卜500克,切块捣碎成泥。用纱布包泥,挤出汁液。加入一匙蜂蜜于胡萝卜汁中即可。

治疗高血压引起的头晕——海带煎汁

做法:海带30克加水600克,煎至水量减半。一日三回,空腹饮用。

拌炒菠菜

做法:菠菜用热水烫过,再以芝麻油拌炒,可经常食用。

治疗冠心病引起的头晕——草莓汁

做法:把鲜草莓放入搅拌机,加入适量白糖或糖浆,加水后搅拌即可。

最常见长者眩晕原因: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约90%的老年性头晕是由于椎-基底动脉的供血不足所致。长期的供血不足和缺氧容易引起脑功能障碍,发生眩晕症状。如不加以重视和及时治疗,很容易发生急性脑血管疾病。

名词解释: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指由颈椎病,脑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或低血压等引起的综合征。椎-基底动脉是脑干血液供应的主要血管,一旦梗塞,就会导致脑干呼吸心跳中枢受损,会有中风风险,严重者还会危及生命。

椎动脉由两侧锁骨下动脉发出,在第6至第1颈椎横突孔内上升,于脑桥下缘会合成基底动脉,至中脑处分成左右两侧大脑后动脉。椎-基底动脉在颅内分出许多分支,当供血不足时,便出现复杂的临床症状。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常见症状

发作性眩晕,伴有恶心、呕吐、偏头痛,可有耳鸣及听力减退。眩晕常在迅速转头时突发双下肢无力倒地,意识清楚,站立不稳,有地面移动或倾斜感。

自测预防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屈颈试验:端坐低头屈颈,颈部紧贴胸前。如果在3 0秒内出现头晕、头胀症状,试验为阳性。

伸颈试验:端坐头后仰,过度伸颈,使面部及额部呈水平位置,若在30秒内头晕加重或头胀痛为阳性。

转颈试验:端坐伸颈或屈颈,向左或向右转颈45度以上,观察转颈时是否会出现头晕、头胀症状。

椎-基底动脉缺血易被误诊为颈椎病

一般颈椎病出现眩晕多发生在颈部活动时,影像检查只发现在颈椎横突孔处有骨质增生,并压迫到了椎动脉。而椎-基底动脉缺血则多是由于血管腔内梗阻引起的,不一定发生在颈部活动时。多发生在年龄偏大的人群中。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常见检查有:颈椎拍片、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前庭功能检查、眼震电图、头颅和颈椎CT或核磁共振检查等。

专家提醒:一些患者考虑经济原因,发生头晕后会拒绝进一步检查和治疗。但通过全面检查,医生会对颅内外的血管情况作一个了解,然后根据血管的硬化、狭窄程度,血栓有无形成等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并进行规范化治疗就可以大大减少血栓的形成,也就减少了中风发生的机会。

出现眩晕,居家如何应急处理

1 .以最舒适的状态躺下休息,解松身上的衣物,调暗室内的光线,保持室内安静。

2 .尽量不要让患者的头部转动,以免加重眩晕。头部可用冰袋冷敷。

3 .凡因药物引起的头晕应立即停药。有呕吐者还应服用止吐药。

4 .有心、脑疾病的患者应及时观察血压、脉搏及神志情况。

5 .出现头晕伴有食欲不振或是呕吐时,应少食多餐、避免油腻食品。

最危险长者眩晕原因:短暂脑缺血

短暂脑缺血三个特点

①突然发作,短暂而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如头晕,一侧上肢或下肢无力,麻木或感觉异常,视力模糊或失明,发音障碍或语言理解障碍等。症状一般持续几分钟到半小时,一天内可完全恢复。

②反复多次发作,每次发作的表现基本相同。

③患者多见于50岁以上,有动脉粥样硬化症的表现。

提示:短暂脑缺血的症状虽轻,但后果严重。据统计,约有25%~40%患者在5年内将发生脑梗塞,甚至威胁病人生命。因此,医生常常把它看做是脑血管病的先兆或危险信号。当患者怀疑有该病时,应及时就医,并做必要检查。

短暂脑缺血发作的原因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原因颇多,诸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是最主要和最常见的原因。而过度用脑,情绪激动,寒冷,劳累则可促其发生。

短暂脑缺血反复发作,中风可能性大大提高

短暂脑缺血发作是发生完全性中风的重要信号,有的人发作2~3次就发生了中风,有的人发作数十次才发生中风。一般人为发作次数越多,再发作时离前一次发作的距离就越近,发生完全性中风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症状消失快,预防治疗是关键

短暂脑缺血发作就医时往往症状已经消失,但近1/3患者会反复发作,因此该病的治疗主要是预防治疗,早期采取积极防治是防止由小中风发展为大中风的有效方法。

对于有中风家族史和其他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要定期查血小板聚集功能。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病变。

多饮水,避免血液浓缩,积极治疗高凝血症。

防寒保暖,防止血管痉挛收缩。必要时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药和丹参、扩血管药等保持血流畅通。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但不可从事过于激烈的活动,切忌过度劳累。

保持生活规律化,杜绝酗酒,严格戒烟。合理安排饮食,少吃动物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

定期到医院检查血压、血脂、血糖、胆固醇、眼底、心电图及心功能,发现异常时,积极治疗。

上一篇:构建终身体育教育体系的研究 下一篇:澳门与全国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特征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