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贬值的影响及政策建议

时间:2022-08-30 12:03:28

人民币贬值的影响及政策建议

摘要:当前,我国人民币的贬值压力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基本面的因素,二是贬值预期下投资者对外币资产的投资倾向。从当前的形势上来看,人民币贬值有利也有弊。为此,应通过稳定市场对于人民币的汇率预期,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维持流动性总量适度稳定来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平稳,并加快推进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夯实基本面对人民币汇率的有效支撑。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 贬值 政策建议

2014年第二季度以来,人民币汇率单边上涨的走势出现逆转,开始持续面临下行压力。在2015年8月份政府对于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进行了改革之后,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加速贬值。到2016年期间,由于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英国硬脱欧等影响,人民币更是一路贬值,跌破6.75。期间,政府对于汇率政策也在不断调整,从2015年8月大幅下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中间价,到强势介入离岸市场稳定汇率,给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走势及央行汇率政策的前景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一、人民币贬值的影响

(一)人民币贬值顺应了经济基本面的发展

近些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减速趋势的确给人民币汇率带来了一定的贬值压力。一定程度的贬值顺应了市场走向,有利于人民币汇率与经济基本面的协调。从提振出口的层面来看,人民币的贬值和中国的出口量是呈正相关的,即人民币贬值趋势越明显,我国出口量越多,也就是说,在人民币贬值期间,我国的出口增速将显著高于全球其他国家。从这个角度来说,人民币适当贬值有利于国内经济增长的稳定。因此,只要人民币贬值仍然保持有序状态,而不是像去年那样大幅无序波动,那么保持现在的状态就是明智之举。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外需不振是制约全球贸易增长的主要因素。而我国人民币的贬值具有一定的刺激出口的效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外需不振给我国的出口增速带来的冲击。

(二)人民币贬值可能造成银行坏账增多

人民币大幅贬值将引发一些中小企业的债务加杠杆,债务负担加重,面临更大的偿债压力,银行内不良资产率会相应提高,增加了坏账的风险。而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若出手干预,为银行注入资产,减少银行的杠杆,用政府部门的加杠杆来应对银行的坏帐危机,则容易使我国陷入到债务危机当中。回顾以往欧债危机的经验,债务危机容易引发经济停滞甚至倒退,因此防范银行坏帐风险是必要的。

(三)人民币贬值将加重企业债务负担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由于美国实行了量化宽松的政策,导致美元持续贬值,而与此同时人民币单边升值,导致境内企业融资困难,大量举借外债,而外债中美元债务的占比最高,在美元市场上的融资规模大幅攀升。在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美元走强的情况下,我国企业的债务负担将明显加重。根据彭博社的数据,中国企业负担着5290亿美元(包括以欧元计价)的债券和未偿贷款,仅以去年8月11日央行将人民币中间价下调1.9%计,我国企业的债务负担就增加了约100亿美元。如果人民币继续贬值,将会引起企业债务负担加重,甚至因无法承担债务而导致破产的情况,对中国的企业造成大规模的冲击。

(四)人民币贬值的持续将加速资本外流

由于中美利差的收窄,美元指数的走强趋势难以逆转,人民币无论是渐进性的贬值还是一次性的贬值都难以克服人民币贬值预期的冲击。贬值预期压力得不到释放,会导致人民币陷入持续性贬值的恶性循环之中,增加央行的干预成本。投资者对于中国金融市场的投资风险溢价评估上升,会更倾向于持有外币资产。而为了维持我国汇率的稳定,央行需要向市场投入大量的外汇储备进行干预,外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已经由2014年6月39932.13亿美元的高点下降到2016年9月的31663.82亿美元。而且银行结售汇自2015年下半年开始就一直保持逆差状态,并有持续扩大的趋势。2016年9月份的逆差高达1897亿美元。与此同时,由人民币贬值造成的资本流出和投资者信心受挫还对我国股市造成了负面影响,今年来我国股市连续大幅下跌,造成了股市的动荡。

二、应对人民币贬值的政策建议

(一)稳定人民币汇率预期

人民币兑美元的持续贬值预期一旦形成,人民币的贬值就在所难免,要扭转人民币贬值的趋势,人民币预期管理不可忽视。一方面,我国资本账户尚未完全放开,经常项目保持顺差及充沛的外汇储备,使央行具备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条件;另一方面,一旦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的预期建立,资本流出意愿下降,则有可能使央行以较低的成本维持汇率稳定。央行应加强对市场沟通的高效性,透明性,向外界传递汇率的稳定性信号,提升投资者的信心,同时用市场化的手段干预离岸市场汇率,抑制套利和贬值预期的传导。

(二)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

基于三元悖论,保持汇率稳定、货币政策独立性和资本项目开放同时成立是不可能的,当前形势下,我国应侧重于保持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审慎渐进的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加强对资本流出的管理,吸取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防范国际投资资本可能对人民币造成的冲击。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体系,严查非法资本外逃,或引入托宾税等价格工具调节跨境资本外流。

(三)货币政策应以保持流动性总量适度稳定为主。

由于中美货币政策的变化,中美利差发生变化,也是人民币大幅贬值的重要因素。流动性的过度释放,利率的下降,会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资本外流加剧。因此为防止资本外流,央行不宜过度释放流动性,当前货币政策应以保持流动性总量适度,加快结构性改革,提升国内经济水平向上发展,防范金融风险为主。

参考文献:

[1]周宇.论汇率贬值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基于主要国际货币比较的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6,04:3-11+30+134

[2]赵硕刚.人民币贬值动因分析及政策建议[J].国际金融,2016,03:31-34

[3]陈卫东,王有鑫.人民币贬值背景下中国跨境资本流动:渠道、规模、趋势及风险防范[J].国际金融研究,2016,04:3-12

上一篇: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宁夏发展市场采购贸易的经验借鉴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