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冠心病例心率震荡分析及临床意义研究

时间:2022-08-30 10:39:31

老年冠心病例心率震荡分析及临床意义研究

摘要:心率震荡(HRT)是指单个室性早搏后出现的窦性心律先加速随后减速的现象,是心脏自主神经对室性早搏出现的快速调节反应,反映了窦房结的双相变时功能。是一项新的简单、实用、无创的心脏事件预测指标。我们对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HRT指标进行分析并随访观察,以探讨其特点及临床意义。

关键词:心率震荡冠心病老年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选自2006年1月~2010年10月期间,在我院就诊并进行过动态心电图检测的资料完整的患者。入选条件:(1)年龄>60岁;(2)符合WHO冠心病诊断标准;(3)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记录到至少5次单发伴完全代偿间歇的室性早搏,并且其前有3个以上、其后有20个以上窦性心搏;(4)剔除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基本心律为非窦性心律、二度以上窦房或房室传导阻滞、严重心动过缓者(24小时平均心率

1.2方法

1.2.1HRT的检测:采用美国BMS Holter C3000心电分析系统,通过人机对话进行处理,选取不同时段、图形质量好的室性早搏5个,要求代偿间歇完全且其前至少有3个窦性心搏其后有20个窦性心搏。计算两个HRT参数:(1)震荡初始(T0),用室早后的前2个窦性R-R间期值的均值,减去室早前的2个窦性R-R间期值的均值,两者之差再除以后者,公式如下:TO=(RR1+RR2)-(RR-l+RR-2)/(RR-l+RR-2)×100%。中性值为0,TO0为异常,表示室早后窦性心律无加速。(2)震荡斜率(TS),先测量室性早搏后的前20个窦性心律R-R间期值为纵坐标,R-R间期序号为横坐标,绘制成R-R间期值分布图,再用任意连续5个序号的窦性心律R-R间期值计算并做出回归线,其中正向的最大斜率为TS结果,其值以每个R-R间期的毫秒变化值(ms/R-R)表示。TS的中性值为25ms/R-R,TS>25ms/R-R为正常,表示室早后心率有逐渐减速现象;TS

1.2.2对A组所有病例进行为期36个月的随访,了解患者生存情况及因心脏原因死亡情况。心脏原因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慢性心力衰竭、心室颤动等,其他原因死亡者不计算入内。

1.2.3统计处理:所有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A、B两组比较:TO:A组>B组;TS:A组

2.2按照HRT分级标准,A组经过随访,HRT2级因心脏原因病死率明显高于0级和1级患者,见表2。

注:与HRT0级组及1级组比较,*P

3讨论

HRT是心脏在室性早搏发生后对动脉压力反射及心脏自主神经紧张性的反映。严重的心脏器质性病变时,由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受到损害,HRT常常减弱或钝化[3]。Schmidt等[3]早在1999年就提出HRT对冠心病有独特的预测价值,国内郑氏等[3]对一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研究后认为,HRT甚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冠脉狭窄程度,冠脉病变越严重HRT减弱越明显。本文的结果显示,老年冠心病组HRT的两个指标TO和TS,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异常,与有关文献的报道一致。

HRT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与压力反射、室早的直接作用和交感、迷走神经功能的平衡有关。HRT是迷走神经依赖性的,迷走神经在HRT的发生中起主要作用,而交感神经的作用微弱。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相对平衡构成了自主神经系统抗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HRT正常,反映这种保护性机制完整;HRT异常,反映心脏自主神经系统的抗心律失常的保护机制受到破坏,预示着心脏性死亡的危险度增高。有研究表明,TS和TO均异常(HRT2级)是预测心脏性死亡强有力的独立预测因素。本组患者经过3年随访,HRT2级患者因心脏性原因死亡者,明显高于0级和1级的患者。表明,对于老年冠心患者,HRT异常程度与患者的心脏性死亡情况密切相关。HRT可作为冠心病临床上判断预后的重要心电指标。

参考文献:

[1]郭继鸿.窦性心率震荡现象[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3,12(1):50.

上一篇: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超声与FNAB的相关性 下一篇: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改变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