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下如何转化数学后进生

时间:2022-08-30 10:07:35

高效课堂下如何转化数学后进生

摘 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效课堂给我们解决了内容多、时间少的问题。高效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的改革。在课堂改革中,教师应从角色、观念上转变,更要做好课前、课中等方面工作的改变,特别是如何转化数学后进生,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关键词:高效课堂;数学;后进生转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4-062-02

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倡导学生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模式。高效课堂,不仅是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自己,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后进生,俗名“差生”。执教一个班级,老师总会碰到一部分“后进生”。他们要么学习差,要么行为差,要么态度差,如此,总是让教师头痛不已。但是后进生是人,不是产品,不能当成次品或废品再回炉。教师转化一个后进生,实际上是一个功德无量的善举,是给同样头疼的父母雪中送炭。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高效收获、高效提高、高效进步。作为教师,是课堂改革的最直接的一环。所以,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来打造高效课堂:

一、教师要处理好角色、观念的转变

教师角色、观念的转变是关键。后进生因为各方面表现较差,常常在班级中遭人白眼。他们在同伴们中,找不到自尊,找不到自信,在老师面前,更是觉得自愧。每天在课堂上,看着别人高举的双手,他们也渴望能像优生一样,胸有成竹地回答问题,得到老师同学们或多或少的赞美的眼光。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要做到这一方面,教师首先要及时转变观念,真正实现从传统到高效课堂的意识转变。师生关系的转变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只有让学生感到你爱他,学生才能信任你,你讲的话才有感召力,你的愿望才能得以实现。因为学生的自尊心都很强,所以应针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向他指出错误或提出好的建议,学生极易接受。

二、高效课堂需要充分的准备

紧盯教学内容是教师准备的一方面。“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业。后进生之所以后进,有很多原因,大致可以这么归类。1,智商确实低下的,属于真差生。2,智商正常,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低下的,属于假后进生。对于前者,只要引导其尽量学,不能强制其结果,但是要保证他不学坏,能听话就好。对于后者,功夫可要多花好几倍。教师首先要端正其态度,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可采取家访,家校联系,课余补课等方法,辅导其进步。如果是厌学的学生,要多做做家长工作,请家长多配合,并与老师一起查出厌学的原因。也可以让学生给老师写写心里话,这可以通过写日记或者班队会的时候说出来,老师也可视情况做做调整。还可以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尽量让课堂富有吸引力,可借助多媒体或者师生互动,贴贴纸,小红旗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备好教学对象。课前备课必须充分,特别是“备学生”要落实到位。这节课你虽然设计得很精彩,但是必须符合你这个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不符合,就必须修改,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所讲的这节课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学生兴趣的一个关键之所在,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高效课堂需要活跃的课堂状态

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要重视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题意识和主题精神。课堂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总的来说,后进生的自尊心是极脆弱的,都是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尊重和理解,以及给予他们的帮助。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不得对后进生歧视、讽刺、揭短,以免刺伤他们的心灵,扼杀他们学习的自信心,遭遇一种冷落的共同心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多给予他们一些关爱,多给予他们一些帮助,让他们尽快融入到班集体中来,感受到老师和同学给他们带来的温暖。当向后进生提出问题时,要给他们投向一种充满信任的眼光,当遇到困难时,耐心去引导,让后进生从心理上去掉心中的包袱,主动地接受学习,能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这样就会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我班中的张军同学,学习成绩不理想,平时作业不愿意做,从来不回答问题。课堂节奏要随着学生学习节奏变化而变化。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此,我们还应该端正一种认识――培优补差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利用课余补课的学生的成绩并不比不补课的学生成绩好。因此,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工作,尤其是补差工作值得我们重视。

四、教师课堂结构、知识结构的重新构建

高效课堂需要科学的学法指导。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打造高效课堂的今天,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应该指导学生拥有科学的学习方法。传统的教学重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的讲授不易打动学生,导致教学的实效性差。应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而这些学习方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学为主,以练为主。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整体效果。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都是教学的主导,以点拨启发为主,通过合适的形式使学生完全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让这种主动的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

“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特别是后进生,他们往往对学习没有兴趣感,尤其是课堂上的那些单调、枯燥的练习题和难以理解的数学概念、法则、公式等知识,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负担。后进生有的可能因为基础差,有的可能思维能力差,所以,老师应注意改进教学方法,以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的不同特征教法上要不拘一格,灵活多变,多选取一些接近他们生活的材料,让他们全身心的融入到数学学习当中来,推动他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讲课过程中要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尽可能地降低后进生的学习难度,使后进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在向后进生提问时,问题要适当,让他们尽可能地通过个人的思维回答问题。平时要注意后进生的进步处和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耐心激励后进生上进,有意识地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学生的练习是主线,练习的形式多种多样,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首先在班中建立“学习互助小组”,加强学生间的合作互助学习。这样有利于增强小组的凝聚力与合作意识,有利于发挥小组的群体力量,更能带动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扬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成立学习互助小组,通过优秀生带动后进生,让后进生学习优秀生的一种良好学习氛围,促进共同进步。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很大的帮助,从而达到了减少后进生数量的目的。教师仅起主持人的作用,环节的导入、时间的控制、争议的评价等都可能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种途径。这个环节教师应当视具体情况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以练习去强化课堂的互动,并通过这种练习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以便更好地把握学生对本课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

总之,高效课堂当然离不开学生的有效合作。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按照不同的层次搭配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结成学习小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高效课堂无论是学习还是借鉴,都在于领会先行学校的精神,而不在于形式。高效课堂虽然不是一种具体的模式,但它的目标是明确的,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

上一篇:激发学生思维 收获高效课堂 下一篇:设疑导入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