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卡通形象在书籍装帧的应用

时间:2022-08-30 06:42:17

人物卡通形象在书籍装帧的应用

摘 要:近年来人物卡通形象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设计当中,并且广受欢迎,它作为一种独特的图形艺术形式,已成为设计中一个不可缺少的设计元素。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它在这一时代有了充分发展的土壤,并在书籍装帧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我所研究的正是人物卡通形象设计与个人心情日志结合并在书籍装帧中的应用,人物卡通形象的设计是通过心情日志的内容而进行创作。

关键词:人物卡通形象;个人形象设计;书籍装帧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0-0172-01

一、卡通文化的起源及形象特点

(一)卡通文化的起源

卡通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最早起源于欧洲,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美国卡通艺术的发展水平居于世界的领先地位,产生了诸如超人、蝙蝠侠等众多的超级英雄形象。自文艺复兴运动以后,欧洲自由开放的艺术理念开始为社会所接受,传统绘画日益接民的审美趋向,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卡通画成为市民阶层表达自身要求的手段,并且被赋予了政治的内涵。最早的卡通是作为政治讽刺画出现的。

(二)人物卡通形象特点

人物卡通形象设计是一门综合艺术。是由内到外,找到一个人内在素质与外在形象的完美结合点,主要表现在发型、服饰及仪态等方面的塑造,运用造型艺术手段,通过在美容化妆、服装服饰、发式、仪表仪态、言谈举止等方面的综合营造,设计出符合人物身份、修养、职业、年龄的最恰当的形象。

1.特定的人物造型。人物卡通形象往往是根据特定人物的形象而塑造的造型,它符合个人独特的气质和性格,多为一些圆圆可爱的形象,也有一些独特的视觉变形符号,大多风趣幽默,憨态可掬,具有鲜明的人性特点,能够正面表现出人物性格特征,给人以亲切感,能够帮助减缓压力,带来美好生活的希望,深受人们的喜爱。

2.夸张的表现手法。人物卡通形象具有一定的喜剧性,造型通常有趣可爱,它大多采用夸张的手法,把事物缩小或把事物变形,都是为了突出事物本质特点,它们造型简洁、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特点突出,使画面产生强烈的形式感和幽默感。

3.卡通形象的延展性。卡通形象可以被用于任何商品之上,与产品设计相结合,并受到了人们的喜爱。日本,美国等卡通大国曾经以“一美圆”的价格把卡通连续剧的播放版权卖给中国电视台,所为的就是期待卡通形象的延展性发挥作用,可以将大量卡通衍生产品打入中国市场,取得巨大的丰厚利益。

二、人物卡通形象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一)人物卡通形象在书籍装帧中的运用

我们从幼儿开始,接触到的第一类书籍就是看图识物,而后是看图说话,看图识字等。如当今流行的《喜洋洋与灰太狼》,深受人们的喜爱,它们的形象已深刻的印在人们脑海中,这种“图书”在现代社会中适应了人们的需求,体现了人物卡通形象在书籍装帧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了解人物卡通形象在书籍装帧中的运用也是有重要意义的。

(二)人物卡通形象的从属性

从属性的基本特征就是与文字内容相吻合、与书籍文字的风格和题材相协调,人物的形象是靠理解文字内容而创作的,所以从属性就相对更为严格,一定要深刻理解好文字内容再进行创作。如创作一本儿童读物的卡通画,它的风格就要求色彩鲜明,简单易懂,便于儿童的阅读和理解。创作人物卡通形象不能离开了书本的内容,如果只强调时代感和画面视觉冲击力,就失去了它存在的基础,不能叫做书籍装帧中的插画;反之,如果一味地只是按照书本的内容来描绘,就会丧失创造性,从而变成了使用说明图解,也会让人感觉乏味。因此要处理得当,从而使书籍内容更加融洽,更加和谐。

(三)卡通形象的装饰性和实用性

卡通形象有美化书籍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活跃版面、增加美感,还能通过插图反映文章的重要情节。作者在创作时不仅要深刻理解文字内容,注意到他的文字翻译功能,还要注意它在书籍中的色彩、轮廓、位置、大小和比例与文字的关系,这二者之间要协调一致,营造出特有的视觉美感和阅读气氛。

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门类的丰富,审美意识的多元化。卡通形象的表现已不仅局限于手绘和电脑制图了,它的表现形式和手段也是多样的,表现手法也随之丰富。其次,由于卡通画是书籍装帧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对整本书的结构和形式进行全盘考虑,我们在设计书籍装帧中运用到卡通画时,不仅要考虑它与整本书的关系,还要处理好画与画,画与整本书的关系,增强它的艺术表现力。

三、结论

图文互补适应了现代社会的需要,在书籍装帧中,卡通形象创作是一个立体的过程,从创意到绘制至完稿,是自然而然的受文字最初本质意念而创作的结果。卡通艺术的理念会不断更新,水平也会不断提高,未来时尚流行的发展也在继续,日日更新,卡通艺术运用在书籍装帧中的发展,是在价值观念和内容上更加迎合并激发消费者的个性主张。

参考文献:

[1]邓中和.书籍装帧创意设计.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5.

上一篇:Aesthetic Study of Native Landscape in Land... 下一篇:关于音乐教材循环使用的思考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