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时间:2022-08-30 12:39:28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作者单位:135000 吉林省梅河口市中心医院(郭洪松);吉林省梅河口市第四医院(刘宝杰)

通讯作者:郭洪松

【摘要】 目的 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操作要点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神经外科收治的4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其中电解式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14例,机械式可脱性弹簧圈(MDS)栓塞28例,评定所有病例栓塞效果。结果 动脉瘤100%栓塞37例(88.09%),85%栓塞4例(9.52),1例90%栓塞。随访1例患者因高龄术后合并应激性溃疡导致消化道出血而死亡,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具有微创、安全、疗效好的优点,介入治疗有望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介入治疗; 血管内栓塞

颅内动脉瘤破裂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病因,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传统治疗方法为开颅直接夹闭动脉瘤,但损伤较大且瘤于重要功能区或位置较深者不适宜手术;随着影像学及显微外科的发展,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及显微外科手术逐渐成为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2]。2007年1月~2010年10月笔者对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7年1月~2010年10月神经外科收治的4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其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32~63岁,平均51岁。所有病例均有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表现(如突发剧烈的头痛、喷射状呕吐、偏瘫、动眼神经麻痹、伴或不伴有昏迷等),经头颅CT检查提示存在蛛网膜下腔出血,经血管造影(DSA)提示动脉瘤大小为0.3 cm×0.4 cm~3.0 cm×3.4 cm;其中前交通动脉瘤14例,后交通动脉瘤19例,大脑中动脉瘤8例,颈内-眼动脉动脉瘤1例。所有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均介于3~8分,术前按Hunt-Hess分级[3]:Ⅰ级22例,Ⅱ级13例,Ⅲ级7例。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常规术前检查,采取降颅压、控制血压、止血、镇静等处理,术前1~3 d静脉微泵注入尼莫地平预防脑血管痉挛;手术采用全麻后行股动脉穿刺,用非离子型造影剂欧乃派克,全身肝素化后先行DSA了解动脉瘤的部位、形状、大小、方向及瘤颈情况,根据载瘤动脉与瘤颈开口的关系及瘤体形态将微导管塑形,借助微导丝将微导管送至近瘤体1/2~1/3处,然后根据动脉瘤的大小、形态,选择合适规格的电解式可脱性弹簧圈或机械式可脱性弹簧圈,逐个将弹簧圈解脱直至完全栓塞动脉瘤;每次解脱前后均行DSA检查,以确定弹簧圈位于动脉瘤内,并为下一步填塞提供参考。术后常规抗凝、抗感染、抗血管痉挛降压等治疗,根据病情行侧脑室外引流或腰大池持续引流1~2周。

1.3 疗效判定 以术后1个月的GCS评分为疗效标准:GCS由

2 结果

动脉瘤100%栓塞37例(88.09%),85%栓塞4例(9.52),1例90%栓塞;疗效为Ⅰ级进步34例,Ⅱ级进步2例,无进步4例,恶化2例,总有效率为85.7%;随访1例患者因高龄术后合并应激性溃疡导致消化道出血而死亡,其余患者经CT复查均恢复良好。

3 讨论

3.1 脑动脉壁的局部异常膨出形成颅内动脉瘤,它的发生与遗传、患有其他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及局部动脉壁薄弱和动脉内血流、血压异常有关。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是新发展起来的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新途径,是在患者大腿根部穿刺导入的导管内完成,无需开颅和暴露脑组织,是一种微创技术,治疗效果好、创伤小、恢复快。有学者认为该术式在后循环动脉瘤的治疗及破裂动脉瘤的早期治疗中具有极大优越性[4]。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时机一直是神经外科学界争论的焦点,有学者认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早期手术死亡率高,主张病情稳定(多是出血2周左右)后再行手术[5],但颅内动脉瘤2周内再出血率约为25%,且因蛛网膜下腔积血不能消除,使致残率和病死率明显增加,故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延期手术并不能降低总体手术病死、病残率,而是主张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即应通过手术夹闭动脉瘤[6]。笔者对条件允许的患者均尽早实行手术,效果满意,有的病例在治疗过程中发现部分患者血管痉挛情况较诊断时要重,且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依血管解剖途径操作,不受脑肿胀的影响,因此血管内治疗的时间越早越好。

3.2 术前DSA造影尽可能多角度显示瘤颈、瘤体及载瘤动脉,选择合理的栓塞策略及适宜的栓塞材料,微导管在推进过程中最好由术者一人控制,微导管-微导丝在走行过程中避免头端打硬折,切忌跳跃式前进,在推送弹簧圈时阻力增大及微导管头慢慢向外移动时应小心操作,必要时重新操作,为使弹簧圈在瘤体内充分成蓝,首个弹簧圈宜略大于所测量值,以便于后面的栓塞顺利完成,最后一个弹簧圈宜选择短小、柔软的收尾,防止填塞困难及已填入的弹簧圈脱出,最终达到致密栓塞的目的。

3.3 术中并发症主要是血管痉挛及动脉瘤破裂,术中经动脉缓慢注入罂粟碱或尼莫地平可有效缓解血管痉挛,动脉瘤一旦破裂情况较严重,常可危及生命,发生破裂时首先应保持镇静,立即降压、中和肝素,继续完成动脉瘤栓塞,术后立即行CT扫描了解出血情况,如出血量较大,条件允许者应立即开颅清除血肿,对少量出血者,可腰穿放出血性脑脊液[7]。

总之,颅内动脉瘤具有治疗效果好、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随着材料学和方法学的进步、术者动脉瘤栓塞经验的不断积累、神经介入技术的不断提高、输送系统的继续改良,血管内介入治疗有望成为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治疗。

参 考 文 献

[1] 龙敏,毛国华.颅内动脉瘤诊断现状与进展.实用临床医学,2008,9(4):126-128.

[2] 钟立明,谢晓东.魏欣.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栓塞治疗.西部医学,2008,20(3):516-518.

[3] 唐翠松,李文彬,李明华.颅内动脉瘤影像诊断的研究进展.实用医学杂志,2008,24(7):1079-1081.

[4] 张超元,肖绍文.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技术的进展.广西医学,2008,30(11):1713-1715.

[5] 卢家璋.颅内动脉瘤外科治疗的临床价值研究.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17):33-35.

[6] 三运杰.颅内动脉瘤的诊治进展.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8,(7):289-292.

[7] 徐伟光,彭蓉.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并发症观察及原因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10,5(34):156-157.

(收稿日期:2011-06-16)

上一篇:“鸟巢”及抚触手法在新生儿光疗中的应用体会 下一篇: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