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对比

时间:2022-05-20 05:23:23

脑动脉瘤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对比

【摘要】 目的 探讨运用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影像技术对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209例动脉瘤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对比、研究, 探讨运用不同处理方法, 显示出动脉瘤的部位、形态、大小、瘤体生长方向、瘤颈形态、与载瘤动脉的关系等等。通过相关比对数据总结分析CTA、MRA、DSA的技术特点及对颅内动脉瘤的评估效果。结果 74例CTA扫描中, 动脉瘤74例, 动脉瘤最小径为3 mm, 最大径为22 mm。CTA、MRA检出率分别为87.2%、82.3%。结论 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及病情等级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关键词】 脑动脉瘤;CT血管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0年7月1日~2013年7月1日进行的CTA、MRA、DSA其中一项或多项的患者资料, 共209例, 经临床证实确为动脉瘤。其中男98例, 女111例, 最大年龄82岁, 最小年龄13岁。主要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或体检发现。

1. 2 数据采集及图像处理 ①急性蛛网膜出血多采用飞利浦256层极速CT行CTA检查。②体检多采用MRA检查得出, 采用GE 1.5T超导磁共振成像扫描仪, 头颈线圈, 行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血管成像法。③DSA采用Philips1000 m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穿刺股动脉全脑血管选择性造影, 分别进行前后位、左右侧位和双斜位投照。由两位放射科医师、一位神经外科医师以及一位神经内科医师对图像分别进行评价, 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2 结果

74例CTA扫描中, 最终诊断动脉瘤74例, 共86个动脉瘤, 占总例数100%。均由CTA和DSA共同诊断。检出动脉瘤最小径为3 mm, 最大径为22 mm。CTA检出动脉瘤98例。135例MRA扫描中, 检出动脉瘤146例, DSA检出动脉瘤178例。CTA、MRA检出率分别为87.2%、82.3%。

3 讨论

3. 1 CTA技术特点 三维 CTA不仅可以显示管腔内的空间结构, 还能够通过仿真内窥镜以及原始的横断位图像, 观察到没有被造影剂充盈的腔内病变和腔外病变, 如动脉瘤内血栓。与DSA相比, CTA操作简单、价格低廉, 具有明显的优势。CTA能够准确显示动脉瘤的大小、与周围骨结构的关系, 瘤颈的形状以及瘤顶的方向, 能够测量出动脉瘤的大小。SSD与MIP各有优势, SSD能够更加准确诊断动脉瘤, 而三维成像方式MIP可显示大型动脉瘤与载瘤动脉及其分支的关系。但CTA也存在不足之处:造影时需要掌握注药与扫描的最佳时间间隔;在扫描时患者要确保身体静止;CTA不能显示出血流动力学的情况;不能像DSA那样更好地显示出侧枝循环的血管、直径

3. 2 头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技术特点 MRA是磁共振血管成像。其基本原理是基于饱和效应、流入增强效应、流动去相位效应。血液流动的特点使其与周围静止组织形成鲜明对比, 而常规 3D-TOF 和 2D-TOF MRA正是利用了这一点, 使相应部位的血管清楚地显示出来。如果行三维动态增强对比成像, 能够更加清晰、锐利地显示出正常或病变血管。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 包括时间飞越法 MRA及相位对比法 MRA, 由于MRA具有无创伤、无辐射、不用对比剂、价格低廉等优势, 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血管性病变的诊断。但MRA需要扫描的时间较长以及饱和效应, 血流信号下降, 不能有效地显示出血管分支, 因此使得图像的效果以及诊断的准确性大大降低。

3. 3 DSA的技术特点 DSA 显示的是造影剂充盈的血管管腔的空间结构。①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 可显示直径0.3 mm的脑血管。选择性插管时直径显示细节更为丰富。②DSA可显示血液动力学情况。③DSA是有创检查, 检查时间长, 风险大, 费用高, 不易被患者接受。目前DSA仍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 其诊断准确率达 95% 以上。但有时也会有假阴性, 造成漏诊, 如动脉瘤血栓形成、动脉痉挛等, 不能同时显示脑组织, 有时显示瘤颈也较为困难。见表1。

DSA以其高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 成为目前动脉瘤诊断、术前评估和评价的“金标准”[1]。 以上三种检查方法的选择应视临床实际情况而定, 从而发挥各成像技术的最佳优势, 达到最佳诊断和治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子珍, 杨, 蔡雄, 等. CTA, MRA 诊断脑动脉瘤的临床应用. 现代预防医学, 2011, 38(11): 2192-2193.

[收稿日期:2014-04-25]

上一篇:闭合性肝外伤非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下一篇:腹腔镜技术在普外急腹症诊治中的应用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