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思路的设想

时间:2022-08-29 04:02:36

对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思路的设想

摘 要:整个教学过程分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个步骤,通过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深远目标。双基目标的实现,应依靠学生自主学习,这里所指的“自主学习”,就是指学生自己去阅读教材概念等有关知识,通过例题分析学习,然后试着去完成练习题、习题,从而理解教材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探究性学习,就是对书本知识拓宽,加深深入研究,善于从简单问题中挖掘有创意的东西。

关键词:双基 综合能力 合作学习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迸步,摆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问题,就是尽快转变和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教学方法,真正推行素质教育。回顾自已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历程,虽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但也有不少失败的教训,为此对今后的教学改革思路产生了一种大胆的设想,即整个教学过程分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个步骤,通过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深远目标。

一、自主学习,掌握双基,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中国的教育历来注重“双基”,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这是好的一面,确实也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获取“双基”的方式方法值得研究探索。传统的课堂集中教育,以老师讲授,学生听讲、练习,从而掌握双基知识为主。近几年,虽然有许多教育工作者作了很多改革尝试,力求在教师主导作用下学生主动去学,但有些是口头喊改革,摆出空形式,实际还是老样子,许多专家称为“穿新鞋,走旧路”;也有些是实际去改革了,但缩头缩尾,放不开手脚,收效甚微。

我认为双基目标的实现,应依靠学生自主学习,这里所指的“自主学习”,就是指学生自己去阅读教材概念等有关知识,通过例题分析学习,然后试着去完成练习题、习题,从而理解教材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此过程老师要做的工作就是:布置自主学习任务,督导学生自主学习,设计评估检测办法,从而评估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只要形成一个相对较大的,较稳定的改革环境,从一开始就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相信学生、鼓励学生,持之以恒,定会成功。学生的自主学习,形式可灵活多样,老师布置学习任务后,可放心的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学生也不受空间、地点等的限制,灵活的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自主学习的速度进程。当然老师也可在评估检测的同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帮助。

自主学习,掌握双基,最大的优点是:这样获得的双基知识是学生自己去获取的。定然是学生消化了的,更加记忆长久,掌握牢固的,更便于灵活运用的知识;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自己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为终身教育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合作学习:强化应用,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各方面综合能力

通过前一步的自主学习后,可安排学生展开合作学习。所谓“合作学习”就是指从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出发,按照灵活的组织形式,使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从而完成

味感、审美感,都得到了培养。他们对词语句式的鉴别、选择运用能力,清晰、准确的语感能力,各种辅助手段的运用能力,临场胆量等演讲素质都大大提高了。

演讲是一种要求较高的综合性语言活动。设计的序列演讲训

一定的课题和学习任务。

合作学习的学习任务,可以是自主学习以后遗留下的疑难问题,可以是利用“双基”知识去解决的综合能力问题.可以是各类“双基”知识的应用问题。例如,代数综合题、几何综合题、代数几何综台理.开放题、或探究题、应用题中方程应用题、函数应用题,统计初步应用题,解直角三角形应用题等。合作学习的形式,可以是同桌之间讨论;可以是优差生结成对子互相帮助。可以若干名分为一组.有一定组织。合作学习的场合也灵活不定,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后,可以在室内,也可以在室外,例如,测量建筑物高度等许多实际应用问题。就可设计为实习作业在课外按小组亲自动手操作完成。

合作学习的目的意义显而易见:1 .增加了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体现了学生的主导地位;2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3 :强化了学生协作精神,合作意识;4 .培养了学生思维、动手操作、社会交际等综合能力,即培养了学生适应社会,适应时展要求的能力,为将来的社会生存打下坚实基础。

三、探究学习,开拓创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学生通过前面阶段的学习,可能双基知识掌握的不错,同时也可能具备了运用双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我们的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懂双基知识,也不仅仅是会运用双基知识,而应当是,在会运用双基知识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人不仅仅要能在社会上生存,而更重要的是发展,我们推行的素质教育,也可称为创新教育。所以,第三阶段的学习主张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探究性学习,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探究性学习,就是对书本知识拓宽,加深深入研究,善于从简单问题中挖掘有创意的东西。例如,知识与知识之间有何内在的联系,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多题一解等等,此时,教师可大力发挥“导”的作用,查阅资料,精心设计,适时点拨,激励评价,让学生从每一次的探究性学习中都有所收获,从而也产生收获后的喜悦,同时也迫不急待地想进行下一课的探究性学习。

探究学习符合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时代精神,从学生时代就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勇于创新的良好品质和习惯,培养学生的发展意识和创造的能力,为将来发展成为国家创造型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以上教学改革思路,仅仅是设想,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练和活动,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演讲水平和语文整体素质,而且是为了以此促进学生思想道德、人文礼仪、心理审美等全面素质提高。实践证明这一方法是可行而有效的,学生毕业后再就业应聘和工作中都表现突出,是公认的名副其实的高素质人才。

上一篇:风力发电在高层建筑中的探索、设计与运用 下一篇:思想品德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