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小学生观察生活,撷取生活素材

时间:2022-08-29 03:14:27

如何引导小学生观察生活,撷取生活素材

【摘 要】

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水平,我们要培养小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要教授学生必要的观察技巧,要提醒学生感悟生活,生发联想,勤于记录。

【关键词】

观察 习惯 技巧 感悟 联想 记录

我每次深入到学校,总会听到老师的争鸣。尤其对习作教学,老师们更是一脸的无奈。针对这一现状,我提出了我的作文观 :让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记录生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生活素材,学生的习作只好东拼西凑,难免空洞无物,笑话百出。有的甚至无话可写,面对老师的质问,学生支支吾吾,对习作的恐惧心理倍增。为此,我们要让学生投入生活,做生活的主人,去体验生活的过程;要让学生留心生活,去观察生活的细节,去发现生活的美好。

那么,我们如何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采撷生活的浪花呢?

首先,要培养小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才能让学生受益终生。小学生由于年龄偏小,缺乏定力,往往对生活熟视无睹,充耳不闻。但他们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感兴趣的事物记忆深刻。

我们要避其所短,扬其所长。不遗时机,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小学生的爱好,培养他们主动观察的习惯。小学生喜欢什么,只要是健康有益的,我们就要积极鼓励,大力提倡。

我们可以放手让学生养花种菜,饲养宠物。我辅导过的一个小学生,现在上三年级,开始习作课就是头疼课。他妈妈是位数学教师,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去年他们找到了我,我直言不讳,先问小朋友喜欢什么。小朋友说喜欢含羞草,我就对他妈妈说“买去”。这一买不要紧,他写的《含羞草》很快名噪校园。后来他又说喜欢春蚕,爸爸毫不含糊,给他买了蚕宝宝,他的《蚕宝宝的蜕变》好评不断。今年六一那天,他的《白雪精灵》在《东方少年》发表了。

很多人问我这其中的秘密,我就说了一句话,“喜欢是最好的老师”。因为他喜欢,他才去观察,去研究,去思考,去发现。看似简单的道理,我们很多人却忽视了。只知道让孩子去读读、写写、看看……而忽视了他们的心理需求。

引导小学生沿着兴趣去观察生活,对培养他们良好的观察习惯是大有脾益的。我们要在激发学生观察兴趣的同时,趁热打铁布置观察任务。不急不躁,稳步推进。学生的观察习惯就会如春风入夜,无声无息地成长起来。

每次观察活动我们都要组织有序,目的明确。还要注意培养孩子细致观察的习惯。一位名人说过,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你记下来。这都是习作的材料。粗枝大叶,是观察的大忌。走马观花,是欣赏不了美景的。

我们要让学生静下心来,带着放大镜,带着显微镜,去观察世界。去观察一草一木的兴衰枯荣,去观察一花一果的开合长落,去观察一景一物的多姿多彩,去观察一颦一笑的千姿百态。学生在观察中丰富自己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积累习作的素材,习作时便可信手拈来,为其所用。

再者,要教授学生必要的观察技巧。

有人说,良好的办法是成功的一半。必要的观察技巧,可以帮助小学生实施有效的观察,从而提高观察的准确性、时效性、科学性。切实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自然的魅力,人性的光辉。

观察要有次序。时间不同,景物的变化不一。看日出,当然要在早晨;看日落,自然要到傍晚。花开花落,草长莺飞;烈日炎炎,蝉声阵阵;金风送爽,硕果飘香;天寒地冻,瑞雪飘飞。季节不同,风景各异。空间不同,观察次序有别,要么从上到下,要么从左到右,要么从前到后。角度不同,观察的效果也不一样,观察到的内容也有差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景高低各不同。”苏轼的诗句一语中的。只有按着一定的顺序去观察,学生才可以从容镇定,有条不紊;才可以细致入微,不丢不落。

巴金先生留学伦敦,途径海上,按着时间的先后,把海上日出看得淋漓尽致。那磅礴的气势,给巴金先生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名篇《海上日出》应运而生,久唱不衰。岑桑的《画杨桃》讲述了自己画画的经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他画出的杨桃像个五角星,引起同学们的讪笑。但他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以及独特的观察方法却得到了老师的认同。

观察要全面。我们指导学生观察生活要力求全面,这样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全面也并非面面俱到,不分主次。我们不仅要观其形、闻其声,还要嗅气味,总之要调动多种感官,齐头并进,综合体验。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重点观察。

观察不是简简单单的看。我们要引导学生观察事物形状的大小、个头的高低、颜色的深浅,要引导学生像歌里唱的一样,“上看下看,左看右看……”要看得清楚,看得到位。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分辨自然界的声音。悦耳的要听,刺耳的也要听。鸟鸣也罢,犬吠也好,无一不是学生要关注的。要引导学生用鼻子去闻,不管香气馥郁,还是臭气熏天…… 还要用嘴巴去尝,苦辣酸甜咸,五味杂陈,都是生活的味道。要用手去摸,去感知事物的温度高低,是柔软,还是僵硬,是光滑,还是粗糙……

要抓住事物的特点去观察。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何况形形的人呢?“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是鲁迅先生笔下的少年闰土。寥寥数语,惟妙惟肖,润土的的生活环境、家庭信仰,跃然纸端。

观察要有深度。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是一个较高的要求,我们不期望一蹴而就。因为观察是一个不断递进的过程。它同样符合我们认识事物的规律,认识是螺旋式上升的。这就要求学生观察要耐心,对某些事物要反复观察,这样对事物的认识才会更全面、更深刻。

最后,观察要注意感悟,生发联想,勤于记录。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的同时,要激发学生的思维。要把观察中收集到的信息归纳梳理,要通过表象,看其本质。要抽丝剥茧,由表及里,不断深入。感悟生活的本质,是我们一辈子做不完的功课。

小学生的思维活跃,没有太多的约束,不会有思维定式。“白纸好作画。”一张白纸,我们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我们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在联想中比较,在比较中深入观察,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要培养学生写观察日记的习惯。观察日记,有话则多,无话则少,力戒凑篇幅,说空话假话套话。要实实在在地记录生活,要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假以时日,学生积累的习作素材越来越多,习作时量体裁衣,便有材料可选了。

总之,观察是认识之本。善于观察生活,勤于观察生活,是提高小学生习作水平的根本之路。让我们的学生快乐地生活吧!让我们的学生自由自在地采撷生活的浪花吧!

上一篇:试论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的优化 下一篇: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