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与物理前沿

时间:2022-08-29 08:23:32

高中物理教学与物理前沿

所谓物理学前沿,就是当前物理学家正在关注和深入研究的现象和规律。如:粒子(高能)物理、天体物理、凝聚态物理以及与其他学科交叉产生的边缘学科,像物理化学、物理学和材料科学、地球物理学、生物物理学、能源物理学等,都是今天物理学的前沿。基础物理教学中渗透前沿物理,引起了世界各国物理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是各国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的一个热点。我国物理新课标中提出“课程基本理念在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环视各国高中物理前沿的教育,各发达国家的科学教育改革均重视前沿科学,其重点也正落实在教学内容上,它是科学素质教育的体现。美国物理教师协会(AAPT)在1988年发表《中学物理课程内容》的报告中就指出:“应当让中学生体验到物理学是一门发展中的科学,是现代前沿科学中最为激励人心的学科之一。”作为对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积极回应与推动,我国新一轮课改适当加大了前沿物理知识的比重,在确保基础性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一定的扬弃。新增内容的教学要求虽不高,却有助于弥补物理教学长期存在的不足。

1 理论内容的分析

当代物理前沿理论主要包括:粒子物理和量子场论,超弦理论和场论,引力理论与宇宙学,凝聚态理论,生物物理,原子核理论和原子分子理论,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理论等等。这些新的理论在物理教材中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比如,在万有引力的章节中,就对四种相互作用力和引力场进行了系统的介绍,让学生对场理论有了一个比较初步的了解,而不仅仅局限于引力场;在学习简谐运动的内容时,对单摆的非线性运动及混沌理论进行了介绍,使学生对物体运动的复杂性有了直观的认识……这些新的理论不仅能丰富学生对物理理论的认识,更能激发他们对这些尚不完善理论的好奇心,从而增加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2 中学物理教师应补充新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绝大多数的中学物理教师是在狭窄的专业模式中培养出来的,教师在大学时代学习的知识很多已经陈旧、过时,如果试图靠吃老本,那是绝对行不通的。现代社会青少年学生的知识信息来源非常广泛,各种渠道的信息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但也给他们带来了各种新问题,他们希望从教师那里找到正确答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如今学生这个“杯子”越来越大了,如果教师还靠自己桶里原来那么点水,怎么能够舀给学生呢?更重要的是,我们应有一桶流动的水,常言说,流水不腐,即我们的知识应该吐故纳新,使我们拥有一桶永远是新鲜、富有营养、受学生欢迎的高质量的水。

杨振宁教授曾经指出:“中国的研究生兴趣太窄,对物理学方面的兴趣太窄,对一般的事物的兴趣也显得太窄……我觉得这是一个不好的普遍现象。”这种兴趣狭窄的普遍现象的造成,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这当中也有因我们中学物理教师的知识陈旧、知识面狭窄而应负的不可推卸的责任。随着“3+X”高考模式在全国的普遍推广,各学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趋势日益明显,这就更要求我们中学物理教师要注意利用一切机会充实自己,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在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基础上,广泛涉猎相关学科的知识,如生命科学、文史知识、教育理论知识等。无论社会如何发展,丰富的知识底蕴、广博的信息含量始终是教师取得成功的基础之一。

20世纪的物理学已取得的成就是极其辉煌的。时至今日,物理学仍是一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科,它的创造性进展仍日新月异,整个物理学,在21世纪将有一个更加辉煌的发展。由于物理学研究对象的扩展,从宏观到微观,从传统的物理过程到化学过程,从无生命到有生命,以至很难用传统的眼光来界定什么是物理学了。正如国外物理学家风趣地说:“什么是物理学?物理学家所做的工作就叫物理学。”例如,1995年在我国厦门召开的第国际统计物理学大会,有相当一部分论文的题目看起来不大像物理学,如“心率、蟑螂、曲折的河流、文字的存储”等。今天的物理学已代表着一套获得知识、组织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有效步骤和方法,把这套方法运用到什么问题上,这问题就成了物理学。2001年3月2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北京展览馆参观了“863”计划15周年成就展,在展区内陈列着“世界上第一辆载入高温超导磁悬浮实验车”,“长了人耳的老鼠”,“种在海水里的蔬菜”,“高温气冷实验堆”等。这些成就均可划归到物理学的范围内,从这种发展趋势来看,中学物理教师必须跟踪物理学的前沿进展,按照物理学发展的趋势,改变我们单一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3 了解科学发现的本来面目,引导学生立志创新、献身科学

我们在教学中一味强调科学家是“发现”而非“发明”了科学真理,就好像真理是先验的、与人无涉的存在,就算不被此科学家发现,也必然会被彼科学家发现一样。“先验论”歪曲了科学发现的真实过程,严重贬低了科学家的创新,更为严重的是,似乎还容易使学生滋生惰性,产生对文本及教师的盲信盲从和过度依赖,丧失其在科学中实现自我的使命感。

科学发现真的与人无关吗?果真如此的话,科学岂不等同于考古学,终有发现穷尽的时候?1997年美国出版了资深科学记者约翰・霍根(J.horgan)撰写的《科学的终结》一书,作者在访问了许多知名学者之后就断言:科学(尤其是纯科学)已经终结,伟大而又激动人心的科学发现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一切自然科学都到了散场的地步。

这种说法着实能迷惑志于以科学为事业的青年。然而,科学真的终结了吗?考察一下物理学史就可以知道,这种说法是经不住推敲的。类似的言论在历史上至少出现过两次:古希腊原子论者就曾满怀信心的自以为洞悉了一切奥秘;20世纪初物理学家迈克尔逊也曾认为除了“两朵乌云”外,科学大厦即将完成,“物理科学未来的真理将在小数点六位数字上求索”(1998年芝加哥大学导学手册)。但结果如何呢?科学始终向前,而这些言论早已变成笑柄。

近、现代物理学源于对“两朵乌云”的再发现,类似地,今天的物理学也面临四个疑问:对称性破缺、看不见的夸克、类星体问题和暗物质之迷。对此,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著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认为,21世纪的物理学可能会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得到突破:激发真空;微观和宏观物理的结合;模拟宇宙大爆炸最初的状态;了解暗物质,了解类星体的能源,了解CP不对称的原理等。与以往相比,当今物理学要研究的问题不是变少了,而是变多了。哥德尔不完备定理证明了人类不可能穷尽所有未知,科学研究就像一个画圆的过程:圆越大,接触到的空白区域也就越大。

由此看来,所有“科学终结说”的宣言或预言均只是人为的虚妄,因此就不能让学生耽于神话,由此滋生惰性、不思进取。前沿物理体现了对前人的质疑与超越,在本质上是一种前喻文化。有意识地将其渗透于教学中,既可以让学生了解科学发展的本来面目,也有利于打破后喻文化的禁锢,帮助学生认识到,物理学远未达臻完美,尚有许多未知在等着他们去发现、去创新。物理学仍然大有可为,物理学是值得他们献身的事业。

4 中学物理教学渗透现代物理前沿知识的方法

中学物理教学中,渗透现代物理前沿知识,不仅要求内容上使学生容易接受,在教学方法上更应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适宜的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过去那种灌入式教学方法显然不行,课堂教学的一般方法也不尽合适,那么,如何渗透现代物理知识呢?

4.1 充分利用电脑多媒体教学手段。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CAI)是现代教学技术中最先进的一种方法,它具有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声像并茂的特点,利用它可以实现人机交互、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从而提高现代物理知识的渗透效果。

比如,现代分形理论是认识自然界真实面目的一个有力工具,对它的渗透,如果只讲抽象的概念,就学生的认知水平,难以理解和接受。如果利用电脑演示给学生,那奇妙的图像、美丽的色彩,那无尽的分形、无穷的变幻,必将给学生带来极大的惊喜,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起学生探求真理,崇尚科学的热情和兴趣。

4.2 录相手段的应用。录相教学是电化教学的一种常用手段,它同样具有声像并茂的特点,且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利用录相手段进行现代物理前沿知识的渗透,是一种难得的好方法。问题是录相资料从何而来,靠自己制作显然有很大局限性和困难,不妨从电视节目中或从专题性科普知识节目中进行裁录,在教学中,适时地通过录相课的形式,放给学生观看,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中央电视台制作的“黑洞之迷”、“宇宙大爆炸理论”等节目,都是很好的录相教材,如果能利用网络资料,当然更好。

4.3 通过活动课程,渗透现代物理知识。在中学物理教学中,适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渗透现代物理知识,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比如,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展览;开展常规性的科技活动;聘请科学家做科普讲座、报告等,另外,也可通过读书竞赛、办黑板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现代物理知识的渗透,使他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

长期对前沿物理教学的相对忽略,导致了科学教育的“片断化”。物理教育成了物理“断代史”的教育,使学生只知物理学的昨天,不知物理学的今天,不见物理学的明天。可见,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渗透现代物理前沿知识既有它的必要性,又有它的可行性,也可以说是势在必行,但问题是:一没现成教材,二没现成模式,三没有相匹配的课程切入点。这就要求教师勇于探索,勇于实践,边教学边研究,自己动手找材料,编教材,制课件,使现代物理前沿知识能更快、更好地渗透到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以提高中学物理教学质量,推进物理素质的提高,培养二十一世纪的创新人才。

上一篇:如何提高中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下一篇:构建高中地理有效课堂的方法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