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有效问题情景,培养探究合作能力

时间:2022-08-29 02:59:37

创设有效问题情景,培养探究合作能力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学校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让学生在相互合作、共同探究中学习到相关的数学知识。本文分析了培养学生探究合作能力的必要性,并结合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原则,阐述了创设生活化、活动化、开放性的问题情境,用以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问题情境;探究;合作

引言

新课改下的数学是让学生真正的理解、掌握数学,而不是教师讲解,学生反复练习解题,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以促进共同学习,共同探究,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合作能力。

1.培养学生探究合作能力的必要性

(1)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是时代的需求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想要使创造性思维得以发挥,就需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创造性思维是发现问题并提出创见性的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可以全面的发挥思维的深刻性、严谨性、独创性,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课程的主人,自己去探究合作的能力。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源于问题,在课堂上适时合理的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的进行探究,以促进学生更好的接受所学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学生只有具备探究合作的能力,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才能使用时代的学习需求。

(2)培养学生探究合作能力式新课改的要求

新课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教学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以促进他们的共同发展。因此为了满足新课改的要求,需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和交流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学生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同时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猜测、反思等活动培养学生思维的能力。

(3)培养学生探究合作能力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想要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就必须要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必须要促进学生发展自己的特性,必须要培养学生创新行的能力以及满足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然而,我国大多数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活力,阻碍了学生发展思考、发现、探索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改变传统的人教育理念,改变学生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生的能力,一个学生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反映了学生探究的能力,所以只有学生掌握学习的探究能力,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主动权。

2.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

为教学服务的情境才叫好情境,不为教学服务的只是花哨。因此,在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时,首先要考虑创设的问题是否具有必要性和价值性。也就是说,教师在设计问题情境时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同时围绕教学的内容和学生学习的任务进行,让学生自己在问题情境中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否则,问题情境创设的再好,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没有任何帮助。通过创设的问题情境,将抽象的概念与实际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会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2)参与性原则

教学的过程中是双向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的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只有在实践的教学活动中才能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是需要将问题情境活动化,需要让学生参与到问题情境的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提高素质能力。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不仅能够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还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转化。

(3)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指通过设计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以培养学生方向性、选择性、创造性的学习能力和学生的责任感与个人品行。

3.创设有效问题情景

(1)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的能力

将教材的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会让学生更容易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就是创设的情境贴近生活,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合作探究的能力。如某个超市需要采购商品,如果采购的商品在月初售出,那么可以获利20%,将获得的利润与本金用来再次采购,在月末时能够再次获利10%,如果采购的商品在月末售出,那么需要支付500元的仓储费用,但获得的利润是35%,让学生思考应该如何采购才能获得多大的利润?学生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会有多种答案,对于存在多种答案的问题通过分组讨论完成,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会交流彼此的看法,发现问题的答案,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探究合作的能力,还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创设活动化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的能力

对于平时经历过的事情一般印象都会比较深刻,不会轻易将它忘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人的这个特性创设活动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次类型的问题情境中学习,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同时通过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交流,发展合作探究能力。如将石头剪子布的活动设计到问题情境中,让学生思考活动中两个人不分胜负的概率是多少?

(3)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的能力

开放性的问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的问题,在解答工作存在多种答案。想要解答开放性的问题需要学生相互合作、共同探究,需要学生花更多的时间研究、思考,学生思考的越细致,交流的就越多,学生合作的就越融洽,合作的能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培养。

4.结语

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是否有效,是否能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和效果,要看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是否做到了生活化、活动化、开放性。只有做到了生活化、活动化、开放性的问题情境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共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喻文国.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培养探究合作能力[J].新课程学习(中),2015.01:94

[2]周立萍.创设有效数学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5.03:20

[3]毛燕平.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培养探究合作能力[J].新课程(下),2012.09:123

[4]赵书芳.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培养探究合作能力[J].亚太教育,2015.09:285

上一篇:数学课上学生的提问技巧 下一篇:数学学困生审题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