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范文

时间:2023-10-17 22:57:11

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篇1

【摘 要】情境教学是新课标倡导的教学模式之一,受到了广大教师的青睐。高中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较强的学科,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行之有效的问题情境呢?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http://

关键词 高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而传统教学中多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然后再通过大量的练习进行巩固,这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数学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课堂教学应为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显得尤为重要。高中数学新课标也指出教师要注重情境创设,从具体的例子出发,展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行之有效的问题情境呢?

一、结合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高中数学教学中有很多问题都与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学中的很多概念、公式都是从实际中抽象出来的,如果教学能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将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既能让学生学起来比较轻松,又能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皆数学,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但高中数学知识抽象难懂,学生又觉得与生活没有关系,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所以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找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如教学“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某商店国庆前搞促销,大降价以答谢新老顾客,分两次降价,制定了三种方案:一是第一次降价a折销售,第二次按b折销售;二是第一次降价按b折销售,第二次按a折销售;三是两次降价都按a+b/2折销售。问哪一种方案降价最多?这样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能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形成数学应用意识,从而提高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二、运用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教学实践表明:兴趣是数学学习中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源泉。高中数学教学中可以利用故事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枯燥的数学课堂如果引入故事,会有利于课堂氛围的调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如教学“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故事:数学王子高斯,上小学的时候,教师出了一道题,1+2+3+……+100=?教师刚说完,高斯就给出了答案是5050,其他的学生还在一步步地进行运算呢。高斯为什么这么快就给出答案,他采用了什么方法呢?再如教学“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时,教师可以用古印度国王与国际象棋发明者的故事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然后提出问题:发明者要求赏赐多少麦子呢?学生迫切地想知道答案,就动手算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欲。数学教学中利用故事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历史,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设计悬念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是探究的基础,悬念是促使探究的催化剂。了解未知是高中生的天性,正因如此,高中数学教师不但要提出问题,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悬念性情境,把学生引入相应的情境中,就会对新知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悬念是一种心理机制,是对所学的知识有疑惑,想解决它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课堂开始设计悬念,能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课堂结束时设计悬念,会让学生感到回味无穷,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热情。如教学“指数函数”前,教师可以先拿出一张白纸问学生:这张纸的厚度大概为0.1毫米,如果27次后,纸的厚度会是多少?学生先是思考、继而讨论,有的指出有十层楼高;有的指出大概有100米等,学生给出的答案是多样的。对学生给出的回答,教师不做评价,给学生留出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况下,教师指出会超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学生很是惊奇,然后教师顺势引出指数函数,学生也就积极地投入到新课学习中。设计悬念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提高学习效率。

四、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教学中,如果只是单纯地理论讲授,学生学到的知识是僵化的,如果引入实践会提高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动手实验能直接刺激大脑,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还能在实践中发现学习的乐趣。如教学“平均值”后,学生掌握了平均数计算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计算班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是多少。这样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如教学“双曲线定义”前,可以让学生准备好图钉、拉链、铅笔等工具,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结合椭圆给双曲线下定义;图钉距离的远近,对双曲线开口的开阔度有什么影响?什么条件下无法画出双曲线?学生边思考边实践,能较完整地得出双曲线的定义。这样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还能明白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探究方法。

五、利用错误创设问题情境

人的认知是螺旋式上升的,随着错误的知识不断地被摒弃,才能加强正确认识,因此错误是正确的先导。学生学习过程中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学习是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因此,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常犯的一些错误,选编一些具有迷惑性的问题,创设试误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并找出解决的方法。如教学“定义法求轨迹方程”时,教师可以设计问题:到定点(2,1)的距离与到定直线x+2y=4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什么?很多学生认为点的轨迹是抛物线。教师给予否定后,学生很是意外,迫切想知道为什么。数学教学中给学生设置体验犯错误的机会,形成认知冲突,能克服数学教学中的空洞说教,让学生经历考验,从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http://

参考文献

[1]许红伟.高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J].高中生学习,2014(4)

[2]韩登峰.高中数学中合理创设问题情境[J].科教文汇,2009(1)

创设问题情境篇2

[关键词] 初中物理 问题情境 学生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求精神;通过创设成功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从而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和探究问题的热情,为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创造条件。

一、创设以自然和生活为背景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解释自然和生活现象的能力

大千世界五彩缤纷,物理现象比比皆是,选择一些身边的事例,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事例,让物理现象进入课堂,通过这些活生生的事例,提高学生分析身边出现的各种物理现象的能力。如一次在课堂上,我正复习着动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忽然间从外面飞进一只黑色的燕子,容不得我半点的思考,顷刻间,教室炸开了锅,立刻沸腾起来,“怎么办?”看着学生的神情,看着燕子不停地上下穿梭,不停地煽动翅膀,我灵机一动,对着这些可爱的学生以及这个不速之客,说:“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我们的实验,看看它在运动过程中,有什么能量转化?还有哪些物理知识?”“什么,老师,您?”学生正在诧异的同时,燕子终于找到了通路,飞向了外面的世界。他们用自己的大脑回顾着刚才眼睛所看到的“实验”,争先恐后地回答:燕子在向上飞时,动能减少,势能增加;在向下飞时,动能增加,势能减少,它不停地煽动翅膀可能跟频率有关,也可能与力的平衡有关……出乎我的意料,他们竟然想到了频率与力的平衡,不管他们是否说得全面,我发现,他们的思维在拓展,他们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以提高。可见,情境的灵活应用会使教学充满魅力。

在“运动的描述”中有几个基本的概念――运动、静止、位置、参考物,对于枯燥的概念,我们可以创设如下问题情境:教师引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营造诗情画意的氛围,从而提出:“是山动还是船行?”诗人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矛盾的感觉?如果诗人置身于“满眼风波多闪烁”的意境中时,他忘记了自己是在随水流而前进的船上,仿佛看到了对面的山朝他走来;当诗人又感到“山没动,是船行”时,又是什么样的状况呢?由此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即时展现学生的猜想。讨论完后教师顺利引出上述概念,并可以返回诗中向学生提问各种情形的参考物,以此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相对性,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此例子虽然比较简单,但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引导学生去探究科学,探索科学。

二、创设以知识应用为背景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学技术是把科学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的中间纽带,科学技术对促进生产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一些以科技知识应用为背景的问题情境,将能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和方法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习“力和运动”这一章时,可以创设如下的问题情境:2005年10月12日9时零分零秒,发射神六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随着指挥员发出口令:“进入2分钟准备”,“进入1分钟准备”,“50秒”,“40秒”,“30秒”,“20秒”,“10,9,8,7,6,5,4,3,2,1,点火!”白色的水蒸气从火箭的底部喷涌而出,随着一声浑厚,低沉的巨响,火箭离开发射平台,升入空中,并开始倾斜、旋转。声音震耳欲聋,大地也在晃动。托举着“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在轰鸣声中直冲蓝天,把一条巨龙般的桔红色烈焰留在秋日的戈壁长空。日落后的傍晚,有时你会看到夜空中有几颗明亮的“星星”正在缓缓地移动。他们就是环绕地球飞行的人造卫星。这些卫星大多是用于通讯、天文观测、军事任务和遥感(气象、气候、地质、地理),等等。而火箭常常被用来把卫星送入太空。”在描述例子的同时,可以把火箭升空和人造地球卫星的照片展示给学生看,利用好看的图片吸引学生,从而引出问题:“火箭是如何发射升空的?”“卫星的轨迹是怎样的?”“卫星为什么会如此运动?”由此导入新课。贴近生活和科技的例子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使其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学问题。上述导入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知识与技能的目标,使学生关注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发展趋势以及物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创设以实验探究为背景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果我们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仔细留意实验的每一步,着力于一些容易忽视的实验细节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必定能够“以小见大”,于“不经意处”发现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冲动。

如“浮力”的教学是初中教学的一个重难点。而来自生活中的经验往往成为学生思维的障碍,学生常误认为浮力跟物体的质量、体积、密度有关,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跟物体空实心以及物体形状有关,等等。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基于初中生的心理特征,首先,通过多媒体引入海底世界的精彩片段,提出问题,为什么有时候浮力大到可以托起一艘万吨巨轮,而有时候又小到托不起一片薄薄的铁片?一艘船从海里驶向河里,浮力有什么变化?浮力的大小究竟跟哪些因素有关?接着演示如下实验:在盛有一定比重盐水的烧杯中,放进一个木块,木块便浮于水面;放进一块石子,石子便沉入水里。放进一个鸡蛋,鸡蛋则悬浮在盐水中。再将此蛋放进清水里,则见蛋下沉;放进浓度更大的盐水里,则见蛋浮在水面上。看到这么奇怪的现象,学生们一定会被吸引住,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他们心里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在同一种液体里放进不同的物体,木块会漂浮,石子会下沉,而鸡蛋却会悬浮?为什么同一个物体放进不同的液体里,浮沉的情况也会不一样的呢?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引出“物体的浮沉条件”这一新课。正是这样一层一层的循序渐进,学生在实验中得到了答案,更重要的是在实验中提高了探究能力,从而使物理的实验教学得到了升华。

四、创设以新信息为背景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处理新信息的能力

创设问题情境篇3

所谓的数学问题情境指一种以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有刺激性的背景材料。合理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就是通过呈现刺激性的数学信息,并努力使其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好奇心、求知欲,产生认知冲突,诱发质疑和猜想,从而使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一、开放和利用教材中的教育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新教材所提供的教学素材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了很多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它改变以往的重视结果为引导学生经历探索结果的过程,我们的课堂要努力做到:教学目标要让学生明确,实际操作要让学生完成,解决问题的思路要让学生讲解,要探讨出的结论由学生来归纳,要总结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来概括。这样我们就不能拘泥于教材,因为教材为我们提供的只是表态性的教学素材,并不是它的内容都适合每位学生。所以我们要能灵活运用教材,能对教材进行大胆的开发。①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他们喜欢的虚拟现实。如:一年级上学期教学“分类”,我在充分利用了教材资源的同时还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扩大取材范围,增加了学生熟悉的玩具、书、衣物等等物品,以评选“最佳超市销售经理”作为奖励机制,使学生对眼前零乱物品产生整理、收拾的愿望,从而引出本课实际操作的目的,渗透分类的思想。②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始终伴随着积极的情感体验。如在教学《毫米的认识》时,在学生已认识了厘米这一长度单位的基础上,我让学生们每人画一条长1 cm的线段,再请每个学生取下一根自己的眼睫毛与它比较,看看谁的睫毛最长最漂亮,爱美的孩子们利用厘米做单位似乎都说不清自己的睫毛到底有多长,从而引入了这个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这个过程让学生发现了自己的美,也认识了毫米这个新朋友,产生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数学问题情境要有导向作用,使之能引领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

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的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或数学知识背景,诱导学生用数学的大脑来思考,让学生有机会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扩展”的教学活动过程。

例如,我在教初中课程《有理数的乘方》(北师大版)一节内容时,请学生们准备一张纸片,大家一起做如下动作:将这张纸片对折一次撕开,再将所得的纸片叠合、再对折后撕开,再叠合,再撕开,提问:重复这个动作,第10次撕开纸片时,请问你将有多少张纸片?学生继续这一重复动作,直到折不动,撕不开才恍然发现可以利用n个2相乘来解决这一问题,从而引入了有理数乘方概念的学习,由于有这样的经历,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脑思考,这样获得的知识远比学生简单模仿而获取知识要牢固得多。

三、创设问题情境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教材为我们呈现的问题情境是专家们编写的,其科学性不容置疑,因此把教材看作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再现,认为课本是课堂的根本,尤其在大谈素质教育而应试味依旧浓郁的今天,担心教材中的素材、背景会作为考点,由于我们的删改使学生见到它们会手足无措,而完全依赖于教材情境。

误区二:新课程强调数学的生活化,生活知识的数学化,很多老师就认为只有提供丰富的生活背景,改变或调换教材中的问题情境、例题或习题,才能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这样数学教学就只是一味追求“花哨”材料,使学生沉浸在丰富的生活问题中,忘记用数学的大脑来思考,在数学学习的探究路上走弯路,这会使老师们无法把握住课堂,而无法实现教材要求的重点、难点,从而导致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而取得的实效不大。

误区三:很多老师认为不重新创造问题情境就不能体现新的教学理念。有时我们会为变而变,一味追求动教材,以至于舍本逐末,把一节很好的内容处理的支离破碎,甚至违背了知识的基本结构。曾看过一位老师在教学《可能性》的时候,为了增强趣味性,将研究摸出某种颜色球的可能性改成研究摸出某种水果的可能性,由于水果的外形特征各异,造成实验结果的不真实,这样做忽略了概率的基本条件,背离了教学内容的初衷。

我们还在一如既往地探讨、摸索,如何才能更合理地创设教学问题情境,使我们的课堂即充满活力,又不失实效,引导孩子们进行真实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为学生们广开数学学习的活力源泉,使每个孩子都能在数学活动中得到其应有的发展。

创设问题情境篇4

一、情境创设模型建构

数学来自于生活,建构于生活,并且在不断的建构中服务于生活.学生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中的实际数学,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内在兴趣,尤其是面对有很强自我选择能力的高中学生而言.如果说给小学生创设情境是为了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表象兴趣的话,那么,我们高中阶段的兴趣激发就是为了辐射学科魅力,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内在思维的参与.因此,在数学模型建构前,我们必须给学生创设符合学生已有知识与能力水平的情境,以此促使学生对相关情境的思考和分析,把现实的情境问题转变成现实的模型问题,然后再将模型建构成学生已学的数学模型.因此,情境创设是模型建构的第一步,教师必须将教学内容、学生学情、教学策略融合在情境之中.比如,在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中,笔者就创设了如下一个情境:

[TP12GS07.TIF,Y#]

情境:圣米切尔山的涨潮、落潮――圣米切尔山是继巴黎铁塔同凡尔赛宫之后,法国第三大景点.它的最大特点是“在水中央”,潮涨时整座山几乎四面环“海”,潮退时则一片荒漠.

问题:海水受日月的引力,在一定的时候发生涨落的现象叫潮.一般地,早潮叫潮,晚潮叫汐.在通常情况下,船在涨潮时驶进航道,靠近码头;卸货后,在落潮时返回海洋.下面是某港口在某季节每天的时间与水深关系表:

二、问题驱动思维引领

在数学模型的建构过程中,数学模型的建立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学生实际问题的解决,实践问题解决的关键是思维的引领.而问题是点燃思维的火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采用问题链的形式来激发学生思维,以此服务于学生问题的解决.比[JP3]如,在上面的情境中,笔者采用下文的问题链来激发学生的思维:[JP]

问题1:你通过对情境的分析,你发现哪些量发生了变化?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问题2:结合你的分析,你觉得大约在哪个时间段港口的水[JP3]最深?深度约是多少?大约什么时间港口的水最浅?深度约是多少?[JP]

问题3:在哪个时间段内,港口的水深越来越深?在哪个时间段内,港口的水深越来越浅?

[HJ1.15mm]问题4:你能用学过的哪种方法来更好地描述这个港口从0时到24时水深的变化情况吗?

在这四个问题的引领下,学生开始思考着情境信息,学会分析和筛选有用信息和核心信息,并学会用更为形象的方法来研究这个具体的问题,能将实际的问题与已学的数学方法顺利地衔接起来,能真正通过问题的引领,促使学生思维的提升.

三、温故总结积淀方法

在高中数学的实际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面临的负担是非常繁重的.很大程度上,学生在高中的学习过程中,面临繁重的课业负担,其中一大部分是来自于数学,因为数学在高考中占据绝对的地位,也决定着学生的高考命运.所以很多学生和教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强化训练、反馈检测、错题再练等形式来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应试成绩.而深入学生课业负担的现状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真正课业负担重的原因在于学生一味地进行着机械化的反复训练,很多时候一直反复以前已经完成的劳动,或者重复着部分学生根本无法解决或大部分同学早就轻车熟路的内容.这种无效或低效的应试式反复训练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其实深入分析学生的繁重负担,我们不能一味的取消学生的课业负担,学生本质上过重的是学生做题目的任务太繁重,而学生被过重的题目牵制以后,就缺少时间和经历去深入地理解所学的内容,去反思自己的错误与不足.这样的现状会更大程度上限制学生的发展.比如限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限制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等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引领学生善于总结与反思、整理与对比、分析与积累,真正从学习方法和数学思想中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完成一定量的题目训练和变式以后,就要引导学生对相应的经历进行分析与反思、总结与提升.比如在《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可以采用问题来引领学生对相应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

问题1:你能谈谈你是怎么建立三角函数模型的,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你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问题2:你能对比刚才的几种题型,你是采用什么方法把三角函数模型的解求出来的,你觉得在求解的过程中一般有哪些方法可行?

问题3:你从求出三角函数模型到最终问题的解决,你还经历了什么过程,这个过程能否省略?为什么?

问题4:你能概括一下,我们在解决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中的一般方法吗?

此处的引导是问题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情,适度调整问题的难度和呈现形式,甚至要逐渐引导学生自主总结、自主反思.最终达成学习能力的提升.

创设问题情境篇5

关键词: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问题探究 有效教学

现代教学论的研究表明,感知不是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问题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问题既能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又能产生解决问题的思想与方法,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并能孜孜以求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特征。

一、历史“问题式教学”的内涵

“问题式教学方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来展开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法和活动形式。它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上的矛盾,进而引导学生运用一定的策略,使原有的历史知识经验、技能结构和精神品质得以改善、升级,从而达到更高水平的教学行为。这种教学方式把教学重点、难点、疑点等教学内容化作各种典型问题,引导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求知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实施“问题式教学”的必要性

我认为,实施“问题式教学”是优化课堂教学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依据新课程标准,高中历史学科由三个必修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有一定内在联系。但此教材设计在客观上导致了知识的断层和跳跃,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思维认知能力的提升。学生知识点的理解、史实的融会贯道的难度加大,学习比较吃力。而“问题式教学”方式正好能克服此弊端,师生通过不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神入”历史,进行整合学习和系统学习,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深度。古人云:“疑者,思之始,学之端也”,“学贵有疑,小疑则小开,大疑而大进”,这里的“疑”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问题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独立学习的能力和人际问题沟通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批判性思维。

“问题式教学”的出发点在于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观学习动机,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研究,带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新课程高考历史学科考试大纳规定: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考查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纵观近年率先实行新课程地区的高考试卷,引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提出有意义的问题,考查学生的历史认识与历史思维,是命题者一致的做法。因此,历史教学不在于知识点的灌输,历史可以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研究问题的方法,怎样看待社会的眼光,怎样去思维。在平时的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的知识与思想内容,精心组织“问题式教学”,以适应新课标下新题型高考的需要。

实施“问题式教学”也是当前提倡学科“有效教学”的需要。“有效教学”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催生的一种教学理念,其内涵是在正确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师生的有效行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有效地发展。有效课堂的特征应该是高参与、高认知、高情意,应立足于学生终生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少给一些书本上现成的或教师预制的“标准答案”,多以问题的形式,鼓励学生反思、批判、质疑、探究、创新、张扬和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经历和“实践”中实现自我领悟,在问题的探讨中重构自己的经验,形成自己的行动策略和方式,从而获得更深刻的认识。“问题式教学”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回忆旧知、掌握新知、培养能力,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矫正补救,从而使课堂教学在师生和谐共鸣中有序推进,在教学相长中共同发展。

传统的课堂提问教学采用“教材(教学内容)―教师―学生”的模式,忽视学生的实际需求,教与学无法同步,制约着学生思维训练的发展。如问题过于简单,表现为学生的“大合唱”,学生无需思考跟着喊,此提问毫无价值;或者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抑或是提问过于急于求成,没有新意,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要求立刻作答,压抑学生的思维训练与学习兴趣。因此,只有实施有效的问题教学,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才是真正从学生实际出发,才能真正使历史教学成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历史“问题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所谓教学策略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的支配下,师生为实现预期目标所采用的方法与所采取的行为的组合。在历史学科“问题式教学”中,教师首先使用一定的手段,创造问题情境,调整学生的情感倾向和学习注意力,然后编拟出适当的问题,或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引发认知冲突和矛盾,激发思考问题的兴趣,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师生、生生间进行合作交流,发表不同观点,在讨论争辩中解决问题。

(一)教师主导设问

教师在对教学内容总体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认知的实际,以各种方式呈现或提出课堂所要解决的问题,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或一定见解的看法,互相启发,推进问题教学走向深入。

1.创设情境,发问学生。

建构主义提倡情境教学。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并将它当作三维教学目标中重要的一维,实践证明,运用史料、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思考是有效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一是情境导入,指导观察;二是情境体验,引导想象;三是帮助理解,指导“疏通”;四是提出“问题”,展开思维;五是激感,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是很多,但必须做到具有科学性,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知识水平、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来综合考虑。创设问题情境有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互动性,创设合适的情境,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地进行自主探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学习“罗斯福新改”时,假如单纯设问罗斯福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措施?目的何在?学生会机械照搬教材,粗略作答。教师可用视频或文字材料的形式再现罗斯福上台时面临的严重危机――“银行破产”、“工业萧条”、“农业衰败”、“社会动荡”,突出当时社会的困境,进而让学生分析教材,讨论解决危机的办法与效果。甚至可置身其中,创设一个崭新的问题情境:当时,银行倒闭,金融瘫痪,如果你父母手中的支票无法兑现,你希望政府采取哪些政策?如果你家是农民,父母辛辛苦苦劳作,但农副产品价格极低,你希望政府采取怎样的决策?如果你是小企业的老板,你希望政府如何控制盲目竞争,保护你的利益?如果你父母失业了,他们自尊心很强,不愿接受简单救济,你希望政府既顾及他们的尊严,又能帮助他们解决就业困难吗?如此设计情境,再设问罗斯福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就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回答的正确率自然很高。这样,让学生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的叙说,假设自己处于当时的历史情境中,模拟当事人,寻找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2.激疑促思,巧问学生。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创新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问题是教学的灵魂,教师设问要善于激疑促思,或于“无疑”处设疑,或在内容深处、关键处、结合部设疑,使课堂教学时有波澜。教师所设计中的问题指向明确,具备创造性、开放性,引导学生更进一步地探究其中的奥秘,才能真正达到启迪学生智慧,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的目的,不能将学生的思维限制得过死,而要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围绕核心知识展开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升华认识。

如在讲解《南京条约》的影响时,半个多世纪以来,“这是一个极不平等的条约”几乎成为定论,但也有人认为不可一概而论,应客观具体,一分为二地认识。教师可选摘《海关中外条约》卷1的相关内容(略)设问:请学生结合条约内容谈谈你的认识(不论认可与否,只要言之有理就行)。这样能突破框条,设置矛盾,激活学生思维。持完全认可观点的认为,英国以暴力迫使中国接受其要求,使中国领土独立遭到破坏,强占了香港岛,损害了中国领土完整。通商口岸成为列强对华掠夺和不等价交换的中心,新订税则方便了列强对中国的商品倾销,巨额赔偿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造成民生更加艰难。持不完全认可的观点认为:割地、赔款、赫免“汉奸”、破坏中国领土完整和独立、增加中国财政负担和百姓痛苦,是不平等,而五口通商、废除公行、新订税则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外贸的发展和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向,宣布两国“和平”、释放英囚,规定批准程序符合当时的国际惯例。因此,教师可以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学术问题,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福”还是“祸”?又如,怎样看待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的地位?当然,此类问题的设置,必须是能激发学生讨论兴趣的,有讨论、争论的余地的,能形成交锋的,教师要注意调节、及时总结,起到指导、引领作用。

3.抓住契机,层次设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实际提出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和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的“阶梯式”或“分层式”的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已知至未知,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最终抓住所探索问题的本质。例如,如何认识在两次东征和北伐战争期间的?教师可以把提问编得十分具体,使学生易获标准答案,从而循序渐进走向目标:①两次东征的背景是什么?②两次东征所依靠的主要力量是谁?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③两次东征与北伐战争有何内在联系?④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对象、方针是什么?⑤据图指出北伐战争的路线和经过。⑥在北伐战争中担任何职务?怎样正确认识在北伐战争中的?这一组问题严格按照教材提供的内容来设计,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可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

(二)学生主动提问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学是师生共同活动。创新始于“问题”,提出新问题或者从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往往会有新的发现和突破。“问题”产生于“好奇”与“质疑”,问题是主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与应答。从形式上看,教师设置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教师问什么、学生答什么也是互动教学。但是,这种互动相对单一,学生的思维没有打开,更谈不上拓展的空间。这种问答式的教学时间一长,学生的依赖性无疑也会增强,在这种接受性的学习方式中,学生失去了提问的权力,失去了质疑与深层的思考,失去了自主探索的权力,最终失去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了。

水本无华,激荡生波;石本无火,撞击发光。历史“问题教学”要实现两个转变:问题的拥有者由传统教学中的教师转向学生,问题的解决者由教师变为学生,而不仅仅止步于“师生问答”的初级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推动问题教学进入高级阶段,培养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的敏锐“问题意识”。教师创设一种引发学生主动提问的情境,鼓励学生发问,既能突出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使学习显得更有意义,又能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探索,也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品质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与成长。

高中新课程标准强调学习策略的探究性:书本让学生读,问题让学生提,意见让学生讲,规律让学生找,努力创建多维度、多途径、开放式的教学氛围。爱因斯坦说:“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要相信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仅有数量,而且有质量。如在讲“中国地质力学家奠基人李四光”内容时,学生提问:“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我们为什么还要强调爱国主义教育?”又如在学习“罗斯福新政”时,有学生提问:“面对大危机,工人失业、农民贫困,资本家为什么宁愿倒掉牛奶、粮食,而不直接无偿分配给工人、农民呢?”这样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当时美国应对措施的实质。因此,在历史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读书思考的积极性,提出问题的主动性,发表不同见解,发现新问题,养成质疑的习惯。质疑问题本身就蕴含思维的火花。教无定法,但必须适应现代高中生心理发展的需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地追求知识、学会学习。

总之,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为核心的高中历史“问题教学”,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必然产物,是对传统历史“问题教学”的革新发展。它突破了囿于“师生问答”的传统问题教学,突出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历史教师不但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更要善于激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使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当代教育研究.2009.

[2]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

[3]中学历史教学.2008.

创设问题情境篇6

“在科学研究中,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然而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问题意识,不会用数学的观点从数学的角度对周围的客观世界进行观察和思考,他们或者不懂得提问题,或者提不到要害之处。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问题之中,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提出问题。

一、设置悬念,引发质疑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以趣质疑,以情质疑,在知识的衔接处设置悬念,例如:教学“被除数、除数末尾有0的有余数除法”时,我以“八戒分桃”的故事引入:一天,花果山里有30只小猴摘了200个桃子,正愁不知如何分,正好遇到八戒,就请八戒帮他们分桃。八戒通过深思:200÷30=20÷3=6……2,然后说:你们每只分6个,剩下2个就给俺老猪了,小猴拿着分得的桃走开了。八戒洋洋得意地说,俺老猪也占了一次便宜!故事激起了同学心中的疑团,造成悬念,纷纷提出问题:“猪八戒为什么说自己占了一次便宜呢?它吃的桃是不是最多?余数是不是2呢?”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学生数学思维的心智被激活了,学生兴趣盎然地开动脑筋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二、巧设冲突,激发思维

在新课的引入或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处,创设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冲突,使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冲突构成学生认知活动的内在矛盾,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达到质疑问难的效果。如:教学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先有意识设置新旧知识的矛盾,让学生试算“6、8和20的最小公倍数”,结果大部分同学受旧知识影响,只用公约数2去除,求出最小公倍数是2×3×4×10=240。这时我没有及时表态,让学生再用列举法找出这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20而不是240,从而使学生产生疑问,“刚才的试算为什么错呢?”“如何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呢?”怎样找最快?通过巧设矛盾的冲突,造成学生悱愤心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思维进入最佳状态。

三、实验操作,引导发问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也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实验操作,在实践中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学生自发提出问题。例如:教学“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我先让学生拿出自制的圆柱,沿着画好的一条高及底面与侧面交线剪开,展开侧面和两个底面,进行观察、比较,然后又拼成圆柱,让他们四人为一组讨论:通过以上的操作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会解决哪些问题?还存在哪些问题?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问题。

当然,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还有很多,但关键要使学生懂得质疑“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创设问题情境篇7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的要求,教育目的所在.2000年初教育部对教学大纲进行修改的目的就是要努力构建以德育为根本,以知识更新为基础,以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优化教学过程,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依据,以建立符合素质教育为要求的评价制度为保障的、开放的、充满活力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形成数学的创新意识.

要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就必须使学生有明确的目标或意图,这是创造性思维的出发点和原动力.首先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创造一种培育学生积极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环境即创设问题情境.问题的创设要有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和探究性,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环境中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并要培养学生有一种打破常规、克服保守,勇于进取的精神,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

为了让学生“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使学生成为主动的探索者,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

一、创设动手情境引导学生在实验中探索,有些数学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掌握,在教学中,老师要尽可能设计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验,多媒体动画等让学生通过各种有效的情境(动手操作、观察)去激活学生思维,唤起他们的好胜心、求知欲和创造力。例如数学归纳法比较抽象,可以设置下列实验情境:几十个麻将牌一个紧挨着一个放在桌上,排列成弯弯曲曲的蛇行队列,用手推倒一个,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依次倒下,可以清楚地看到要使每一个麻牌都倒下,除了第一个麻牌必须倒下以外,还必须有:如果前一个牌倒下,那么后面一个牌就紧接着倒下。即必须要有当n=k成立时,n=k+1也成立.

二、创设矛盾情境,以教材为载体,向学生渗透建模思想,推进课堂创新。

叶圣陶先生说过:老师的作用“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

在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材中,时常能遇到一些创设有关知识情境的问题,这些问题大多数可以结合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进行教学。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情境设计是关键,不仅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并非只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而且可以使学生感觉到结合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妙处,进而对数学产生更大的兴趣。

例如:“有理数的加法”这一节的第一部分就是学习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课文是按提出问题—进行实验—探索、概括的步骤来得出法则的。在实际教学中我先给学生提出问题“一位同学在一条东西向的路上,先走了20米,又走了30米,能否确定他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与原来位置相距多少?”,然后让学生回答出这个问题的答案。(结果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所回答的答案中包括了全部可能的答案,这时我趁势提问回答出答案的同学是如何想出来的,并把他们的回答一一写在黑板上,用1、2、3、4……来区分出不同的分类情况。)在学生回答完之后,就可以顺势介绍数学建模的数学思想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方法,并结合这个问题介绍数学建模的一般步骤:首先,由问题的意思可以知道求两次运动的总结果,是用加法来解答;然后对这个问题进行适当的假设:①先向东走,再向东走;②先向东走,再向西走;③先向西走,再向东走;④先向西走,再向西走;接下来根据四种假设的条件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列出算式分别进行计算,根据实际意思求出这个问题的结果。之后引导学生观察上述四个算式,归纳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也使学生学习到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方法,并且对数学情境模式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建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利用课本知识的教学,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分层设计数学情境问题,能够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建模的思想,进而培养学生用数学建模的思想来处理实际中的某些问题,提高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促进数学素质的提高。

三、创设趣味情境,引导学生在创造中探索.在教学中如何创设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积极性、主动性的问题情境,是让探究者积极探究的一个关键。探索情景的创设贯穿于探索活动的始终,可以依据数学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出直觉式、问题式、趣味式、模型式等形式多样的探索引入方法。数学教育学家弗赖登塔尔说“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的数学用到现实生活中。”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能生存于大脑。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的潜意识知识及生活经验相关性越大,学生对此的学习兴趣越浓。我们应重视数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生活、生产与数学密切相关。在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若能挖掘出具有典型意义,能激发学生兴趣问题,创设问题情景,充分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例子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分类讨论思想能力。利用实际生活中的事情作背景编制应用题,必然会大大提高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篇8

1.创设探究性问题情境,诱导学生在探索中创新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由学生自己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是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创设探究性的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观察、思考、探究中诱导学生创新意识。

例如在《分数大小的比较》教学中,我以同分母、同分子(分数的分子都为1)的大小比较作为铺垫之后,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如果分子、分母都不同,你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吗?猜一猜,你认为每组的两个分数,哪个比较大?你是怎么知道的?会用哪些方法来比较?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主动探索,得出结论。学生讨论的气氛相当活跃,在争辩中思路逐渐清晰。整理汇报时,每组学生各显神通,通过画图,举例,或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行计算,或根据分数的意义作出分析,或运用通分方法来比较分数的大小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萌发了创新的意识,从而积极经历探索的过程,创新能力得到了发展。

2.创设操作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动手中创新

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用头脑不及手脑并用的力量大。” “人的手可以做出几十亿种动作,它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是智慧的创造者。”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双手从事精细灵巧的动作时,就能把脑中一些区域的活力激发出来。操作活动是手与脑协调活动对客观事物动态感知的过程,又是手与脑配合,把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语言形态的智力内化方式。教师要创设操作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操作成为创新的源泉,让新知在操作中产生,创新在操作中显现。

例如:在教学“圆柱体表面积”时,我设计了一堂活动课,课前让学生准备直尺和剪刀,课堂上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自制了底面积、半径和高各不相同的一个圆柱体,然后引导他们把各自制作的圆柱体剪开观察。学生展开后发现,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还可以得到一个正方形,有时还能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发现后兴奋不已,受到了启发。一会儿,有一个学生又提出了不同的剪法。他说:“我没有直尺,是随便剪的,所以剪出一个不规则的图形,但是我试了试,这个图形只要通过再一次剪拼, (做示范)也就会得到如同上面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此时,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我及时给予表扬: “你的设想真精彩, 这是一种创新。”

3.创设应用性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创新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大千世界中蕴含了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人们离不开数学,因而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陶行知先生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教师要善于创设应用性问题情境,让学生真切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思考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从而有效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上一篇:创设教学情境范文 下一篇:情境创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