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范文

时间:2023-03-12 15:39:23

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范文第1篇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数学知识的学习,学生往往会觉得枯燥无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可探索的问题情境。创设的问题情境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就越能使学生体验出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学生的兴趣激发、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就越好。

例如,人教版新教材二年级上册“角的认识”教学时,可以结合学生熟悉的班级生活情景引出角和直角。首先让学生观察教室内学生的周围哪些物品中有角。在学生观察过程中,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能看到的物品以动态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仔细观察,同时让同桌俩相互说说从中发现了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说出黑板、国旗、桌子、课本、作业本、三角板、红领巾等,这些物品中都有角。然后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和直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发现现实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二、利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利用游戏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把探求新知和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的情感结合起来,启发吸引学生喜欢学、乐于学,使学生在愉悦中尽情地学习。例如,在人教版新教材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教学的过程中,在巩固记忆5的乘法口诀时,可采用多形式对口令游戏,且师生共同打手势判断对否的方法。练习时,可以使用不同的组合形式进行对口令。如师生对口令,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全体或部分学生对,然后让学生全体(或部分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对。也可采用男、女生互对,同桌互对,小组互对等。对口令的过程中,师生要评判对口令是否正确。这样做,教师与学生的活动融为一体,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与学生的全体参与相结合,使学生在多形式的互动中,训练了思维,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且根据所学的知识迅速准确地回答问题的能力。

三、通过动手实验操作创设问题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动手操作创设问题情境,会使学生的手脑达到有机结合,学生的思维将会更加活跃,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就会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纸盒,沿棱剪开,再展开,让学生数一数各有几个面?量一量每个面的大小间有什么关系?每个面的长和宽与原来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想一想表面积如何算?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可以在操作活动中得到解决。又如,“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一节练习课,出示这样一道题:有2个长方形木框,长都是4厘米,宽都是2厘米,拼成一个图形,求它的周长。大家可以用实物操作一下,把周长指给同位看,再算一算。这样的操作会牢牢地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课堂气氛轻松热烈,学生得到的结论既准确又全面。

在教学“能被2、5整除数的特征”一课,教师布置了让学生随便说一个多位数,教师不计算就能判断这个数能否被2整除,当学生对老师的这一快速判断持有疑问,利用计算器验证又准确无误时,定会被老师的敏捷反应充满钦佩,定会沉入到一种思考当中,为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研究奠定了思维基础。

创设问题情境范文第2篇

一、问题情境的创设

问题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恰当的情境,提出问题,使教学内容具有新奇性,从而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求动机和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1.提出感性材料,创设问题情境。

当学生只具备一些理解概念所必须的具体知识而抽象程度较低时,教师必须从实际经验出发,以归纳的方式抽取出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从而获得概念:

如:新课标集合概念的引入。我利用多媒体投影:非洲草原上,一群大象在缓步走来;蓝蓝的天空中,一群鸟在欢快地飞翔;清清的湖水里,一群鱼在自由地游泳等等,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引入了集合的概念。这样一个抽象的概念就被学生接受了。

2.联系社会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如:在教授统计时,我提问:中国、日本、美国三国的动画片,同学们最喜欢哪国的动画片?引导学生先将提名写在黑板上,每位学生依次上黑板投票;然后,两位纪检委员,一个唱票,一个计票;最后,公布统计结果。此方法一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一方面,学生经历了调查和收集数据的过程,体会到了数据在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作用,从数据的收集活动中归纳出数据收集的一般步骤。另一方面,课堂上日本动画片得到的票数是最高的,借此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目前,中国动画片发展得很快,要想赶超发达国家还得靠在座的同学们学习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本领。

3.通过应用性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应用性问题能调节人们的心理倾向,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追溯问题的背景和原型,使思维发散、个性发展,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例如,在均值不等式一节的教学中,可设计如下实际应用问题,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关于均值不等式的定理及其推论。

某商场在节前进行商品降价酬宾销售活动,拟分两次降价,有三种降价方案:甲方案是第一次打P折销售,第二次打Q折销售;乙方案是第一次打Q折销售,第二次打P折销售;丙方案是两次都 打折销售,请问:哪一种方案降价较多?

学生通过审题、分析、讨论、大都能归纳为比较PQ与( ) 大小的问题,进而用特殊值法猜测出PQ≤( ) 。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再注意给学生动手、动脑的空间和时间,学生一定会想学、乐学、主动学。

4.用开放性题,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开放性问题是指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解题策略多样化的题目。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和合作的机会,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了条件。

如:在一次解析几何教学中,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已知曲线y=x 相交于A、B两点,请补充适当的条件,以便于确定条件,从而求出直线AB的方程。此题一出,学生的思维便很活跃,积极探究,补充的条件形形,例如:

(1)|AB|=4 ;

(2)∠AOB=90°,其中O为原点;

(3)AB中点的纵坐标为6;

(4)AB过抛物线的焦点F。

涉及的知识有韦达定理、弦长公式、中点坐标公式、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两直线相互垂直的条件等等。

5.通过读文章,讲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读文章讲故事现象生动,感染力强,在课堂上用读文章讲故事的形式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探究,以增强其探究欲望。

6.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

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于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一些抽象、不可见、难理解、难解释的概念、原理、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意的事项

1.情境的素材要有针对性。

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基于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教学内容的全面的、科学的分析,只有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中蕴涵的能力价值和情感价值的知识,利用这些知识作为情境素材,创设情境,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2.问题要有方向性。

教师通过情境把问题设在学生有疑之处,这样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而问题一旦得以解决,学生就会有“柳暗花明”的感觉,有极大的成就感,从而激起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3.问题要难易适度。

所谓问题难易适度,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既有一定的难度,又要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是引起学生探究,激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条件。问题过于简单,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问题过难,又会使学生感到力所不及,不知从何做起,可能会失去探究学习的兴趣。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认真分析教材,结合认知理论,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应根据创设的情境,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探究性学习奠定基础。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创设问题情境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生物教学 问题情境 探究能力 探究性学习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问题情境是指学生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也就是,当已有知识不能解决新问题时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要摆脱这种处境,就必须拟出以前未曾有的新的活动策略,亦即完成探究性活动。而学生的探究能力是在探究活动中获得并发展的,探究活动的开展需要一定的情境为之提供素材与支持。学生借助学习情景中提供的素材发现和提出问题,然后通过探究活动解决问题,获得新的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内心产生一种探究的欲望,自觉、主动地探索问题,激励他们利用现有的知识向未知领域探索,从而达到培养探究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恰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创设探究性问题情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善于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可以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问题”起着重要的穿针引线之功效。

例如,在学习《生物的特征》时,先提出容易的问题:坐在教室里,我们所看见的有哪些生物?(人、树、小鸟、蝴蝶等)哪些是非生物?(桌子、黑板、讲台、空气等)从学生熟悉的问题着手,启动思维,然后提问:珊瑚是生物吗?请说明理由。学生对珊瑚相对没有那么熟悉,有些学生很容易将珊瑚和珊瑚虫混淆。在学生查阅资料、讨论后,教师出示有关珊瑚的图片并向学生讲述珊瑚的形成,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珊瑚和珊瑚虫。最后,让学生观察一定数量的植物、书本插图、动物图片,提出问题: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总结,归纳出生物的特征。通过查阅资料、观看图片、讨论及对问题的探究分析,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生物的特征,对于一些不易观察到的生物特征,教师可给予提示,帮助分析。

二、通过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将问题创设在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中,特别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比较关注的生活实际中,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在讲完“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一课时,教师在小结时设疑生活中大家非常熟悉的例子:当人们经过极其肮脏、气味难闻的地方,总是习惯把鼻子堵上而用口呼吸,这种做法对吗?到底用鼻子呼吸好,还是用口呼吸好?为什么?同学们情绪振奋,讨论热烈,各抒己见。利用这些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积极思考、解答问题的同时学到知识。

三、在质疑、揭露矛盾中创设情境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理解知识产生的疑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大胆探究。例如,在学习“种子的萌发”时,学生在探究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之后,知道了种子萌发需要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这时教师提出:具备这些外界条件,种子就能萌发了吗?通过反问,学生的思维有反思的过程:按理说具备了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种子应该萌发,可是为什么有时候种子会不萌发呢?引起更进一步思考或探究:种子萌发还需要内在的条件。

四、通过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

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能够把声音、图像、文字等结合起来,把与学习内容相联系的实际问题或事实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听觉的冲击,有利于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情境。例如,在学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这部分内容时,播放国内外土地沙漠化的视频及图片:世界上受到沙漠威胁的人口达28亿,我国土地沙漠化的速度正以每年66.7万公顷的速度发展;近几年沙尘暴频繁发生,并且愈发严重。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再播放近几年北京暴发沙尘暴给人们生活带来危害的场景,激发学生探究导致沙尘暴频繁发生的原因。当学生目睹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人为破坏,造成了土地沙化不断扩张的真实情境,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进一步探究人类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来控制沙尘暴,从而形成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

五、在教学中引入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创设情境

学生期待了解热点问题中所未知的东西,在这样的情境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问题的强烈意识,引发积极的思维活动,同时也能培养关心他人,关注社会的责任感。例如学习“预防传染病”这部分内容时,可以用“禽流感”和“手足口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有哪些?怎么预防传染病?通过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现实,学生带着渴求的心理探索其中的原因。

六、引入生物科技成果创设情境

21世纪的今天,生物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克隆、转基因食品、基因药物、生物制药、干细胞移植、生物芯片等已影响我们的生活。将这些内容进行加工,把相应的科技成果渗透在相应的教学内容中创设情境,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放眼世界,关心社会的责任感。

疑问是思维的起点,是创造的源泉。问题是探究式学习的核心,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石。探究式课堂教学需要根据人的认知发展规律,把知识放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通过收集、分析、处理和运用信息,主动地探索、发现、体验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和利用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创设探究性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以及探究欲,培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提高科学探究能力,从而实现获取知识与培养能力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创设问题情境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物理教学 问题情境 师生互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老师必须考虑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采用的活动策略。根据教学目标,如何创造良好的课堂活动环境,营造师生相互配合、共同探讨问题的活动氛围,创设师生互动的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物理思维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课堂应该像一个大舞台一样,教师是导演,学生是主角,师生共同合作,表演出精彩的节目。

一、创设问题情境要新、趣

围绕教学目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问题,问题要新颖、有趣味。这样对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会有很大帮助,也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共同探讨,教师善于质疑,要富有启发地提问,引起学生探新寻因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教师所提问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趣味,又要有一定的难度,激发学生动脑思考,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质疑问难。

比如:“有一天,一位学生早上起来吃蛋时,发现昨晚不小心把熟蛋和生蛋混合了,在不敲破它们的情况下,他无法分辨。于是,他急切地到校询问物理老师,老师引导他从惯性方面着手思考。指出:熟蛋里的蛋白和蛋黄是固体,构成的是一个实心整体;而生蛋里面的蛋黄和蛋白是液体,如果我们采用同样大小的力旋转两个蛋,可以看到他们旋转的快慢不同,旋转时间长短也不同。生蛋里是液体与固体蛋壳不能构成整体,由于惯性,仍然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于是阻碍了蛋壳的旋转,使其转得慢一些,时间就长一些。

在讲授声音的发生和传播时,我故意带了一把吉他、一个鼓和一把二胡,学生兴趣浓厚。同时我弹奏了一曲,并提出了这样一个饶有趣味的问题。“同学们见过器乐合奏吗?你看舞台上多姿的乐器有长的、圆的、有金属的、竹子的、有吹的、拉的、打的、形状不同,构造各异,可是都能发出美妙动听的音乐,同学们想一想,它们为什么能发生呢?各种乐器发声的方式虽不一样,但在发声时都有一个共同的现象,这个现象是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振动。”然后我让学生找身边的能发声的物体一一互相示范,总结。这样,自然而然地归纳出了物体在振动时会发出声音。

二、创设问题情境要论、辩

问题讨论合作学习是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的具体体现。虽然有些讨论内容并不十分深奥,甚至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有些浅显,但是教师在教学中若能充分理解讨论的意图,使用好每一个讨论问题,循序渐进,拓展问题讨论的内容,则对于增强学生的知识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创造性思维和较强的问题意识,发现和提出有探索价值的物理问题,树立敢于置疑、勤于思考的精神,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无疑大有裨益。

比如在声音一章复结时,我提出一个问题,一个人在哪些情况下听不到声音呢?我让同学们分8个组,看哪个组提出的结论最多,最合理,并通过竞赛,比时间哪组最快。同学们展开讨论。经过一番讨论,甚至争论,得出了四种结果:物体不在振动,响度太小,频率太低或太高,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每一次讨论其实就是学生相互提问,相互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只是作归纳总结。这样,学生自然就能轻松掌握知识,比教师直接讲授效果好。

三、创设问题情境要实、活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要实、活,就是要实际贴近生活。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从生活出发提出新颖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思维。这就叫“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思维,常常从“疑”“趣”“情”入手。所谓“疑”,即给学生造成一个疑点或悬念,以激发动机,使之成为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所谓“趣”,即增强趣味性,活跃思维;所谓情,即用生动活泼的情节和故事感染学生,引发共鸣,师生共同进入角色。我在讲述“摩擦力”时问:“有一列火车停在车轨上,一个小孩子能不能推动它向前运动?”话刚说完,同学们先窃窃私语,而后哈哈大笑,认为小孩子怎能推动这样重的火车呢,也有的认为能推动。我又启发:“同学们好好想一想,到底推不推得动呢?”教室里静了下来,同学们积极思考,“推得动,能推动。”“不仅能推动火车,还能推动地球呢。”“想一想,什么也能推动,但是条件得满足。”教室里又热闹起来。这时,我讲述“推动还是推不动,不是取决于外力的大小,而是取决于物体与接触面的摩擦力的大小”,自然把摩擦力引了出来,这堂课学生学得特别认真,理解透彻。

四、创设问题情境要探、究

在创新教学过程中,学生是问题的探究者,他们是在自己的探索实践活动中发现、创新的。可见,探究是进行创新教学的关键一环。探究起源于问题。因此,贯彻这一原则要注意两点: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提出新颖、多面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和求异思维,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鼓励、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课堂上一定要营造提问的环境,提供提问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想问、敢问、善问。

坚持实践第一,教、学、做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创。坚持这一原则,一要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贴近生活、贴近自然、贴近生产、贴近高科技;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创造性活动。另外,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活动、探索的过程,而不是仅仅关注学生活动、探索的结果,在学生活动和探索的过程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比如对于科学家怎么使得火箭上升,又怎么实现返回着落,怎么克服地球大气的等高端问题,中学生能够解决。让学生自问自答,师生一起探究整个过程,包括力学、电学、热学等方面的知识,这样学生对科学产生了兴趣,觉得科学没有离我们太远,有些问题原理我们仔细分析也能搞懂。

五、创设问题情境要主、次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要有主和次,就是民主和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的差异,教师与学生要平等对话、相互尊重、相互启发,要保证学生有良好的心境和愉悦的情绪。这是主体教学的重要保证。权威抑制学生,主体教学需要民主。缺乏民主的教学,学生无法进入主体状态。贯彻这一原则,必须做到以下两点:(1)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视学生为朋友,平等相处,态度和蔼可亲,做到“导而弗牵”、“强而不抑”;(2)教师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思路,一起讨论,相机诱导,不搞“一言堂”。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既存在共性又存在个体差异性。因此,我们既要从共性出发统一要求,又要从个性出发,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活动。将课堂教学、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相结合,发现和培养学生的爱好和特长,使不同类型和水平的学生都能主动发展、充分发展。

创设问题情境教学归根结底是为了调动学生主动、合作、探索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实现师生互动,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它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只要符合新课程的理念,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学会学习的能力,就是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创设问题情境范文第5篇

一、课前的预设

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首先,在备课时,整体研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分析新知识点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相关程度及需求,综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及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创设教学情境。其次,上课时要充分重视“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在教学的引入阶段要格外注意,而且应当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成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并形成几个高潮。通过精心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不断激发学习动机,给学生提供学习的目标和思维的空间,学生自主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可能。创设问题情境,还要注意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和疑点,以便设计出具有主导作用的启发性问题,增强问题的导向性、启发性,使课堂教学卓有成效;做到密切联系实际,增强知识的价值性、趣味性和启发性,激发求知欲望,促进学生产生探究的强烈意向,确定学生思考的主体方向和基本途径。

二、课中的实施

(一)从课题入手,抓住“文眼”,铺垫引路,培养问题意识。

1.围绕课题问问题,理清课文脉络。

从一年级起,我就开始重视让学生质疑问难,一般从围绕课题问问题入手。在反复的训练后,学生一般能抓住事情的几要素来提问。例如《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提炼出“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小壁虎向谁借尾巴?”“小壁虎借到尾巴没有?”这三个问题正好能引领学生抓住小壁虎借尾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的思路就非常明确。在一年级,这样的问题情境已经起到了非常有效的引领作用。

2.围绕课题问问题,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到了三、四年级,围绕课题问问题――这样的质疑环节已经是低层次的。如何提高这一“问题情境”的有效性呢?记得《画杨桃》一课,学生围绕课题提了以下几个问题:谁画杨桃?什么时候在哪里画杨桃?为什么画杨桃?画杨桃画得怎么样?我顺势利导:“你能根据这几个问题简单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几位学生马上举手,精炼地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像这样的课例还有很多,如《卧薪尝胆》、《三顾茅庐》等。

(二)从预习入手,使用“质疑三部曲”,授之以渔,培养质疑习惯。

当学生围绕课题提问渐入佳境的时候,我开始着手“质疑三部曲”的预习模式的确立。一到三年级,我就要求学生预习课文时,都必须按“质疑三部曲”来做,即先读课题,围绕课题提出可以归纳课文大概意思的一两个问题,然后初读课文,围绕生字词,联系上下文提出不懂的词语,最后围绕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通过“评选星级问题”,“你提问,我帮你解答”等活动的实践,“质疑三部曲”的预习模式逐步成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从这种预习模式中掌握了质疑的三大方法:1.围绕课题提问;2.围绕重点词句提问;3.围绕课文含义深刻的内容提问。

(三)从典型课例入手,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实施提问策略,提高质疑能力。

《蝙蝠和雷达》是一篇科普知识短文,揭示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我教这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敢于提问、积极探究的学习情绪,我巧妙地创设了“问题情境”:同学们,老师记得爱因斯坦说过:“我没有什么特别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到底地追问题罢了。”假如你们就是参观实验室的小观众,亲临科学实验室现场,针对“科学家为探究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所做的三次试验”,你们有问题要问我们的“科学家”吗?同学们纷纷发问:“科学家,你们为什么要在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你们为什么会想到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你们为什么又把蝙蝠的嘴封住?”扮演“科学家”的同学也不甘示弱,回答非常得体:“因为要研究在漆黑的晚上蝙蝠飞行的秘密,我们也要把实验室封得严严实实的,一片漆黑。所以只有在绳子上系着铃铛,才能判断蝙蝠的飞行是否顺畅。”“因为我们之前已经发现一些动物探路一般与它的五官有联系,第一次试验发现蝙蝠的眼睛没有关系,所以就塞上它的耳朵,封住它的嘴巴试试……”

三、课后的拓展

课后延伸践行的方式是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必然选择。语文课的适当拓展可帮助学生解读文本,可扩充语文课堂教学的容量。学生是不同的个体,对同一文本的理解不同,学习文本后很可能产生新的问题,对于较难或者很有价值的质疑可以进行适当的拓展,使之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比如教学《三打白骨精》一文时,在接近尾声时有一位调皮的同学竟然说了句:“白骨精挺有孝心的,吃唐僧肉还不忘记把老母亲接来。”同学们哄堂大笑之后,开始了讨论,起先是窃窃私语,然后就是据理辩论。在老师的干预和引导下,学生统一了思想观念,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健全了人格。

创设问题情境范文第6篇

所谓的数学问题情境指一种以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有刺激性的背景材料。合理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就是通过呈现刺激性的数学信息,并努力使其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好奇心、求知欲,产生认知冲突,诱发质疑和猜想,从而使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一、开放和利用教材中的教育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新教材所提供的教学素材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了很多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它改变以往的重视结果为引导学生经历探索结果的过程,我们的课堂要努力做到:教学目标要让学生明确,实际操作要让学生完成,解决问题的思路要让学生讲解,要探讨出的结论由学生来归纳,要总结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来概括。这样我们就不能拘泥于教材,因为教材为我们提供的只是表态性的教学素材,并不是它的内容都适合每位学生。所以我们要能灵活运用教材,能对教材进行大胆的开发。①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他们喜欢的虚拟现实。如:一年级上学期教学“分类”,我在充分利用了教材资源的同时还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扩大取材范围,增加了学生熟悉的玩具、书、衣物等等物品,以评选“最佳超市销售经理”作为奖励机制,使学生对眼前零乱物品产生整理、收拾的愿望,从而引出本课实际操作的目的,渗透分类的思想。②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始终伴随着积极的情感体验。如在教学《毫米的认识》时,在学生已认识了厘米这一长度单位的基础上,我让学生们每人画一条长1 cm的线段,再请每个学生取下一根自己的眼睫毛与它比较,看看谁的睫毛最长最漂亮,爱美的孩子们利用厘米做单位似乎都说不清自己的睫毛到底有多长,从而引入了这个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这个过程让学生发现了自己的美,也认识了毫米这个新朋友,产生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数学问题情境要有导向作用,使之能引领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

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的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或数学知识背景,诱导学生用数学的大脑来思考,让学生有机会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扩展”的教学活动过程。

例如,我在教初中课程《有理数的乘方》(北师大版)一节内容时,请学生们准备一张纸片,大家一起做如下动作:将这张纸片对折一次撕开,再将所得的纸片叠合、再对折后撕开,再叠合,再撕开,提问:重复这个动作,第10次撕开纸片时,请问你将有多少张纸片?学生继续这一重复动作,直到折不动,撕不开才恍然发现可以利用n个2相乘来解决这一问题,从而引入了有理数乘方概念的学习,由于有这样的经历,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脑思考,这样获得的知识远比学生简单模仿而获取知识要牢固得多。

三、创设问题情境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教材为我们呈现的问题情境是专家们编写的,其科学性不容置疑,因此把教材看作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再现,认为课本是课堂的根本,尤其在大谈素质教育而应试味依旧浓郁的今天,担心教材中的素材、背景会作为考点,由于我们的删改使学生见到它们会手足无措,而完全依赖于教材情境。

误区二:新课程强调数学的生活化,生活知识的数学化,很多老师就认为只有提供丰富的生活背景,改变或调换教材中的问题情境、例题或习题,才能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这样数学教学就只是一味追求“花哨”材料,使学生沉浸在丰富的生活问题中,忘记用数学的大脑来思考,在数学学习的探究路上走弯路,这会使老师们无法把握住课堂,而无法实现教材要求的重点、难点,从而导致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而取得的实效不大。

误区三:很多老师认为不重新创造问题情境就不能体现新的教学理念。有时我们会为变而变,一味追求动教材,以至于舍本逐末,把一节很好的内容处理的支离破碎,甚至违背了知识的基本结构。曾看过一位老师在教学《可能性》的时候,为了增强趣味性,将研究摸出某种颜色球的可能性改成研究摸出某种水果的可能性,由于水果的外形特征各异,造成实验结果的不真实,这样做忽略了概率的基本条件,背离了教学内容的初衷。

我们还在一如既往地探讨、摸索,如何才能更合理地创设教学问题情境,使我们的课堂即充满活力,又不失实效,引导孩子们进行真实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为学生们广开数学学习的活力源泉,使每个孩子都能在数学活动中得到其应有的发展。

创设问题情境范文第7篇

一、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事业成功的起点和动力,是成就事业的沃土,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苏霍姆林斯基有过这样一段精辟的论断:"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已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教学中创设某种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将会引起儿童迫不及待地探索研究的兴趣。

"用字母表示数"(放录音)一首永远唱不完的儿歌,你能用字母表示这首儿歌吗?

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1声扑通跳下水。

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2声扑通跳下水。

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3声扑通跳下水。

…………

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n声扑通跳下水。

以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作为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的规律性以及用字母表示数字的简明性和一般性,渗透"利用环境学习"的设计思想。

二、创设开放式情境,培养儿童思维的创造性

数学教学中使用的传统问题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针对该问题事先确定一个并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问题的设计也要保证其答案正确或者错误,并且正确答案是唯一确定的,我们称这类问题为"完整的"或"封闭"的问题。与之相对,我们称那些有多种正确答案的问题为"不完全"或"开放式"的问题,这类问题渗透在我们身边[3]。把问题情境开放化,就是把学生投身于一个思维策略与解题方法不惟一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思考、分析、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思维扩散性的目的 。 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观点,《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学工作既要面对全班又要兼顾差异,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适应数学教学,开放的教学内容就能达到此目标。

因此,设计练习题时我没有片面追求题量,增加学生过重负担,而是营造一种有利于激发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氛围。我经常设计一些开放性习题,让学生在开放的学习情境中,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寻找解题途径的不唯一。

例如,前不久教学完工程问题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一项工程,单独做,甲要30天,乙要20天,丙要10天。"要求学生选择条件,补充问题,并进行计算,学生可尽自己的水平得出:

①甲乙合作几天完成?

②三人合作几天完成?

③三人合作几天完成这项工程的1/2?

④甲乙合作完成这项工程的3/4后,余下的由丙做,还需几天完成?

⑤丙先做3天,余下的工程甲乙合作,还需几天完成?

…………

这样开放性的习题,学生能自由沟通已知与未知的联系,依靠自己的思维方式,尽可能发挥其创造的潜能,并让学生自主选择解答哪个题,大多数学生能完成3道基本题,优秀生做了5道题,甚至有的学生又给自己出了2道题做。在练习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工程问题数量关系的理解,而且学生的思维得到了真正的开放。

开放题的核心是开放学生的思维,培养其思维的积极性、敏捷性、开放性、创造性。如在教学完百分率的应用以后,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题:把含糖20%的糖水改制成含糖30%的糖水,怎么办?引起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思考,提高浓度的途径有:使糖水中的糖变多──加糖;使糖水中的水变少──蒸发水。由此可以引出两条解决问题的思路:到底要加多少糖或蒸发多少水呢?这题通过学生思考角度、思维方法的不同,引起学生积极的思维,使其具有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这些题都源自于学生生活,设在了新旧知识的增长点上,解决了优生与中、下生个性差异的矛盾,确保不同水平的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提高各自知识水平和能力,使每一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巩固新知的同时又为后继知识的学习做了铺垫。教师的教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生智力特点来进行,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教育对象的不同创设各种适宜的、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充分发展的教学手段、方法和策略,并给予每个儿童最大限度的发展机会。

三、创设直观性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

体验数学的应用思维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思维的发展是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活动的过程。在教学时,多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主动学习,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演示等途径利用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探索知识规律,为知识的内化创造条件。

如教学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实际运用时,教师结合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提问:"图上关于蝴蝶你看到了什么?根据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它吗?"随着问题的深入,学生的思维也逐渐拓展、活跃起来了,有的观察,有的动手分白蝴蝶、黑蝴蝶,有的合作……最后通过四人小组上台汇报研究结果,找到了不同的方法:(1)点数出蝴蝶的总只数,有一个一个地数,也有两个两个地数的方式;(2)按群计数(左边8只,右边7只)后,算出总只数;(3)按颜色分类计数(白蝴蝶10只,黑蝴蝶5只)后,算出总只数。这样的探究,旨在使学生感受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促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思考问题,并让学生体验和探究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

四、 创设操作式情境,培养儿童思维的敏捷性

21世纪小学数学课程的基本目标是:"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发挥想像力,并动手操作,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还能让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创设问题情境范文第8篇

梯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0—0089—01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在国外最先用于临床医学教学,目前已经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教学方法。PBL的优点首先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把学生置身于实际、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中;其次是学生的学习是多向的,而不是单向的信息接受(从教师到学生),学生能够从书本、杂志、网上得到更多的信息;再次是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重点,学生通过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不仅学到了数学基础知识,还逐渐提高了在学习、自我评价及相互协作等方面的能力。下面,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利用PBL教学法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计的问题要有趣

在PBL教学法中,问题的设计至关重要,因为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好的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述有关“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时候,可以先给学生讲述“阿凡提的故事”:阿凡提发明了国际象棋, 献给了国王。国王表示愿意满足阿凡提的任何要求,阿凡提只要求国王奖励自己一些大米。要求在棋盘的第1格放1粒, 第2格放2粒, 第3 格放4粒, 然后是8粒、16粒、32粒直到放满64格。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米粒放置的规律,并要求学生计算一共需要多少粒米?若将每10000粒米设置为1千克,让学生帮国王算算:需要多少千克的大米?实践证明,这样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活跃了课堂气氛,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设计的问题要有新意

新颖、独特、有趣的问题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学起来自然兴趣盎然。

例如,在教“用字母表示数”时,安排一个猜数字的游戏:请学生把他的出生月份乘以2,加上10,再叫他加上他家的人口数(小于10),将所得的结果告诉教师,教师就能说出该学生的出生年月及他家里的人口数。对于初中生来说,当教师猜对几个学生的年龄以及家里的人数后,会对教师佩服有加。此时,教师告诉他们,学了“用字母表示数”以及“整式的加减”的知识后,他们也能与别人玩这样的游戏。学生的学习热情马上被调动起来了,听课劲头十足,很快就进入学习的状态。

三、设计的问题要有挑战性

问题情境的创设要与学生的智力水平和知识水平相适应。问题太简单学生不感兴趣,过难又会使学生感到高不可攀。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出问题,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如果直接让学生尝试推导:ax2+bx+c=0得x=?,显然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说,过于抽象复杂,觉得难以下手。故应化为学生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先解形如:2x2-3x=0,(x-2)2=9,x2-6x+9=0,……,x2+ax+a=0的方程,然后逐步地引导学生推导一元二次方程解的一般公式。这样的方程,符合建构主义的学习理念,能引起学生思维的冲突,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调动起了学生探索的积极性。

四、设计的问题要有梯度

创设问题情境范文第9篇

当前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就是探究式教学,而探究式教学自然离不开赋予情境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创设问题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创设问题情境要遵守科学规律,内容上必须科学,是生活中发生或可能发生的,而不是人为编造的,创设问题情境要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要符合学生以知规律和发展水平;创设问题情境能调动学生动脑思考、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从而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通过自己研究、创新得以解决问题从而能促进学生文化知识水平的发展和科学素养的提高。

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际例举相关实例:

如在讲化学反应速率的时候,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给出一些影像资料;溶洞的形成,铁桥的腐蚀,白色垃圾的降解,建筑物的爆破等就可提出这样的问题:如何比较和判断化学反应的快慢?如何控制化学反应速率?问题由浅入深,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在讲离子反应时,说实验时不小心将盐酸沾到手上,现可用Na2CO3溶液擦洗,问题:写出离子方程式?学生自然会回答是CO32-+2H+=H2O+CO2 ;反应的历程是什么?就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意识到自己考虑欠妥,正确答案应该是CO32-+H+= HCO3-,这样的情境,学生觉得很新颖且很易于接受。

在讲氧化还原反应时,我们可以利用学生新旧知识的冲突设置问题,比如说按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分Fe2O3+3CO=2Fe+3CO2 属何种反应类型?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又突破了学生初中阶段对氧化还原反应认识的局限。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就要通过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中,让他们感觉到学习氛围的宽松,从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这就要激发学生问题意识,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传统的教学过程基本是老师们声嘶力竭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们往往还不知所云,却也不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也就缺少了师生互动的效果。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刻意培养,如实验室制制乙炔时,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并且自己提出针对性的问题,把问题收集整理后,基本归纳为以下几个:

为什么不用启普以生器制备?

为什么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

导管口为何塞棉球?

产生的气体为何有难闻的气味?

为何要把气体通入CuSO4溶液或 NaOH溶液后现收集?

创设问题情境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问题情境;创新;整合;教育

一、创设问题情境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意义

1.良好的问题情境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的东西能引起大家的关注,对于一堂课来说,好的开端自然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只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了与学生内在知识结构和求知需求相符的有效的问题情境便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好奇心,从而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开端。

2.良好的问题情境能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概念

生物教材中有许多概念,对于中学生来说,一些复杂抽象的概念,他们是很难理解的。比如讲到DNA时,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做DNA模型,让学生从实践操作中理解DNA的平行的双螺旋状的结构,四种脱氧核苷酸分别是由什么组成的,怎样进行碱基配对……这样通过情境把抽象化为具体,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3.良好的问题情境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生物教学过程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吸引学生的眼球,使之集中精力上课。同时,根据情境设置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培养学生研究探索的能力,也能强化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

4.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能力

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内容是求异思维,而求异思维正是一种朝着多方向,寻求多种解决问题方式和答案的思维。教师创设一些刺激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情境,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扩展,掌握思维变通的方法,加强思维的变通能力。

二、创新问题情境的途径

1.问题情境整合的优越性

问题情境整合的优点主要表现在:首先,这个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对于自己的东西,学生往往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对于将要进行的课学生定会抱着浓厚的兴趣,这为课堂顺利有效地进行奠定了一个基础。其次,这个问题是学生满足自身知识渴望的起点。有了疑惑才会有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渴望解决问题,中学生爱好探索,好奇心强烈,凡事都希望有一个圆满的结果,对于自己提出来的问题更是希望在老师的指引下得以解决。一旦问题解决了,他们便有热情寻找下一个问题。再则每个学生的价值观不同,对于同一个知识点会有不同的疑惑,因此他们的疑问将会把课堂点缀得多姿多彩、富有生机。第三,老师做了充分的准备。老师须在设计问题情境之前就收集大量信息,可根据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建议、需要进行筛选,做出正确的判断,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对于学校有的设备可以提前借用,若没有,则可根据自己的能力找其他用品代替;对于学生提出来的疑惑,可上网查询资料或询问他人;对于学生提出的建议,上课时可做出改正。总之老师要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走进教室,与学生的问题融合为一体。第四,发展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分析知识点、思考问题、查询资料、动手实践、分析研究总结或需求帮助,他们学会了如何去思考问题,采用何种途径去解决问题,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与社会协调相处,使知识生活化,从而使自己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与时俱进的合格的当代中学生。最后,途径的选择性和多样性。每种问题情境的创设途径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创设途径,这样就能使其优点最大化、缺点最小化,而多样创设途径的综合运用,就使得创设途径有了多样性,能满足学生的要求。

2.问题情境整合与教学相结合的实例

生物不仅以实验为基础而且与生活紧密相关,《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问题情境的整合性可以这样设置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的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

课室(或多媒体课室)屏幕显示:问题探讨

人们曾经认为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这种观点也作做融合遗传。

讨论:你同意上述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师生互动

以上问题的呈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很快能把学生引入新课,进入学习状态。

屏幕显示课题: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3.问题情境整合与教育发展

21世纪的落脚点在创新,这决定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着眼点也在创新。新世纪呼唤新教育,新教育呼唤新课程。最好的教育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日本政府早在1982年就提出来:“创造力开发是通向21世纪的保证。”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一个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教育的社会职能就是要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接班人。而培养人的核心问题就是培养,提高和发展人的素质。而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理念就是创新,完完全全地打破应试教育理念,使学生完全自由,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成为有思想、有文化、有追求的人,真正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的天性,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和人道援助。

总而言之,这种问题情境的创设理念与教育发展协调一致,因此与此类似的理念应该越来越多,不管是教育还是经济都要有创新思想,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走在世界的前端。

参考文献:

1.刘儒德.《探究学习与课堂教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89~95.

2.程艳.《创设探究性问题情境》.福建教育学院报,2005年第三期.

上一篇:情境创设范文 下一篇:创设教学情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