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知觉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29 02:20:39

浅谈知觉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安定与否,因此必须要系统、有效地进行。虽然现在已有思想政治教育学这样一门单独学科,但思想政治教育毕竟是以人为作用对象,而人是复杂的综合体,要想更好地开展工作,就必须吸收一切精华,合理利用管理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的一些理论,本文着重探讨知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 知觉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 作用

中图分类号:G461 文献标识码:A

知觉理论属于心理学范畴,是指人类是有系统地对环境信息加以选择和抽象概括。而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既存在一定差别又有着紧密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要利用心理学中的知觉理论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进行,就必须要明白二者的联系,了解知觉理论的分类、特征以及知觉中出现的偏差等内容,整体把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中予以综合运用。

一、知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是人,是一个个不仅有着自然属性,而且有着社会属性的复杂个体。正是人的复杂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而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政治品德水平必然存在着矛盾,这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特殊矛盾,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之必要性的体现。要想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品质达到社会群体的要求,就不能仅仅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学》这一门学科体系,还要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精华,对人这一教育对象有更全面的认识,对教育工作不断地改进。像《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一样,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理论相结合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应。”豎知觉建立在感觉基础之上,是对感觉信息整合后的反应。感觉和知觉是人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端,也是记忆、思维、想象、意志等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要达到理想效果,就必须要使受教育者记住教育内容,进行思维、想象的加工,并对所引导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形成坚定的意志。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知觉的前提,正确合理地运用知觉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可见,知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充分合理地将知觉理论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将更大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二、明确知觉的基本分类,进行综合教育

欲用之,必先知之,发挥知觉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的前提是先要了解知觉理论。首先在知觉的分类上,知觉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机能系统,可以细分为不同的种类。一般地,按照知觉过程中某种感官所作的主要作用分类,可分为听觉、视觉、动觉、视—听觉等;按知觉的对象分类,可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等等;按知觉映象是否符合实际,可分为正确知觉和错觉;按知觉是否有目的、有意识,可分为无意知觉、注意和观察。

对知觉的分类不只是便于对其进行认识和研究,同时也为更好地利用知觉提供了便利。教育者要明确不同类别的知觉,综合予以利用。例如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不但要用讲话来调动受教育者的听觉,还要把重点板书出来,通过不同的动作、手势,更可以通过多媒体等先进媒介把受教育者的视觉、动觉等充分调动起来,使受教育者的多种知觉能够联动发挥作用,达到最佳效果。对于错觉,要正确认识,合理利用,既要注意在学习和工作中不要被时间错觉、空间错觉等各种错觉欺骗,也要利用它们的特性为生活和实践服务。同时,“教育者要适当地运用活动、变化的刺激引起教育对象的无意注意,使教育对象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学内容。”豏当然,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受教育者的有意注意,通过有意识的影响将其培养成为符合国家和社会要求的合格公民。

进行教育工作要求教育者在分类认识知觉的基础上,合理规避负面影响,取得正面效果。总之,明确知觉的基本分类,并将不同类别的知觉综合、立体运用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有裨益。

三、熟悉知觉的基本特征,进行有效教育

一个事物之所以不同于其他事物,是因为有着自己的特质,知觉作为人认识客观世界的一个阶段,有着它的基本特征。人的知觉过程是一个有组织、有规律的心理活动过程,表现为知觉的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等特征,它们保证了人对客观事物的有效认识。

1、知觉的整体性与感觉不同,在知觉过程中,人们不是孤立地反映刺激物的个别特性和属性,而是多个个别属性的有机综合,反映事物的整体和关系。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它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方法、环境、目标等各个方面要形成完整的体系。人在认知事物的时候,总是会把感觉到的许多片面信息综合起来,从而能够整体地把握该事物,这就体现了知觉的整体性。所以要达到教育的效果,就不能只是片面地教授一些内容,而应该首先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并对思想政治教育有较为整体的研究和把握,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和对象,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原则和方法,反馈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等等。同时,在内容、方法等具体方面也应该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教育对象多方面全面发展,最终达到教育目标的客观要求。

2、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们在某一具体时刻只是以对象的部分特征作为知觉的内容。因此反应到思想政治教育上,就要求教育内容要有重点。人在认知事物的时候并不是对所有的知觉对象都进行加工,而是有选择地进行,那些特点鲜明、有意义又容易记忆的刺激物更容易成为知觉对象,而其他部分则成为知觉背景。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很多教育者认为这也好,那也好,对所有内容都平等对待,毫无差别地抛给受教育者,结果就像“文似看山不喜平”一样,毫无波澜的内容使受教育者感觉味同嚼蜡,反而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一定要有轻有重,挑选出核心的、本质的内容,使这部分内容更生动、更鲜明,更容易成为受教育者的知觉对象,努力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3、知觉的理解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有适当引导。“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且赋予其意义的加工过程。知觉理解性主要受到个人的知识经验、言语指导、实践活动以及个人兴趣爱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豐每个人的知识经验、实践活动以及个人兴趣爱好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解肯定也不一样,效果必定参差不齐。但教育者可以通过传授自身经验和培养受教育者兴趣爱好等方式把受教育者导向教育目标。在言语指导方面更是可以大有作为,要讲究语言艺术和感情的投入,对不同的受众用不同的措辞,语言要有趣味,使人家愿意听,还要通俗,让人家听得懂。而且应该投入感情,因为良好的感情基础是取得有效沟通的关键。沟通顺畅了才能加强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理解,因此选择合适载体、恰当方式来引导教育对象的理解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十分重要。

4、知觉的恒常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及早进行教育工作。知觉的恒常性意味着人的知觉映象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一旦形成某种认知,则具有恒常性而轻易不会改变。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要也要从娃娃抓起,从小以适当的教育方式,精心打造生动活泼的教育内容,在孩子心中种下正确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的种子,这样的认识才更加牢固,这样的意志才更加坚定。对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的放松,就是给其他不良思想创造机会,必将为以后的工作带来更大困难。

四、了解知觉的几种偏差,进行规范教育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往往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影响,从而造成对人的认知的偏差,乃至作出错误的判断和评价。了解偏差种类和产生的原因,对我们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全面地认识对象是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的。”豑常见的认知偏差有首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效应和近因效应等。

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指当人与人接触进行认知的时候,首先被反应的信息,对于形成人的印象起着强烈的作用,对人的影响最大;晕轮效应是指对人的某些品质、特征形成某种印象后,据此推论这个人的其他方面的品质和特征。是以偏概全、以点带面的不客观反应;刻板效应是指对社会上的各类人群所持有的固定的看法;近因效应是指最近获得的有关熟人的信息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和强烈影响。

人与人的交往是相互的,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产生认知偏差也是相互的。所以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中既要保持自身尽量不对受教育者产生首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效应和近因效应等认知偏差,平等、合理、全面、实事求是地了解受教育者,有针对性地实施规范教育。同时,又要明白受教育者认知偏差的存在,避免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产生认知偏差,并且适当利用偏差的存在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好地效果。人难免会产生知觉偏差,我们只有正视知觉偏差的存在,并且进一步了解它,甚而掌握它,对它进行合理利用,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五、结语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豒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合理运用一切先进的理论、方法。“在广泛的实践领域中,实践主体都要符合人的知觉规律。我们在思政教育中要增强其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样必须遵循知觉规律,才能从微观上把握对象的个性心理以及产生某一思想的条件、具体情境等。”豓宏观上有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体系,微观上把握个体的心里特征,对受教育者进行全面、立体的引导,才能最终实现受教育者由“他律阶段”走向“自律阶段”,实现受教育者主体性的觉醒,把形成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与自身的理想目标相结合,把实现这种要求与实现自我价值相结合。如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不致沦为一种对个体的约束和折磨,走向个体的反面。当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合理方式方法,不断改进完善教育内容,使受教育者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当作自身的追求,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必然是生机勃勃的事业,也必然给社会注入充足的活力,推动社会不断进步,蓬勃发展。

(作者: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0级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注释:

豍邱光伟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P4.

豎豐叶奕乾主编.普通心理学(第四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P86.

豏黄冬霞.论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学习机制及其教育启示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P3.

豑豓陈大柔,丛杭青著.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P47.

豒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P94.

上一篇:班主任工作中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的典例剖析 下一篇:让音乐教育激活学生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