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潘综合症

时间:2022-08-28 10:20:34

彼得潘综合症

提要:童话里的彼得潘永远长不大,而要让彼得潘综合症的患者们,在现实中逐渐学会承担责任和压力,最好办法就是迫使他们直面现实

彼得潘综合症并不威胁生命,所以它不是一种疾病。但是,它对人的心理健康是有影响的,所以它并不仅是一种麻烦。这是一种心理现象,无法归入任何已知的类别,但没有人否认它的存在。

什么是彼得・潘综合症

彼得・潘是著名的童话人物,1904年诞生于苏格兰作家詹姆斯・巴里笔下,是家喻户晓的童话人物,彼得・潘生活在梦幻般的“永无乡”里,永远也不想长大,但这毕竟只能出现在童话中,不能为现实所接受。而彼得・潘综合症患者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彼得・潘。这种综合症患者多是青年人,尤其以男性居多,他们害怕面对现实世界的激烈竞争,渴望回到儿童世界,依赖他人,畏惧承担责任。

1966年,精神病学家埃里克・伯恩第一次提出心理成熟有困难群体的概念。1983年美国心理学家丹・基利也说道:“‘彼得・潘综合症’的患者们,渴望永远扮演孩子的角色而不愿成为父母。他们很爱玩,也很好相处,但免不了有孩子气。他们虽然在生理年龄上已进入成年,但在心理上还不能与之相适应。他们的言谈举止都像孩子,总是在逃避责任,逃避生活,甚至逃避爱情和家庭。他们把自己心理定格在孩童岁月而不肯成长,沉溺于自己的幻想,拒绝长大,是一种心理疾病。

彼得潘综合症虽非精神医学正式的诊断,却普遍存在于因家庭、婚姻、社交问题等不同环境中。近来,更有学者以新的英文单字“Kidult”,即kid(小孩)与adult(成人)的合体,称呼这些具儿童心态的成年人。

当事者常见的特征约略如下:

不负责任:表现任性、散漫,过于自我中心,出了差错老是怪罪别人。

缺乏自信:恐惧失败,不敢勇于任事,面对挑战会找借口逃避。

依赖心强:害怕孤单、寂寞,希望随时有人可以帮忙,满足任何需求。

难于坚持:挫折忍受度低,行事稍有不顺或遭批评便易情绪化或放弃。

关系障碍:与异往到需给予承诺时,便会临阵脱逃,故不时更换伴侣,且对象越来越年轻,藉以缓解被要求结婚组织家庭的压力。

其他:穿着打扮如青少年,与本身年纪有所出入;好奇心强,爱尝试新奇事物,喜欢热闹气氛等。

拒绝长大是一种心理上的疾病。沉浸于彼得・潘状态的成年男性们,在平日生活里经常感到心理上的劳累,精神状态差,大大影响了生活的质量。患上彼得・潘综合症的原因多数与家庭教育环境密切相关。

彼得・潘综合症的形成

彼得・潘综合症的患者们,总是习惯随心所欲,常常导致他们无法适应社会,最后遭受严重的心理问题。他们中的许多人有情感缺陷和人际交往障碍,总觉得遭到团体排斥,凡事格格不入,故换工作如家常便饭。即使成家立业,事不关己的特质也常让配偶负担沉重,仿佛在照顾另一个孩子般,造成彼此关系恶化。当他们身处对行为举止像个孩子的成年人没有多少耐心的社会时,就会充满无助感和挫败感。但是,这些人不明白自己感觉如此糟糕的原因。他们认为这是个暂时的问题,会尽力忘掉它。然而相反的是,情况会变得更加糟糕。

他们将周围人给予的爱,当成理所当然的,从来认识不到如何通过付出换去收获。他们自认为成年人,但实际行为却像被宠坏的孩子。

由于现在独生子女居多,我们的社会和教育中一直弥漫着对孩子的娇纵态度。这让父母们有了这样一个观念:在教导孩子的过程中,尽量避免权威和惩罚,绝对不能限制孩子的成长空间。不可否认地说,这对于孩子的个性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然而,患者们在小时候,家里已经采取这种教育方式,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孩子的不负责任。在西方国家,这种骄纵造成的后果也不鲜见。

如果这种教育模式一直持续,孩子就无法学会基本的自我照料习惯。在保持卫生习惯、良好的举止等问题上做得非常不到位,最终导致懒散行为无处在的弥漫着,埋葬孩子的自信。孩子会认为:“如果连这些小事都不知道如何处理,又怎么能做好其他重要的事情或者工作呢。”

这些患者们总是充满焦虑。在他们小时候,家里就开始弥漫着紧张的气氛。这种紧张气氛逐年加剧,它包围着孩子,最终成了每一个生活场景的底色。这种无处不在的焦虑的原因,就是家庭的不幸福。

患者们的父母都对婚姻、家庭或者自己不满意。这种不满的原因各 有不同并且很复杂。一些比较突出的原因是:缺乏情感的温暖和分享、工作和娱乐失衡、自律性不强、传统角色和价值观的剧变。

大多数情况下,父母都佯装幸福,他们害怕面对自己的感受,害怕直面真相。因为他们并不是极度不安,只是有点痛苦,这助长了他们对现实的回避。所以,他们带上假装的笑容,逼迫自己参加全家不定期的外出 ,说着模棱两可的话,听上去仿佛价值能高达一百万美元,而实际上却连五美分都不值。

在旁观者看来,这些表现并未发觉这些家庭有任何问题。他们相处融洽,经常受到邻居们的羡慕,但这种表象是一种幻觉。实际上,各种负面的情绪一直在扩散,影响着孩子的安全感和心灵的平静。导致最终孩子们形成了彼得潘综合症。

然而,也有人认为在彼得潘身上看到了永不消失的生命活力,有人则看到孩童的纯真与成年人的世故对比,还有人看到逃避与责任的冲突。不过,事物总有两面。正如彼得潘其实也可以代表一颗永远年轻的赤子之心一样,这并非是坏事,关键看你能否控制。

如何走出彼得・潘综合症

帮助患者摆脱“彼得・潘综合征”的最好办法,就是迫使他面对现实,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鼓励他们需要长时间的建立责任感,摆脱依赖、等待和幻想的心里陷阱,告诉他:“没人有义务承担你所应担负的责任;你要是不去银行交费,没人会帮你交;你睡着了,没人会把你叫醒……”刚开始必然是痛苦的,但情况会越来越好。

具体的措施有哪些呢?有些患者也已经表示不喜欢目前和过去的某些一直依赖的行为模式,但苦于无法改变。我们可以促其自问:我们有没有无改变这些行为的计划或具体方法?有没有为自己制定幸福生活的一份清单?如何将这种积极的思维变成现实中的行为?

如果能努力将这些积极的思维变成自身的行为,就有可能调动身上沉睡已久的积极力量和能力,从心理问题中解放出来。若总是停留在心有所动却没有实际行动状态,则永远无法改变依赖者的命运。

走出依赖、等待和幻想的心理陷阱,是走出“彼得・潘综合征”惟一的途径,

治疗彼得・潘综合症其中之一的方法,还可以用“回溯法”。在专业心理医生的操作下,让患者回忆自己从小到大一些应该表达自己主见而最后被父母包办的场景,并在脑中重新构建当时的场景。医生鼓励、引导他们在相同环境下由自己重新作出选择,以此来培养他们的主见。

上一篇:初中作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新课改下语文教学存在问题的几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