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兔的故事范文

时间:2023-11-27 03:46:08

彼得兔的故事

彼得兔的故事篇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与英国费德里克??沃恩公司关于彼得兔系列图书商标侵权争议案所涉相关背景见专题(一)。为便于探讨,另补充相关背景如下:

其一,毕翠克丝??波特女士于1902年至1913年期间创作发表了一系列童话作品,其中彼得兔是她发表的第一个故事作品的主角,固而成为她笔下众多动物里最有名的一个。人们提起波特女士写的多个故事,常用如下称呼:彼得兔故事大全(The Tale of Peter Rabbit)、彼得兔和他的朋友们(Peter Rabbit and his friends),甚至直接称为“彼得兔”(Peter Rabbit)。“彼得兔”已成为人们对毕翠克丝·波特作品的代称和标志,甚至于人们将毕翠克丝·波特居住的英国湖区称为“彼得兔”的家乡。张润芳及社科出版社在翻译出版波特女士的系列作品时就采用了这个通用名称,将《彼得兔的故事》、《汤姆小猫的传说》、《点点鼠太太的故事》、《平小猪的故事》四册书称为“彼得兔系列”。

其二,毕翠克丝。波特创作故事的时候总是同时创作手绘插图,每个故事都有十几幅精美生动的插图紧密配合故事情节。该些插图作为美术作品,适用著作权法,波特女士去世50年后在中国与其文字作品同时进入公有领域。社科出版社在出版“彼得兔系列”时在每个故事内容中使用了原作品插图。同时,与前述使用“彼得兔系列”相对应,在该系列书的四册图书的封面、书脊及书中页码处使用了作品中的一幅彼得兔绘图(下简称“彼得兔图”)。社科出版社在彼得兔系列书的封面、书脊、扉页、版权页的显著位置均标明了出版者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并在书脊处使用了社科出版社自已的图形商标。

其三,沃恩公司在1993年6月将毕翠克丝。波特创作的几十幅插图在第16类上申请注册商标(其中包括前述社科出版社选用的彼得兔图),在 1996年申请注册“比得兔”文字商标,并都被核准注册,核准使用的商品包括“书籍、杂志、连环漫画杂志、印刷品、印刷出版物、文具、图画、海报、明信片”等。

在此,我们暂不讨论沃恩公司在波特女士创作的插图作品在中国尚未进入公有领域时以自己名义将其申请注册商标在主体上是否适格,亦无意于分析沃恩公司在波特作品即将进入公有领域时将波特创作的多幅插图作品申请注册商标的动机问题,仅就社科出版社在翻译出版波特作品集时使用“彼得兔”及彼得兔图这一具体行为是否构成对沃恩公司注册商标的侵犯进行讨论。

笔者认为在讨论之前,首先要明确的一个根本问题是:商标的作用是将己方商品与他人商品区别开,即为了标识商品的来源者(包括生产者、制造者、加工者、拣选者或者经销者或提供服务者)。这既是评定一个可视性标识能否作为商标使用的根本标准,笔者认为也是对一方使用某个可视性标志是否作为商标使用的判断依据;是否造成公众对商品来源者的混淆、误认更是判断使用某一可视性标识是否构成商标侵权结果的核心依据。

判断社科出版社在彼得兔系列图书中使用“彼得兔系列”及彼得兔图是否构成侵犯沃恩公司的注册商标专有权,要看其是否落入《商标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五种行为中。

《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二)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三)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四)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五)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在前述介绍的背景事实中,很明显社科出版社在出版波特女士的系列作品时,使用“彼得兔系列”及彼得兔图是为了描述该四册书的内容特征,是遵循以往出版波特作品集惯例用于代称波特的系列动物童话故事。社科出版社在与该两处使用同样显著的地方通过使用社科出版社自己的文字及图形商标明确标示了该系列图书的出版者为社科出版社。社科出版社使用“彼得兔系列”文字及彼得兔图,不论在主观上还是客观结果上能让读者联想到的仅仅且只能是此四册书为波特女士的动物童话故事作品,因此,这种使用并未起到标示产品来源的作用,不能认定社科出版社将其作为商标使用。

相反,社科出版社的行为应属于我国《商标法实施条例》和其他相关法规规定的善意使用行为。《商标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九条规定“注册商标中含有的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或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或者含有地名,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无权禁止他人正当使用。”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商标行政执法中若干问题的意见》中第九条规定:“下列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图形的行为,不属于商标侵权行为:(一)善意地使用自己的名称或者地址;(二)善意地说明商品或者服务的特征或者属性,尤其是说明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用途、地理来源、种类、价值及提供日期。”

图书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在描述某一作者的作品集内容特征时最常用的即是以作者名称、或作者的最有名代表作的作品名称、或其笔下的典型角色名称或形象;而在描述不同作者的系列作品的内容特征时常用收入作品共有的作者特点、主题特点、角色特点、风格特点等,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尽管社科出版社使用了与沃恩公司注册商标近似文字及相同的图,但用在“波特作品集”这一特定商品上时,这种使用就是善意说明该特定商品的特征,而不是作为商标使用;而且这种使用也是对原作品特点的直接的、自然的描述方式。因此应判定其行为不属于《商标法》第五十二条之(一)所述的侵权行为。进一步而言,沃恩公司尽管以波特作品中的插图及角色名称在图书(作为一类商品时)类上申请注册商标时符合商标组成条件,沃恩公司可以将其注册的商标在彼得兔图书及其他图书商品中使用,但,其针对于彼得兔故事集这一具体图书商品时,其注册商标中即含有了该特定商品的通用名称或其他特点(包括作者、内容特点),沃恩公司无权以注册商标专用权禁止他人正当使用。

可能有人会提出,社科出版社的使用行为可能属于在商品包装装潢上使用他人注册商标,因此构成侵权。《商标法实施条例》第五十条对《商标法》第五十二条之(五)进行解释,规定“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商品装潢使用,误导公众的”属于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情况。社科出版社在彼得兔系列的四册图书中使用彼得兔图,一方面是与“彼得兔系列”相应,描述波特作品内容特征,另

一方面起到装祯作用(特别是在四册书中的页码处使用)。如果将社科出版社这种装祯使用视为商品的包装装潢的话,其行为也应满足“误导公众”这一重要条件,才可认定为侵权。如前所述,当读者看到插图时,首先想到的是故事的内容或故事中的童话形象,而不大可能将其和出版者联系起来。即使读者联想到出版者,他也可以通过封面的“社会科学出版社”标志和封二的版权页来消除这种误解。因此,笔者认为,本案中不存在社科出版社“误导公众”的故意和后果,因此,不构成商标侵权。 对本案所涉争议的侵权判断的法律探讨,亦将对其他著作权作品的作品使用与商标专有权冲突处理提供借鉴。笔者认为,当出现某一可视性标识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时,不能简单地仅以使用的商品是否同类或类似作为判定侵权与否的标准,还应进一步分析在具体商品上该相同或近似标识是否起到区分商品来源的作用。如果争议标识是被用来标示商品的内容、性质、特征等,和商品具有天然的联系,则不应被视为作为商标使用,当然也不应将这种使用行为判定为侵权。

彼得兔的故事篇2

去英国湖区拜访彼得兔的家,是我们一家三代人的愿望,女儿爱读书,早就收藏齐全有关彼得兔的各种绘本,外孙囡囡牙牙学语的时候,就会翻着画本叫唤着“彼-得-兔”的名字,这是一只神奇的兔子,要论年纪,我们三代人年龄相加起来都没有这只顽皮兔子的年纪大。正是这只活跃在世界儿童文学园地里古迈而又永远年轻的彼得兔,创造了图书业界的出版奇迹,并成就了保护湖区生态的传奇故事。

说到这只惹人喜爱的彼得兔,就会想起它的作者与绘者比阿特丽克斯·波特女士。波特从小在伦敦长大,家境虽然富有,但是整日在大宅里与家庭教师以及小动物们为伍,好在聪慧的波特天性就喜欢动物而且具有惊人的绘画天赋,她会为身边的动物朋友们想象出许多有趣的情节并编成故事,以此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波特16岁时曾去湖区度假,绿水青山给少女波特带来无数的创作灵感。热爱大自然和小动物的她,在这块沃土上,创造出以彼得兔为代表的一系列童话动物形象,并大获成功,波特的童话作品上柜后“意想不到的畅销!” 波特在湖区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写生习画和观察研究动物的过程中度过的,她将自己的家安顿在心仪的湖区Hill Top,直到77岁平静去世。在温德米尔湖西边的希尔托普Hill Top,俗称为“山顶”,已经成为“兔迷”们拜访的圣地。

从我们的住地温德米尔去山顶,从书本上看,并不遥远,但是走起来可费了一番周折。先是沿大路南行,途经位于波尼斯街旁的“波特的世界”,这个展馆介绍了波特的一生以及有关彼得兔的故事,并出售相关的纪念品。来到湖边广场,发现波尼斯码头是开往安布尔赛德和莱克赛德的专用码头,而前往“山顶”,必须继续穿过一片树林草地,找到Ferry渡船码头搭乘人车共用的摆渡船,才能渡过不太宽的湖面。说起摆渡费倒是不贵,每位乘客只收0.5英镑,而且是单向收费,渡船每间隔20分钟一趟。我们穿过一片小树林时,神奇情景出现了,草丛里有两只深褐色的小野兔探出身体向我们张望。

走过简单的码头,看到路边立着一块指示牌,接着在山丘树林中走了20分钟,看到有座四五户人家的村落,我们打算找位村民问路,可是我们“哈罗”了半天,也没见到有人回应,正在我们俩失望之际,后面山道上走来了一行英国的老年背包客,八男八女,领头的老先生胸前还挂着幅印着密密麻麻文字的高精度地图,老杨看着英国旅友的装备,心中好不羡慕啊,我们上前表示感谢后,便展示旅游书上“Hill Top”地名,再说了句“TO!”,领头老先生立即弄明白我们的意思,爽快地表示可以和他们一同走。绕过一个残破的石墙门洞,经过一处长满花草和蔬菜的17世纪小旅馆,走进如覆盖着绿色地毯似的山谷,周围很静谧,耳边只有绵羊的咩咩叫声,远处会不时闪过灰白色的古董石屋与带尖顶钟楼的乡间教堂。

沿着石头矮墙和木栅栏又前进了几百米,转了两个弯,终于到达由五幢普通农舍组成的Hill Top,这,就是著名的波特“山顶之家”,领头老哥带领我们到了目的地,显得十分高兴,从他的话语和优美的手势之中,解读出的意思是,他们将继续沿着山道行进,他们是来自曼彻斯特和利物浦的老年徒步旅行者;我们则告诉他们,我们来自中国上海,老杨想起背包里有中英文版的上海风景明信片,一边说着“中国—上海”,一边将这些上海的名片送给刚刚相识马上又要告别的英国旅友们做纪念,领头老哥带着一路纵队和我们握手再见,并合影留念。

“山顶”是波特的故居与创作地,现已成为她的博物馆。波特作品中描绘的景物,仍然人完好地保存在山顶村庄的内外,那立在谷仓前的老式邮政筒,蝴蝶与秋虫出没的田埂,土拨鼠和彼得兔们打洞的山坡,波特栽种果树花草的园地,波特日常休闲散步的田间小路,还有无边的牧场以及悠闲吃草的羊儿们,一切都在。

波特博物馆分为上下两层,外墙上爬满女主人生前喜爱的月季蔷薇紫藤和海棠,室内几乎没有任何装饰,房间的面积不大,所以采光不好,底层是客厅和书房,还有一小间是鲜为人知的植物标本室,原来波特不但是描绘动物的高手,还是一位研究湖区植物学的专家。二楼是卧房、画室和琴房兼绣房,画室里收藏着波特手绘的风景画和绘本构图手稿,这一幅幅泛黄的纸本画作,堪称珍贵,而陈列的钢琴、刺绣、标本和手工的纺车,则表明真实的波特是位全才的奇女子。我们还在波特的收藏品中,见到了一只中国的青花瓷瓶,清新淡雅而高逸,应是元青花中的上品,可见藏家品位不俗。徘徊在波特的家里,看着那些色泽发暗却质地良好的旧家具,脚下踩着波特曾经走过的原木地板,四周可嗅到古老时代的气息,我们深信岁月悠长,老屋静好。

波特的一生有她流芳百世的儿童绘本,还有她超前的环境保护理念。波特的外表看似温和柔弱,内心却蕴藏着独立坚定的志向,她立志要永远保护湖区的山清水秀。

有人说波特一辈子都生活在自己的童话世界里,波特以童贞的心相信世界是美好的,她以一支笔和一个个故事一本本画册,成就了自己的梦想,也收获了晚到的爱情。当她的彼得兔等系列作品出版逾千万册,得到了丰厚的稿酬后,富起来的波特并没有放弃她简朴的农庄生活,更没有土豪般的挥霍,却把所有的稿酬都用在购买湖区田产,她爱这块给她带来灵感的土地,容不得任何人以任何理由破坏。

彼得兔的故事篇3

那是二零零三年的第一场雪,比二零零二年的来得少晚了一些。我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去上学了。那一天我本来很高兴,但就在放学之后回到家里的时候,我的所作所为让所有人都哭笑不得。

那天下午放学回来,妈妈给我买了一只兔子,毛茸茸的,让我高兴得不得了。我抱着这只小兔子在家里的每一个角落都走了一遍,心想一定要好好显摆一下妈妈多我有多好。可我觉得一直抱着他也不是个事啊,毕竟还要写作业。可以把她放到地上,他又乱跑。我得想个办法既不用看着他,也不用担心小兔子会乱跑。可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因为兔子天生好动,就像人类得了多动症似的。哎?对了。把她放在水里,他不久不会乱跑了吗?不错不错,太才就是天才,想不聪明都不行。

我开始行动起来。拿起一个大大的水桶,在里面装满了水,我接着把小兔子小心翼翼的放到了水里。但我突然发现,兔子不会游泳,但我已经把兔子扔到了水里。

值得庆幸的是,那只兔子被我救了出来,还是活的。

彼得兔的故事篇4

关键词:吐峪沟石窟第44窟;兔王本生;《菩萨本缘经》

中图分类号:K87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3)06-0018-05

A Study of the Jataka Story of a King Rabbit in

Cave 44 at theToyok Grottoes

ZHAO Yang CHEN Aifeng

(Academia Turfanica, Turfan, Xinjiang 838000)

Abstract: The second wall painting on the south side of the front wall in cave 44 at theToyok Grottoes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be“Brahman’s wife murdering her mother-in-law.”By comparing the texts and image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identify this painting as depicting King Rabbit jataka, as recorded in the Original Causality Sutra of Bodhisattva translated by Zhi Qian in the Wu Kingdom of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which comes from Chapter Six on King Rabbit Jataka.

Keywords: Cave 44 at theToyok Grottoes; King Rabbit Jataka; The Original Causality Sutra of Bodhisattva

吐峪沟石窟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吐峪沟乡麻扎村村北,西至吐鲁番市60公里,与高昌故城相距10公里。该石窟始凿于两晋十六国时期,南北朝时期,成为高昌王国统治集团全力经营的佛教重地之一。唐代称为“丁谷窟”,P.2009《西州图经》称,其时“寺其(基)依山构,揆疏阶,鹰塔飞空,虹梁饮汉,岩峦纷虬,丛薄阡眠,既切烟云,亦亏星月。上则危峰迢,下轻溜潺湲。实仙居之胜地,谅栖灵之秘域”。新近的考古发现表明,高昌回鹘时期,吐峪沟石窟仍继续使用[1],且规模有所扩大。现存洞窟94个,有编号的46窟。吐峪沟石窟开凿以来,历经千百年沧桑,遭受自然与人为的破坏,残存壁画的仅有8个洞窟①[1]17-22[2],第44窟即是其中之一。

第44窟开凿于沟东区南侧的半山腰处,平面近正方形,窟室地面中部有一方形坛基。穹隆顶中间凿出隆起的圆形藻井,藻井中心是一朵倒置的浮雕与绘画相结合组成的莲花,画成辐射形条幅,分别绘立佛和坐佛像;藻井以外顶部绘制环形分布的千佛,穹顶四角绘四大天王。正壁与两侧壁壁画按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三层,上方二分之一的壁面绘制千佛,各壁在千佛中间绘有一铺一佛二菩萨说法图;中层绘有本生因缘故事画,榜题栏中有墨书汉文榜题,多已模糊不清;下层绘三角形垂帐纹等几何图案。

关于中层的本生因缘故事画,学者多有关注,图像比较完整、能够确认的有六七幅,其中正(东)壁南侧起第二幅壁画内容一般认为是“婆罗门妇欲害姑缘”[3-4]。近年来,也有不少学者认为这幅壁画描绘的是“兔王本生”,如任平山先生在细致地观察图像之后,敏锐地指出“此图应该为兔本生”[5]。然而遗憾的是,任先生在画册中见到的图像,只是“兔王本生”的部分画面。有鉴于此,笔者欲沿着任先生提供的线索,解析整幅壁画,并寻其所据经典。

一 壁画内容

这幅本生故事画(图版23),由左右两部分组成,中间有线框隔开,壁画多处剥落,但依稀可见其内容与左侧的榜题“请焚身”四字。观看顺序应为从右至左:

右侧部分的画面只剩下靠左边的一半,画面中有一仅存左半身的人物,双腿叉开,呈站立姿势,留有黑色头发,身披白色彩带,上身,下穿一镶白边的红色短裙,其身前侧卧有2只兔子;画面中间,一只兔子蹲坐于一莲叶之上,旁边的人物留有红色头发,身披蓝色彩带,上身,下穿一镶白边的短裙,双手合十,半跪面对着蹲坐身前的兔子。

线框左侧画有一只兔子,蹲坐于一左手持净瓶的人物前,此人长有红色头发,身披黑色条纹的彩带,上身,下穿一镶白边的红色短裙,双膝微曲;左边有一丛火,火中有一只兔子,其左侧有一人弯腰双手伸入火中去抱兔子,此人留有黑色头发,身披蓝色彩带,上身,穿镶白边带黑色条纹的短裙;左上方,有一留有黑色头发的人,身披白色彩带,上身,穿镶白边的蓝色短裙,双膝跪地,头面作礼,身前的地下有一只兔子;再往左有一人长有黑色短发,头戴红色帽子,身披黑色条纹彩带,上身,怀中抱着兔子,下穿镶白边的红色短裙,此人身体向左严重倾斜,左腿向上翘起至右腿膝盖上,画面的最左侧是一丛熊熊燃烧的火焰。

整个画面有人物6个,其穿着有一共同特点:皆身披彩带,上身、下穿短裙,每人的帽子、披带、裙子用色各有不同,形成红、蓝、白相间的唯美视觉效果。画面中能看到的兔子形象有7个②,除去最右侧一人身前有两只回首顾望的兔子外,其余画面均为一人一兔子组合。由此,可以初步推测,画面由时空不同的6幅场景组成,为行文方便,从右至左依次编号为第一至第六场景(图1)。又从画面由人、兔子、火组成的特点来看,所依经典应与“兔王本生”有关联。

众所周知,“兔王本生”的故事在支谦译《菩萨本缘经》卷下《兔品第六》、支谦译《撰集百缘经》卷4《兔烧身供养仙人缘》、竺法护译《生经》卷4《佛说兔王经第三十一》以及绍德、慧询等译《菩萨本生鬘论》卷2《兔王舍身供养梵志缘起第六》等多种经典中都有记载。通过与画面比较,我们认为绘画的依据为支谦译《菩萨本缘经》卷下《兔品第六》。

二 壁画内容考校

《菩萨本缘经》卷下《兔品第六》云:

菩萨往昔,曾为兔身,以其先世余业因缘,虽受兔身,善于人语。言常至诚,无有虚诳。智慧成就,远离瞋恚,于人天中最为第一。慈悲熏心,调和软善,悉能消灭诸魔因缘;言行相副,真实无谄,杀害之心永无复有;安住不动,如须弥山,与无量兔而为上首。常为诸兔,而说是言。[6]

是经又云:

尔时,有一婆罗门种,厌世出家修学仙法,不恼众生离欲去爱;和颜而言身无粗犷,饮水食果及诸根药;少欲知足修寂静行,长养发爪为梵行相。是时,仙人忽于一时遥闻兔王为兔说法,闻已心悔,而作是言:“我今虽得生于人中,愚痴无智不如是兔,生在兔中晓了善法。譬如日光障蔽月光。我亦如是,虽生人中,为彼畜生之所障蔽,彼虽畜生,或是正法之将,或是梵王大自在天。我今闻彼所说之法,心调柔和,譬如人热入清冷水。怪哉师子!多行恶业,受是兽身,云何复当杀如是兔?如是兔者,乃是纯善,形虽如是,乃能修行仙圣之法,虽生畜生,而能宣说善恶之相。我从本来无可咨禀尊敬之处,今得遇之,甚善无量。”是时仙人,即起合掌,往至兔所。[6]65

此经载一婆罗门厌世出家修行,清心寡欲,留着长发与长指(趾)甲,作“梵行相”。后来听说有一兔王经常给兔子们说法,仙人感觉惭愧不如诸兔,虽在修行,却不能听闻佛法,于是便起身合掌前往兔王住所。比照画面,与右起第一个场景相吻合,画中人物留长发,双手合掌,前面有两只兔子。由此可见,画面显示的是婆罗门已经临近兔王住所的场景。是经又云:

至兔所已,却坐一面,合掌向兔,而作是言:“汝是正法之身,将不受兔身,所有必定纯善之法,唯愿为我具足说之。我所修学,长养须发,草衣、食果今实厌之,譬如钻水求酥是实难得,我亦如是。终身长发、草衣、食果,虽修苦行,正法难得。我今虽得生于人中,受人形体,远善知识,修行恶法,如七叶华正可远瞻不中亲近,我亦如是,修行恶法,有智之人,视之远去终不亲近。汝真梵王假受兔身。”

兔时答言:“大婆罗门!若我所言悦可汝心甚不爱也。所以者何?我久已离悭吝之结。往昔发心,便当涅槃,但为众生故,久住生死。”

时,婆罗门闻是语已,心生欢喜:“汝是大士,能为众生久处是中。”即便随逐经历多年,饮水啖果与兔无别。 [6]65

以上所言与画面第二个场景相应,画面中兔王坐于莲叶之上,呈说法状,这与兔王是菩萨身相符。婆罗门双手合掌,单膝跪地,面向兔王,一副虔诚之相,唯婆罗门单膝跪地的姿势与经文所记“却坐一面”稍有不同。是经又云:

是时,世人多行恶法,以是因缘,令天炎旱,草木华果枯干不出,海池井泉诸水燋涸,其地所有林木蓬茹蒿草,土地人民收拾去尽。

时,婆罗门饥穷困苦,和颜向兔而作是言:“我今欲去,愿不见责。”

兔闻是已,即生念言:“今此大仙不乐此处,故欲相舍。”即前问言:“此处何过,有何相犯?大仙当观身服如是蒭草之衣,令心愁恼非所宜也,如婆罗门入舍,甚非家法也。”

婆罗门言:“汝之所说实入我心,是处清净实无过患,诸兔自修亦不相犯。但我薄佑困乏饮食,是故俯仰欲相舍去。汝今当观一切众生,无不因食以活此身,汝之所说善妙法要,今虽远离,要当终身佩之心腑不令忘失。汝复当知我心无慈,为秽食故,而相舍离。”

时兔答言:“汝所为者,盖是小事,云何乃欲相舍离去?”

婆罗门言:“我空饮水,已经多日,恐命不全,是故置宜欲相舍离。”[6]65-66

以上所云与画面的第三个场景相符,兔王蹲坐于地,与婆罗门相对,作交谈状。由于“世人多行恶法”,导致天气干旱,草木花果枯死,兔王处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进食的,婆罗门只能饮水度日,身体支撑不住,准备离去。画面中婆罗门手提净瓶,生动地体现了他以水度日的情景。是经又云:

是兔其夜多集干薪,告诸兔言:“汝等当知,是婆罗门,今欲舍我远去他家,我甚愁恼身体战栗。世法如是无常别离,虚诳不实犹如幻化,合会有离犹如秋雨,有为之法有如是等无量过患,诸行如梦热时之炎,众生命尽无可还者。汝等今者,知世法如是而不能离,是故汝等要当精勤坏三有乎!”尔时,兔王竟夜不眠,为诸兔众说法如是。夜既终已,清旦地了于薪聚边即便吹火,火然之后,语婆罗门言:“我昨请汝欲设微供,今已具办,愿必食之。何以故?智人集财欲以布施,受者怜愍要必受用;若有凡人多畜财宝以施于人,此不以为难。我今贫穷施乃为难,唯愿哀矜必定受之;我今深心清净启请,唯愿仁者必受不疑。”说是语已,复喻:“我今为他受安乐故,自舍己身,无所贪惜大如毫厘。如是福报,愿诸众生证无上智。”喻已,投身火坑。

时,婆罗门见是事已,心惊毛竖,即于火上而挽出之。无常之命,即便断灭,谛观心闷抱置膝上,对之呜唼并作是言:“爱法之士、慈愍大仙、调御船师!为利众生,舍身寿命,今何所至?我今敬礼为归依主。我处此山长发重担,虽经多年无所利益;我愿从今常相顶戴,愿汝功德具足成就;令我来世常为弟子。”说是语已,还持兔身,置之于地,头面作礼,复还抱捉犹如赤子,即共死兔俱投火坑。 [6]66

以上所言,与画面中的后三个场景相符。兔王集薪燃火,投身火坑,以己身为食来挽留饥饿中的婆罗门,婆罗门见此情景,忙“于火上而挽出之”。画面撷取了婆罗门弯腰去救火丛中的兔子这一瞬间,生动而又传神。婆罗门从火中救出兔王,兔王已然身灭。为了表达对死去兔王的敬意,婆罗门“还持兔身,置之于地,头面作礼”。画面中的第五个场景正表现了婆罗门将兔王“置之于地,头面作礼”的细节。画面中的第六个场景表现了婆罗门“还抱捉犹如赤子,即共死兔俱投火坑”的情景。

由是以观,经文与画面内容完全吻合。画面内容被称为《婆罗门妇欲害姑缘》者,主要依据是画面出现了两堆火,由此认为:“画面选择了两次投火的情节,主题突出。”[3]302在《婆罗门妇欲害姑缘》中,人物有婆罗门以及他的母亲和妻子。而画面中的人均为男性,且同为一人,最明显的是有兔子形象的出现。至于支谦译《撰集百缘经》卷4《兔烧身供养仙人缘》及竺法护译《生经》卷4《佛说兔王经第三十一》中所记“兔王本生”,故事情节过于简单,与画面内容难相契合。绍德、慧询等译《菩萨本生鬘论》卷2《兔王舍身供养梵志缘起第六》所记虽与画面相符,但翻译成书较晚,不应以此为据。

三 结 语

吐峪沟第44窟的本生因缘故事,从整个画面的构图来看,是将一个完整的故事绘制在事先设计好的长方形框内,多个故事画面接连为连环画的形式,这与莫高窟本生故事画颇似。贾应逸先生曾指出:“吐峪沟第44窟的三壁(东南北)中段所绘佛本生故事和莫高窟第275窟相同,均以最富特色的一两个情节来表现故事主题。”[7]柳洪亮先生在肯定上述两个石窟本生故事画存在相同之处外,也明确指出了两者在构图方面还是有所不同的。我们认为:吐峪沟第44窟的本生故事在构图形式上是因循了莫高窟的传统,但其内容是不同的,如本文讨论的“兔王本生”,在莫高窟是没有的。在龟兹石窟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兔王本生故事画,如克孜尔第14窟、库木吐拉第63窟、克孜尔尕哈第11窟等,然其构图与吐峪沟第44窟“兔王本生”迥异,且囿于菱格限制,情节简单,因此很难说是谁影响了谁,欲深究此事,需要更多的图像进行对比,非本文所能及。

吐峪沟第44窟,目前能够被辨认出来的本生故事有忍辱仙人本生、尸毗王本生、毗楞竭梨王本生、慈力王本生、昙摩钳太子本生等,均出自《贤愚经》。《贤愚经》又名《贤愚因缘经》,是叙述长短不同的本生、因缘故事的佛典。该佛典除汉译外,还有藏文、蒙文译本。至今是否发现了回鹘文本,尚不太清楚。北魏时期凉州(今甘肃武威)沙门慧觉(一作昙觉)、威德等八人,曾西行求经,在于阗(今和田)大寺,遇见当地五年举行一次的般遮于瑟会,会中长老各讲经律,慧觉等人听了分别记录下来,译成汉文,于公元445年回到高昌,综集成为这一部经。此经送回凉州,凉州名僧慧朗将它题名《贤愚经》。此窟除了有出自《贤愚经》的本生故事外,经柳洪亮先生考证,还有出自《杂宝藏经》的莲花夫人缘、婆罗门妇害姑缘。据梁僧祐《出三藏记集》卷2《新集撰出经律论录第一》的记载,该经翻译时间为北魏延兴二年(472)。有学者据此否定了贾应逸及柳洪亮先生认定的石窟开凿于十六国北凉占据高昌时期,进而认为该窟壁画的绘制年代在北魏迁洛前的孝文帝时期,即472—494年间。

诚然,如果柳氏考证的两幅壁画确实是莲花夫人缘、婆罗门妇害姑缘的话,此窟开凿年代不能放在北凉占据高昌时期,这是毋庸置疑的。但遗憾的是,柳氏考证的两幅壁画都是错误的,他所认为的婆罗门妇害姑缘故事画,实际上是本文考证的兔王本生,出自支谦译的《菩萨本缘经》。支谦是三国时期吴国著名的佛经翻译家。另一幅所谓的莲花夫人缘,实际为出自《贤愚经》卷9《善事太子入海品》,对此,笔者将另文撰述。

致谢:感谢徐东良老师提供的壁画白描图稿及悉心指导。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边疆民族考古研究室,吐鲁番学研究院,龟兹研究院.新疆鄯善县吐峪沟西区北侧石窟发掘简报[J].考古,2012(1):22.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边疆民族考古研究室,吐鲁番学研究院,龟兹研究院.新疆鄯善县吐峪沟东区北侧石窟发掘简报[J].考古,2012(1):7-16.

[3]柳洪亮.吐峪沟千佛洞44窟因缘故事画小考——兼论44窟的年代[G]//田卫疆,赵文泉.鄯善历史文化论集.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300-308.

[4]柳洪亮.由吐峪沟第44窟佐证莫高窟早期三窟的年代[C]//敦煌研究院.1990年敦煌学国际研讨会文集·石窟考古编.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5:56-62.

[5]任平山.兔本生——兼谈大昭寺、夏鲁寺和新疆石窟中的相关作品[J].敦煌研究,2012(2):65.

[6]伽斯那.菩萨本缘经·兔品第六[M]// 支謙,译.大正藏:第3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64-65.

彼得兔的故事篇5

乌龟赛跑,这个有趣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看过读过吧,那乌龟是靠什么取得最后的胜利?让我们好好回顾一下吧。

有一天,一只自满的小白兔遇到一只正在一步一步走着的乌龟,小白兔嘲笑乌龟慢,乌龟不服气便和白兔约定来一场赛跑。比赛一开始,小白兔遥遥领先,当她就要到达目的地时她想先睡一会,等等乌龟。于是,小白兔就睡着了。当她睡得正香时,乌龟已经从她身边超越,继续爬行,等小白兔睡醒,来到终点时乌龟已经在那里等她了。

从乌龟赛跑中我们能得出一个结论:力量的源泉来自坚持不懈的努力,只要自己对自己充满信心那所谓的困难也不过如此。就如我们所崇拜的发明家爱迪生,当他在发明电灯时,为了选好材料做灯丝,他试用了999次也没有成功,别人都说他失败了,可他认为:我知道了999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我没有失败,我只是离成功更近了。最终,他发明了电灯。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种发明,他的成就来自他自己那坚持不懈的努力。

我们人的一生好比一座高山,只有你从山脚一步一步的登上山顶,那才是你最快乐的时候,眼前的风景最美得时候。当你在途中遭遇险情时,你能否坚持住,我想可以。只要我们能有坚持不懈的精神那在你眼前的困难不在是绊脚石,而是一块让你更快登上顶峰的垫脚石。

成功的彼岸并不遥远,相信自己,只要你坚持不懈,尽了你自己的最大的努力,无论你有没有到达彼岸成功已经在你的脚下。坚持后面就是成功,我们谁都能做得到。

彼得兔的故事篇6

“那么之秋就和周大波换个位置好了。”老师皱着眉头望着吵闹鬼的集中地,灵机一动。

之秋望望四周金光闪闪的学霸们,轻轻抱怨了一声“那边可吵了”,尽管恋恋不舍,最后还是咬着嘴唇,无可奈何地拖起桌子来。

当之秋气喘吁吁地安置好桌子,一抬头便撞上了新同桌狂拽酷炫的眼神。他就是葛启,班级头号捣蛋鬼。他的忠实小跟班周大波刚刚被丢入学霸群中消失不见了,可想而知他的心情一定不会好到哪里去,之秋鼓起勇气望向葛启那带着几分怒气几分不屑的眼睛。

这可是危急存亡的关头,要是一开始就没相处好,这之后分分钟都是头发粘口香糖、背上贴小纸条、抽你的凳子、画你的桌子、藏你的本子这样的恶作剧,从此可就甭想有安稳日子过了。

于是乎,智慧与美丽并重、正义与勇气的化身――我们的之秋对着葛同学热情洋溢地说了声“嗨”,然后满面微笑地坐了下来。

大概是那声“嗨”把他唬住了,葛启竟没有拉之秋的凳子。好兆头!之秋笑眯眯地看了看一脸难以置信的葛启,发现长得白白净净的他,还有点呆萌的感觉呢。

2

之秋越看葛启越觉得他颇有点彼得・潘的味道。

“彼得・潘?你有没有搞错,那个黄毛小鬼?”葛启忍不住一脸嫌弃地说。之秋生气地嘟起嘴:“彼得・潘才不是黄毛小鬼呢,人家可帅了。”

葛启用复杂的眼神看了之秋一眼,继续说道:“是吗,我只在书店看到过一回。我不怎么读童话,《彼得・潘》讲的是什么样的故事啊,好像不是公主和王子呢。”

“肤浅。”之秋抱起双臂,一甩辫子,“童话可不是只有公主和王子。彼得・潘呢,是一个离家出走的小孩,他来到了居住着精灵的永无岛。我可喜欢‘永无岛’这个翻译了,原英文是‘Never Land’。永无岛聚集了几个离家出走的男孩,小精灵身上的粉末沾到人身上,人就可以飞翔,彼得・潘就靠这个飞翔,在一个静谧的深夜,他们到了温迪一家的窗口……”

之秋就这样慢慢地讲着,葛启就这样静静地听着,故事告一段落了,葛启总结道:“这么说,彼得・潘就是一个会飞、身怀绝技、英勇无畏、不会长大的男孩?”

“对!”之秋满脸阳光灿烂,“很帅吧!”

葛启点点头,迷之笑容爬上嘴角:“你刚刚说我像……”说到一半戛然而止,他的脸微微红了,随意扯开话题指着路过的一个胖子说:“陆海回来了。”

陆海在之秋后面的位子上坐下时,之秋感到身后的桌子都抖了三抖。这个人更让之秋觉得掉进了土匪窝里――传说他去年摔断了腿,原因不明,出院后在家里休养一年,然后才留级到之秋的班里。

“胖大海,你为什么这么胖呀?”之秋问。陆海挠了挠头,颇委屈地说:“本来我没这么胖的,过去一年天天喝骨头汤,所以才变成这样的。”

众人都笑起来,陆海自己也笑了。

3

“啪嗒。”

葛启和后排的两个同学在比谁转笔坚持的时间长,之秋看着一脸懊悔弯下腰去捡笔的葛启,默默地翻了个白眼。

“我赢了。”陆海轻笑一声,接着之秋听见脑后传来另一个人的抗议。“差不多行了吧,同志们!”之秋转头低声说了一句,三人嘿嘿嘿地笑起来,不过好歹停下了比赛。

第二天,不知该喜还是该忧,捣蛋鬼们不比转笔了,开始玩起魔方。他们人手一个,于是之秋的耳边尽是“唰唰唰”魔方转动的声音。数学老师浓重的方言已经让之秋听得很累,葛启他们制造的噪音更令她头大。

“喂,帮我打乱一下。”葛启碰了碰之秋的胳膊,递过来一个魔方。之秋不情愿地接过魔方一阵乱转。魔方回到葛启手里,三下两下恢复了原样。之秋不禁瞪大了眼睛:“哇哦,好厉害!教教我呗。”

于是乎,当下课铃响起,之秋恍然抬头,欲哭无泪:她竟然就这样玩了大半节课……

接下来还有更多花样等着她呢:看漫画、下各种棋、传纸条、玩纸上游戏,等等。

捣蛋鬼们的生活还真是丰富多彩啊。

4

下午的w育活动课,外面下着雨,早就完成作业的之秋在座位上坐立不安。

“葛启,好像很无聊啊……”之秋晃着椅子,拉长了音调说。葛启看了之秋一眼,略一沉思,提议道:“那我们来玩真心话大冒险吧。”“好啊好啊!”身后的陆海也决定加入。

“石头剪刀布!”胜利的剪刀直指陆海肥肥的手掌,之秋不禁上扬起嘴角:“锵锵锵,真心话,大冒险!”

陆海窘迫地抹了一把脸,说:“真心话吧。”

“好,那么……”之秋正襟危坐,问出了心中困扰已久的问题,“你到底因为什么摔断了腿?”

陆海一怔,脸上的肉抽搐起来,他抿了抿嘴唇说:“你什么都可以问,除了这个。”之秋的倔脾气一下子就上来了:“那我就要问呢?”

陆海咬咬牙:“那大冒险。”“好,20个俯卧撑。”陆海牙关咬紧,一抽身就俯在教室后面的空地上,双臂一收一撑,身上的肉随之有节奏地颤动,胖乎乎的脸蛋憋得像蒸熟的小龙虾一样红彤彤的,脸上的汗珠越滚越大。

“18……19……20……”

“呼!”陆海重重地呼出一口气,重新坐回位子上,“再来。”

“石头剪刀布!说不说?”“不说!”

“石头剪刀布!说不说?”“不说!”

“石头剪刀布!说不说?”“宁死不说!”

……

于是,陆海在教室后面做了一节课的俯卧撑。

5

渐渐地,之秋感觉自己掉入的不是土匪窝,更像是兔子洞。可不是嘛,可爱的爱丽丝跟着姐姐读着枯燥小说,突然一只兔子把她带进了兔子洞。葛启就是调皮的兔子先生,虽然还不够绅士,陆海是神经兮兮的疯帽匠,正常的时候都是幽默风趣的,疯起来就……还有前面一只睡鼠,前面的旁边是一只柴郡猫,一个一天到晚睡个不停,一个笑起来}死人。

对了,进入兔子洞后可是会有一场奇妙的历险,那场历险里每个人的结局都是什么呢?之秋盯着手中78分的试卷,猛然醒悟:我的结局在这儿呢。

老师你太大意了,之秋暗暗想着,自己非但没有引领捣蛋鬼们走上正途,还被带坏了。

“喂,不要啊,谁要当兔子,还是做彼得・潘比较好。”葛启说,“带领一群孩子们和海盗斗智斗勇,这里分明是永无岛而不是兔子洞啊。”

之秋看了他一眼,没有回答。不管是《彼得・潘》还是《爱丽丝漫游仙境》都是有结局的,而且结局都一样:离开。温迪长大了,再也不能跟彼得・潘去永无岛了;爱丽丝梦醒了,仙境只是一段虚无的记忆。

6

成绩下降这种事,老师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十分果断地把之秋调回了金光闪闪的学霸堆里。

移桌子的时候,葛启像只受伤的小鹿,陆海像只受伤的小猪,两人缩在自己的位置上一动不动。

之秋说:“你们怎么这么没有绅士风度呢,看我一个人搬桌子都不来帮一下。”两人幽怨地看了她一眼,葛启先开口:“这才多久啊,我还没有奋起反抗海盗,还没有打一场大点的战役,还没让你好好看看我的威风,你就要走?”

之秋不知该怎么回他,扭头对陆海说:“胖大海啊,我都要走了,你能告诉我你为啥摔断了腿不?”陆海闷哼一声,像个被抛弃的怨妇似的说:“因为这样就能留级,留级了就能遇到你,怎么样,这回答满意不?”

之秋和葛启齐刷刷地望向陆海,良久,葛启说:“看不出来啊胖子,原来你这么肉麻?”

于是大家都笑了,笑完,之秋就走了。

7

后来呢,直到毕业他们都没什么交集了,直到最后的最后,之秋还是没搞清楚陆海的腿是怎么受伤的。

彼得兔的故事篇7

这篇散文记叙了因一双鸡、兔的到来,小区单元楼里居民的生活开始发生“微妙”变化的故事,从而生发出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相处的微妙哲理。

不期而至的一双鸡兔使原本“各自行止,互不干扰”的小区居民“渐渐相识”“礼貌客气地打招呼”,进而使“生者熟,熟者近”;使原来冷清的甬道多了人声和人气;使“栽桑”“存茧”“植杏”等活动此起彼伏,最终使往日刻板的楼宇“有了山林模样”。

文章题目为“鸡兔之乐”,乐的是重拾了童年的记忆、融洽亲近的邻里关系、质朴的土地生活、人心的归一。这一切,在灯红酒绿的城市,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是多么弥足珍贵。

“以小见大”是散文的常用手法,具体到本文中,表现为:

第一,选材上选取生活中的琐碎事件。本文要探讨的是自然朴实、和谐友爱等宏大主题,却从鸡、兔入手,用四分之三的篇幅讲诉鸡兔与人的故事,最后自然过渡到文章主旨,可谓以小见大。

第二,手法上以一窥万。本文以一个小区单元楼为缩影,折射出当代城市普遍存在的浮躁、冷漠的生活状态,可谓以一窥万。

本文语言凝练,古韵犹存,颇有意味。如“尚在职者唯我一人”、“我喜植杏,能否杏挂东南枝”、“无心者,怨处境,有心者,顺时势”,类似的表达文中多见,在现代的故事中透着古朴的意味,让人思考,让人玩味,也让人不禁怀念起过去朴素简单的生活。

更重要的是,至“你我与共,一片和谐”处,故事已经完整,情感已经清晰,文章本可结束,作者却没有浅尝辄止,本文最后一段,文章由鸡兔之事引申开去,发表了一通议论,将自然、社会、人生多个角度进行了融合,颇有哲思色彩,不仅使文章内涵更为丰富,而且能引发读者的思考。值得一提的是,曾经冷漠的邻里关系和单调的小区环境因为两只小动物的到来变得不一样,被两只小动物牵着鼻子走,多少有点反讽的意味,深入思考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微妙关系之后,不禁莞尔。

难点指津

散文鉴赏,难点是把握“形”与“神”的关系。“形”指散文的外在表现形式,包括选材、结构、表达、笔法和思路等。散文的“神”指蕴含于“形”中的思想感情,主要指散文的主题、内涵。本文的“形”和“神”有如下特点:

第一,取材广泛,材料丰富。本文选取了一农民圈养鸡兔,小区管理者干预、小区居民因鸡兔往来、小区居民栽桑植杏等素材,选材灵活、广泛。阅读时应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驾驭文章,体察作者寄寓其中的意,倾注其中的情。

第二,表达自由。本文主要是按时间顺序记叙围绕一居民圈养鸡兔发生的故事,中间夹着议论,如“可谓,无心者,怨处境,有心者,顺时势,便居小看大,俗处看雅,乘势而为,渐进佳境”,又夹着如“那母鸡的叫声能勾引童年的记忆,所以特感亲切”的抒情,表达方式灵活自由。散文的各种表达手段比一般记叙文用得更为频繁,变化更加自如,鉴赏时要多加注意。

而无论文章取材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都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主题: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应该你我与共、和谐共处,方能乐在其中,心胸开阔。“神”是“形”的统帅,“形”是“神”的具体化。“形散神聚”是散文的基本特点。我们读文章要抓住“形”的特点,由“形”见“神”,深入体会文章内容。

考点训练

1.文章的第六段说“小区的居民生活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请你说说具体有哪些变化。

2.文章题目为“鸡兔之乐”,结合全文,请你说说这个题目的含义。

附:参考答案

1.(1)原本“各自行止,互不打扰”的居民变得渐渐相识,有说有笑。

(2)冷清的甬道变得热闹。

(3)居民们变得具有“拥有”意识。

(4)其它的居民也希望居住得要符合自己的心意,最终使楼宇“有了山林模样”。

彼得兔的故事篇8

一、教材分析

本着“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的原则。链接阅读童话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为学生完成本次习作奠定基础。

《猜猜,我有多爱你》是一部经典的英国童话故事。它向我们诠释了一个永恒的主题――爱。绘本中讲述了一只可爱的小兔子想尽一切办法用身体语言,能看得到的景物来表达对大兔子的爱,直到累得在大兔子的怀里睡着,却殊不知自己的爱远不及爱他的大兔子那般深厚。这个故事虽然简单朴质,但却感人至深。

二、目标分析

根据本次习作要求及完成阅读此篇童话任务,确定三个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自读童话,理解童话的深刻含义,同时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

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及了解基本的阅读方法。

3.情感目标:从通俗的语言及有趣的动作中感受母子之间的爱,使学生受到爱的熏陶。

三、过程分析

1.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低年级的学生对图画的色彩,夸张的人物形象十分感兴趣,但读书却毫无章法,常常东翻翻西看看就读完了。正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是关键的第一步。为此,指导学生观察绘本封面,通过观察初步了解阅读对象,通过下面提问质疑,对阅读对象产生悬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猜猜,我有多爱你’是谁说的?”

“大兔子,小兔子什么关系?”

2.学生自读绘本初步了解阅读内容

要求学生读通读懂故事,扫清生字障碍,读后交流所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载体,实现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教师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引导学生阅读、感悟、积累上。

3.读思结合,默读升华理解

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读书不思考犹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安排默读,在细细的默读中体会小兔子对大兔子的爱到底有多深,文中小兔子是如何表达爱的,大兔子又是怎样回答的。带着问题,带着笔,仔细默读后填表(略)。

填完表后,学生深情并茂地将大兔子、小兔子的对话朗读成诵,从读中潜移默化体会他们彼此对对方一次比一次更深、更浓的爱,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4.读演结合,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情境表演是小孩子最受欢迎的表现形式,用表演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在张开的手臂中,在极力的蹦跳中,在花尽心思的动作里,爱一次又一次的升华,在有趣的童音里,在大兔子富有智慧的回答中,学生对爱的理解就不言而喻了。

5.读说结合,拓展说爱,将阅读融入生活里

“读”是信息的输入,“说”是对信息整合之后的输出。表演读后顺势安排了小小的交流会,说说在日常的生活中哪些人像大兔子那样爱过你,他们是怎样爱你的?你又是怎样爱他们的。并将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式迁移运用到类似的学习情境中。运用下列句式大胆表达说爱:

“妈妈,( )有多( ),我就有多爱你”

“爸爸,我爱你就像( )那么( )”

由此将阅读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

四、教法分析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朗读过程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情发于心间,又能溢于言表。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阅读总得读,如果没有读,那就不叫‘读书’,只能叫‘听书’。”因此,阅读教学读是根本。

此次阅读指导中,采用了下列阅读方法:“自读”―“默读”―“诵读”―“表演读”。

每个阅读中包含着不同的任务,使阅读层层推进,以期达到“读思结合,读有所悟,悟以致用”的效果。由于童话故事浅显易懂,并采用多媒体直观播放,动听的音乐,可爱的童音,充满爱意的目光,使孩子们在阅读过程中都积极参与,他们开开心心地读一读,演一演,说一说,气氛异常活跃。

上一篇: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作文范文 下一篇:信念的力量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