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件中新词新语的认知心理机制

时间:2022-08-28 06:09:15

新闻事件中新词新语的认知心理机制

摘要:新闻中的新词新语不是凭空产生的。新词新语的产生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新词新语的创造和理解依赖人们头脑中存储的大量百科知识和进行隐喻思维的认知能力。隐喻思维的创造性和联想性使得新概念、新词语不断地产生,人类语言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关键词:新词新语 认知机制 隐喻思维

语言是人类社会传递信息、实现交际的重要媒介。媒体新闻是对国际国内最新发生的重大事实的报道,对当前出现的新事物、新观念以及科学技术的新成果、新理论最为敏感,总是以最快的速度加以反映。新闻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它跟新词新语关系密切。在新闻语言中,必然要用大量新鲜生动的新词新语,这样才能恰如其分地反映社会现实,使新闻作品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展现时代风采。

新词新语是当代社会的真实写照。新闻要真实反映客观存在,自然会采用人们创造的新词汇和新用法(新词新语),从而形象、生动地表述这些新事物、新观念等。新词新语指新近创造的反映新事物、新认识的形式新异的词语,或者赋予新意义的原有词语。新词新语主要的、突出的特征就是新,它是汉语词汇家族中的新成员。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以及国际交流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新词新语层出不穷。新词新语引起了很多语言学家的兴趣,他们有的从词汇学的角度对新词新语的构成方式进行了研究,有的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新词新语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社会的影响,但是这些研究都没有脱离传统的分析模式。

而随着上世纪80年代认知语言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对人类的思维及认知过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人们开始从认知的视角对新词新语进行研究,但是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和解释新词新语的并不多,所以本文拟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内,以新闻事件中出现的新词新语为语料,来解释这些新词新语的认知心理机制

新词新语产生的认知心理动因

报纸杂志、电视节目和广播电台的新闻语言中,新外来词、新词语、新用法层出不穷。新闻语言和词汇的不断创新,使人们迅速感受到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氛围,人际关系的改变,以及人们思维方式和观念等的各种变化。新闻中的新词新语广泛流行起来并波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因为新词新语的产生与人们的认知心理有关。其认知心理动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词新语的使用者所特有的创“异”心理;二是接受新词新语的受众所具有的趋同心理。

语言的创意性主要体现在词汇上,而词汇的创意性又主要反映在新词新语的创造上。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为新词新语的创造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人们采用富有创造性的构词方式推陈出新,将新义注入旧词语,使旧词语获得新生命。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人们的创“异”心理是创造和使用新词新语的重要原因。例如,“躲猫猫”原指一种游戏。“躲猫猫”事件后,“躲猫猫”一词就被当做新词汇用以质疑和讽刺。该词有几层含义:(1)莫名其妙地死亡;(2)用于搪塞死亡事件的荒谬理由;(3)相关机构不愿回应真相的行为和态度。“躲猫猫”一词流行,折射的是不信任。人们的创“异”心理使得大量新词新语迅速流行起来,例如“打酱油”、“俯卧撑”、“被时代”等。

语言心理学强调语言活动的认知基础,语言、认知和心理的关系是认知心理学中一个永恒的主题。由于在交际互动的过程中,交际双方的心理受到社会语境诸因素的影响,是千变万化的,始终处于动态的交际过程中。为取得交际的成功,说话人和听话人力图达成共识,具有趋同心理。由于新词新语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产生,只要它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和心理,一旦使用就可能被他人模仿从而流行开来,经过长期反复的运作,逐渐固化下来(entrenched),过渡到语言功能系统中,达到更高层面的趋同。人们的趋同心理使得“被时代”、“躲猫猫”、“蜗居族”、“甲型H1N1流感"、“临时性”、“翻墙”、“富二代”等新词新语广为流传。

总之,创“异”心理和趋同心理这两股力量相辅相成,推动着语言中新词新语用法的产生和广泛使用。

新词新语的认知心理机制

新词新语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生活中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当新的范畴、新的概念出现时,人们不是无止境地创造新词语,而是利用大脑认知活动的特点,通过意象图式的作用,经过心理加工,将新认识的概念与已知的事物相联系,找到它们之间的关联点,采取隐喻的认知方式,借助已有事物来认识、思考和表达新概念,将一个认知域投射到另一个认知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这种认识和理解的过程是隐喻思维过程。

隐喻思维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之一。人们通过对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的比较从而认识事物的特征。人们的思维过程和思维表达形式充满了隐喻。当新事物、新概念出现以后,人们自然会将它们和已经熟悉的概念和表达方式相联系,寻求二者之间得以沟通的桥梁,这个桥梁就是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联系。这种联系是指事物之间既不同类,也不相关,只是在某些方面具有类似之处。认知语言学中的研究表明,大脑的认知活动是在已记忆知识的基础上以最节约的方式进行的,所以,随着对新事物的认识,大脑总是在记忆中寻找已经存在的概念,根据新认识事物的物理、功能等属性将其与认知的事物发生联系。借助已知的事物和已有语言形式来命名新的事物。隐喻思维正是借助两种概念之间的相似性关联,利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因此,它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可见,旧词产生新义以及新词新语的产生并非完全源于客观世界的变化,也受制于我们对客观现实主动认知过程中认知和心理等主观因素的作用。

隐喻思维机制以认知思维为主,是人们在思想中对不同事物特征建立联系和认识的方式和机制。莱考夫和约翰森认为隐喻思维是把一个事物(源域)的某些特征映射到另一事物(目的域)的创造性思维认知过程。语言不是直接反映外部世界,而是由人对世界的认识作为中介。当人们要认识和描写以前未知的事物,而原有的概念已不能反映新的事物、原有的语言符号已不能表达新的概念时,人们往往依赖已经知道的概念及表达方式以加深对不熟悉事物的认识和了解,这个由简单到复杂、由抽象到具体、由已知到未知、由一个事物到另一个事物,发挥人的想象和联想,将两个貌似毫不相干的概念或事物作不寻常联系的过程就是隐喻思维的核心。隐喻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语言就其本质而言,是隐喻式的。隐喻思维是一种超越型思维,直接涉及认知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关键特征,以达到对事物的整体理解。

隐喻思维方式对于新词有重要作用,而且新词新语产生的内因来源于语言使用者的认知思维。词语产生新的意义也不是任意的。它的发生和发展取决于语言使用者的认知经验和能力。新词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命名。在给新出现的事物或范畴命名时,隐喻思维的创造性特征体现出其优越性。人们往往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寻找与该事物有共同特征的其他事物,确定一个与之最贴近的形象来描述该事物,这样就给所命名之物赋予了他物的形象或属性。这种形象或属性的转移或借用过程,就是隐喻思维的命名过程。

以2009年度十大新词之首“被时代”为例。“被”字句的基本的语义性质是表示被动。“被”字句“表示不幸或不愉快的事情”有以下几种见解:(1)被动式所叙述的不如意、不企望的事,是对主语而言的,如受欺骗、受损害、引起不利的结果等等。(2)所谓不愉快、不如意指的是后面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绝对是不愉快的;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无所谓愉快不愉快,甚至是愉快的,但动作在某种情况下是某人不希望发生的,或由这个动作产生了不愉快的结果。简而言之,“被”字句表示“被动”而非“主动”,“不愉快、不如意”而非“愉快、如意”之意。“被时代”表示本是只有个人主动才能做的事儿,在这里全是被动地给完成了。“被时代”的代表词有“被自杀”、“被增长”、“被代表”、“被自愿”、“被就业”、“被网瘾”等。这些新词表示我们是生存在“被时代”中,动不动就把你给“被”了。“被”的力量就像一股深不可测的巨大力量,让你无处逃脱。这些新词表达的情绪是对某些做法的质疑,以及对强势力量的不满。“被时代”和“被”字句两个概念之间的相似性使两者之间建立起了联系。

人们通过事物间的相似性,以已知的概念及表达方式来认识不熟悉事物的过程正是语言表现出来的隐喻思维过程。换言之,人们的思维过程和思维表达形式充满了隐喻。语言中的隐喻是隐喻思维的外在物质表现形式。隐喻在人们心中唤起了相似关系的变化,用词语建立起某种相似性模式,从而创造语言中的新词。新词的创造过程离不开隐喻思维,英汉语言中大量的隐喻表达方式的存在印证了思维的隐喻性。

隐喻思维的认知本质在语言的词汇创新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新技术、新事物的出现使得人们在认知过程中需要新词新语来对其进行表达或命名,隐喻思维就常常出现在这一过程中。科学中的基本概念都是极其抽象的,不借助于隐喻根本无法表达它们。人类对事物间相似性的感悟常常推动科学发现,如人们把原子弹爆炸称为“蘑菇云”。科学概念中的许多术语也曾充满了隐喻,如“基因”、“克隆”、“芯片”、“黑洞”等。经济领域中也有很多隐喻性表达,如“软着陆”、“瓶颈”、“双赢”等。计算机科学中的“鼠标”、“病毒”、“信息高速公路”、“千年虫”等也都是隐喻思维的结果。

总之,隐喻思维在对新词新语的理解和体味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隐喻思维根植于语言,在运用隐喻思维创造新词新语时,要遵循相似性的基本原则。隐喻思维通过不同事物间相似性的比较来认识未知事物,为人们探求未知领域的事物提供了新的视角,是科学思维的重要途径。

结语

新闻中的新词新语不是凭空产生的。新词新语的产生是一个认知过程。创造新词新语是一种认知能力,是人类创造力的表现。语言使用者在创造和使用新词新语时可能并没有意识到其中存在的认知操作,一切都是在瞬间完成的。然而新词新语的创造和理解都依赖人们头脑中存储的大量百科知识和进行隐喻思维的认知能力。随着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人的认知不再局限于对事物物理和功能特性的认识,而是要认知、思考、表达一些抽象的概念。

隐喻是人们认识世界,特别是抽象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种认知能力。通过隐喻思维,人们赋予已有词语新的意义,创造新词表达新的思想。隐喻思维在语言交流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隐喻已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认知工具。隐喻思维的创造性和联想性使得不同认知域之间通过映射而联系了起来,新概念、新词语不断地产生,人类语言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隐喻思维丰富了语言,使语言表达方式多样化,增强了感染力、表现力和趣味性。[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语词构块式音义象征关系理论研究”(07BYY001)、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英汉语词汇构块式音义象征关系对比研究”(06JA740018)和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汉语兼语式的语义融合研究:认知语法视角”(2010FYY011)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白云:《语言与隐喻思维》,《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4)。

2.丁毅伟:《隐喻思维的认知基础》,北方论丛,2007(5)。

3.申德安:《英汉新词语义建构的认知语言学研究》,《考试周刊》,2007(53)。

4.束定芳:《论隐喻产生的认知、心理和语言原因》,《外语学刊》,2000(2)。

5.王还:《“把”字句和“被”字句》,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6.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57年版。

7.杨彬:《计算机英语新词的认知语义阐释》,《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4)。

8.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外语学院)

编校:郑艳

上一篇:办好涉农类报纸的副刊 下一篇:英汉广告文体与翻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