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

时间:2022-08-28 11:27:40

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

【摘要】慢性支气管炎是老年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等。我院2003年1月~2009年1月对12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取了积极的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其特点及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关键词】支气管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7―176―02

1 临床资料

我院2003年1月~2009年1月对100例,男78例,女22例;年龄52~78岁,平均65岁;病程5~23年,平均12.3年。所有患者均在急性发作期入院治疗,都有程度不同的咳嗽、咳痰、气喘、胸闷、肺部干湿音、口唇及指端发绀等。入院后所有患者均施以抗生素、止咳、化痰、平喘、抗凝等治疗,同时配合医生做好积极护理。结果痊愈82例,好转18例,取得较好的效果。

2 护理对策

2.1 湿化呼吸道 患者急性期常有过度换气,可使水分丢失,致呼吸道分泌物黏稠,难以咳出,因此患者湿化呼吸道后使痰液稀化,利于排出。

2.2 超声雾化吸入 常用生理盐水20 ml加α-糜蛋白酶5 mg做雾化吸入,每日2次,每次20 min,盐水可湿化气道黏膜,稀化痰液,α-糜蛋白酶可分解蛋白质、抗炎、消肿、促进排痰。做雾化吸入时要做好口腔护理,以免鼻咽、口腔内细菌通过雾化以微粒状态送入细支气管或肺泡而加重感染。老年患者肺弹性差,肺和毛细血管改变,氧利用系数降低,肺的顺应性降低等呼吸生理特点,所以在给老年患者做雾化吸入时,要采取谨慎的态度,护士守在床旁,让患者取坐位,指导患者深而慢地吸气,频率不宜过快,同时给氧,密切观察心率、呼吸,注意有无呛咳、痰阻及缺氧情况,痰液过多者,雾化吸入中间可有几次小的间歇。

2.3 氧气的温化和湿化 吸入干燥的氧可使气管黏膜干燥,分泌物变黏稠。因此患者吸氧时可采用暖水瓶湿化装置以加强湿化与温化,方法是在暖水瓶塞上插入长短各一管,湿化瓶短管同暖水瓶长管连接,短管连氧气管道到患者呼吸道,暖水瓶内装75 ℃~85 ℃的水。在24 h内换4次水,此法对呼吸道有良好的湿化效果,但禁用于高热患者。

2.4排痰方法

2.4.1 定时翻身 患者在护士的帮助下,每1~2 h翻身1次,翻身时宜缓慢进行,同时配合拍背、咳痰,将患者逐步置于所需,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最好取半卧位或坐位。

2.4.2 叩击背部 通过叩击震动患者背部,间接地使附着在肺泡周围及支气管壁的痰液松动脱落。拍背时面对患者随时观察面色、呼吸等情况。拍背方法:将五指并拢,掌指关节屈曲呈12 °,指腹与大小鱼际肌着落,利用腕关节用力,由下至上,由两侧到中央,有节律地叩拍患者背部,反复进行5~10次,同时嘱患者深呼吸,但对老年人切忌用力过猛,否则会造成肋骨骨折、肺泡破裂等意外发生。拍背的力量、频率以使痰液排出顺利,患者能承受为宜。

2.4.3 有效排痰 经过采取上述两项措施,痰液大多已从肺泡周围进入气道,此时鼓励并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排痰。嘱患者深呼吸,在呼气约2/3时咳嗽,重复数次,因深呼气可带出少量肺底分泌物,配合咳嗽可产生痰液运动及咳出的效果,对无力咳出痰液的患者先用右手示指和中指按压其环状软骨下缘与胸骨交界处,以刺激气管引起咳嗽,或用双手轻度对患者的下胸部与上腹部加压,嘱患者用力咳嗽,以加强膈肌反弹的力量,排痰效果较好。

2.5 饮食护理

合适的饮食对配合临床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根据各人的基础代谢和营养状态补充营养。食物构成以蛋白质和糖食品为主,并注意足够的热量。同时供给足够的维生素和适量矿物质。多食新鲜食物,忌食腌制食品,避免过硬、过烫、油炸、烟熏类食物。坚持按时进餐,避免暴饮暴食。

2.6 用药观察 由于年老体弱常服多种药物,但因年老体衰肝肾功能下降,对药物受性差易造成药物蓄积中毒等不良反应。输液患者应控制输液速度,过多、过快,可引起肺水肿导致心衰,静脉注射氨茶碱应缓慢。

2.7 健康教育。帮助病人加强身体的耐寒锻炼。同时,应避免灰尘和煤烟对呼吸道的刺激、有吸烟嗜好应戒除。

2.8 心理护理 对老年患者应加强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克服年老体弱、悲观情绪,进行适当的文体活动,引导其进行循序渐进的锻炼,如气功、太极拳、户外散步等,将有助于增强老年人机体免疫能力,为患者创造有利于治疗、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

上一篇:“清热败毒散”治疗氨苄青霉素过敏79例 下一篇: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