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切割术的术前及术后护理

时间:2022-10-13 08:36:37

玻璃体切割术的术前及术后护理

【摘要】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手术前后护理的重要性。 方法 回顾分析102例102眼玻璃体切割手术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102例患者手术治疗过程顺利,视力恢复良好 。结论临床通过对玻璃体切割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防止了并发症的发生,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7―175―02

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是眼科的常见病,此类疾病对眼视功能的危害极大,而药物治疗无确切疗效,常常致视力丧失,甚至眼球萎缩。显微手术技术的提高和普及,为疾病的治疗带来转机[1]。手术成功关键除了先进的设备,熟练高超的技术外,手术前后护士的精心护理也十分重要。我科2007年5月至2010年3月通过对玻璃体切割手术102例的精心护理,收到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2例102眼,男性65例,女性37例,年龄12-75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28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玻璃体积血合并视网膜脱离35眼,经药物治疗1-2月不能恢复玻璃体透明者,眼球穿通伤外伤性白内障,玻璃体积血26眼,合并球内异物11例,眼内炎2例。

1.2 手术方法 术前患者充分散瞳,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局部球后麻醉后,眼球颞上、颞下、鼻上平坦部巩膜切口,安放灌注管,插入导光纤维照明,常规方法进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术。

1.3 结果 对患者治疗前后视力,玻璃体情况进行对照,术前视力所有病例,矫正视力均低于0.1者36眼,无光感12眼,眼前光感14眼,眼前手动15眼,眼前数指17眼,0.02者8眼;术后一周矫正视力:眼前/手动12眼,眼前数指24眼,0.1-0.3者41眼,0.4-0.6者25眼,术前、术后视力差异有显著意义,所有病例视力均有提高,玻璃体清亮,无一例发生视网膜脱离或眼球萎缩,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无一例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护理

2 术前护理

2.1 术前检查。(1)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心、肝、肺等重要脏器的功能;(2)检查角膜及晶体的透明度;(3)观察虹膜及瞳孔情况;(4)检查视力、眼压,ERG、VEP及眼轴长度检查,评价视功能情况;(5)眼部B超检查。

2.2 术前准备 (1)合并全身疾病患者的准备:积极控制血压,血糖及全身病的稳定;(2)指导患者戒烟,预防感冒,避免术中咳嗽引起手术意外;(3)眼部准备:①术前3天滴抗生素眼液;②术前眼压控制;③葡萄膜炎患者术前糖皮质激素应用;④训练患者平卧仰视天花板某点,保持固视状态,以便配合医生术中操作;⑤术前常规结膜囊冲洗,剪睫毛,冲洗泪道,检查泪囊有无脓性分泌物,泪道是否通畅;⑥术前散瞳,瞳孔充分散大,便于眼内操作;(4)给予镇静剂,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2.3 心理护理 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向患者说明手术的重要性,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术前、术后配合的知识,介绍手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使患者在情感和经济上获得有效支持,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消除患者不良心理,增强对手术的信心,为手术的成功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

2.4 术前宣教 术前卧床休息,除了必要的检查外应避免活动,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后特殊的重要性,以取得患者的配合。为了增强患者对的耐受力,术前3日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俯卧位的训练与指导:用软枕垫在患者的额部,胸前也垫一软枕,双上肢放在头部两侧,以不影响呼吸为原则,注意勿压迫术眼。训练1次天,30min次,嘱患者练习。指导患者合理膳食,保持大便通畅,忌浓茶、咖啡等,糖尿病患者饮食应遵医嘱。

3 术后护理

3.1 全身护理 此类手术较复杂,术后遵医嘱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术后感染。保持病室安静,定时开窗通风换气,护士主动热情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及时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手术当天卧床休息,减少头部活动,勿用手揉眼,病房内物品固定摆放,防止患者离床时碰撞术眼。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而出现伤口裂开、出血等。术后给半流质饮食1―2天,多吃富含膳食纤维,刺激性小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用力过大导致出血、高眼压、切口愈合不好等其它并发症发生。糖尿病患者饮食遵医嘱。

3.2护理 术后正确与否是手术成败的关键。一般玻璃体切割手术患者不强调,对采用C3F8气体或硅油做眼内填充物的患者术后必须俯卧位,并保证每天坚持有效卧位时间在20h以上。护士应严格指导、监督和帮助患者选择正确的。针对术后对的要求及患者全身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几种不同:(1)床上俯卧位:为术后主要卧位方式,患者面朝下俯卧,在其额部垫一软枕,胸前垫一软枕,两臂屈曲放在头部两侧,双下肢可缓慢交替屈伸;(2)头低坐位:患者坐在床旁,头趴于床上,额部垫软枕,双手交叉放在软枕上,可减轻患者单纯俯卧位的体力消耗;(3)床上头低坐位,可方便床上俯卧位患者随时更换;(4)站立头低位:下床活动时,患者面部朝下,自然放松,双手向前伸出再缓慢行走;(5)半靠位,双膝关节下垫软枕,患者头向左侧或向右侧倾斜,适合上方10-2点的裂孔;(6)侧卧位:对于2-4点和8-10点方位的裂孔,患者侧卧位置与裂孔同向,头部垫一软枕。7交替,患者先头低位四小时,再换成面朝下四小时,如此交替进行。适合上下均有视网膜裂孔的病例。长时间的强迫性可引起患者眼睑肿胀、头晕、睡眠不良、四肢麻木、颈椎疼痛及肌肉酸痛,甚至胸闷、心慌、呼吸不畅等严重不适[2],精力体力都有很大消耗。因此患者俯卧期间应尽量为其创造舒适的卧位,并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状态,对体弱多病、心功能不佳的患者可适当变换,变换时原则上使视网膜裂孔处于最高位,以便气体或硅油顶压裂孔复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对产生烦躁情绪的患者,应给予鼓劲,强调卧位的重要性,保持心情舒畅,在骨突出处垫以软垫,并为患者按摩颈椎及肩、背部的肌肉,促进血液循环,以减轻强迫带来的不适。

3.3 活动护理 术后患者要保持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度大导致眼内出血及再次网脱,无网膜牵拉及术中裂孔封闭较好者,允许下床活动和散步,裂孔封闭不佳者,遵医嘱推迟下床时间,眼内注气或硅油填充者,下地活动时仍需要注意保持合适的头位。

3.4 对侧健眼的护理 术后每天向患者询问和观察对侧健眼,及时发现交感性眼炎的早期征像,此项护理对复杂眼外伤患者尤为重要。

3.5 术眼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1)高眼压。术后6-12小时是眼压上升最快的时间段[3],因此术后6小时开始监测眼压及视力,对眼痛,伴同侧头痛、恶心、呕吐的患者应警惕高眼压的发生。一旦发生,及时按医嘱使用降眼压药物或协助医生做好前房穿刺。(2)感染。多发生在术后1-3天内。表现为房水闪辉或前房积脓,玻璃体黄白色反光,结膜明显充血,水肿,眼睑水肿加重,患者自觉眼痛、头痛;视力锐减等。术后遵医嘱应用广谱抗生素3-5天,预防感染。每日定时测量体温,严密观察术眼有无上述急性炎性反应情况,有无出血、渗出,保持术眼敷料清洁干燥。本组患者术后1周体温为36-37.5℃,无感染发生。(3)反应性葡萄膜炎 。 这是由于手术创伤或刺激所致。表现为眼痛或头痛加重,眼球压痛明显,视力未恢复或下降,结膜混合性充血,应及时包眼、散瞳,嘱患者安静休息,遵医嘱局部和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4)并发性白内障。如患者术后保持不当,致硅油或气体压迫晶状体,可引起晶状体营养不良致白内障发生。护士应反复向患者说明的重要性,使患者能自觉遵行术后。(5)角膜上皮缺损。作双眼加压绷带包扎促进角膜上皮的愈合。

4 出院指导

硅油填充术后2周左右,如葡萄膜反应消失,眼压平稳裂孔封闭,无并发症可出院疗养,出院后责任指导十分重要。(1)玻璃体腔注气或注硅油者应遵医嘱取治疗;(2)术后3-6个月内仍要避免剧烈运动及体力劳动,避免提重物,3个月后可参加一般社会活动及恢复正常工作;(3)惰性气体填充者1个月内禁止乘坐飞机,以免高空中大气压的降低引起眼内气泡体积增加而致眼压升高,造成视功能损害;(4)眼部继续滴眼液,教会病人滴眼的方法和注意事项;(5)注意用眼卫生,短期内减少用眼,防止碰撞眼部,禁止用手揉眼;(6)定期复查。术后每1-2周复诊1次,若出现视力下降或视物变形等异常情况,及时复诊;(7)硅油填充后如视网膜复位稳定一段时间,可考虑取出硅油,一般取硅油时间为3-6个月。严重病例应延长硅油在眼内的存留时间。

5 讨论

5.1 医院医疗护理服务的衡量标准是医疗服务的有效性和舒适感[4]。患者最关心的问题是得到高质量、安全的医疗护理和得到相关的健康知识。术后长时间俯卧位,患者往往难以承受,不少患者因俯卧位出现不适而不能坚持。为了保证有效的卧位时间,采取了几种不同的卧位方式,减轻了患者单一俯卧位造成的不适,加之应用软枕做身体支垫物,使胸腹中间悬空,有利于呼吸运动和心脏活动,也使经常负重的部位得以间断休息,同时配合有效的按摩,增加了患者的舒适程度,病人普遍反映几种交替执行,不易疲劳,易长时间坚持,这样不仅患者满意度高,又能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得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5.2 玻璃体切割术后因保持不当致并发症发生在临床工作中时有发生。护士掌握裂孔方位,术前术后反复向患者说明特殊的重要性,术前指导练习,让患者掌握正确姿势,以取得术后有效配合。责任护士注意了解气体吸收情况,及时调整卧位时间,经常巡视病房,观察病人的是否正确,避免平卧位,以防气泡长时间接触晶状体,引起并发性白内障。本组患者惰性气体填充48眼,硅油注入25眼,均能在护士和家属的指导督促下保持手术后所需的治疗,治疗效果好,无一例因保持不当所致的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周文炳.临床青光眼.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

[2]董成芝,季乐新,刘静彩,等.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植入术的护理体会.中国医药导报,2007,4(3):95-96

[3]覃峰.陈东玲.眼科护理教学查房管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1):310.

[4]周静.刘伟.对住院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及可行性分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6B):11.

上一篇:献血后致皮下淤血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下一篇:“清热败毒散”治疗氨苄青霉素过敏7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