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败毒散”治疗氨苄青霉素过敏79例

时间:2022-10-10 06:23:18

中图分类号:R2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7―186―01

近年来,随着新药的不断推广应用,药疹的发病率逐年提高,许多常用药物引起药疹发病率高于1%,临床医疗工作对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药物过敏反应,通过观察2006―2009年间我院对氨苄青霉素所致皮疹的治疗,发现在西医疗效不佳的情况下运用中药治疗可取得非常满意的效果。通过研究古代医家对“中药毒”方剂的论述,并在“尊古而不泥古”的原则下,经过科学筛选而成此方,现对79例系统观察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79例患者均为临床确诊病例,其中男49例,女30例;年龄9岁―60岁,平均34岁;病程3天―21天,均为氨苄青霉素的迟发型反应性皮疹。

1.2诊断标准 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证候分类为血热型药疹。

2 治疗方法

2.1 药物组成 荆芥12g 防风12g 蝉蜕10g 公英10g 当归20g 赤芍15g 白芍15g 生地15g 川芎10g 连翘10g 青皮10g 牛蒡子10g 山栀10g 生甘草10g。

2.2 使用方法将牛蒡子,荆芥,防风,当归,川芎,青皮,生地,生甘草,白芍分别煎出,共同浓煎至100ml,山栀炒炭,余药生用,共研末与煎出液混匀,低温烘干制成胶囊,每粒胶囊含生药约1g。每次6粒,餐前0.5―1小时服用,每日三次,疗程9天。

3疗效分析

3.1 疗效标准 治愈:药疹全部消失;好转:药疹部分消失;无效:症状无改善,药疹无消失。

3.2治疗结果 79例患者中,痊愈62例,占78%;好转14例,占18%;无效3例,占4%。

4 典型病例

王某,男,45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后静滴氨苄青霉素4g,每日一次,三天后出现猩红热样皮疹,5天后达出疹高峰,可见皮疹呈点状,高出皮肤,渐进性融合成斑片状,边界尚清,色鲜红或紫红,伴剧烈瘙痒,部位以躯干首发,后扩展至头面部及四肢,西医诊断为药疹。经常规西医抗过敏治疗一周效果不佳,症状无明显缓解。实验室检查:WBC:13.4x109/L,Eo:0.9%。经用“清热败毒散”胶囊,6粒,每日三次口服,三天后皮疹明显消退,瘙痒完全消失,继服一周痊愈,复查WBC:8.7x109/L,Eo:0.42%,随访一月无复发。

5讨论

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可由药物通过任何途径进入体内引起皮肤粘膜的急性炎症,重者可有系统累及,常见可有注射、口服、吸入及灌肠等途径。有明确用药史,停用致敏药后1-3周左右可自愈恢复,有的可有一定的潜伏期,首次用药大致在4-20天左右,重复用药则数分钟或数小时发病,大多有前驱症状,如发热,皮肤瘙痒、粘膜灼热干燥或全身不适,重症常多伴口腔粘膜损害,且可累及心肝肾、关节及造血系统,往往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本病可简单分为免疫性及非免疫性两种。本例讨论均为免疫性。实验室检查可见WBC及Eo增加,但也有上述二项减少者。若多脏器受累,可出现肝功能异常,血清转氨酶升高,肾功能异常,血尿、蛋白尿、肌酐、尿素氮升高,心脏受累则心电图异常,由于个体受变态反应原作用后体内产生抗体,淋巴细胞致敏,使机体处于过敏状态,当再次接触同样变应原时,引起一定的组织损伤或机能障碍,此为发生药疹的主要原因。

虽然中医文献中并无明确的药疹记载,单有一些关于药物反应和解药毒的论述,《诸病源候论》和《千金方》中均有“解诸药毒篇”。祖国医学总由禀赋不耐,药毒内侵所致,风热之邪侵袭腠理,郁而化热,血热妄行,溢于肌肤,则肌肤赤肿瘙痒,本方对氨苄青霉素过敏有良效。中医学认为药物性皮疹是外感风热之邪,内侵营血,发为瘾疹。本方以祛风清热解毒为治则,药毒得解,则所发瘾疹消退而不发。荆芥、防风、牛子、蝉蜕疏散风邪,透热于外;生地、赤芍、山栀、公英、连翘清热解血中热毒,清泻火热之邪,消肿散结;重用当归、白芍使血得养而守内;青皮、川穹兼行血气;生草调和诸药以共守清毒之效,诸药配伍,共奏祛风、清毒、解毒之功,止沸与抽薪并进,达“清其内,以杜其源”之目的。

上一篇:玻璃体切割术的术前及术后护理 下一篇: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