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暴力浅析

时间:2022-08-28 07:53:46

语言暴力浅析

摘要: 语言的使用离不开语境,教育语言应当适应不同的教育环境。现在,不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说话人在用语方面都存在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语言暴力”,不经意间将影响下一代的成长。本文将试图着重探讨这些现象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其对策。

关键词: 语言暴力批评礼貌原则

一、什么是语言暴力

(一)语言暴力及其成因

语言暴力是直接或间接地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语言,使他人的精神、心理上遭受到侵犯和损害的一种现象。它具有以下特征:

1.形成过程的隐蔽性。其过程的隐蔽性指的是构成“暴力”性质的过程中不易被人们察觉,这也是过去“语言暴力”未能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原因之一。

2.形成方式的多样性。形成“语言暴力”的语言可以通过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各种手段来达到说话人的目的,而说话人的不同身份和角色也会影响其使用的方式。

3.造成后果的严重性。现在,正是严重的后果才使“语言暴力”越来越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教训是惨痛的,反思是深刻的。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作为语言符号载体的是声音或文字,这两种载体都不具备通常所说的“暴力”的“武力”特征,语言为什么会成为一种“暴力”,而且会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的呢?

从以上特征我们不难看出,虽然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的,并且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交流主要靠的就是语言,但是表达同一思想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式。

就构成句子基本单位――词而言,语言中的词有褒义词,也有贬义词。一组同义词中有些因为各自的感彩不同,在表达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比如我们在形容一个人的身高时会用“矮子”,但如果用“娇小玲珑”则会博得别人的好感。

句子是交流思想的基本单位,句子有字面义,也有隐含义,或称为言外之义。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认为人说话的时候在同时实施三种行为:言内行为(Locutionaryact)、言外行为(illocutionaryact)和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act)。其中言内行为是指“说话”这一行为本身;言外行为是通过“说话”这一动作所实施的行为;言后行为指的是说话带来的后果。而我们通常所说的言外之意即Austin所说的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例如,当一名老师批评学生“我像你这样早就跳楼了”时,他也许没有意识到他在间接地促使学生“跳楼”这一念头的产生,很可能造成的后果就是使学生付诸实践。因为中学生的思想意识仍属于不成熟状态,很容易受到外界误导。

说话即做事,即言有所为。这里,我们从言后行为,即“说话”造成的后果来看,如果对动作被实施者的影响是好的、积极的,那么也许这样的言语就不带有“暴力”的性质;但是,如果其影响明显是坏的、消极的,那么这种言语就带上了“暴力”的性质则无疑。

总之,通过“说话”产生的不良后果使语言带上了“暴力”的性质,因此,语言也可能成为“暴力”,造成的伤害也是明显的。语言暴力――这个无形的杀手,撕下它潜在的面具,其狰狞的本来面目已昭然若揭。

(二)显性语言暴力与隐性语言暴力

语言暴力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显性的语言暴力,即语言在意义上的暴力指向明确,多体现为直接的攻击性语言,有时还配以激烈的音调,而这种音调反过来又促使语言的粗暴不断升级。在教师用语中,如“缺少家教”、“有其父必有其子”等带有讽刺或鄙视的语言,如“天生就是个蠢材”、“一辈子没有出息”等对学生的本性妄下的结论;“你比猪还笨”、“你简直不是人”、“我像你这样我早就跳楼了”等对学生人格进行的侮辱等。

隐性的语言暴力,其内容未必涉及暴力因素,但它是使用者试图强行将自己的意志施加给他人,因而这种语言总是作为一种“公开的独白”而取消了倾诉和对话。所以,隐性的语言暴力往往是在思维逻辑上玩花样,因而更为隐蔽,更不易被察觉。

可以看出,显性语言暴力与隐性语言暴力的区别就在于显性语言暴力以攻击性、侮辱性、歧视性词语的运用为主要特征;而隐性语言暴力则与话语的隐含义(言外之意)有关,虽然字面上没有或很少带攻击性、侮辱性、歧视性的词语,但话语的言外之意仍带有一定的攻击性、侮辱性或歧视性,这或许是说话人想要掩饰其目的的结果,又或许是其无意间实施的行为。

无论是显性的语言暴力还是隐性的语言暴力均具有伤及情感、自尊,摧毁灵性、心灵的力量。对显性语言暴力的反思不能代替对隐性语言暴力的反思。尤其是课堂中的语言暴力,大多后果一时难以为人们所察觉,很容易为人们所忽视。恶言伤人,恶语杀人。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这是值得人们关注的。

(三)语言暴力与正常批评之间的区别

批评是一种希望、一种关注、一种肯定、一种信任,也是一种促进,这是批评的根本功能和目的。批评往往是就事论事,具有公正性、合理性的特点,而有艺术性的批评更能起到让学生心悦诚服的作用。所谓“爱之深,责之切”,批评是爱的象征。

批评作为教师施教的一种常用方法,其根本目的是要引起学生思想的变化,使学生端正态度,提高思想素质,从而少犯错误。相比之下,“语言暴力”则是教师实施的个人情感宣泄,是以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不足或错误为理由在教学活动中的实施的非理,与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是背道而驰的。“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教育实践证明,适当的批评能够产生如沐春风的效果。而老师的侮辱和谩骂只能使学生,尤其是生理、心理还不成熟的中小学生产生恐惧心理、自卑感,甚至会在学生心灵深处烙上难以愈合的创伤。

因此,无论在表现形式,还是在后果上,二者均具有本质的区别。

二、语言暴力的类型及其危害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主要途径,一些家庭中存在着粗口、脏话等不堪听闻的语言,甚至对家庭成员造成了刺激、伤害,这种语言暴力大大影响了家庭和谐。在学校,老师对学生进行文化传承和文明教育的时候,语言是否符合人类文明的要求、社会规范、学生的心理发展等都至关重要,尤其对心智未全,正在形成人生观、世界观、审美观的孩子影响更大。因此,与行为暴力相比,语言暴力在某些方面对一个人自尊心的影响更严重。

(一)家庭语言暴力:最初的伤害

例1.“父母辛苦挣钱就换来你考这点儿分?怎么生了你这么一个笨儿子?瞧你这没出息的样儿。”小阳的母亲用食指点着孩子的脑门儿。

小阳低着头斜着眼偷偷瞄着母亲,他已经习惯了父母这样的“教育”。

时代变了,生活变了,如今家长体罚孩子的现象也减少了,但使用讽刺、挖苦、冷落等过激语言惩罚孩子的情况却日渐增多。一般而言,低年龄的孩子更经常受到父母这样的斥骂。事实上,家长使用过激的语言会导致孩子情绪不佳,对上学读书充满了挫败感,严重的还会做出不良行为。还有孩子觉得自己就是“笨蛋”或“人渣”而自暴自弃,最终会导致家庭教育陷入恶性循环。

像这样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已经构成“语言暴力”了。家长的语言使孩子在精神、心理上遭受到侵犯和损害,已经或很可能产生不良后果。生活中,很多家长无意识地使用着这些辱骂挖苦的字眼,他们认为这样做是不得已的教育方式。很多父母平时忙着上班挣钱,对孩子不闻不问,放任自流。一旦孩子犯了错,往往是又骂又打,一味地抱怨指责。家长只图一时嘴上痛快,却不去反省孩子到底错在哪里,做父母的责任又在哪里!非要等到酿成不堪的后果时再后悔?!殊不知已为时晚矣!试想,小阳的母亲如果鼓励多于责骂,多跟小阳说“加油!”“妈妈相信你!”等之类的话,也许小阳学习的积极性会更强,甚至可以成为优秀的学生。但是,母亲若仍然这样使“暴力”升级,后果谁都无法预料,因为父母责骂造成孩子身心创伤的例子在当今社会已屡见不鲜,值得警醒!

(二)校园语言暴力:幼小心灵频受伤

实际上,青少年遭受的“语言暴力”不只来自于家长。

例2.10岁的小宇是个具有多动倾向的小男孩,平日在老师的眼里也显得比其他孩子爱闹腾。他上的是寄宿制的私立学校,但一星期有好几天就得被家长接回家去住,小宇的妈妈解释说,是“怕老师说多了,孩子不好好上学”。因为孩子的多动毛病,语文老师不止一次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说过小宇,什么“你再怎么怎么样,自己站到教室外边去”、“你这样的学生不配在我们的学校”……甚至说过一些过激的话,小宇在家住的日子越来越多,在学校呆的时间越来越少。

后来,小宇被爸妈接走了,走时还哭了,他有些舍不得他的同学。小宇转学到了另外一所学校。他妈妈说他越来越害怕去学校,害怕见老师,老师多看他一眼,他都会回来叨叨一晚上,说老师第二天会不会又在全班说他?没办法,他们只好考虑给儿子转学。

例3.六年级的志飞说他们现在对老师的“训语”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从幼儿园起就听到有老师对学生说什么“笨得不如回家算了”、“长着眼睛出气呢”、“耳朵聋了”之类的话。他印象颇深的是同班同学范某,因父母离婚学习下降,拉了班级的“后腿”,班主任说了一句“就你这父母离婚没人管的,长大了也出息不到哪去”。那同学下课后掉眼泪了。“听得多了也习惯了,他说他的、我们做我们的。”也曾被老师说过、也曾很“受伤”的志飞表示他们现在都这样“对付”老师的难听话。

例4.林女士的儿子上三年级,留短发,以前早上去学校前也不怎么认真“打理”自己的头发,可最近却突然变得“俏”起来。有一天起床晚了,眼看着上学要迟到,林女士急着叫儿子走,儿子却拿着梳子不管不顾地站在镜子前左梳右梳,去学校的路上儿子还不停地问她:“我的头发乱不乱?乱不乱?”儿子这是怎么了?怎么会突然在意起自己的头发来了,甚至比上学还重要?后来问儿子,起初他还不想说,最后才低声说是某个老师有一天看着他的头发说:“怎么看上去乱得像鸡窝?”林女士说,老师也许是无意地随口一讲,却让孩子的心里有了负担,虽然看上去只是一个并不重要的小细节,可老师的言行没准会对一个孩子的成长留下终生的影响。

同学之间起绰号的情况也很普遍,绰号、脏话,同样让学生们有意无意地“熏陶”在语言暴力之下。

是什么原因导致教师对学生恶语相向?是什么因素导致教师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屡禁不止?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当心理压力聚集到一定程度,却又难以找到合适的方式和渠道发泄时,就很可能影响到言行。教师施教的语言如果对孩子造成了不良影响,如例2、例4中,小宇不敢再面对学校和老师,将是对他影响一生的伤害;林女士的儿子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头发上而不是放在学习上。这两个孩子的老师明显使用了“语言暴力”,不管他们的初衷是什么,其后果的严重性是显而易见的。反过来思考,如果小宇的老师在乎的不只是学生的成绩,把自己的关怀更多地给予小宇,言传身教地帮助小宇跟上班级的步伐,越来越积极、坚强,小宇的性格发展就不会像文中说的那样。可见“语言暴力”的危害是严重的,它正危及到祖国下一代的成长,这才使这些现象凸显出来。

那么,如何减少或杜绝校园语言暴力现象的发生?

教师对学生使用带有侮辱性的语言,还有很多原因,其中不排除教师本身的素质、修养。由此看来,加强教师自身素质修养是最根本的。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同时,也应关注到教师心理问题,相关部门最好能提供相关疏通渠道以减轻教师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另外,相关调查显示:尽管现代社会学生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烈,但令人惊讶的是,72%的小学生、32%的初中生、52%的高中生认为自己可以接受老师的语言暴力。只有平均不到10%的学生选择“通过诉讼、向教委反映、投诉”等方式解决。小学生可以接受老师的语言暴力的比例之所以高,跟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对老师比较依赖、在心理上还没有形成较深的权利意识等有关。中学生处于向成年过渡的年龄阶段,教育程度、心理、思维发展已经能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自我保护的意识有所提高,大部分学生也已经有了权利保护的意识。可见,加强学生的自我维权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在《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教育法》等国家法律中,还没有明确将禁止语言暴力纳入其中,如果能通过立法的方式明确教师语言暴力的概念,以及禁止语言暴力的规定和有效的惩戒方式,来增强对教师文明用语的约束力,也能从一定程度上杜绝这一现象的发生。

三、遵守礼貌原则,消除语言暴力

如果说言语行为理论只涉及到说话者单方面的话,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就弥补了其不足,在此基础上利奇又有所发展,提出了“礼貌原则”。

“礼貌原则”中的圆通准则指的是最小限度地使别人受损,最大限度地使别人得益。从这方面来看,“说话”的一方如果始终注意对方的感受,多体谅别人的感受,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就比较容易避免“语言暴力”不经意间的发生。

“礼貌原则”中的赞扬准则指的是最小限度地贬低别人,最大限度地赞誉别人。赞扬是一种美德,学会发自肺腑地称赞别人自然会使自己的语言变得美好。语言是心灵的表达,心灵美的人在谈吐上才会更优秀,才能更好地避免“语言暴力”。

“礼貌原则”中的一致准则指的是使对话双方的分歧减至最低限度,使对话双方的一致增至最大限度。找到双方的共同兴趣进行交流,使双方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对话,矛盾就会少些,在没有争执的情况下,言语会相对平和,不会促使谩骂等说话方式形成。

“礼貌原则”中的同情准则指的是使对话双方的反感减至最小限度,使对话双方的同情增至最大限度。在批评别人时,要让别人感觉到你是站在他的角度而不是站他的对立面说话。站在同一立场的对话,互相产生适当的好感同样能缓和气氛。

总之,利用礼貌原则生成言外之意,其良好的效果将从说话的过程中尽可能地消除“语言暴力”产生的可能性。“言外之意作为一种特殊的言语现象,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言语行为中,它的存在使本来就丰富多彩的言语现象更多了几分幽兰之气,利用它可以达到幽默、巧妙讽刺等语用价值。”(注:刘灿群、王学梅,《论礼貌原则与言外之意的生成》)体现言外之意的交际价值、美学价值,可以有效消除“语言暴力”,实现人们言语交际的真正追求!

参考文献:

[1]刘灿群,王学梅.论礼貌原则与言外之意的生成.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2]刘丽静.教师批评语违反礼貌原则语用失误分析.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5).

[3]索振羽.语用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魏新强.论言语行为理论与动态语境观.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5]肖良.校园语言暴力浅析.读与写,2006,(7).

上一篇:“信\达\雅”观照下的Three Passions I Have L... 下一篇:浅析《乡愁》英译文中的翻译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