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艺德思想浅析

时间:2022-08-28 04:41:09

先秦儒家艺德思想浅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先秦儒家“艺”的内涵、本质及与德的内在浸融关系的分析,阐释了艺的道德教化价值与功能。并期望这些能对当前的道德教育走向审美提供些启示。

【关键词】儒家艺德思想;尽善尽美;和;德教价值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道德精神和德教传统美德的国度,同时也是一个富有审美追求和艺术气质的国度。我们的先哲们早在先秦时期就极其深刻地体悟了美与善、道德与艺术之间的内在浸融关系,逐步形成并牢固确立了以善为本、尽善尽美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并以“尽善尽美”的审美价值取向及以“和”为“韵”的艺术本质沟合了“艺”与“德”,既为“艺”注入了鲜活的灵魂,使其成为伦理型艺术,进而担负起宣教的使命,同时又为“德”赋予了鲜明的艺术品性,为先秦儒家的道德教化提供了更大的活性价值,并促升其步入审美化境界。本文试图通过对先秦儒家“艺”的内涵、本质及其道德教化价值与功能的分析,期翼能从古代德教这座资源宝库中撷取一两朵浪花,并能够对当下的思想道德教育走向审美有所裨益。

一、先秦儒家“艺”的内涵、本质以及与“德”之浸融

1、“诗、礼、乐”三位一体的艺术范畴。儒家论“艺”,其实质关涉诗(歌)、乐、礼(舞)等多种艺术形式,而这三者中,乐又最具综合性与囊括意义。在春秋以前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乐”实质上就是各类艺术形式的总体代称,即相当于我们现今意义上所说的“艺”。先秦之“乐”源起伊始,就不仅是表达和,而且情娱乐感是作为一种生命的精神力量而产生的。其既是乐、歌、舞融汇统一的综合文化艺术形态,还是文化的载体和沟通天、地、神、人的媒介。《乐记・乐象》上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诗谱曲能唱,是为歌词,其实古人之诗均是用来吟唱,可见诗与乐本是一体,诗通过乐来表现自己;而舞本源自礼,礼舞又本属一体,礼仪活动必伴以乐,礼乐也联在一起。这些都充分地说明了古代诗、礼、乐三者密不可分的内在浸融关系。

2、以“德”为“魂”的艺术品性。儒家文化是典型的德型伦理文化,因而,艺术在先秦儒家那里,同样被透贯着“德”的因质。一方面,“德”被作为不可或缺的要因之一,注入“艺”的本体之中。“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①艺术品性的确立,不止在于外现的视、听形式,而在于外在视听形式与其所寓含的内在精神的统一,这种内在精神,即“德”。先秦儒家认为,“乐”与“音”的根本区别在于:“乐”比“音”多了“德”质,“音”只有注入“德”的内涵,才能成为“乐”,提升到艺术的高度,即所谓“德音之谓乐”②因此,儒家认为,离开了仁德,就无所谓礼乐。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③故“仁德”才是“乐”的根本,才是乐的内在本质和根本要求,才是适中和谐的境界。正所谓:“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④另一方面,德又是艺术所应标杨、彰显的根本内容。孔子谓诗可以兴、观、群、怨,盖在诗表现着“德”,彰示着“德”。故“乐”是仁德的表现,乐以观德。《礼记・乐记》云“君子反情以和其志,广乐以成其教。乐行而民向方,可以观德矣。”这些正彰显了先秦儒家之“艺”以“德”为“魂”的艺术品性。

“艺”与“德”作为两个不同的范畴,他们之间又是如何实现其相互浸融的呢?先秦儒家认为,虽然艺德之间实质地蕴含着一种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但“德”向“艺”的透化并不等同于简单的将“德”划定为“艺”的表现内容,艺对德的彰扬,也不简单的等同于将“德”外罩以“艺”的形式。在他们看来,德向艺术本体的推置,不应以否弃艺本身的内在法则为代价,而是在充分认定艺本身的内在法则的前提下,实现“德”与“艺”内在法则的浸融、统合。“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讲美,旨在衡量其能否给人以感官的、情感的愉悦;讲善,重在评判其能否给人以道德精神的熏染。先秦儒家推重德,但不举善抑美,简单地以伦理道德规范干涉、取缔艺术应提供的感官愉悦;认定美,但不求美弃善,为了感官的享乐而抛弃伦理道德标准。唯有尽善尽美,才是艺术的整体法则,才是先秦儒家所崇尚的最高艺术形态。正是尽善尽美法则的确立,将“德”注入了“艺”的本体,使“艺”成为了“德”的载体,成为“与伦理通也者”。

3、以“和”为“韵”的艺术本质。《乐论》记载:“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短短数语,即道出了“乐”以“和”为“韵”的艺术本质。另据《尚书・舜典》记载,舜帝命夔典乐,曰:“ 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 神人以和。”这应该是中国目前最早的关于音乐的文献记载。虽寥寥数语,却揭示了“和”这一音乐美学思想的两个基本层次:即“乐和”与“人和”。“乐和”指音乐自身的婉转柔和,雍容典雅,强弱适度, 高低和谐。“人和”即音乐与人的和谐,即直接体现人与音乐的相互影响。音乐,是人内心情感的艺术表现。“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⑤由于音乐是“感于物而后动” ⑥的,所以什么样的喜怒哀乐敬爱之情,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旋律,什么样的旋律也会影响到人们产生不同的感受和性情。正因为如此,孔子提出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儒家“和”的音乐思想。 “乐”与人是互动的,人有情,乐亦有情。人在和谐的乐声中,找到了与自己平生志趣相契合的东西。正所谓“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⑦孔子论乐时所重视的中和之美,就是强调音乐从创作到欣赏的中庸之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音乐的表现力及音乐欣赏的最高境界。

二、先秦儒家“艺”的德教价值与功能

《礼记・经解》中云:“孔子曰:广博易良,乐教也。”“广博”是指“乐”沟通了自然天地与社会,肯定了“乐”之社会作用的神圣性质。《周礼・春官》记载大司乐是王室国学中负责礼乐教育的最高职官。其担负教育贵族子弟的任务是: “以乐德教国子”,使他们具备“中、和、祗、庸、孝、友”等道德品质;“以乐语教国子”,使他们具备“兴、道、讽、诵、言、语” 的从政能力; “以乐舞教国子”,使他们学会“六舞”,用于祭祀祖先神灵。此外,“大师掌六律、六同, 以合阴阳之声。……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以六德(知、仁、圣、义、忠、和)为之本, 以六律为之音。”如果我们将乐教具体内容全部演绎诠释,几乎可涵摄先秦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全部领域范畴。

1、道德启蒙。孔子对艺术的道德教化价值进行了系统、详尽的论述。他甚至将“艺”看作是道德启蒙乃至人由自然性个体迈向社会所必须依籍的唯一途径。“子谓伯鱼曰:汝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⑧沈括《梦溪笔谈》卷三释:“周南、召南,乐名也……有乐有舞焉,学者之事。……所谓为周南、召南者,不独诵其诗而已。”可见,“为周南、召南”,即诵诗、学舞、习乐,这是典型的艺术教育。“正墙面而立”,朱熹释之为:“言即其近之地,而一物无所见,一步不可行。”显然在孔子看来,不接受艺术教育,人是不可能有任何进益的,道德启蒙必须依籍于“艺”。

2、理想人格。在音乐中追求完善的人格,既是孔子学“乐”的目的,也是孔子乐教思想的出发点。音乐对于学习者来说,可以仅作为一种技艺;可以是作为娱乐身心的工具;但是如果音乐仅停留在技艺的层次,对于高尚人格的形成不会有作用。只有提高音乐的修养融入人文情感,在音乐演奏和表演中感悟乐曲中的精神境界,才能修养心性德行,以至于达到追求音乐中蕴涵的理想人格的高境界,实现育人的目标。

孔子重视“成人”教育,把乐教对人的品格培养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论语・宪问》中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 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 亦可以为成人矣。”“成人”必须经过礼乐的培养,而达到“仁”的境界。“成人”的教育,其根本是为了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孔子通过自己的音乐实践,认识到音乐育人的巨大作用。“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⑨是孔子“育人”的原则。“志于道”是人格修养的根本,音乐教育必须与道德修养相结合,依靠于仁,通过“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学习,具备各方面的技艺、知识与修养,获得自由,得到愉悦,“艺”与“道”、 “德”、“仁”融为一体,方可达到育人的目的。“外在形式的礼乐,都应以内在心理情感为真正的凭依,否则只是空壳和仪表而已。某些音乐虽有曲调,甚或悦耳,但可感到里面是空的。”⑩一个人没有“仁”的要求,没有内心向善、修养自身的要求,文化与艺术对他有什么用呢? 以“道”、“德”、“仁”为体,“艺”的境界自然就丰盈和高尚,才能真正到达“成于乐”的目的。

3、社会大治。先秦儒家并不是简单地把音乐与政治挂钩,他们以自己丰富的音乐欣赏实践和对音乐美的体验,发现了音乐形式与政治之间的异质同构,发现了音乐形式对人情感、心理和人性的陶养,并进而可以协调社会关系的功能, 体悟到音乐境界与人类社会理想状态的相通,从而把实现社会的音乐般和谐境界作为政治追求的最高目标。儒家认为最高的快乐不是钟鼓之声带来的听觉(它是乐的最低层次) ,也不限于具体艺术作品所产生的审美情感体验,而是社会治理中运用音乐原理,发挥审美教育功能,从而达到至美至善,人人和谐快乐的音乐境界,即所谓至乐无声而天下之民和,这是音乐与政治相通的最高境界。

三、结语

综上所述,先秦儒家有着无比深刻、丰富的“艺―德”思想。可以说,儒家文化不仅是德型文化,更是富有艺术品性的德型文化。儒家先哲们在“艺”与“德”两个不同范畴间,建构了“乐者,与伦理通者也”的艺德模式,确立了艺术教育与道德教化,艺术创作、浸染与道德修养之间的理论圆融。先秦儒家这一艺德观念是儒家学说中勃动着巨大生机的智慧资源,它为中国艺术发展注入了深刻的伦理取向,也为传统道德及道德教化学说打上了鲜明的艺术品性。认真清理这一份思想遗产,无论对当今文化艺术发展,还是思想道德建设实践,都具有很好的启迪意义。

【参考文献】

[1]T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

[2]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4.

[3]王梦鸥.礼记今注今译[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

[4]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5]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上一篇:中国绘画的气韵 下一篇:高校摄影教育中人文素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