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浅见

时间:2022-08-27 07:30:43

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浅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显得愈来愈重要。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呢?

一、尊重学生好奇心理

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好奇是学生与生俱来的天性,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学生有了创新的愿望,努力去揭开事物的神秘面纱,这种欲望就是求知行为在学生心灵中点燃的思维的火花,是最可贵的创新性心理品质之一。教师对教学中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肯定。比如:对于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精神,应倍加爱护和培养。

多给学生鼓励和赞许。学生时期自我评价能力较低,常常默认教师的评价,而且常以教师的评价衡量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同时,又常从成人的表情或语言判断对其的评价,带有一定片面性。因此,教师应对学生正确行为表示明确的赞扬,使学生明白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比如:教学中宜常使用表扬的语气词,如:“很好!”“太棒了!”“不错”“有进步”等等表示你的关注和赞许。这样,从客观上保护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培养学生创新兴趣

激发学生内在潜能。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出示恰如其分的出示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问题高低适度,问题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的问题会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的去解决,去创新。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从事的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有必要的。比如: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几何图形设计大赛、数学笑话晚会、逻辑推理故事演说等等,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它们不同的特长,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感受自己胜利的心理,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机会和快乐,培养创新的兴趣。

深挖教材展现数学美。创新,源于问题,往往发端于自觉。与数学的其他分支相比,几何图形的直观形象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创新活动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即使解决相当简单的几何图形问题,也常常要运用观察、操作、猜想、作图与设计等各种手段,在借助图形直观进行合情推理的过程中,学生能增强探究的好奇心,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激发出潜在的创造力,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大量的几何图形,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传统数学教学的弊端在于突出一个“讲”字,在教师尽力讲清楚、讲完整、讲正确的“满堂灌”下,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被扼杀,自然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他们在观察、实验、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中去理解一个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一个结论是怎样探索和猜测到的,以及这个结论是如何被应用的。通过这样的形式,使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得到落实。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创造性,对他们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地帮助和引导,并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学习加以解决,使所有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四、教师创新教学方法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为此,教师必须改变以往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加强思维方法和学法的指导。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创新思维又是科学思维的最高阶段。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育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用“探索式”和“发现式”的教学方法施教,并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思维训练,让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如逆向思维、发散思维、逻辑思维、辨证思维等。在教学中要结合教材内容或活动内容,培养学生好的思维品质,即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批判性和严谨性等。还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开设创造思维的学法课,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营造民主科学的创新氛围。一位学者曾讲过:两人交换一个苹果,每人只能得到一个;两人交换思想,却能使每个人有两种思想。而两种思想的交锋,就可能因“碰撞”而产生第三种思想,这第三种思想可能就是创见。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就是既要设计好能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方案,又要教会学生质疑问题的方法,并选好问题焦点,有目的地组织讨论。学生回答问题或发表自己的意见时,哪怕是错的,教师也应充分肯定其主动性;还要鼓励学生另辟蹊径思考问题,哪怕是教师没有想到的,也要问问学生也没有其他方法可以解决。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个性。所谓创新就是与众不同,与传统的或现实的不一样。因此,需要创新者有独立的个性。教育专家顾明远认为,培养个性就是培养创造性。如果没有个性和独立的人格,人云亦云,因循守旧,那就不可能发现新问题。所以,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要让学生独立思考,教会他们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去观察,去思考。要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盲从,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让学生从小就养成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良好品格。

总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是多样的,既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也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只要师生共同努力,学生创新能力就能逐步增强。

上一篇:谈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下一篇:浅谈如何创设小学语文课堂轻松活跃的答问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