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药:积极向外扩张的商业公司

时间:2022-08-27 07:25:02

南京医药:积极向外扩张的商业公司

公司业务构成

从地区分布上看,公司是江苏省、浙江省及福建省最大的医药商业公司,区域性特征明显。而从业务分布来看,08年共实现销售收入113.96亿元,已经成为全国第四大医药流通企业。其中现销快配实现45亿元,药品纯销有54.47亿元,药房托管有7亿元,药品零售5.8亿元,医药工业1.69亿元。

公司正尽量把传统的批发业务往现销快配模式转换,同时公司采取契约化会员制服务结合OEM产品的新营销思路,培养客户的忠诚度,强化终端控制力。目前已发展会员9000多家,超过客户总量的四分之一,毛利率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提升了近1个百分点至2.5%。从今年的销售情况来看,该项业务增长较快,预计有25%的增长。

药房托管业务是公司最大的特色,虽然外界对其可行性抱有怀疑态度,但公司该项业务还是稳定增长。从最新的数据来看,公司目前共托管了256家医院,其中三级以上17家,二级有45家,无论数量还是医院的规模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从09年上半年的经营情况来看,该项业务已经完成了5.8亿元,预计全年的目标12亿元问题不大。同时,该项业务议价能力强,毛利率在8%-10%左右。

工业方面,公司经营的思路是将其作为OEM制造基地,短期内并不会加大研发投入或引进新产品。08年由于南京同仁堂因原料供应产生亏损,预计今年能够实现扭亏。

零售方面,公司有400家左右,由于受社区医院模式打击有点大,上半年增速只有个位数。不过公司准备利用零售这个平台,从药品向外延伸,经营与健康护理相关的食品、仪器、化妆品及书籍,逐步扭转零售毛利多低的局面,未来模式值得期待。

此外,公司上半年药房纯销增速在0%以上。总体来说公司上半年收入增速差不多在12-13%左右,基本符合年初预期,利润增速受益毛利率的提高要高于收入增速。

新医改是公司提升市场份额的机遇

新医改“基本药物实行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的制度改革将使医药商业行业的竞争格局发生很大的变化:一方面商业总量随着医药行业的扩容而增加,另一方面商业行业的集中度将提升,中小商业企业被淘汰,公司这类的区域医药商业龙头的市场份额肯定将会提高。

虽然市场有关于基本药物可能被降价的担忧,但我们认为这主要影响的是药品生产企业,对医药商业企业影响不大,商业企业将通过市场份额的上升来弥补。

外延式扩张在继续

公司意识到医药商业行业全国布局的重要性,一直积极向外扩张。08年和新疆建设兵团签订合作协议,参股新疆兵团医药公司40%的股份。尽管08年只贡献了52万元的收入,但新疆兵团下属2家三级、10余家二级和100余家团场医院,还有3300多家卫生站和卫生所,未来两年有望实现1-2亿元收入,并且新疆盈利空间较大,纯销毛利率高达13%,净利率也保持在5%以上。

今年对公司来说也是―个扩张年,目前沈阳、云南、湖北都在接触,都是以现销快配及药房托管的模式进驻。

定向增发的时间可能晚于预期

公司积极向外扩张并购,使得资产负债率高达近88%,明显高于行业平均值62%,财务费用也达9765万元。为此,公司6月2日公告,以当时的总股本25076.69万股为依据,按每股7.89元的价格定向增发不超过6400万股股票,募集资金在5亿元左右。根据目前的总股本30092万股除权后,将以不低于6.58元/股的价格发行7680万股,用于偿还银行借款。但增发出来的时间可能晚于我们预期。

但不管怎样,如果定向增长下批顺利,将会明显提高公司的资产水平,资产负债率预计会下降到78%左右,同时按照5131%的基准利率,每年财务费用就可节省2655万元,相当于带来这么多的利润总额。

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区域性的医药商业,对于终端的控制优势是明显的,这也是公司为什么能将医药分家的新模式一一药房托管做成功。虽然目前贡献的量比较少,也不能判断是否可以作为医药分开的标准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不管怎样,新医改对药方托管模式的影响偏向利好,即使国家采取集中配送的政策,南京医药也能凭借其在江苏、浙江等区域地位占据较大优势。我们分两种情况来估值:(1)如果增发能够今年顺利完成的话,预计2009-2010年的每股收益为0.22元、0.28元,对应的市盈率为32.86倍、25.82倍;(2)如果增发项目在今年不能顺利完成,那么财务费用的大幅降低也会晚于我们的预期,预计2009-2010年的每股收益为0.16元、0.25元,对应的市盈率为45.18倍、28.92倍。综合起来,我们暂时维持“推荐”评级,并继续关注其后续发展情况。

上一篇:电力龙头 核能新秀 下一篇:应对震荡捕捉个股补涨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