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与反思:新学校的发展

时间:2022-08-27 06:11:58

案例与反思:新学校的发展

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传承长沙市一中百年名校文化精髓,认真思考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与难点问题,积极探索新时期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办学规律,办学7年即获得令人信服的办学成绩,被教育界同仁和社会各界赞誉为“一所有教育理想、按规律办学、受人们尊敬的学校”。

一、从心灵走向心灵,返璞归真,追求教育的深度与境界

从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7年的办学实践来看,我们最大的收获就是:牢牢把握人的成长规律和教书育人的内在规律,由知识走向心灵,由注重规模的扩张速度走向注重品质的体验深度,凸显心灵在整个学校教育中的价值引领力和感召力。如果用一句话来回答,就是我们刻在校门口石头上的那一句话:把每一个学生放在心上。

把每一个学生放在心上,我们首先要强调的就是这个“心”字。把每一个学生放在心上,既是“学生第一”的学生观,又是“从心灵走向心灵”的生命教育观;既是尊重学生个性化心灵感受的教学观,又是构建符合学生心灵成长规律的课程观;既是涵括一切的教育价值体系,又是所有“将爱变成看得见”的教育原则。

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这所如此年轻的学校,何以能在长沙乃至湖南的中学教育版图上确立自己的地位?何以能赢得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的普遍赞誉?这一切,都得从我们的教育价值观说起。虽然,我们知道,这些年最引人注目的可能是中考成绩。在初中毕业会考中,我们的6A率已连续四年居全市第一。我们曾多次夺得国际中学生健美操大赛和国际机器人大赛冠军,荣获长沙市中学生足球男子组冠军,也曾多次获得长沙市中学生合唱比赛一等奖第一名,长沙市中学生田径赛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所有的成绩,都是我们办学的“果”,而它的“因”则在于深植于我们青竹湖湘一人心中的教育价值观。

把每一个学生放在心上,作为我们共同的教育价值观,可能很容易被解读为空泛的“以人为本”。我们感到,要将“以人为本”提升到新的境界,那就是学校教育要“以心为本”,以学生的心灵成长为本。明确以心灵为本,教育的价值与目标、过程与方法、评价与考量都将被重新定义。从这种观念出发,教育的目的不在于知识的累积,而在于心灵的转向;教育的力量不是基于教条的规训与教化,而是基于生活的体验与对话;教育的过程不是灌输与接受的过程,而是心与心之间平等交流的过程;教育的方法不是整齐划一的,而是因材施教,以尊重心灵的独立、自由、个性为原则。

二、以教师培训教师,涵情启智,注重办学的内涵与品质

没有一流的教师,就不可能产生一流的教育,也就没有一流的学校。几年来,我们深刻地意识到,要高度重视青年教师培训,深度关注教师的课堂成长。这是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尊重办学规律,回到教育本原的实践根基。

对于办学者来说,真正考验着我们智慧的,是如何因地制宜,选择最适合学校自身实际的方式,让教师不再只是人力,而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智慧支撑与动力源头。我校这些年致力于探索一条富有自身办学特色的教师培训之路。

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目前拥有教师247名,平均年龄只有34岁。这些年,我们立足于自己的园子,坚持以校为本,走以教师培训教师的内生型培训之路。

自2007年始,连续5年时间,我校每两周一次的青年教师培训从未有过间断。每次培训的主讲教师从哪里来?从自己教师队伍中的优秀分子中来。每次培训的主题从哪里来?从教书育人的真实问题中来。每一次培训,不求思想高翔,只求行动贴地。培训的时间从哪里来?中午半小时培训,形成制度,变成习惯,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场场必到。培训的实效从哪里来?每一次培训精心挑选主题,反复打磨内容,务求以“短、平、快”的策略营造校本培训的风格。

为了确保培训的实效,每一个培训主题的选择,每一个培训教师的确定,都必须由校领导严格把关。每次由谁来讲,须经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审定同意。确定人选之后,由校领导与培训教师谈话、沟通,商定培训的侧重点与文章的切入口,形成书面文章。为突出培训的问题意识和操作方略,很多培训教师往往数易其稿,但每一个教师都倍加珍惜这种分享经验与智慧的机会,享受这痛并快乐的成长过程。今年6月,我们将72次青年教师校本培训成果结集为《把每一个学生放在心上》一书,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我们教师培训教师的见证。我们欣慰地发现,这里的每一篇文字都是从真实的教育足迹里“长”出来的。正是5年坚持不懈的青年教师培训,奠定了我们“把每一个学生放在心上”的主体性根基。

学校发展的根基在教师,教师发展的根基在课堂。课堂是教师用心耕耘的田野,课堂领导力始终是学校领导力的核心。在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教师学科专业能力的发展主要以公开课、竞赛课的研讨为平台,构建了从校领导、教研组长到一线教师共同研课的良好机制。我们始终以一种“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艺术姿态面对课堂,表达我们对于课堂生命的敬畏,对教学理想的追寻。这些年,正是在研课、磨课、赛课中坚持以课堂启发课堂,以思想点燃思想,以智慧激活智慧,用心培养青年教师,我们创造了青竹湖小小的传奇与辉煌。

三、坚持以评价驱动变革,看重学生、家长的参与

怎样的课才是好课?教师有发言权,学生更有发言权。在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做教师,每学期都要接受一次来自学生的问卷调查,即由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进行评价。评价表上设计了“我最想说”,让学生对教师发表具体的看法和建议。学生都是不记名的,调查表不公开,甚至也不与教师“见面”,所有情况由学校专门汇总后再反馈给教师。对学生反映很有爱心的教师,学校予以公开表扬,对缺乏爱心的教师,学校行政会找教师单独谈话,提出改进意见。我们以为,这些调查问卷是每个教师个人的教育史,也是每个教师的成长史,更是师生心灵的共振史。那里有一个孩子的全部坦诚与勇气,也有一个教师的成长记忆。

有一个教学很出色的教师,平时总把“严”字当信条,表情严肃,从不大开笑脸,对学生批评多、鼓励少。结果这种“严之爱”没有让学生感受到,评教时,很多学生说她爱心不够,觉得只要她进课堂就会产生紧张和压抑感。学生的这种评价成为这个教师反思自我的镜子。自那以后,她逐渐改变自己。课堂上,经常挂着微笑。一个学年过去,学生对她的好评由原来的51%上升到了88%。可以说,类似这样的来自学生的真实评价,既给每一位教师带来反思的契机,也让师生真正心心相印。

学校的功能历来不能包办教育的全部,必须结合多种元素办学,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缺一不可。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十分重视畅通学校与家庭的联系管道,力求取得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合力的极大值,除了部分学生自愿入网的家校信息平台,每一位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学生的家长,每个周末都可以收到由学校统一印发的家校联系单。这张小小的家校联系单由班主任自主设计,涵盖了八个方面的内容,形式活泼、内容丰富、交流及时、温暖人心。

四、用文化滋养文化,循序渐进,激活管理的生机与力量

实施学校文化管理的关键在于文化精神的培育。几年来,我们始终重视的是文化的生成规律,坚持以文化滋养文化,循序渐进,在青竹湖湘一校园培植一片葱绿的文化生态。

一是以名校为母体吸纳文化的滋养。文化的生成在于时间的积累。其实,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还是一所很年轻的学校,说不上它的历史文化有多深厚。但是,我们得天独厚,拥有一个极其宝贵的文化母体,那就是具有百年历史的名校——长沙市第一中学。在我们的办学过程中,从长沙市一中引入的优秀教师一开始就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骨干,他们是一中文化精神的种子。我们知道,创办于1912年的长沙市一中,在一百年波澜壮阔的办学历程中,以“公”“勇”“勤”“朴”为校训,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大情怀、大担当、大视野的一中学子。这所百年名校“以天下为己任”的办学宗旨,成为年轻的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的文化乳汁。因此,每一届新生开学,我们都要将学生带到一中校园,感受一中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才辈出的办学传统,架起从青竹湖到清水塘的文化桥梁,让学生一入学就获得校园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二是以沉静的心态守望文化的生长。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办学的前三年,我们没有提出任何理念,更没有喊出任何口号。因为我们相信,文化从来要在自己的泥土上一颗一颗地播种,一株一株地生长,一天一天地培育。也就是说,校园文化不是凭空而降的,不是吹出来的,它永远长在自己的脚下,开在自己的园子里,它从我们的办学实践中自然生长出来。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我们相信大道至简,追求少而精,拒绝多而滥,让校园简朴、宁静而大气。这几年,我们在校园里做的显性文化标识只有三处:一是校门口立着的那块刻着“把每一个学生放在心上”的石头;二是请著名书法家颜家龙先生书写的、制作在墙上的“善、勤、健、朴”校训;三是挂在办公楼下的一副对联:“育德归仁,为人师亦为世范;滋兰树蕙,有大爱自有英才。”在我们看来,有没有一种沉静的心态、至简的情怀,决定着文化的种子能不能自然地生长。

三是以渐进的方式濡染师生的精神。校园文化管理从来不可能依靠灌输,它总是以缓慢而渐进的方式影响人,感化人,濡染人。前面说过,我们提出“把每一个学生放在心上”这个理念,时间也还不长。为什么这个命题一提出来就会获得如此大的共鸣呢?因为,这个理念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酝酿已久,呼之欲出。这样的理念是从我们的教育问题中生长出来的,而不是外加的,更不是强加的。这是基于问题解决的思想升华与文化提炼。因此,它不是校长一人的灵光乍现,而是“青竹湖湘人”的一种情怀。

(作者系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校长)

上一篇:沟通是一门艺术 下一篇:西安市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