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功夫熊猫》中的美国文化探究

时间:2022-08-27 05:25:18

电影《功夫熊猫》中的美国文化探究

[摘 要] 美国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通过宣扬个人不断奋斗个人价值梦想的自我实现。电影是人类工业发展下的产物,所以电影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具有紧密的关系。在美国好莱坞的动画电影中,不管是对于传统外来故事进行的改编,抑或是编剧重新创作的神话,无论电影主人公生活在什么时间与地点,自身有着什么样的文化背景,在美国动画电影中都会体现出美国文化精神的内涵。本文试图分析动画电影《功夫熊猫》的文化主体,探讨美国文化精神中的典型特征与成因。

[关键词] 美国文化精神;个人价值梦想; 《功夫熊猫》; 内涵典型特征

电影是人类工业发展下的产物,所以电影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具有紧密的关系。我们通过大银幕,在表层看到的是电影作品对观众们展示出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风格迥异的角色形象,但是实质上电影作品表达出人类对现代社会、对时代的研究与思考。作为电影艺术的特殊类型,动画电影作品与其他普通电影不同之处在于,动画电影中的主人公与景物都是设计出来的。但是作为现代电影类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画电影依然能够借助设计虚拟的跌宕起伏的情节来反映出人类社会的价值观念。电影《功夫熊猫》是美国梦工厂动画公司在2008年6月推出的动画电影大片,这部电影作品耗时五年,在还没有上映时候就备受世人关注。这部动画电影的情节十分简单:主人公阿宝是一只中国大熊猫,他从小在鸭子父亲的面馆中帮忙,但是平庸的生活让他没有一丝兴趣,他希望有一天能够成为一个功夫高手。在一次意外的事件中,大熊猫阿宝成为维护整个和平谷中神龙战士,这个不会一点儿武功的笨蛋在故事结局超越了自己,掌握了功夫的精髓,用正义打败了那些坏人角色。尽管故事情节设计得十分简单,但是却能够让看了影片的观众们流连忘返,除了故事情节的搞笑,另外的原因就是这部电影蕴涵的中国元素。但是揭开电影来看,这部作品的核心工作人员却没有一个中国人,虽然这些人员对中国元素十分推崇,但是美国文化才是他们的思想根源,因此我们说这部看似十分中国化的动画电影,其中依然呈现出美国文化的思想价值取向。

一、当代美国文化精神分析研究

我们目前所研究的美国文化精神主要强调了个人价值、推崇勇于开拓的思想观念,借助个体来实现最终的人生梦想,这些是整个美国民族精神的核心所在。而这样的特殊文化内涵首先就是众多群众关注的个体成就,他们将这些观念思想沉淀为个人英雄的崇拜主义思想,在另一方面,是美国整个民族始终相信永恒的希望,敢于积极乐观地去追求希冀。美国大众同时也推崇人人平等的内涵精神,人们认为只要依靠自己的不懈努力,就肯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最终人生梦想,获得成功。因此,美国群众只肯去相信依赖自己,主张自力更生,为了获得成功他们不会追寻前人的脚步,而是敢于冒险,鼓励人们实验与探索,对于白手起家的人更是有着赞扬的态度。

当欧洲第一批移民漂洋过海来到北美洲定居,他们就开始了一条探寻未知路的旅途,成功地挑战了大自然的极限,在这些移民者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成功并不依靠家世,也不依靠别人赐予,全是依靠个人进步。在美国民族文化精神中,最重要的并不是一个人家庭出身与背景,而是这个人的才华与能力,并且要找到途径来证实自己的才华与能力。可以说这种弘扬个人奋斗精神的信念,渗透在美国现代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而在现代的美国电影中,也将美国文化通过多种题材展现出来。

二、电影《功夫熊猫》中渗透出的美国文化内涵分析

(一)具有的权势距离

之前Hofstede把全世界多个国家地区的特殊文化从权势距离的多种角度从大到小依次分类,“具有权势距离较大的国家的群众会十分相信权力、权威等因素是充斥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不争事实。然而这种特殊的文化是能够客观真实地传授给自己的成员的,在这样的世界上,在社会中每个成员个体之间的权利都是不平等的,而每个社会成员个体在社会中都拥有自己不能取代的位置,然而在一些具有较少权利的小国家传统文化影响下,这些国家的社会群体却认为,在现实社会中每个成员都必须要具有平等的权利,如果要施行等级制度,是难以实现的”。

《功夫熊猫》电影主人公熊猫阿宝可谓出身贫苦,从小喝着面条汤长大,也没有多少过人之处,不但一点也不会功夫,并且身手不够敏捷,但是阿宝一直都有着一个英雄梦。无意中他被乌龟仙人点化为神龙战士,自己扛起了维护和平谷安全的使命。但是熊猫阿宝并不会武功,所以受到了浣熊大师和他的五个徒弟的质疑,因此阿宝不但没有被众人所接受,还因此被他们歧视,并经受了许多磨难。但是阿宝有着积极乐观的态度,他从没有因为遇到一些困难就试图放弃了自己的梦想,不会轻易选择放弃,他努力朝着自己的伟大梦想与目标逐渐靠近。阿宝知道并且很了解,每个人都是生来平等的,并且需要依靠自己的不懈努力来最终实现自己伟大的梦想,展现自己的价值。

古代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等观念意识能够凸显出传统中国封建制度的森严与残酷,我们可以看到在电影《功夫熊猫》中,阿宝的浣熊师父下面的五个动物徒弟对他始终毕恭毕敬,不敢违背师父的任何命令。但是在主人公心目中却没有这种古代中国的封建等级观念,他喜欢拿师父来调侃,从来对师父都是嬉皮笑脸,甚至敢反驳师父的命令,他的这种性格态度与对浣熊师父尊敬有加的五个徒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不难看出,在美国传统文化精神属于权势相对较弱的思想观念,主人公阿宝完全是一个充满诙谐幽默、怀揣梦想的现代美国青年,我们在电影情节中时常可以看到这些特征。

(二)避免不确定的程度

不同民族文化中的人们对于无法确定的客观事物,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比较放松,而为了避免一些不确定的相对程度较弱的文化内涵,很容易选择容忍一些不是传统文化的行为举动。尤其是在我们中国人心中,一直将熊猫放在可爱诙谐的国宝位置,动画片也将它设定了一个可爱的角色,却很少有人会将熊猫联想到一个衣衫褴褛的形象,但是这部电影的导演却试图彻底颠覆了传统熊猫可爱形象,为我们展现出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不拘小节的人物形象。并且在对角色关系设置方面,这部电影导演同时安排得出乎观众意料。在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中具有“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的思想,但是阿宝的爸爸却是一只丑陋的鸭子,也许这才是电影创作者为后面电影作品预留的伏笔,然而这种颠覆传统创作思想的动画设计也会让多数国人观众感到十分不舒服。

在电影中,熊猫阿宝家开张的面馆生意十分红火,他的鸭子爸爸希望阿宝能够以后胜任老板的角色,顺利接手自己的面馆,尤其是在听到阿宝说晚上做梦梦见了大碗面条之后就欣喜若狂,认为阿宝要子承父业,这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思想观念中,儿子继承父亲的家业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但是熊猫阿宝果断地抛弃了曾经安稳坦荡的生活方式,而是为了自己追求的伟大梦想而不断去奋斗,可以说我们能够从阿宝身上看到美国人具有的传统冒险精神,因此在电影《功夫熊猫》中所能够体现出的创作者与主人公阿宝身上的美国传统文化精神都受到了传统文化体系的影响,而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敢于去挣脱传统思想观念,奋力去迎接各种挑战,实现自己的美国梦想。

(三)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精神分析

我们说群众在自身情感上不会依附于某一个组织机构;个体具有自己的财产、思想观念的权利。而与其相对应的是集体主义,人们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会将社会分成群内与群外两类。个体依赖于群内人的照顾,一般体现在家庭、亲友、民族等,并且也同时要对这个群体忠诚不贰。

在我们中国人的思想观念里,只有依靠大家齐心才可以战胜了困难,许多中国功夫电影剧情设计都是正义的力量团结协作,最终战胜了邪恶势力。但是在电影《功夫熊猫》中,我们可以看到打败邪恶势力的并不是那些武功高强的勇士,也不是有着高深武功的浣熊师父,而是一点武功也不会的主人公阿宝。熊猫阿宝天天坚持练习武功,想要学习到吴氏断骨指的奥秘,并且依靠自己的力量打败了雪豹太郎,完成了拯救和平谷众生的重任。就像是美国大片结局一样,能够最终拯救全人类的只有一个伟大的英雄,并不是一个完整群体,在每部电影中只会去突出一个人物个体,也就是那个“我”的全部成就。我们说电影《功夫熊猫》中着重突出了熊猫阿宝实现梦想的过程,这与故事最开始熊猫阿宝做梦的内容相一致。可以说美国文化精神中的个人主义全部倾注在了阿宝这个个人英雄主义情结严重的形象。

三、美国电影中的文化包容性

由于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他们的祖先都不是美国人,而是全世界的人群。所以美国的民族文化也是融合了多元文化主义,而这种多元文化产生出了美国文化包容性的特征。电影作为现代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不例外,现代美国电影所推崇的商业至上原则是正确的,它将自身位置融入于世界电影市场中,而不是仅仅局限在吸引自己国家观众的层面。因此,除了汲取本民族传统文化内容外,还会将世界多个民族的文化吸收,采纳,这也是现代美国电影的文化战略之一,而外包装“中国化”的《功夫熊猫》就是这种品牌文化战略推广方式的具体表现之一。

在中西文化融合的趋势下,两种文化依靠不同方式与路径得到了很好的融合与发展。美国现代电影创作无论从题材、主题、风格形式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突破,将特定的商业元素渗透进作品中,选择能够保证电影票房收入的形式基础上,创作出大量符合观众口味的故事情节。电影《功夫熊猫》有着浓郁的中国风,不但为美国好莱坞电影行业创造出巨大的商业利润,并且也将东方气质借助电影艺术形式推广到国际性舞台,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融合,对推动世界文化融合起到重要作用。

四、结 语

电影作为现代人类文化休闲生活的组成部分,能够直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美国电影自然会融入进去美国文化的精神内涵,蕴涵着美国民族深层次的文化价值观念,宣传着民族自身的文化价值观念。虽然电影《功夫熊猫》中充斥着中国元素,但是这只是一种电影叙事的工具,电影中实质的精神核心依然是美国的。

[参考文献]

[1] 任俊蓉,刘子建.东学西读——论《功夫熊猫》中国元素的应用[J].电影文学,2008(18).

[2] 路培培.异域文化视野下的中国想象——评《功夫熊猫》[J].电影文学,2008(20).

[3] 张炎.从《功夫熊猫》看美国文化的价值取向[J].电影文学,2009(03).

[4] 移星.从《花木兰》《功夫熊猫》看好莱坞眼中的中国文化[J].理论与创作,2009(01).

[5] 谢新华,耿得安.大众文化全球传播视域中的民族传统文化——以美国影片《功夫熊猫》为中心的考察[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01).

[6] 伍振.学习《功夫熊猫》的真功夫[J].政工研究动态,2008(13).

[7] 文俊鸿.《功夫熊猫》艺术与文化的双重突破[J].长城,2009(10).

[8] 龙中莲.跨文化交际主题的深入——从《功夫熊猫1》到《功夫熊猫2》[J].四川戏剧,2011(05).

[9] 唐永勇.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化创新之路——对《功夫熊猫》的反思与启示[J].长城,2009(06).

[作者简介] 姚艳(1981— ),女,陕西临潼人,硕士,渭南师范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化与翻译。

上一篇:试析《香水》中的嗅觉现象学与死亡美学 下一篇:影片《想爱就爱》对泰国社会的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