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中隐性课程作用

时间:2022-08-27 02:30:03

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中隐性课程作用

在当下的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中,教育者对隐性课程有意识的关注和研究相对较少,但这并不能降低该课程在艺术设计学科发展以及学生多维能力培养方面的积极影响。前文通过探讨隐性课程的特点,明确了该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下文以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2009级室内设计教学实验班为例,剖析隐性课程对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的重要作用。

1.帮助学生建构跨界的知识体系

2009年,在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原有行政和教学管理体系下,室内设计教学实验班成立,原有的教学理念、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模式也得到了改良。其中,隐性课程首次被纳入室内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并以讲座欣赏、社会实践和开放作业作为该课程的主要课目。以讲座欣赏课目为例,四年来,教学实验班先后举办了21次专题讲座,涉及音乐、舞蹈、文学、诗歌、建筑、当代艺术、时尚、服装、电影、趣闻、留学及就业等不同主题,并在每次讲座的尾声为学生预留自由讨论的时间。因此,学生可以通过讲座、自由讨论和自主学习提高对其他学科的兴趣和认知,从主观的角度构建自身的跨界性知识体系。更为重要的是,教学实验班的所有教师都被鼓励参与每次讲座以及自由讨论。由于绝大多数教师是在缺乏隐性课程的艺术设计教育中成长起来的,所以想要最大限度地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就需要从根本上转变这些教师某些不合时宜的、固有的教育理念。在高校教育中,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他们的内在品质、思想意识和观念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教学实验班鼓励教师群体参与隐性课程,期望他们通过不断扩展知识面,不断优化自身知识体系,从客观的角度帮助学生建构跨界的知识体系,并成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跨学科人才。

2.培养学生多元与开放的思维方式

笔者认为,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在校的学习成果和未来的发展。接受高等教育是培养多元与开放的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在艺术设计高等教育中,很多教师未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多元与开放的思维方式。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在教学实验班开办之初就看到了这一问题,很快便明确了隐性课程与拓展思维方式之间的密切关系。现下,教学实验班的学生毕业已经整整一年,当教师再次提及“隐性课程对你的影响是什么”这个问题时,大部分学生认为隐性课程培养了自己思维方式的多元性和开放性。他们说隐性课程让自己首次接触到了多元性这个学术词汇的真实内涵,并从授课教师及讲座嘉宾身上了解到了不同的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以及多元文化对艺术设计的意义。对学生而言,这些收获帮助他们树立了对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多元性的认知,进而促使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和评估某一事物,尽量使他们摆脱对事物习惯性的固有认知,最终形成自身多元的思维方式。同时,多元的思维方式又是形成开放的思维方式的基础。换句话说,只有当学生认可多元性,并以多元的方式认知周遭事物和解决问题时,他们的思维方式才会真正具有开放性,才会允许外界的大量信息不断地介入,随之留给自己相当多的空间思考、拓展,以达到对艺术设计理论和实践更深入的阐释和理解。因此,对艺术设计教育教学而言,隐性课程提供了一个培养学生多元与开放的思维方式的机会。

3.促使学生形成多样性的设计语言

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媒介,是传递信息和情感的工具,也是大众普遍认可的沟通符号。基于这一认知,教学实验班将设计语言,尤其是艺术设计学科的设计语言定义为:一种通过实践习得,能准确传递艺术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与思想,并易于被大众正确解读的符号。因此,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内容即是如何让学生在四年的大学学习中获得这种语言能力。然而,笔者认为习得统一的、专业的设计语言并非艺术设计教育的终极目标。艺术设计教育应使学生在获得设计语言能力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发展出多样性的、具有个人特点的设计语言,以增强学生的竞争力。很多艺术设计教育者认为设计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与感知能力、想象能力及表现能力的培养有着密切关系。于是,在教学实验班的隐性课程教学中,教师利用有关音乐、舞蹈、电影和文学的讲座,试图将学生不同的感觉沟通起来,形成由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构成的通觉,进而优化他们的感知能力。同时,通觉的形成又使学生具有更强的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此时,学生已经不限于仅通过视觉感知、想象和表现自身的设计理念与思想,他们更为自由,拥有更多的表现途径,并逐渐在众多途径中形成具有个人特点的设计语言。而这一点对培养优秀艺术设计人才尤为重要。结语我国教育理论界关注和研究隐性课程已经30余年。然而,时至今日,艺术设计学科对隐性课程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相关的研究和探讨也是寥寥无几。通过教学实验班的教学实践,笔者认识到隐性课程对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的重要作用。同时,笔者也期望更多的学者投身到艺术设计学科的隐性课程研究中,为学生开发更合理、更有效的隐性课程。

作者:刘益

上一篇:文化建设对学生发展成长之影响 下一篇: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