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待遇调研

时间:2022-08-26 09:03:03

基层干部待遇调研

门士乡基层干部待遇调研报告

村级干部是推动农村工作的主导力量,其工资待遇落实情况,不仅关系到村级干部队伍的稳定,而且关系到农村基层政权的巩固,现阶段基层干部的待遇问题成为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根据县主题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的“十点”要求,借助门士乡“反对分裂、维护稳定、加强团结、促进发展”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期间,对村干部待遇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

一、门士乡基层组织现状

1、基层组织现状

门士乡两个行政村九个作业组,共279户2082人。门士村、索多村各一党支部,其中索多村基层党员43名,门士村基层党员84名。其中门士村分为五个作业组(按地域划分第一作业组分4个小组、第二作业组分3个小组、第三作业组分9个小组、第四作业组分6个小组、第五作业组分6个小组),门士村分为28小组;其中索多村分四个作业组(第一作业组分4个小组、第二作业组分5个小组、第三作业组分6个小组、第四作业组分5个小组),索多村分为20个小组。

每个作业小组均由一名组长,一名副组长,共96名基层干部。九个大的作业组正副组长,共18名。加之“一肩挑”“交叉任职”以来,门士村、索多村支部书记(副书记),主任(副主任),村委委员等共计8人。但组长的工资待遇低,而且村委会承担一部分工资的支出,老百姓筹资一部分,给基层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基层干部长期扎根基层,条件艰苦,村每五年换届一次,但是连续农村工作10年以上的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较多,大部分基层干部担任时间均不少于五年。

2、基层干部工作、生活现状

基层干部大多生活较困难。各作业小组的组长、副组长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村组事业,每年的草场承包工作,农牧民草场矛盾纠纷的排解等,自己很少有时间打理家庭的生产、生活,每年的报酬十分有限,非常困难。

大多数组长、副组长开展着正常工作,由于基层干部待遇不高,任职时间长,没有创意,开拓性不强,积极性调动不起来。

大多数干部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工作作风、方法、思路逐渐跟不上发展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开展。

3、基层干部文化结构

基层干部的文件程度均为小学程度,部分为脱盲水平,平均年龄构成40岁左右,年轻的干部较少,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工作的创新性。

4、基层干部思想状况

通过“四观”、“两论”和斗争的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基层干部的思想理论素养普遍提高,能自觉把学习理论知识,并作为明辩是非的“试金石”、强化党性修养的“炼钢炉”、促进工作的“加油站”。

二、村干部待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于“一肩挑”“交叉任职”的基层干部,县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提高了其待遇水平,但是大多数最基层的干部,县上则没有提供待遇,目前大多数村小组的基层干部,生活都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1、基层干部待遇情况

村各小组组长(副组长)待遇是实行按年计发。每年村委会通过向农牧民群众集资,并且村委会通过一些微薄的收入,每年支付给各小组组长、副组长每人600元的工资。

2、待遇偏低,影响工作的正常运转

基层干部的待遇都普遍偏低,特别是小组干部待遇就更是低下。由于农牧业经济收入薄弱,基层干部收入低,加上工作难开展,能胜任村干部的,基本上是各村里面的能人,而他们的收入和一般群众没有多少区别,这就严重影响了其工作积极性。村基层干部的后顾之忧无保障,基层小组干部不像我乡干部职工一样,无基本工资、级别工资、工龄工资等,打击了基层干部的工作激情。

3、基层干部素质偏低,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在我乡村级基层干部队伍中,大部分都是小学学历,个别是脱盲的文化水平。由于素质偏低,对农牧区基层干部的规范化管理造成一定的难度,再好的制度,很难坚持和完善。基层干部没有较高的理论功底,就很难持续创新各项工作,很难持之以恒,不利于民主的进一步完善。

4、村委会经济负担重,致使入不敷出。各个村都设有组长,副组长,门士乡共有48个小组,村委会需要向农牧民征收部分资金,村委会经济来源微薄,并且农牧民大部分较贫困,门士村有49户贫困户,索多村有37户贫困户,经济压力太大,收缴费用困难,致使经济负担过重。五保户贫困户等家庭的供养,有时村委会提供部分补贴,致使经济入不敷出。

三、落实基层干部待遇的建议

加强和规范村级基层干部工资待遇的管理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关注,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尽快加以解决,以充分调动和维护好村级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各村工作顺利推进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1、提高基层干部待遇。为了让基层小组干部继续感受党的温暖,发挥他们的作用,彻底消除他们内心深处的失落感,建议上级部门以发放生活补贴的形式,定期定额发放给基层各小组干部。另外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保障机制实施方面,能否出台由县乡政府买单,给予适当的补助,以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生活困难。

2、完善村级待遇的支付办法。一是合理调配转移支付资金。按家庭的富裕程度每年进行收缴的钱数,进行筹款,不增加农牧民的负担。二是村委会,在考虑其支付能力的情况下,适当的提高支付比例,以减轻农牧民的负担。再次,建议上级有关部分能否考虑解决部分资金,用于村级组织的各项工作,及村各小组干部的待遇问题,及时保证村级组织支付资金及时到位。

3、实行工资“保底”制度。要千方百计落实村级基层干部的工资待遇,满足村级基层干部的基本生活需要,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确保村各小组干部无所怨言。在确定的村级干部工资待遇总额内,年终根据村委会的资金收入,给予年终一次性分红。

4、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是保证村级干部工资待遇的治本之策,一是开源节流,村委会尽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管理费用开支,并且要考虑村委会组织的实际承受能力,切实为村级组织减负。二是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涵养财源,村居要根据本地实际,发挥优势,挖掘潜力,通过各种方式,增加集体收入。也可通过增加农牧民劳务创收等,拓宽经济收入来源。

5、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干部的激励保障机制。从稳定基层干部队伍出发,切实解决好村级干部的后顾之忧。一是积极发展农牧民经济,从根本上解决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问题,从而保证村干部的待遇。二是建立农村干部待遇保障体系。本着量力而行、逐步纳入的原则,突出任职年限,突出贡献大小,突出激励约束,对农村干部正常离职后实行补贴政策等。

6、建立健全后备干部队伍选拔机制。从当前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现状看,存在年龄偏大、文化层次偏低的问题。要保证基层干部队伍后继有人,避免出现“断层”,加强后备干部队伍的培养势在必行。按照德才兼备的要求广辟渠道,搞好后备干部的预选工作。一是把大中专毕业生中的知识型人才作为村级后备干部预选对象,从基层公务员队伍中预选乡村后备领导干部;二是从致富能手中优选管理型人才,把那些农村致富大户和致富能人列入后备干部队伍;三是从进步青年中推选开拓型人才;四是从农村科技骨干和技术能人中筛选科技型后备干部。通过基层干部的选拔,提高村小组基层干部的文件水平,要多种形式,对不称职的基层干部,实行淘汰制,保证工作局面的平稳,使农牧民对支付各小组干部的待遇方面,切实得到实惠。

上一篇:以城乡一体化的社保体系解农民失地之忧 下一篇:如何让农民解决三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