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早期肢体功能锻炼的研究进展

时间:2022-08-26 08:28:11

脑卒中患者早期肢体功能锻炼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脑卒中患者发病急骤,恢复较慢,易留下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发病初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可防止肢体关节挛缩和废用性肌肉萎缩,可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恢复肢体功能,充分发挥残余功能。

1 早期肢体功能锻炼时机

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应尽早开始,早期时间窗内(24 h)功能锻炼,能纠正和改善预后以避免脑损伤加重,抢救损伤而死亡的脑细胞,修复脑组织。多数研究者认为,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在患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无神经学症状进展后48~72 h内为宜。还有研究者认为,对于中量脑出血患者为发病后7~14 d,小量脑出血患者为发病后6~7 d,脑梗死患者发病后4~6 d[1]。

2 早期肢体功能锻炼方法

2.1良肢位的摆放 良肢位即早期抗痉挛的,使偏瘫后的关节相对稳固,可以有效A防上肢屈肌、下肢伸肌的典型痉挛模式,同时也是预防以后出现病理性运动模式的方法之一,防止废用性萎缩、患肢水肿、关节畸形、痉挛和失用性综合征[2]。良肢位是一种临时,需2 h变换一次。

2.1.1患侧卧位 尽量多采用此,可增加患者偏瘫侧的感觉输入,增加患者对偏瘫侧的认识,同时健侧上肢可以自由活动,利于患者独立完成部分日常生活活动,姿势为患侧肢体在下方,患侧肩部前伸,肘伸直,前臂外旋放后,手指伸展,背部垫软枕,60°~80°倾斜为佳[3]。患侧下肢稍后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健侧下肢髋膝关节屈曲,小腿下垫一软枕。

2.1.2健侧卧位 将患者头颈部垫舒适软枕,避免头屈向患侧,健侧肢体在下方,取舒适,患侧肢体向前伸,肩关节保持屈曲100°的位置[4],胸前放置枕头,肩肘关节置于枕上,肩胛骨上提及前神,肘关节伸直,腕关节背屈,手指伸展,手心向下,患侧下肢下垫一枕头,患肢屈髋屈膝垫于枕上,踝关节背屈90°,足部也垫于枕上,防止足下垂[4]。

2.1.3仰卧位 尽可能少用此,仰卧位容易诱发异常反射活动,加重日后的痉挛异常运动模式,亦容易引起尾骶部及足跟压疮。姿势为枕头不要过高,避免颈椎、胸椎前屈,患者面部转向患侧,肩关节置于外旋外展位,肘伸直,腕背伸,手指伸展,下肢伸直,膝关节稍屈曲,大腿外侧放置沙袋防止髋外旋,踝关节尽量背屈,脚下放置足托,防止足下垂。

2.2肢体关节功能锻炼

2.2.1按摩 多数研究者认为,关节功能锻炼前辅以肢体按摩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和减轻浮肿及痉挛,有利于运动功能的恢复。按摩动作轻柔缓慢,嘱患者平卧放松肢体肌肉,上肢屈曲内旋,从肩部周围开始,至上臂、前臂和手部进行揉捏按摩,下肢轻度伸髋屈膝,从大腿开始至小腿、足部进行揉捏按摩,对肌张力高的肌群采取安抚性质的推摩使其放松[5]。按摩可在每次被动和主动运动之前进行,可预防关节损伤和半脱位。

2.2.2被动锻炼 一般来说发病3 d即可进行被动功能锻炼[6]。按关节活动轴进行被动运动,从大关节到小关节[7]。

2.2.2.1上肢被动锻炼 患者取仰卧位,护士站在患侧协助患者抬高患肢,使肩关节做前伸、外展、外旋、内旋动作,肩胛骨上抬、前伸,肘关节屈伸,前臂旋后,腕关节屈伸及桡尺侧偏移的活动,掌指关节屈伸,对指,握拳,释拳。

2.2.2.2下肢被动锻炼 患者仰卧位,由护士协助依次进行髋、膝、踝、足各关节运动,首先膝关节屈曲,护士扶膝左右轻柔摇摆,使髋关节内收、外展运动,此运动熟练后亦可带动身体向左右移动,然后护士扶膝向患者胸前屈曲,再扶膝伸直下肢,接着一手扶踝关节,一手握足掌、轻柔旋转踝关节,最后一手托足、一手推动脚掌,使脚掌和脚趾同时做内收、外展运动。被动锻炼必须坚持不少于2~3次/d,不少于15 min/次。全关节运动应在无痛情况下进行,并且逐渐加大活动力度和范围,可有效防止关节强直及肌肉挛缩。

2.2.3主动锻炼 肌力恢复即可进行主动运动。患者可在床上自行练习负重锻炼、翻身锻炼、坐起锻炼、站立锻炼、步行锻炼。可将患肢各关节做上举、外展、外旋、内收、屈曲等练习,同时训练患者的抬头、挺胸、挺腰、抬臂、抬腿等动作[8]。患肢功能锻炼同时,健肢也应协助锻炼,不断强化神经肌力紧张,可以有效预防继发的发生。

2.2.3.1负重锻炼 用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前伸、上举过头,肘关节尽量伸直,可抑制上肢的屈曲痉挛。再将健侧下肢放在患侧下肢下,患肢轻轻抬起锻炼负重。负重锻炼可促进静脉回流,预防水肿[9],为独立翻身打基础。

2.2.3.2翻身锻炼 健手握住患手使肘关节伸直,连续向患侧往返摆动2~3次,幅度逐渐增大,依靠摆动的惯性带动躯体转向患侧,同时健侧下肢膝关节屈曲向患侧摆动,完成从仰卧到翻身侧卧。护士可在患者无法独立完成动作时轻推肩胛骨和骨盆予以协助。

2.2.3.3桥式锻炼 患者仰卧,双膝屈曲,双足用力踩床并伸髋,抬臀,使身体形似“拱桥”,骨盆两侧保持同一水平,尽量不要倾斜。桥式运动可以抑制下肢伸肌痉挛,有利于提高骨盆对下肢的控制和协调能力。需注意抬臀后不可长久停顿,应反复进行等张运动。

2.2.3.4坐位平衡锻炼 将床头摇高分别30°、60°、90°,达到能保持30 min的90°后[10],从平卧位转为不同角度的倾斜位直至直立坐位。坐位应使髋关节屈曲接近90°,脊柱应伸展[11],患者身体两侧放置保护性物品防止身体倾斜。

2.2.3.5坐起锻炼 患者先可借助外力训练坐起,在床尾系绳或宽布条,双手拉住坐起,熟练后可训练自行坐起。自行坐起方法为患者仰卧,身体移至患侧床边,健侧腿置于患侧腿下,抬健侧腿使患侧腿移至床边垂下床缘,身体向患侧旋转,抬高头,将手伸到患侧推动床缘,使身体抬起呈坐位,同时健侧腿垂下床缘。护士可在患者坐起过程中帮助抬起肩部同时下压骨盆,完成坐起锻炼。

2.2.3.6站立锻炼 患者可自行坐起并保持身体平衡即可开始站立锻炼,护士协助患者站起,患者可手扶栏杆或平行杆木,护士应站在患者一边予以保护,并指导患者双脚分开、上身稍前倾、双膝稍屈曲、重心均匀放置双下肢,15 min/次左右。

2.2.3.7步行锻炼 一般在患者达到动态站位平衡,患腿持重达体重一半以上并可向前迈步开始锻炼[11]。患者先手扶栏杆原地踏步,配合适当的抬腿运动,先抬患侧大腿,当下肢重心平稳时可双替抬起,平衡较稳定并能重心转移时可手扶栏杆侧移,动作应缓慢,鼓励患者迈步前行,一侧手扶栏杆,一侧由护士托住前臂,刚开始用健腿迈步,动作平稳后用患腿迈步,护士可自己迈步指导患者前行。步态渐稳,鼓励患者撑着拐杖前行。步行锻炼强调患侧持重能力及膝关节屈肌和踝背屈肌的锻炼,在步行锻炼过程中要求护士始终伴随患者,给予必要的保护及适当的心理支持。

3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根据患者的肢体障碍程度选择一定的活动内容[12]。指导患者练习四肢及手指的控制及协调功能,原则上由易到难,循序渐进[13],鼓励患者利用健手或健手Ф患手进行抓物、捡物、握笔、洗脸、刷牙、喝水、进食等一些日常行为训练,加强手的精细、协调、控制能力,在日常生活能力训练项目中尤以移动能力的训练最为重要,尽可能利用患肢的残余功能,借助工具从床移到轮椅,从轮椅移到任何位置,以逐步提高功能恢复。

4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重要环节,是康复训练成功的基础和保证[14]。脑卒中是突发疾病,自觉症状明显,致残率高,患者发病初期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易产生恐惧、绝望、焦虑的情绪,造成心理障碍,表现为紧张不安、心悸、气促、血压升高等躯体症状,此时,护士应给予行为性心理支持:从指导患者进行肢体的摆放到翻身、被动和主动功能锻炼等,使患者认识到坚持功能锻炼会达到康复的效果。当病情得以控制进入稳定期时,患者担心疾病造成偏瘫难以康复,并对反复检查和治疗缺乏耐心,极易产生急躁、多疑、失望的心理反应,表现为喜怒无常、胡乱猜疑、不思饮食,并产生对抗心理,拒绝功能锻炼,这时期的脑卒中患者如果并感障碍,直接影响患者对康复治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至于失去神经功能康复治疗和康复训练的最佳时期[15]。所以,护士应给予支持性心理支持,针对在功能锻炼过程中出现心理疲劳的患者进行安慰、鼓励,解决锻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协同家属共同给予患者精神支持,帮助患者完善家庭支持系统。当病情进入恢复期时,因肢体功能恢复缓慢,患者往往会出现悲观、失望、抑郁的心理反应,表现为消极怠慢、不思饮食、唉声叹气等情绪,此时,护士应给予认知性心理支持,倾听患者的倾诉,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通过传授疾病知识,疏导、劝解等方法,给予情感支持,使患者接受并配合功能锻炼。做好心理护理与躯体并存,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因功能障碍带来的悲观情绪,保持平和心境,促进疾病的康复。

5 健康教育

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出院后仍需坚持锻炼,否则会出现功能减退。家庭肢体功能锻炼包括肢体平衡、协调和速度锻炼,因此,出院前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十分必要。为患者制定一套有针对性的康复方案,针对患者的功能障碍程度进行相关的教育和指导。指导合理饮食,戒烟戒酒,防治高血压,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情绪稳定等;宣教的形式有多种,通过讲座、发放宣传册等方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有关知识的宣讲,使患者和家属掌握康复治疗知识与自我护理方法。

6 小结

脑卒中发病后大部分功能恢复发生在最初1~3个月内,较缓慢的功能恢复可持续1年。以往急性期患者由于医源性限制须绝对卧床休息,忽略了偏瘫肢体的功能恢复,导致致残率增高。如今,许多研究者认为抗痉挛肢位、变换和肢体主动运动、被动运动对血压若无明显影响,在患病后就可以开始进行了。早期锻炼既可促进神经细胞的功能恢复,同时达到预防废用性萎缩和关节强直、压疮的发生,所以对脑卒中患者给予早期的肢体功能锻炼,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须注意功能锻炼应做到整体综合锻炼与个体相结合,针对不同的病情采取针对性锻炼措施,只有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早期功能锻炼、心理护理等护理方式有机的结合,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能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春艳.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影响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5):207.

[2]杜晓丽.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实施功能锻炼的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12):26-28.

[3]陈敏.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11,35(7):537-538.

[4]张延红,赵晓丽,王东,等.早期综合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4(10):1564-1566.

[5]袁红.早期功能锻炼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33):124-125.

[6]陈福芳.80例脑卒中患者早期肢体康复的护理干预[J].中国医学创新,2011,08(32):85-86.

[7]王芳.早期功能锻炼对脑卒中患者疗效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23):101-102.

[8]陈志英,柳运贤.36例脑卒中患者肢体早期功能锻炼的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4):3360-3362.

[9]范春艳,耿韫.早期肢体锻炼对预防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9(12):51-52.

[10]吴小明,谢琴.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4(19):138-139.

[11]罗伯明,丁琼芳.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8):175-176.

[12]王江宁,卢丹丹.早期规范化康复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5(26):173-174.

[13]黄小艳.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6):503-504.

[14]刘志玲.康复护理的早期介入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4):736-737.

[15]喻艳.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2012,22(16):3254.

上一篇:肝癌超声图像纹理分形识别研究 下一篇:复方健骨关节汤治疗骨关节炎的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