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古代诗歌的编写

时间:2022-08-26 08:11:53

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古代诗歌的编写

一、语文教材概况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教学的主要媒体。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物质体现形式,它以具体的内容和直观的形式体现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是依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订的。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修课程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学生通过必修课教材的学习,应该具有良好的思想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语文的应用、审美和探究等方面得到比较协调的发展。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的诗人是令世人称赞的伟大的诗

人,中国古代的诗人更是世界史诗上颗颗璀璨的明星。自古以来,诗都是最含蓄、最委婉的表达方式,诗文的意蕴又有令人回味无穷的绵长,诗人或用诗来表达对爱情的渴望、对亲人朋友的思念,或用诗来阐述诗人远大的志向、报国的忠心等等。作为读者的我们,读诗也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会随着诗人精炼的字句走进诗人丰富跌宕起伏的情感世界,或怡然自得,或凄凉失落,或欣喜愉悦,或壮志难酬,这些都能透过最具表现力的诗流露出来。因而,这样一种精粹的文体在语文教材中必然占据重要的位置,那么,就让我们主要对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关于

古代诗歌的编写做一定的了解,去看看它是怎样编排的?为什么这样编写?有什么好处?

二、必修本古代诗歌内容选编与特点分析

必修教材“语文1”至“语文5”共五册,其中“语文1”至“语文4”有诗词选编的单元,而在这四册中“语文1”的诗歌选取的是现当代诗歌,所以关于中国古代诗歌的编写重点便落在了“语文2”至“语文4”这三册教材中。究竟这些诗词在这些教材中是怎样选取归类的、课文讲解部分又是如何安排、鉴赏提高又是从哪里体现的呢?这便需要对教材做进一步更深的了解。

1.必修本古诗内容选编

“古代诗歌”部分在必修“语文2”至“语文4”中均位于阅读与鉴赏模块的第二单元,每册书的整个单元全部选取的是中国古代优秀的诗歌篇目,每单元都安排4课,共选诗词22首,是每册书所有单元中课节最多的一个单元,足见语文课对诗歌教学的重视。每单元的4篇课文中都有精读和略读之分,一般都是前三篇精读,最后一篇略读,这便体现出了教师教学的重点。然而每册中诗歌的选取并不是随意、没有一点规律的,它们是经过编者精心挑选的能代表一个朝代特色的优秀诗作,有明显的年代界限。

(1)“语文2”:先秦到南北朝时期

在“语文2”中主要选取的是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提到诗,那得从诗的源头说起,所以首先给大家介绍的便是伟大的诗歌作品《诗经》,然后是一部惊世之作的节选――《离骚》,它是战国时期最有成就的诗词著作,《孔雀东南飞(并序)》又是我国古代最长

的叙事诗,接下来是魏晋时期的作品:《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这样可以让同学们深深地体会到诗的魅力,感受到诗在中国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进而对诗产生强烈的兴趣。

(2)“语文3”:唐代

“语文3”整个第二单元中所选取的诗作全部都是唐代的诗

歌,唐代是诗歌发展最为繁荣的巅峰时代,出现了大批有才华的诗人,呈现出大量堪称完美的作品,所以用一个单元来讲唐诗并不为过。那么,说到唐代,有两位伟大的诗人不可略过,有“李杜”之称的李白、杜甫,李白选取了《蜀道难》,杜甫则选了三首短诗。编者在众诗人云集的唐代又选编了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和李商隐的《锦瑟》《马嵬(其二)》。

(3)“语文4”:宋词

“语文4”的着眼点是宋代,宋代是词发展的鼎盛时期,本册第二单元主要将词分为豪放和婉约两种风格进行赏析,更选取了这两种风格的典型代表,豪放派有苏轼的《念奴娇》《定风波》,辛弃疾的《水龙吟》《永遇乐》;婉约派的有柳永的《望海潮》《雨霖铃》,李清照的《醉花阴》《声声慢》。两种迥异的风格展现不同的魅力,从词的流动中感受文字的精粹华美,体会词的集中凝练。

2.必修本知识安排及特点分析

(1)单元导读部分

在学习每个单元之前编者都为教师和同学们设计了单元导读部分,使得学生在学习之前对本单元所要学习的内容有初步了解,如“语文4”导读部分就对词作了简要的介绍:“宋代是词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风格各异。这是选的几位大家的名作,兼顾了豪放与婉约两种风格。词的句式错落有致,长短悬殊。小令显得轻灵飞动,长调则更便于写景、叙事和抒情的交互融合。”不仅如此,导读部分还介绍了一些学习方法,需要注意的问题,能让同学们能更好地掌握学习的重点,这样简单的介绍与引导更容易使学生接受所要学习的知识,为诗歌学习做铺垫,起到一种概括引领的作用。

(2)正文解读部分

正文应该是没有什么特别有创意的编写,无非是把这些诗词原文谨慎地排进去,但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在附诗文的同时还相应地搭配了一些彩色的插图,或是诗人的画像,或是诗词所描绘的情景,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展开想象,更准确、生动地勾画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意境,并加深对诗文的理解。图画的辅助作用只是一小部分,教材编者在原文比较难懂的地方注上标号,在原文的下方以注释的方式对一些生僻、多义的词语进行解释,这样对学生的理解有大大的帮助。当然,每首诗首先要解释的便是诗本身的一些具体情况,如诗作的出处、作者简介、创作背景等等。往往课下注释要比原文多得多,非常详尽,但并不冗长,教材中古代诗歌编写部分的注释编写是非常必要的。

(3)研讨与练习部分

必修教材中的古代诗歌是“阅读与鉴赏”模块中的单元,学习诗歌必然要懂得如何鉴赏,而古代诗歌对鉴赏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研讨与练习部分。教材在每一课正文的后面都会配上一套适合的课后练习,让同学们掌握所学知识。如“语文2”《诗经》两首的习题:《采薇》这首诗中的士兵对戍守边防的态度是怎样的?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得出来;“语文3”《蜀道难》的习题:与李白同时代的诗评家殷潘称本诗“夸之奇”,试以第一段为例,说说诗人展开了哪些艺术想象,夸在何处?

这些问题的设计与安排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而且在研讨与练习部分往往还会补充很多与所学诗歌相关的诗词语料,以扩大、丰富学生的知识量,甚至还能加深学生对所学正文的理解。

总之,必修本这种知识安排的三部曲形式,不但简单明了、结构清晰、逐层深入,而且完全符合高中生的学习心理与学习习惯。“单元导读”部分主要针对该单元进行概括性地描述,给学生一个大体的了解;“正文解读”部分选取优秀的有代表性的诗文让学生

去研读、感受,理解诗文中所饱含的情感,学习诗文中独特的为文方法;“研讨与练习”部分则是加强巩固的阶段,通过一些与诗文相关的问题、相关资料、学习活动来加深理解,以达到学以致用的良效,提高同学们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所以,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

能够看出人教版语文教材编者这样的设计与安排完全顾及到了各方面的因素,“人文性”在这本教材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符合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而且这三个环节的安排类似于科学的、常用的阅读教学的过程:“导读―研读―运用”。由教学、互学到最后的自学,是一个能力提高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瞬间,是需要长时间的培养与历练的。然而,这样的知识构成又恰恰最终锻炼了学生的阅读与鉴赏能力,充分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实现了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方向

硕士研究生〉)

上一篇:中职教育中的班级管理 下一篇:浅谈Illustrator课程的几点教学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