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投资银行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2-08-26 02:08:52

我国投资银行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回归分析,对业务结构、经营规模、竞争力、资本规模、资本结构、风险控制能力等因素对投资银行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投资银行,银行竞争力

一、模型的构建以及变量的选择

本部分的实证分析对中国30家样本投资银行(本部分下文称“证券公司”)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选择的是2009年的数据。数据来源为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公司信息公示,证券公司业绩排名,证券公司财务报告等板块。

因变量为证券公司竞争力,我们用证券公司的综合排名来表示,因为目前中国对于证券公司并没有一个官方的统计排名。因此我们选择了证券公司总资产,净资产,股票基金交易金额,股票债券承销金额四项衡量指标,将证券公司四项指标的排名相加,从小到大,取前30家投资银行为数据样本。受信息披露的限制,很难对上述所有影响投资银行竞争力的因素全部进行实证分析,因此基于重要性原则,本文选择的自变量包括证券公司资本规模,业务结构,资本结构,风险控制能力,成本管理能力以及经营规模等六个变量。在进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时,建立模型如下:

CA =β0+β1Χ1+β2Χ2+β3Χ3+β4Χ4+β5Χ5+β6Χ6+ε (1)

具体变量介绍如下所示:(1)竞争力CA:用证券公司综合排名来表示,为数字1―30。假设:排名越小,竞争力越强;(2)资本规模(Χ1):用注册资本(万元)表示。假设:注册资本越大,排名越小,竞争力越强;(3)业务结构(Χ2):用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营业收入表示。假设:比率越小,业务结构越合理,竞争力越强;(4)资本结构(Χ3):用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表示。假设:比率越小,资本结构越合理,竞争力越强;(5)风险控制能力(Χ4):用净资充足率(净资本/负债总额)表示。假设:比率越大,风险越小,竞争力越强;(6)成本管理能力(Χ5):用职工工资/营业支出表示。假设:比率越小,成本控制能力越强,竞争力越强;(7)经营规模(Χ6):用营业部数量数表示。假设:营业部数量越大,竞争力越强。

二、回归结果以及实证分析

对我国投资银行竞争力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发现结果并不是很显著,方程的大多数变量并未通过检验,大部分变量对于竞争力的解释能力很低。

进一步分析发现,在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线性回归模型中,业务结构(t值=2.27)和经营规模(t值=-3.58)两个变量的显著性水平较高。Χ2代表的业务结构与竞争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即证券公司业务结构越合理,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营业收入的比率越低,其竞争力越强,用数字所代表的综合排名越小,这与我们之前的假设一致。业务结构对于我国投资银行竞争力有着显著的影响,缺乏创新的传统业务结构是我国投资银行竞争力较低的重要原因,这也是我国投资银行应该着手改善提高的方面。另外营业部数量与竞争力存在更加显著的负相关,即证券公司经营规模越大,营业部数量越多,其竞争力越强,用数字所代表的综合排名越小,这个与假设也是一致的,同时也比较容易理解。因为通常情况下,证券公司只有在其盈利能力较强,业务收入水平较高的情况下才会建立新的营业部,扩大市场份额。

从回归结果来看,其他四个变量,包括资本规模,资本结构,风险控制能力,成本控制能力似乎与投资银行的竞争力并没有显著的关系,

三、回归结果评价

对上述回归使用的数据进行了单位根检验,已通过。单纯从Stata显示的回归结果来看,关于竞争力线性回归模型的R2为0.73,adjusted R2为0.66,但是模型中大多数自变量无法通过T检验。但这并不能完全说明所选择的自变量与竞争力之间关联度不大,我认为出现上述回归结果有以下多方面的原因:

(1)样本容量小,数据局限。(2)若干重要因素没有纳入模型中,变量取用局限。(3)我国投资银行业起步较晚,在运行中存在大量的不规范行为。(4)专业知识有限。此部分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学习,获得更多的信息。

四、结论

通过投资银行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业务结构(即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营业收入的比例)与经营规模(营业部数量)与投资银行竞争力有着显著的相关性,从回归结果来看,其他变量与竞争力之间关联度不大,但回归本身也存在样本容量小,若干重要因素没有纳入模型,不规范行为的存在扭曲机制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投资银行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复杂的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全部弄懂。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投资银行业的竞争格局也在发生变化,从而使投资银行业呈现新的发展局面。因此,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关注此问题,进一步探索,以求新知。

上一篇:我国护理专科化发展研究 下一篇:论行政自由裁量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