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传统媒体的有效结合

时间:2022-08-26 11:35:32

网络与传统媒体的有效结合

《阳光重庆》广播节目经过4年多的培育和发展,已经成为重庆广电集团广播新闻频率最具影响力和广告吸附力的品牌,而《阳光重庆网》的开通,则是新闻广播在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占领未来受众群体的一个成功典范。市民不仅可以通过热线电话参与《阳光重庆》节目,还可以通过网站实现与政府部门直接互动。

一、阳光重庆网和《阳光重庆》广播直播节目的运作模式

截止2011年底,《阳光重庆》热线节目共播出227期,邀请了30余个市级职能部门、6个公共服务行业及6个区县的嘉宾700余人次走进《阳光重庆》直播间,接受市民咨询、投诉、建议等各类问题2102件,解决问题1892件,群众投诉反馈率100%。

阳光重庆网站.cn于2011年4月13日创办,到2011年底,网站接到投诉、咨询共计8687条,回复6427条,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投诉反馈率100%。

2012年2月改版后,阳光重庆网主要包括“投诉举报”、“咨询求助”、“法律咨询”、“阳光回复”等栏目,网站定位是重庆网络问政平台,是保障百姓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平台,也是充分让网友表达意见、心声,让各个职能部门了解民情民意的主要窗口。网友可以在网上投诉咨询发表建议意见,在《阳光回复》栏目里查找自己反映问题的回复情况,还可以对回复的质量进行评分,所有回复公开接受网友监督。

2011年5月至9月份,阳光重庆广播节目走进云阳、璧山、綦江、北碚等区县开展大型户外直播活动,阳光重庆网站进行文字、图片同步直播。各区县党委政府率领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走进设在各区县的直播间,现场解答市民通过电话或网络提出的问题。有的问题,记者在直播第二天马上进行追踪采访。老百姓急需解决的问题采用书记、区县长现场办公的形式很快得到解决。

二、两个平台结合的优势

阳光重庆网站的开通,实现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结合。

1.传统广播节目与网络新媒体结合,互动常态化。

阳光重庆网站设置有“阳光重庆热线节目预告”页面和“与网友、听众留言互动”页面,“往期回顾”专栏,链接《阳光重庆》热线节目音频点播,并设置“对话主持人”专栏,让听众和网友随时可给主持人留言并得到及时回复,实现了传统广播节目与网络新媒体结合互动的常态化。

2.将市民关注热点话题进行网络图片和文字直播。

对于市民所关注的热点话题,阳光重庆网对阳光重庆广播节目进行文字和图片直播。另外,阳光重庆网还将各市级部门的政策解读上到网上,市民可以随时登录网站,查找自己关注的相关政策。

3.广播问题网络化,网络问题广播化。

对于阳光重庆热线节目中所接到的听众问题,每期节目之后编辑均将其充实后,在网上以网友提问的方式加以刊登,并将部门回复在网上。网站日常所接到的网友咨询、建议和投诉,在《阳光重庆》广播系列节目《阳光追踪》中进行连线回访,将网友变为听众,进一步增强了听众、网友身份的互换。

阳光重庆热线节目和阳光重庆网站的互动互通,开创了有序舆论监督的新形式,创造了广播媒体、网络媒体舆论监督新的形态,延伸和扩大了广播、网络舆论监督的功能。

三、对阳光重庆广播节目和阳光重庆网进一步结合的思考

广播与网络的结合,为广播的发展开辟一个全新的空间。在阳光重庆网上,话语权不再专属于政府部门,所有的人只要拥有上网工具就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通过网络,节目主持人与网友从原来的双向交流拓展为多向交流。相比之下,传统媒体在事件调查报道、原因分析和经验总结等方面更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更能形成高质量的舆论监督。因此,网络舆论监督力量的充分发挥,依然有赖于传统媒体的声援和跟进。

与传统的广播节目比较,阳光重庆网的交互性、海量性和易检性是最具优势的特点,而阳光重庆直播节目也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发展了5年后,节目在广大听众心目中建立起权威性、可信性,拥有固定听众群。

目前,阳光重庆广播节目每一期都能在网上找到直播回顾,听众可以上网检索。这样既节省了人力,听众也可以得到更详尽的回复。内容丰富,使得阳光重庆广播节目本身可供选择的形式更加灵活多样,这从客观上刺激了信息量,也无形之中扩大了节目的影响力。阳光重庆网还兼具着一些统计分析的功能,这些统计数据能够为政府部门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

参考文献:

[1]肖潘潘:《浅析网络与传统媒体的互动模式》[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年第8期

[2]孙士生:《借助网络构建舆论监督新机制》[J].《新闻爱好者》2010年第8期

(重庆广播电视集团广播新闻频率阳光重庆网)

上一篇:创新媒体微博的编辑思维 下一篇:公益广告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