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学角度浅析《阿凡达》

时间:2022-08-26 10:07:47

从美学角度浅析《阿凡达》

【摘要】从《终结者》的个人英雄主义,到《深渊》关于冷战的反省,再到《阿凡达》的殖民主义反思,卡梅隆的电影绝不是徒有3D和炫目cG制作的技术大片,在筹划的12年中,他给《阿凡达》注入了太多元素,爱情、环保、战争、资源等,都是全球性热点话题。这样一部电影,其背后隐藏着深刻现实意义才是人们应挖掘的内涵,而人与自然如何相处的话题也将永恒探讨下去。

【关键词】中国美学 自然之美 现实主义思潮 接受美学 泰坦尼克号

维特根斯坦说过:“想象一种语言就是想象一种生活形式”。詹姆斯・卡梅隆穷尽四年心力,耗资3亿美元创造了一个梦幻般的潘多拉仙境和不存在的纳维民族,仅从詹姆斯想象的一草一木和语言学家创造的纳维语言延伸开去,我们就可以窥见《阿凡达》融合一代好莱坞人的梦想追求,带来的是电影文化的大胆实践,是行业生命孕育出的要求和心声,是整个电影界进化阶段最强有力的激情呼喊。

(一)从自然之美到现实主义思潮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在卡梅隆创造的这颗星球上,每一种生物都如梦似幻般不可思议:白色精灵般在空中轻舞缥缈的树种子,幽静水域上延伸开去的天然吊桥,悬浮在苍穹之上的倒金字塔状山峰,空中飞流直下的绚烂瀑布,含羞草般惹人怜爱的巨伞状植物,所有一切仿佛是阿波罗创造的白日梦境,但它又如此真实的存在着,通过3D技术你几乎伸手可触,然而又遥不可及。

这样的“自然之美”你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如同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提到的那样“”自然”是美的,这是事实,诸君若不相信。只要走出诸君的书室,仰看那檐头金黄色的秋叶在水波中颤动,或者来到池边柳树下俯看那白云青天在水波中荡漾,包管你有一种说不出的。”宗白华先生认为,“芙蓉出水的美”比“错彩镂金的美”更清新隽永,这样含蓄的自然之美,需要性灵去感知。这一美学思想其实古今中外皆然《阿凡达》中的杰克初到潘多拉也是如此:感受悬浮的生灵在指尖流转,感受脚下踏着的坚实的土地,感受高空飞翔的恣肆风流,体会自然和周身肌肤的每一次点滴触碰。故而《阿凡达》中虚构的自然之美才会让人动容,因为这美正是每个人童年心中的未完之梦。

卡梅隆电影中的纳维族人千百年来依循着一种与自然和谐并存、“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人”与自然界相互依存,不是去征服、破坏,而是把自然作为自己安居休养的家园。纳维少女之所以会冲着来自现代文明的杰克喊着:“你不应该来这”,纳维族人之所以会为猎杀的动物亡灵祈祷,皆因双方信仰不同的价值体系,有不同的文化认知。纳维族人象征了人类发展的最初阶段,信仰树神巫师,崇拜、感恩于自然的力量:杰克来自利益至上的工业社会,扩张欲强,目的性行动,有着想要改造自然的野心,想要“自然的人化”这样一来就打破了纳维人与自然的平衡状态。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两百年前欧洲为积累原始资本对美洲进行殖民开拓,印第安人被迫驱逐迁徙,两百年后,历史在银幕上重演,只不过地点换成遥远的潘多拉星球,而人类的行为从未改变。李泽厚提出“自然的人化”,认为科技进步、物质文明不仅对自然有正面价值,产生改造自然的艺术美_也会出现负功能。而本片反映的集中矛盾正是人类物质文明对这块远古土地的巨大破坏的负作用,一如现在的地球。无节制地榨取自然、破坏生态,导致了今天千疮百孔的地球: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地表下陷、海平面上升。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上各国各怀心思,却始终未能达成一致协议,续签《京都议定书》。《阿凡达》的故事背景设定恰是对现代人过度开发地球之愚行的讽刺与警醒。

当今社会总趋势是思索如何顺应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西方国家,返璞归真、田园式生活已经重返人们视域并开始受到追崇。也许正是这样的社会现实发展暗示了本片结局――纳维人伤亡惨重。但自然选择了帮助爱戴它的族人,瞬间击溃敌人的高科技武器,保护了潘多拉星球。在片中两派人的斗争实质是对自然的两种态度的争斗。一言蔽之,从美学角度看,针砭时弊的现实主义思潮在《阿凡达》中有多处体现,而《阿凡达》结局正是当今社会“重返自然、天人合一”趋势的最佳印证。

从《终结者》的个人英雄主义,到《深渊》关于冷战的反省,再到《阿凡达》的殖民主义反思,卡梅隆的电影绝不是徒有3D和炫目CG制作的技术大片。在筹划的12年中,他给《阿凡达》注入了太多元素,爱情、环保、战争、资源等,都是全球性热点话题。这样一部电影,其背后隐藏着深刻现实意义才是人们应挖掘的内涵,而人与自然如何相处的话题也将永恒探讨下去。

(二)从接受美学理论看《泰坦尼克号》与《阿凡达》

截至2010年1月10日《阿凡达》全球总票房达13 3亿美元,在全球电影总票房中排名第二,其中2/3来自海外。而12年前。一部《泰坦尼克号》同样是敛金18亿美元,问鼎11项奥斯卡大奖,风光无限。同为詹姆斯执导的好莱坞大片,一个是史诗巨作般的灾难大片,一个是3D技术下的“星球大战”,虽是两部风格完全不同的电影却有很多值得比较的地方。

从卓别林的默片时代到彩色胶片技术,再到现今的3D、imax,因为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爆炸时代的来临,受众接受新事物的心理承受力也呈几何倍数增长。从姚斯的接受美学理论而言,新作品、新观念、新的表现形式会使得观众把过去经验和眼前新视界比较,当受众接受它时,实际上已经是对原先世界作出调整。看过《阿凡达》的受众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被“里程碑式的技术跨越”所吸引,欣赏其中炫目的3D技术和画面的视觉;中击力,而对像《泰坦尼克号》这样依靠外景道具的传统电影渐渐失去了兴趣,这时,观众其实已经开始潜意识调整自己的审美标准,接受新的表现形式。

但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受众知识结构、文化素养、审美趣味和社会地位的不同会导致接受上的差异性,必然有一部分受众仍旧会《泰坦尼克号》,钟情于传统电影方式的展现和其中感人肺腑的故事剧情。套用一句结束的名言:“时间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随着时间的推移,受众对作品的理解会在一代代的接受链上被不断地丰富和充实《阿凡达》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意义究竟有多高最终将根据受众的接受程度体现出来。

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其功能之一就是满足公众的视觉需求,受众通过电影的视听觉刺激达到视觉和生理。但一味以新奇刺激吸引观众,观众只会产生排斥。笔者认为从这一层次上讲《阿凡达》不如《泰坦尼克号》般值得隽永电影史。虽然《阿凡达》有着媲美真实世界的虚拟技术,但高科技每秒都在更新,很快就会有新的合成技术取代3DSMAX,只有坚持“内容为王”才能使一部电影真正成为不朽经典。《泰坦尼克号》淋漓尽致地展现人类在死亡面前的人性百态,将人道主义精神表现到极致,其中每一个普通人在死亡面前表现出的勇敢与宽容、道义与原则、博爱与谦让。比眼花缭乱的数字技术更直指人心。

美国九十年代的《肖申克的救赎》与《阿甘正传》曾以其展现人类自身命运的主题、发人深省的深刻内容风靡一时,受到赞誉,而九十年代末的《泰坦尼克号》更是将探寻人性、人道主义精神发挥到极致。究其根源,审美接受的终极目标还是在于对人生的领悟,而真实的世界,真实的情感,才能引发人类共鸣,震撼人心。

撇开3D和CG制作,《阿凡达》在内容设置和主题深意上就比《泰坦尼克号》单薄很多,杰克带领全纳维族人打败了侵略,保护了家园,抱得了美人归,这样的好莱坞式英雄主旋律看过之后没有观众需要思考遐想的空间,没有“留白”,不需要开放性思维,不能使观众产生真正共鸣,或者有所顿悟、净化心灵,只有电影到观众的单相传输,而缺乏观众与影片的双向交流。从这一接受美学的角度而言。《阿凡达》不能算做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作品,比《泰坦尼克号》略逊一筹。

一言以蔽之《阿凡达》瑕不掩瑜,仍不失为一部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挑战进取的电影作品。从中,我们可以感受生命在追逐梦想道路上的滚烫呼吸和一部开拓式杰作恰如其分的价值载体。

上一篇:小学音乐教学是本土音乐教育的关键 下一篇:还孔子以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