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长期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

时间:2022-08-26 06:39:21

血液透析患者长期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

摘要:通过对6例长期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患者有效的护理与观察,认为对血液透析患者长期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患者采取有效预见性护理,可延长长期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质量和透析生存率。

关键词:颈内静脉;留置导管;血液透析;护理

安全稳定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基本保证,随着血液透析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生存时间明显延长,妥善保护血液透析通路至关重要[1]。

长期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是用软的硅胶材料制成,具有热塑性,在体温下变软,避免僵硬和不规则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而减少血栓形成。为了使部分血管条件较差的尿毒症患者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实现血管通路,尽量减轻穿刺带来的痛苦,可以为这类患者使用长期性颈内静脉置管,使用这种技术还可以提高透析的质量和透析后的生存率,得到了大部分患者的认可,如何做好静脉置管后的护理工作是确保长期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能正常使用的关键所在,具体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院自2009年6月~2013年12月共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长期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均有上级医院置管成功后转入,男2例,女4例,年龄47~83岁。原发病:慢性肾炎2例,糖尿病肾病2例,狼疮肾炎1例,多囊肾1例。

2护理

2.1术前护理要告知患者长期性颈内静脉置管的优缺点、置管方法及成功例子,消除紧张、焦虑、恐惧心理,以得到患者的配合。

2.2术后护理

2.2.1确保全过程无菌操作 患者进行透析的前后都需要用碘伏进行全面的消毒,尤其是装卸接头操作时的无菌环境,进行透析时,在接头处应使用无菌敷料进行保护,肝素帽需要每次更换。透析过程完成之后应使用无菌敷料保护导管并做好固定工作。

2.2.2保证导管通畅 患者进行透析之前应把动静脉管腔内的肝素钠封管液抽取干净,避免残留血凝块,等透析结束之后应按照导管上的容量标示使用规定计量的肝素钠封管。

2.2.3 注意伤口变化情况 若出现伤口渗血现象,应该使用无菌纱布对局部进行按压,更换无菌敷料,保持伤口敷料干洁。

2.3并发症的护理

2.3.1感染 为最常见的并发症,本组有2例发生导管口感染,经治疗后治愈。导管感染通常有以下几点分类,分别死导管出口处感染、隧道感染和导管相关菌血症。若感染出现在导管出口位置,表现为导管口周围的皮肤或隧道表面出现红、肿、热现象,伴随脓性分泌物,处理措施是对局部进行定时消毒,让患者口服抗生素,炎症即消除。临床上最常见的是血液透析开始1 h左右,出现畏寒,严重者全身随之发热,在排除其他病灶的前提下,应首先考虑是留置导管内的细菌致全身感染的可能性,一般先用抗生素治疗,肝素加抗菌素封管,具体方法:用2 ml生理盐水将先锋霉素1 g稀释后加肝素在导管所标示的容量封管,1次/d必要时增加封管次数。隧道感染时,出口处可见脓性分泌物,临床上必须使用有效抗生素1~2 w,严重者要按时拔管,必要时拔管后继续使用抗生素1 w[2]。

2.3.2血栓 每次透析前抽吸前次的封管液和可能形成的血凝块,如在抽吸过程中如出现血流不畅,切忌向导管推注液体,以免血凝块脱落而引起栓塞。有血栓形成,可用尿激酶溶栓法,用尿激酶5~15 U加生理盐水3~5 ml注入管腔内,保留15~20 min后,回抽被溶解的纤维蛋白或血凝块。若一次无效,可反复进行[2]。

2.3.3流量不佳 流量不佳常因造成双腔导管不畅而引起,可调整或关闭动脉端夹子,让动脉管路进一点空气后再连接重新开泵,利用回抽的力量使管路通畅,如还不通畅可将动静脉端交换使用。

3结论

通过6例病例的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密观察皮肤隧道开口处的变化,正确使用导管,再配合良好的护理,延长了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质量和透析生存率。国外报道采用本方法建立血管通路透析高达45%[3],护理使用长期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患者,需要注意点有以下两点,首先,在进行透析的前后要确保无菌,定期换药。除了医护人员,患者自身也应当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的隧道口清洁和干燥,避免因触碰污染导管,影响血液透析。只要规范的护理和高度的责任心,是可以为终末期肾病患者长期使用的。

参考文献:

[1]Tarar D.cheury AK Ultrafiltration method for measuring vascular access flow rates during HD[J].Kidney Int.1999.56.(3):1129-1135.

[2]文艳秋.实用血液净化护理培训教程[M].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58.

[3]沙国柱.血液透析血管通道及其并发症[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1997,1(6):70.

上一篇:食管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护理体会 下一篇:慢性泪囊炎手术的护理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