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实证研究综述

时间:2022-08-26 12:36:15

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实证研究综述

摘要: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极为重要的一项内部治理机制,它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控制目标。随着国内外如“安然”等一系列财务舞弊事件的出现,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成为海内外各大企业亟待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公司基本特征与公司治理两方面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回顾。其目的是进一步帮助企业深入了解影响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真正原因。

关键词: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极为重要的一项内部治理机制,它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控制目标。2001年美国“安然”事件以来,内部控制成为美国乃至全球各国关注的焦点。2002年美国国会颁布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简称SOX法案),该法案中404条款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在年报中提供内部控制报告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并且要求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都需要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作出评价。2008年我国财政部颁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规定上市公司应当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自我评价报告,并可聘请有资格的中介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随着两法案的颁布,内部控制有效性问题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对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因素进行回顾。

一、公司基本特征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

(一 )企业规模

企业规模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实力的代表,规模较大的企业控制者较多的企业资源。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监督机制时,在人力和物力资源投入方面有充分的保障。在开发和实施内部控制时,大规模公司有更多的资源可以投入到内部控制的审计或咨询,产生规模效应。同时,大公司的股权结构更复杂,更容易受到社会各界的注意和投资人的监督,来自各方面的监督压力使得大公司有更强烈的愿望搞好内部控制。这些都显示规模较大的公司通常在内部控制的实施上更为有效。海外DeFond和Jiambalvo(1991)认为公司的规模对内部控制的有效强度有一定影响,但Krishnan(2005)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Meek(1995)和Chen(2000)等学者研究显示公司规模越大,披露内控缺陷的可能性越小,内部控制也就越有效。而国内,曹建新(2009)实证研究表明较大规模公司的内部控制更具有效性;张才生(2011)通过实证研究认为当企业的规模越大,企业控制资源的能力越强,投资到内部控制系统中的费用越大,这样使得内部控制出现重大缺陷的可能性越低;李育红(2010)研究表明公司规模与内部控制缺陷负相关。

(二)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也称为企业的资金或资本增值能力。而内部控制是对公司有效运营的一种必要保证,与公司的目标存在着密切联系。具体来说,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越完善,越能保证其高效经营,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就越强;反之,若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强,表明公司经营越有效率,其内部控制也就越完善。因此,盈利能力是衡量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又一不可或缺指标。近年来国外Gaver(1993)研究表明盈利能力较强的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更频繁;Weili Ge等(2005)研究结果表明公司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与其盈利能力负相关;Jeffrey D(2007)对2002年至2005年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进行研究发现,获利能力较差的企业具有内部控制实质性缺陷的可能性更大;我国蔡吉甫(2005),李馨乱(2007),蔡少娜(2008)等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鉴于此,盈利能力与内部控制有效性之间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

(三)业务复杂程度

业务复杂程度通常用公司控股子公司的数量,是否跨国经营,以及是否发生并购行为等来衡量。企业的子公司越多,涉及行业越多,从事跨国经营业务越多,经历的兼并重组越多,所面临的情况也就越复杂,由此所引发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也越大,内部控制的难度也就越大。Ashbaugh S等(2005)认为,披露内部控制有缺陷,也就是内部控制有效性差的公司,在公司运作上往往较为复杂,表现在企业分部和国外运营的数量较多、或者有大量的兼并与重组。Dolye等(2007)认为,从事复杂交易和多样化经营的公司对内部控制的要求更高,从事外币交易的公司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可能性较大。曹建新(2009)提出企业若涉及外币业务,由于业务的复杂性、外币报表折算等问题的存在,使得其实施内部控制时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张双鹏(2011)的研究结果显示,复杂且变化不定的环境是内部控制建设完善甚至发挥效用的巨大挑战,企业需要提高内部控制系统对其所处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绩效;刘亚莉等(2011)认为内部控制缺陷与公司行业分布的个数显著正相关,但公司是否有海外市场以及公司的地域分布与内部控制缺陷并没有显著关系。由此可见,业务复杂程度的考察角度多样,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四)企业发展阶段

企业的生命周期是指企业从诞生到灭亡所经历的全部时间过程,生命周期理论将企业的成长发展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企业所处的阶段不同,其自身所具备的内部条件不同,所面临的外部竞争环境不同,因而设定的经营管理目标也就不同,经营管理的重点自然也相异。Maijoor(2000)指出,企业发展阶段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结构的选择。Doyle 等(2006)对2002年到2005年财务报告中有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成立年限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负相关。郑石桥等(2009)也发现,处于成熟期的企业更重视控制环境和控制活动的建设,也就是说处于成熟期的企业更重视其内部控制建设。

(五)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软实力的体现,在促进企业发展过程中具有支柱性作用,是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关键所在。合理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发展提供精神支柱,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有效内部控制提供有力保证。郑石桥、邓柯(2009)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建设型领导风格、民主型领导风格、结果导向型企业文化和职业导向导向型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重要性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企业文化是影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重要性的重要因素。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的体现,其对企业有效内部控制的影响是显而易见,但国内对这方面的学术研究较少,所以对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有效性之间的关系有待广大学者们进一步加强。

二、公司治理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

(一)股权结构特征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相关性

股权结构是指一个公司的股份在各股东之间的分配情况,以及由于股东属性的不同而产生的行为方式的差异。股东按照所持公司股权的不同对公司的管理活动进行不同程度的参与,这就造成不同股东间的利益冲突,进而对内部控制有效性产生影响。Raffournier(1995)对影响瑞士上市公司自愿披露财务信息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权分散程度与自愿性信息披露程度呈负相关; Schadewitz和Blevins(1998)表明股权集中度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显著负相关。国内,陈艳等(2009)对影响企业自愿披露内部控制报告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对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报告具有显著影响;金斐等(2009)通过对2008年上市公司年报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受股权集中度影响较大;鲁清仿(2009)研究发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与股权的集中度负相关;可见,股权集中度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乃至内部控制有效性是有影响的,但其对内部控制有效性是何种影响还不清楚,有待于进一步检验。

(二)董事会特征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相关性

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控制机构,负责公司决策的批准和监督,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董事会特征很多,但研究较多的有董事会规模、两职合一、独立董事比例、以及审计委员会设置等。

董事会规模是影响董事会效率的关键因素,规模较大的董事会能够对管理者行为进行更为有效的监控,帮助公司建立良好的外在形象,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Chaganti和Sharma(1985)发现成功的企业一般董事会规模比较大,而规模越小的公司破产概率越大,扩大董事会规模是提高董事会对公司控制能力的一有效途径。但Liptonetal(1992)的研究却发现董事会规模过大会使董事会的决策效率降低,造成相互推诿,无法切实履行决策、监督职能。蔡志岳等(2007)研究表明:董事会规模过大可能降低工作效率和企业经营的监督能力;陈军、刘莉(2006)通过研究分析,提出了“U”型特征的研究假设。回顾已有文献,学术界并没有对董事会规模作用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因此,对董事会规模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两职合一是指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现象。理论上,两职合一会使总经理等高层执行人员的权力过度膨胀,严重削弱董事会对高层管理人员的监督,降低公司透明度,但学界对两职合一还未形成一致的看法。Boyd(1995)认为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有利于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绩效,使企业得到更好的生存和发展;Molz(1998)认为,董事长兼任总经理会削弱董事会的监督功能,公司往往会隐瞒对其不利的信息,从而降低公司透明度;Gul和Leung(2004)对385家香港公司作了回归分析表明:总经理兼任董事长与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负相关。吴清华和王平心(2007)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两职合一与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负相关;曾江洪(2007)研究表明,两职合一状态与企业未来成长并没有显著关系。

独立董事制度是指在董事会中设立独立董事、以形成权力制衡与监督的一种制度。其设置的目的在于改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成本,保护股东利益。因此独立董事比例越高,财务信息的监控作用越有效,内部控制也就越有效。Goh(2009)研究发现董事会独立性越强,对内部控制缺陷的补救越有效,越能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Krishnan(2005)等通过实证研究得出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有助于抑制管理层的财务舞弊,上市公司发生财务舞弊的概率随着独立董事的增加而逐渐变小。国内,蔡志岳等(2007)研究表明,独立董事比例与企业经营规范程度正相关;罗新华和隋敏(2008)以我国2000年到2004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结果表明独立董事人数较少的公司出现内部控制问题的可能性更大。

审计委员会是董事会设立的一个由独立董事和专业人士组成的专门工作机构。审计委员会的建立有助于加强董事会对管理层的监督,提高内部控制信息质量,增强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Forker(1992)指出,审计委员会的设立能够加强公司内部控制,提高财务信息的披露质量;Sloan和Sweeney(1996)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审计委员会空缺的公司更可能发生财务造假;Krishnan and Visvanathan(2005)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开会次数越多、财务专家所占比例越小的企业,其报告的内部控制缺陷越多。吴清华和王平心(2007)等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的建立可以有效地抑制管理层舞弊行为,提高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丁一(2009)通过选取2005年至2007年的150个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能够有效监管财务报告,并且与公司业绩以及内部控制都成正相关关系。

三、总结与启示

从公司业务特征和公司治理特征二个方面出发,通过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的整理回顾可以看出,有效的内部控制作为实现企业目标的合理保证,已经引起了国内外企业的重视,但由于我国内部控制起步较晚,各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成熟,所以有关这方面的实证研究只是近几年才开始兴起。此外,自2008年《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颁布以来,为平稳过渡,到2012年1月1日才开始要求上市公司强制披露,之前的数据都属于上市公司自愿披露,较少的公开数据导致实证研究的成果也不多。这也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的滞后。相信随着基本规范的全面实施,以管理层出具的内部控制自评报告(即内部评价)和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即外部报告)做样本数据来研究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其他因素的关系,将成为未来主流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Doyle, J., W. Ge and S. McVay. 2007b. Determinants of weaknesses in 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arnings quality.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44, 193-223.

[2]Goh, B. W. Audit committees, boards of directors, and remediation of material weaknesses in internal control.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2009.26 (2): 549-579.

[3]Ge, W., and S. McVay. 2005. The Disclosure of material weaknesses in internal control after the Sarbanes-Oxley Act. Accounting Horizon 19 (3), 137-158.

[4]Doyle, J., W. Ge and S. McVay. 2007a. Accruals quality and 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 The Accounting Review 82, 1141-1170.

[5]Krishnan,J.,2005.Audit committee quality and internal control: An empirical analysis. The Accounting Review 80, 649–675.

[6]Ge, W.,S. McVay. 2005. The Disclosure of Material Weaknesses After the Sarbanes-Oxley Act. Accounting Horizons 19(3) 137-158.

[7]Schiehll, E., and F. Bellavance. 2009. Board of directors, CEO ownership, and the use of nonfinancial performance measures in the CEO bonus plan. Corporate Governance: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17 (1): 90-106.

[8]李亨.美国内部控制实证研究:回顾与启示[J],审计研究(1):87- 96

[9]郑石桥,徐国强,邓柯,王建军.2009.内部控制结构类型、影响因素及效果研究[J].审计研究(1):81-86.

[10]曹建新,王春丽,邹俊.2010.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限性影响因素研究[J].学术研究(1):56-62

上一篇:基于人力资源的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构建 下一篇:BP神经网络在边坡稳定性预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