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临床医学论文

时间:2022-08-26 12:04:08

病理生理学临床医学论文

1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必要性

《病理生理学》涉及基础和临床等多学科知识,是一门“难教”、“难学”、“难考”的课程。目前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1)目前《病理生理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框架一直保持20年前甚至25年前的状态,长期以来并没有太大变化,明显滞后于我国医学及医学教育的发展现状,已经不能够适应现阶段医学基础教育的发展需要;(2)长久以来,病生的课堂教学都是以讲授基本概念和理论为主,忽略了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本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3)在教学过程中长期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使学生极易形成依赖性的思维方式,使之失去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失去学习此课程的兴趣及动力;(4)缺乏实践、互动环节,造成理论与临床实际脱节等。为解决上述问题,达到培养目标,教研组在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以促进教学改革与发展,并取得初步成效。

2调整培养方案

作为临床医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我国重点医学院校本科培养计划中,一般将本课程安排在大二下学期。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因为这学期的学生刚刚学习完医学基础课程,如本门课所要用到的《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对这些的基础知识仍较熟悉,这样的安排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知识相对容易;另外主讲教师可以减少在讲授过程中对以上所学知识的回顾,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这样的安排也有一定的弊端:这个时期学生还未接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等基础课和专业课,对具体疾病及其相关知识非常陌生,甚至一无所知,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非常困难,很多知识点不能理解,这也是学生感觉《病理生理学》非常难学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课堂教学效果。根据以上的分析,笔者在培养计划制定上进行了创新性变化:从我校临床医学专业2009级起将《病理生理学》的课程安排在大三上学期开设。经过3年教学实践,通过随机对临床医学专业570名本科学生进行问卷,结果表明:有一半以上学生表示在学习《病理生理学》的同时学习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对理解本课程中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及发病机制有很大帮助,同时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也有巨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并让大部分的学生都认识到了学习《病理生理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显然,对培养计划的调整是适应该课程特点、符合学生认识及学习规律的,增加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主动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3改革教学内容

3.1与其他课程紧密联系、有机融合

由于《病理生理学》涉及内容多、纵向内容深、外延广,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比较吃力。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突出和强调本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的联系与融合,这样可使各课程之间不再是离散的,而是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帮助学生搭建对各专业课学习的整体框架,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不同课程的知识融会贯通,能够让学生更加理解《病理生理学》在临床上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在学生的反馈信息中,明确地表明这种学习方式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授课教师也发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显增强,更容易带着问题来理解本课程,从而优化了教学效果。

3.2与临床专业知识密切联系

《病理生理学》内容非常丰富,单纯依靠60学时的理论课教学是无法全面讲解所有基本病理过程的,更无法要求所有学生完全掌握全部的知识点。因此对课程内容进行了优化和整合,将理论课教学与临床病例密切结合起来:尽量做到每个基本病理过程的讲授过程是与临床病例分析同步的,每个系统病理教学过程是与病例讨论同时进行的,让学生感到知识点不再枯燥难懂,而是愿意跟着授课教师一起分析每一个临床病例,从临床病例中学习本课程的知识点,最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4教学方法探索

4.1PBL教学法的应用

临床医学生今后从事的是与人打交道的具有很强专业性的职业,更加要求对其进行知识、能力和素质并重的培养,因此学习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尤为重要,这也是当今高等医学教育的要求。传统教学模式是非常被动的学习模式,记笔记、看笔记、背笔记是传统医学生的学习三部曲。但是现代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所以传统的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已逐渐落伍。需要结合《病理生理学》课程的特点,对于基本概念和机制的学习以老师引导为主,但也必须认识到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应大胆放手让学生思考问题,从问题中学习知识。PBL教学法是较为先进的现代教学方法,它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从本质上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能够引导学生以《病理生理学》基本理论为基础,围绕临床病例应用所学理论展开对病例的讨论,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由自发学习转化为自觉学习,最终具备终身自觉学习的能力,为生存和职业生涯打下基础。实践结果表明,PBL教学法不仅转变了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而为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打下较好的根基,这种教学方法也获得大部分学生的认同。

4.2改革课程考核方法

考核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判断教学效果的检查标准,同时也是督促学生学习的方式之一。现代教育理念是要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教学的目的早已不是创造大批会背书的学生了。所以在这样的教育观念,该考什么和如何考,以及以何种方式评价考核结果都值得深入探讨。为此,笔者采取传统闭卷模式与病例分析等多种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并不仅仅依靠闭卷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让他们放弃背死书的学习方法,在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状况的同时,更加注意考查其学习和创新力,从而综合评价教学效果与质量。本文针对《病理生理学》课程的特点和目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现行的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了一定的新探索,并提出了可行的方案,据此进行教学实践。通过在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09-2011级随机抽取共570人进行教学反馈,从考核结果上看,这3届学生的《病理生理学》考试成绩比上3届学生的平均成绩分别提高了5.37分、6.28分、5.86分;504人认为教学内容安排的较为合理,讲授过程与临床实取得际联系紧密;512人认为该课程教学效果较好,并表示对该课程很感兴趣,愿意主动学习;479人认为该课程对以后从事相关临床工作大有益处。以上结果说明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已经取得初步成效,是值得推广的。当然,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才刚刚开始,要想实现课程体系规范化还有较长路要走,今后还要在各方面不断深入探索,逐步进行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从而为国家输送适合时展要求的专业型医学人才。

作者:黄丽 赵士弟 吴俊英 单位:蚌埠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上一篇:全英语教学临床医学论文 下一篇:人性化护理及手术室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