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装备体系构建策略研究报告

时间:2022-08-25 03:51:36

基础教育装备体系构建策略研究报告

受教育部委托,四川省教育厅技术物资装备处承担了教育部课题《围绕服务于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技术装备管理研究》。本文作为子课题之一,在问卷调查、问题探究、案例研讨及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础教育装备体系构建策略,包括认知体系、研发体系、标准体系、监控体系、采购体系、验收体系、管理体系、评价体系等,以期能从整体上提升基础教育装备管理水平和效益。

四川作为西部具有代表性的省份,基础教育装备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全省181个县(市、区),已全面普及实验教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仪器装备达标率分别为:小学63.61%、初中66.23%、高中78.03%;建成实验室及功能教室82 268个,其中小学38 238个、初中

29 352个、高中14 678个;建有校园网的学校比例分别为:小学16.30%、中学39.85%;按总班级数统计已实现“班班通”的比例分别为:小学13.65%、中学26.92%。全省中小学教育装备总值已达87.99亿元,其中:实验仪器设备及器材40.27亿元、信息化设备26.42亿元、图书21.30亿元。

但是在纵向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横向比差距较大(表1),缺乏教育装备经费保障机制,功能用房被挤占现象严重,实验教学效益不高,教学仪器设备质量下降。

各级党委和政府对解决上述方面存在的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各级教育部门积极采取措施,从省教育厅到各市州、县教育行政部门及其技术装备部门,均作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推出一系列举措,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本子课题组系统总结四川基础教育装备战线工作的经验和成果,综合分析目前存在的系列问题及其实质,力图从整体上去构建完备的、规范的、科学的、切实的基础教育装备体系,旨在提出基础教育装备体系的框架、部份内容的构建策略、总结四川在体系内已经形成的工作成果,供国家教育装备决策部门参考。

本子课题提出的“教育装备体系”,具有西部区域特色,尤其是经济基础、教育特点、文化影响等;具有系统特色,均指基础教育系统(以下同),其体系要素包括:教育装备认知体系、教育装备研发体系、教育装备标准体系、产品质量监控体系、教育装备招标采购体系、教育装备履约验收体系、教育装备管理体系、教育装备评价体系等。

1 教育装备认知体系

所谓教育装备认知体系,是指人们对教育装备现象及其规律的认识、理解、运用、判断和评价等构成的知识和能力体系。针对普及性层次,其“普及版教育装备认知体系”构建可参考表2。

2 教育装备研发体系

建立多元化的教育装备研发体系,可以考虑从以下几点入手。

1)国家层面应围绕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改革方向,制订相应的教育装备研发项目规划及指南,并纳入教育科学总体规划范畴,制订教育装备研发管理办法,建立教育装备研发网站平台,通过多渠道筹措教育装备研发基金,以形成全国范围内多元化的教育装备研发运行机制,引导和激励社会各界参与到教育装备研发事业中来。

2)国家和地方相结合、专业机构研发与学科教师研发相结合、研发项目招投标与任务分派相结合、事业贡献与成果激励相结合,形成多元化教育装备研发机制,还可建立国家级、省级兼职教育装备研究员的特聘机制。

3)组建国家、省两级教育装备研发成果评审鉴定专家队伍,每年开展一次教育装备研发项目的申报和评审鉴定,每两年开展一次教育装备研发成果的申报和评审鉴定,加强研发过程引领和指导,避免重复研究、无效研究。

4)教育装备研发方向包括:教育装备基础理论研究;教育装备体制政策研究;功能教室建设规范研究;教学仪器设备研究开发;教育装备标准研究;教育装备质量体系研究;实验教学能力研究;自制教具研究;等等。

3 教育装备标准体系

教育装备的标准化就是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构建良好的教育装备体系、获得最佳秩序,制定、及实施教育装备标准的过程。

完善的标准化体系是标准化发展至高级阶段的产物和标志,教育装备标准体系也将体现出更显著的动态性、目标性和协调性,这就要求构建者要能够运用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现论来构建和完善教育装备标准体系。

本子课题组通过研究,提出建议性《基础教育装备标准体系构建框架》(表3),以供研究参考。

4 教育装备产品质量监控体系研究

一是要构建一个独立于生产企业的监控体系,加强对质量的监控;

二是教育装备产品生产企业必须具备生产资质;

三是要建立教育装备产品生产过程检测监控机制;

四是要建立教育装备产品检测监控情报公布机制。

图1为四川省教学仪器设备质量管理体系图表。

5 教育装备招标采购体系

建立全省教育系统部门集中采购机制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切合教育装备特殊商品的、最大量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学校的新尝试,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5.1 不同的项目选择不同的采购方式

社会化程度比较高的产品,如电脑、电视机等,由政府集中公开招标采购;教育系统和学校专用产品,由省、市两级实行教育部门集中采购、集中结算。

5.2 设置必要的企业资质准入条件

作为教学仪器设备这种特殊商品,必须是具备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资质的生产厂家、销售商家来提供。应该在国家和省两个层级分类建立教学仪器设备生产、销售准入制度,公布黑名单制度。

5.3 构建产品“防火墙”

对进入黑名单的低劣产品、生产企业、销售商家,要排除在投标之外,要杜绝窜标、围标,甚至领导打招呼等无序竞争现象。

5.4 跟踪产品质量

相关管理部门或行业协会,对于批量供货产品或高价值产品,实行抽样质量全程跟踪,生产中还应多次随机抽测。产品到学校安装好后,再次进行全面检测。

5.5 建立“双师型”评标专家队伍

借助于职教“双师型”的概念,遴选师德高尚、作风正派的一线学科骨干教师,进行系统的技术和政策培训,经考核合格,使之同时成为技师或技术专家。

6 教育装备履约验收体系

履约验收,是教育装备采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用户最难实施的环节。子课题组研究认为,应构建区域性教育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体系。

6.1 从法律上要求建立教育装备质量监督及履约验收体系

应建立生产企业质量监控体系、技术质量监督系统的质量监控体系、教育部门履约验收体系,制定相关标准,鼓励成立教育装备质量监督及履约验收中介机构。

6.2 构建区域性教育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体系

以四川省为例,《四川省教育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体系构建方案》包括构建依据、意义作用、指导思想、构建目标、运行模式、建设方案、长效机制等。其构建目标是:从2012—2015年,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省教育系统初步建立起一个三级组成、布局合理、职能明确、有效运行的教育装备质量监督体系—基本框架、运行机制、相关制度、检验队伍,力争做到“县县有监督、校校有检测”。其体系运行模式见(图2)。

教育装备质量监督体系的构建主要应考虑以下几点:

1)根据《质量法》,明确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装备质量进行监督的职责。市、县两级建立、培养本地区的质量检测检验队伍,领导其开展教育装备质量监督工作。

2)加快地方标准制定,建立教育装备招标采购参数库。

3)全省每个市州设置“四川省教育装备质量监督检验站市州工作站”,每一个县设置专人负责教育装备的质检工作,实施市州工作站建设计划和质检人员能力培养计划。

4)从质量检测检验队伍中筛选,并按学科、检验岗位(例如检验和监督、审核)分类形成省级验收专家库。

5)构建网上教育装备质量平台,实现信息、交流沟通、信息查询的信息化。

6)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包括教育装备产品第四方履约验收机构准入许可制度,教育装备产品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及资质确认制度,教育装备产品质量及生产企业信誉等级制度,教育装备产品履约验收结果处理制度,生产企业信誉等级挂牌公榜制度,非民用教育装备特殊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准入证制度等。

7 教育装备管理体系

构建一个适应基础教育系统的教育装备管理体系,主要模块可分为机构人员管理模块、学校装备管理模块、教学应用管理模块。其框架构建见表4。

8 教育装备评价体系

就基础教育系统一般而言,教育装备综合性评价可以分为:区域评价、学校评价、机构评价、项目评价等;教育装备单项性评价可以分为:岗位评价(如个人岗位履职情况、理科教师实验动手能力评价等)、用房评价(如功能用房建筑设计、布局、装备、功能、效率等评价)、设备评价(如仪器设备、器材设施等的质量检测、使用效能、性价比等)、资源评价(数字化软件资源的科学性、教学性、工艺性等)、项目评价(如农远项目、薄改项目的评价)、指标评价(某些单项指标的评价,如仪器使用率、图书流通率等)。

教育装备综合性评价指标构建一般可分为:条件装备(校园、用房、场地、仪器设备、器材设施、软件资源、装备经费等)、组织管理(组织机构、人员配置、岗位职责、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功能教室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图书资源管理、工作常规管理等)、装备效益(常规教学效益、科研成果效益、示范引领效益等)。

虽然子课题组做了大量、深入的调查研究、文献研究、案例研究、问题研究、经验总结,提出了构建基础教育装备体系的策略,但因条件和能力、时间所限,难以准确反映出四川乃至西部的整体水平及所有深层次问题的症结所在。所提出的装备体系的构建仅仅是一个策略性的框架,而非体系全部。

参考文献

[1]胡又农.教育装备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艾伦.话说装备[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

[3]蒋辉.建立和完善基础教育装备标准体系的思考[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9(2).

上一篇:构建校园FTP服务器 班班通资源共享 下一篇:班班通电脑设置与维护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