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性教学——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时间:2022-08-25 03:23:19

反思性教学——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摘 要:高校青年教师是大学教学的主体,其专业发展水平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反思性教学有利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知识结构的优化,有利于提升其科研能力。通过搭建基于反思的评价平台和培养教师的反思性思维等可促使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和专业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反思性教学;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0-0104-0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总结教育改革成功经验时明确指出,“教师是教育改革成功与否的三个关键因素之一”[1]。当前,世界各国进行的教育改革,无不把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高校青年教师是大学教学的主体,能否促进其专业发展,是大学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鉴于此,本文提出反思性教学是推动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选择的观点。

一、反思性教学与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

1.反思性教学的内涵

“反思”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教育家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反思是对于任何信念或假定性的知识形式、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它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2]58。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萧恩发表的《指导反思性教师》一书,使反思性教学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热点[3]。

国内外学者对反思性教学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释。如维拉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借助发展逻辑推理的技能和仔细推敲的判断以及支持反思的态度进行的批判性反思的过程”[4]。美国学者格林梅特和埃里克森总结出反思性教学的三种类型: 一是反思性教学是教师较为深入地分析思考教育教学技能和方法的思维工具和手段;二是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对于各种“正确无误”的教学观进行深入辨析、追问和选择,对于在实践中遇到的“教学事件”背后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教育情境进行考察理解及获得新知的过程;三是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经验进行重构的途径和手段[5]。在国内,熊川武教授《反思性教学》的出版,以专著的形式进行探讨并提出,反思性教学可使“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地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6]3。

综上分析,反思性教学对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它可带给教师全新的思维方法和教育理念,是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其专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2.反思性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

反思性教学是从教师自身出发,从本质和根源上激发教师的自觉性和能动性,使教师在教学中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和自觉的反思意识,从而加速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1)有利于其教学能力提升和知识结构的优化

杜威指出,“当教师进入反思时,应该是自觉地、积极地、心甘情愿地思考自己的行动,即使不会令人满意或非常劳累也会坚持不懈”[2]1。反思性教学以教师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为着眼点,促使青年教师围绕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并把所得结论转化为具有内在关联的本体知识。在这一过程中青年教师对运用的有关理论印象更深刻,更能有利于知识的运用,从而有利于不断优化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能力。同时,反思性教学能够帮助青年教师通过对自身教学实践的反思认清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最缺乏和最应补充的知识,激发自主学习的动力,从而优化青年教师的知识结构。

(2)有助于其成为“研究型”教师,提升其科研能力

反思性教学是在有关教育理论指引下开展的,这就意味着青年教师需要不断地对本领域内的知识进行批判性学习和反思性评价,旨在理论的重构与重建的反思是最高境界的反思[7]。在这种理论的重构与重建过程中,青年教师不仅积累了大量研究中得到的知识,而且可能会不断创造出新的理念,促进其理论水平的提升,使其成为符合教学发展需要的“研究型”教师。青年教师不仅是大学教学的主体,而且是科研的主体,科研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提升教学水平。反思性教学赋予青年教师一种主体地位,能促使其从实际的教育活动出发,对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仔细的观察和严谨的反思,以改进教学行为和提升教学水平。从分析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到在教学活动中检验及修正内化的教育理论,进而形成能解决教学实践活动中所遇问题的个人教学理论,从而提升青年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

(3)有助于提升其职业道德水平

教师职业道德是从事教学工作的脑力劳动者在教学实践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同教师的专业发展直接联系,是教师反思性教学的前提。杜威认为,反思是一种比解决理性问题更为复杂的过程,反思涉及直觉、情绪和激情[8]。反思性教学能帮助青年教师从日常教学中解放出来,以审慎的方式对自己的教学活动、信念及专业发展的结果进行检查,自觉地改进自己的教学,使其符合教学规律。进行教学反思,需要青年教师“三省吾身”,要承受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所带来的失落、焦虑和不安等情绪,要依靠自我监督和激励,从而锤炼教师的心智、责任感和自控力等职业心理素质。另外,通过反思性教学,可实现对学生发展的关怀,自身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最终有助于青年教师增强职业道德。

(4)有利于其专业持续发展和专业自主

Killen认为,“反思的技能、开放的思想和愿意对自己的行为和决策承担责任等将会形成教师继续发展的动 力”[9]。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是一种积极的认知过程。反思性教学能使青年教师成为学习者。一方面,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是一种终身教育的过程;另一方面,青年教师需要自主观察、分析和认知教学活动中的问题,而这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构建、不断反思教学活动的过程。对教学活动所遇问题的全面反省、深入思考、专业跟进及探索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的反思性教学实践将有力地提升青年教师的创造能力,是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专业自主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具有课程安排与教学进度的自。通过反思,可以使青年教师能独立解决教学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而实现其专业自主。

上一篇:念其之静,慕其之韵 下一篇:凯文·卡特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