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病人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

时间:2022-08-25 03:02:06

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病人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

周 勇 惠 凯 徐树军 周典贵

中图分类号:R743.3 R255.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349(2007)08-0756-01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而在引起脑梗死的因素中,颈动脉斑块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欧美约2/3脑梗死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在我国大约占1/3。现对5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进行颈动脉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以达到预防和减少脑梗死的发生为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病人50例,男37例,女13例,年龄(38-72)岁,排除合并心房纤颤者,并经头颅CT和磁共振成像(MRI)证实病人的梗死灶与此次症状相符合。

1.2 方法使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onoline Omnia彩色多普勒超生检测仪,主要探查双侧颈总动脉(CCA)、颈动脉分叉处(BIF)、颈内动脉颅外段(ICA),观察管壁内膜有无斑块形成、斑块类型、内一中膜厚度(IMT)、斑块处血管狭窄率等超声学特征。并根据其超声学特征将其斑块分为扁平斑、软斑、硬斑、混合斑引,其中硬斑回声增强,其后不伴有声影;软斑为弱回声,等回声或混合性回声,其后不伴有声影。管腔狭窄率=(狭窄处近端正常血管管径一最狭窄处血管管径)/狭窄处近端正常血管管径×100%。

1.3 血管狭窄程度的分级采用文献对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超声分级。I级:IMT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50例病人中,42例(84%)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左侧78块,右侧72块,左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斑块左右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主要分布在颈动脉分叉处,斑块类型以扁平斑多见(扁平斑60块,软斑35块,硬斑44块,混合斑1l块),与其他类型斑块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脑梗死多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本组50例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病人中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42例,占84%,与文献报道的79%相近,说明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密切相关。由于脑循环血液的70%~85%是由颈动脉供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引起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其病理生理学机制为:①局部栓子脱落随血流阻塞末梢血管;②颈动脉狭窄区压力间歇性下跌使脑循环血流下降。本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部位与脑梗死部位存在高度的同侧相关性,更进一步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脱落可能是成为脑梗死的病因。一般认为动脉狭窄率

上一篇:稳心颗粒和胺碘酮联合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下一篇:老年病人血液透析期间心律失常的原因分析及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