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策略为先

时间:2022-08-25 02:08:12

・主题论文・

导读:2013年教育部颁发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标准中贯穿了“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为中职校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了基本规范和内容,也指明了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方向。作为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颁布的积极回应,2014年11月7日―8日江苏省首届职业学校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在南京举行,来自全省的78名市赛优胜选手参加了最后的省赛。比赛包括笔试和面试,其中笔试包括班级主题教育活动方案设计和班主任基本业务知识测试;面试包括我的教育故事演讲、模拟情景答题和随机问答三个项目,重点考察教师的建班育人能力,包括班级主题教育活动设计,班级建设疑难问题解决,学生教育管理中相关政策、原理、方法的掌握和运用等。本期主题论文是上期教师专业发展主题的一个延伸,邀请部分获奖选手撰写文章,他们有的从参赛过程入手,谈参赛体会及个人成长,有的结合个人经验,谈班主任工作的有效开展;两位单项赛事的评委组组长,也对选手表现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中肯的改进意见。

【摘・要】情景模拟答辩是江苏省职业学校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的三大环节之一,从现场总体表现来看,78位职业学校的班主任表现出了能够娴熟掌握班主任常规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深入探讨教育现象背后的诸多成因,以及能够合理制订解决问题的策略。选手整体表现优异之余,尚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如解决问题的整体性、系统性不够,大胆创新的做法少,等等。

【关键词】职业学校;班主任;情景模拟答辩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6-0050-02

【作者简介】肖志民,常州教育局德育处(江苏常州,213000)处长,中学历史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班主任专业化及中小学德育实践活动。

情景模拟答辩是江苏省职业学校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的三大环节之一,选手从抽题到答题只有15分钟准备时间,答题时间8分钟,其中含评委追问时间3分钟(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比赛该环节准备时间为30分钟,答题时间10分钟,其中含评委追问时间3分钟)。从规则设置分析,该环节对职业学校班主任的能力素质要求更高。

按照赛事设置的要求,选手在这一环节应该分三个步骤进行展示。第一是对主题进行判断,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即选手依据给出的教育模拟情景材料,对材料涉及的教育主题进行归类判断。第二是基于主题的判断进行原因分析,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归因应当多角度,符合教育逻辑。第三是在归因的基础上提出行动的策略。解决“怎么办”的问题。三个步骤层次分明,结构完整,判断要准,归因要广,策略要实。整个思维方式是属于严谨的演绎式思维,要求选手熟悉日常的学校教育教学各类问题,具备良好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素质、开阔的教育视野、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从现场表现总体来看,78位职业学校班主任表现出了能够娴熟掌握班主任常规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深入探讨教育现象背后的诸多成因,以及能够合理制订解决问题的策略。选手准备充分,仪容大方,举止得体,语言表达流畅准确,综合分析能力强,展现了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比赛能力。

主题判断中,绝大部分选手都能正确判断,表明对基本的班主任常规工作非常熟悉。下结论时很多选手如此表达:“这反映了班主任工作××方面的××具体问题”,条理非常清晰,逻辑性也非常强。二十几道题目涉及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方方面面,情景都具有典型性。面对各类焦点难点重点问题,选手们轻松应对。

在原因分析方面,大部分选手能做到多角度地归因,除针对提供的情景具体分析原因之外,还将与情景有关的外延因素一并概括进去,表现出班主任在分析问题时的多元视角以及系统思考能力。同时,选手在表述的过程中始终紧扣育人的主题,坚持学生立场,坚持人本主义,折射出职业学校班主任的育人理念非常深厚。当然有些班主任明显有生搬硬套的做法,很多情景并不雷同,有时候也没有其他的成因,但选手回答都机械地从社会、学校、家庭、教师、学生等角度一一找原因,应试色彩非常浓厚。

在解决策略这一块,很多选手提出的第一点解决策略针对性非常强,即解决问题的方向准确,方法也得当,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提出解决策略的同时,还有理论的支撑,能应用各种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来支撑自己的行动策略,既具教育性也具科学性。可贵的是,大部分班主任在提出解决问题策略的时候,都能用理性、宽容、冷静、智慧甚至幽默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表明职业学校班主任队伍是非常自信的,也有着非常先进的育人理念。他们对班主任角色有深刻的认识和充分的把握,他们身上体现出的特质正是新时期教育生态系统中的新鲜元素。同样,在这个环节也能看出很多选手虽然备赛充分,但还是应试心态明显。陈述行动策略的时候,列举了很多做法,几乎穷尽了可能想到的所有办法,动用了所有的资源,一一罗列,过于赘述,忽略了实用性和针对性。

选手整体表现优异之余,尚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一,很多选手在论述的过程当中,就事论事,解决问题的整体性、系统性不够,缺乏教育延伸。提出的策略在操作层面都只是个简单的说法,比如认为开个主题班会就可以解决问题,一次家访就能完成沟通,一次谈话就能化解学生心结,对操作的效果缺乏科学的论证,对困难预设不足,对跟进措施和长效机制研究不够,思考不足。

第二,选手在运用理论支撑的时候,存在死记硬背或者戴帽子的现象,动不动就想起某个著名教育家的话,缺乏巧妙的融合方式,过分依赖教育名言的作用,忽视逻辑演绎的具体阐述。

第三,解决问题的策略中传统的方式比较多,大胆创新的非常少,说明很多职业学校班主任还是停留在一种经验型认识水平上,专业化成长仍然是草根式、经验式,缺乏学者型或者研究型的班主任发展途径。

第四,在应对追问过程中问题较多,很多选手都是重复前面的解决策略,有一些偏题、跑题或者审题不清的情况,没能针对评委的追问给出补充性的表述或实践性的论证,表现出选手的应变能力不强。

第五,参加比赛的78位选手中,男性班主任不到六分之一,性别比例明显不够均衡,男选手偏向理性缺乏感性,逻辑性强但较沉闷,女选手则反之。

第六,在赛制安排上可以更科学。78位选手要在1天内完成情景模拟答辩,必然造成时间紧张的局面,选手没有充分的准备时间,评委也缺乏科学的判断与评析,建议减少参赛选手或者增加比赛时间。

上一篇:中职免费:对准了“症”用错了“药” 下一篇:悦纳清风中 自度学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