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的生存困境与发展出路

时间:2022-08-25 11:59:26

职业教育的生存困境与发展出路

嘉宾介绍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职教处处长 隗建勋

江苏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处处长 尹伟民

辽宁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处处长 章雪东

江西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处处长 邓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而普通民众对职业教育的关心则显得更为实际,孩子进入职校后未来是否更有发展?在“最难就业年”的背景下,就业是否能够保障?进入职校读书的孩子同常规院校的孩子相比,通过努力,是否能够有一个稳定的未来和幸福的人生?他们是人才吗?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吗?从这些众多的疑问中,可以看出家长们对于孩子未来人生发展的某些焦虑。为此,我们特别邀请了职业教育领域成绩比较突出的四个省市的教育官员,对以上问题进行解析。

一、职业教育“困”在哪?

人们的思想观念制约职业教育的发展

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并不完善

职业教育发展一是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同时不能忘记了教育对人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

尽管近几年,职业教育的发展势头良好,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重庆市教育委员会职教处处长隗建勋认为,当前的职业教育主要有四大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是人们的观念,社会的观念,需要逐步转变。中国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是有一定影响的。比如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些和我们现在主导的“360行,行行出状元,多种人才培养,除了学术人才,还有技术人才的培养,这中间还有差距。”所以我们需要向社会广泛宣传,希望职业教育的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得到社会的认可。

第二,职业教育过去作为一种断头教育,中专毕业就可以就业。实际上职业教育不仅仅具有就业教育的功能,还有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功能。现在正在形成一个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一个层次是学生毕业以后可以就业,同时还可以继续向上发展,可以继续学习进修,实现学业、就业两不误。

第三,开放性。过去职业教育或者说传统职业教育,很多情况下是关门办学,学校培养与企业社会用人之间不对接,这种情况造成了我们培养的人员不能很好就业,造成培养的浪费。现在要解决开放性的问题,就是要实现“产教对接”、“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就是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准备。学生不是仅仅学好一技之长就可以,还要学习公共基础文化知识,还要有基本的人文素养,使他成为一个具有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或者技能人才或者高技能人才。我们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准备,所以职业教育也要提升我们的文化课水平、公共基础课水平,提高学生的素养。这方面,各地做了一些探索。比如重庆市共同开发了“我的人生我做主”这样一些德育读本,让孩子从一些案例去学习、去立志,人生发展的坐标进一步明确。

第四,灵活性。我们要实现职业教育和学历之间的有机结合,使学生的学校教育和毕业以后的终身教育紧密结合,可以通过部分改革我们的培养机制、培养体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在就业场所学习奠定基础。

对此,辽宁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处处长章雪东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职业教育在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面临很多问题。

一是外部问题。主要是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关注,包括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和重视。还有就是企业方方面面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和参与。

这个环境现在应该说总体上得到改善,但是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当中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还有待提高。传统的观念,认为职业教育是一种没出息的教育。2004年以来,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是数倍增长,越来越重视,国家拿出财政支持职业教育专项投入累计可能达到千亿元左右。那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应该说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相对于其他教育来说,还是不足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管理体制的问题。我们知道,普通教育当中的基础教育和高中教育,包括普通高等教育,这个管理体制没有什么争议,它就是教育部门来管理。但是职业教育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人社部门在管理,就是我们说的“技工教育”。当然这种管理总体上也不是说有什么问题,但是使得职业教育在管理上容易形成“多头管理”。有些政策不一致。比如说技工学校在劳动就业这块,在职业资格证书获取方面,它要比教育部门管理有很多优惠政策,包括劳动部门管理的培训问题等等,但是这些政策我们有些职业学校享受不到。管理问题也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外部因素。

从内部来看,一个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职业教育现在体系建设还不完善,比如说职业教育体系应该分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他们之间实际上应该是一种衔接、沟通的关系。现在来看,从国家到地方这个体系还不够健全,这是一个问题。另外一个问题,在人才内部培养的改革上,从专业设置到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还没有完全适应目前经济社会、用人部门对我们学生的要求。所以这几方面,当然这里面问题还很多,这几个问题是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

另外,这几年显现出来的一些问题,就是有些学校,包括一些地区,在注重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式上、外部上比较下工夫,真正在抓内涵建设上不够深入、不够坚持或者效果不够明显。”

二、职业教育怎么做?

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增强职校从教吸引力

“江苏的职业教育最近几年在技能大赛或者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能够一直排名靠前,获奖较多。”江苏教育厅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处处长尹伟民不无自豪地介绍道,“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关键是我们对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

尹伟民介绍:“江苏怎么做的呢?我们在培养和培训教师上下了很大工夫。首先,从培训来说,江苏每年送出国培训的老师大概有400名,这是江苏财政自己拿钱出来的。而江苏自己每年在暑假期间培训的老师大概在4000人到5000人左右。这些经费都是由省财政拨款。大概每年1500万。

第二,江苏注重对老师职务职称的建设。2009年出台了《江苏省中等职业教师资格条件的考核标准》。为了实行双师型教师,在2012年又制定了《江苏省职业学校双师型老师专业技术目录》。我们从2012年开始,在中职学校里评选特级教师。另外,江苏还开展了:一是领军人才培训。都是在清华北大开办,然后由江苏的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进行培训。领军班的老师班是30个,校长班是20个。同时,在教师培训过程中,江苏为了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搞了职业教育发展实验区,在实验区里规定要实行固定编制和流动编制相结合的方式,就是鼓励各地出台政策规定,聘请社会上的能工巧匠、企业行业的老师到学校来做兼职教师。但是这种老师又不在编制,需要地方财政给予补贴。此举保障了社会上的能工巧匠或者高技能人才能够到学校来做老师。实践证明,江苏省技能教学培训基地的建设,对我们的训练和技能培养起了很大作用,既促进了老师,也促进了学生。”

辽宁省的章雪东告诉记者:“我们省每年拿出一千万资金,专门搞师资队伍培训。辽宁省从2004年就开始在中等职业学校当中,评聘教授级的教师。这实际上是提升教师队伍质量和增强教师吸引力的一个有力举措。现在来看,尽管国家地方采取这么多措施,但是师资队伍建设当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除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制度性的问题。比如社会上、企业里、行业里的大师级人物是不能随便到职业学校当老师的,比如这个人在国家技能大赛当中得金牌了,我们聘请他当老师吧,不行,身份变不了。这个问题从国家到省都是这样的,就是编制不能随便变通,这对我们职业教育引进优秀教师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职业学校有一个技能指导教师队伍,现在应该说文化课水平并不逊色,现在缺少的是指导技能的老师。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必须要有专科或者本科以上学历,这个问题国家也意识到,正在逐渐改变。”章雪东有些遗憾的说。

三、为啥要来读职高?

入学门槛低就业质量高未来发展可期

“职业教育是顶天立地的事情。职业教育为我们国家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培养了大批的职业技能人才,为经济转型和国家发展做支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职教处处长隗建勋引用教育部鲁昕副部长的话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他对有志于进入职校就读的孩子们说:“有志于选读职业技校的孩子,你在为我们国家发展作出贡献。特别是西部地区,很多孩子在农村贫困地区,通过职业教育学会了一技之长,毕业以后可以走向工作岗位,带动一个家庭的脱贫致富,使家庭的幸福指数增加,对家庭发展和自身发展都是有利的。国家这么重视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好,读职业教育的孩子也可以继续学习,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中级职能人才,高等专科培养的是高技能人才,我们的应用本科培养的是高技能综合人才。那让这些孩子去选择了,你们向着这个方向去发展,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江苏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处处长尹伟民说:“我要广大的学生家长讲,如果你的小孩初中毕业了或者高中毕业了,在考试成绩不可能达到你的预期的情况下,我建议他们报考中等职业教育或者高等职业教育。”

我们的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也为自己的家庭幸福服务,能够让你有尊严的、有体面的就业,能够去更好的生活。现在从教育部到省市,正在构建一个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体系就是把以前的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接续起来。把很多本科的教材或者高职教材能够放到中职上,构建现代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而且真正体现了两个:一个是高校办学自,另一个是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我觉得从根本上来讲,这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去年,江苏省申报了197个项目,经过答辩、教育厅审核,实施了71个项目,招了4885个学生,今年有390多个项目申报,批了215个项目,大概要招生1万多人,其中本科大概达到2000多人。同样,普通高中读高职的话,我们现在也有渠道,高职和本科的联合培养,3年高职,2年本科。这些培养的人才除了学历之外,同时还要求有一个职业资格证书的体系,就是中职必须要达到中级工,高职必须拿高级工,读本科必须拿准技师的证书。这个体系的建设,这个立交桥的建设,是比较鼓舞人心的,大家不要都去挤普通高考那个独木桥,而应该走一走职业教育的阳光道话。

四、技能人才咋培养?

转变观念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江西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处处长邓弘认为:“我们现在讲职业教育的重要,不是说我们从事职业教育的人说重要就重要,而是你要确确实实从国家的、人的发展角度去思考。它是全面的、开放的,要从教育的本质角度去思考问题。整个教育思想最有影响力的话就是孔子说的话“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而如何理解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加强对技能人才培养规律的认识。我们普遍认为现行的高等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义务教育,整个体系是能把各类人才都培养好。高等教育体系,或者是中小学教育体系,已经非常完善,可以培养出我们想要的任何人才,这是一种教育认识的误区。我们现在的教育体系并不能培养出所有类型的人才,比如技能人才。例如丁俊晖那样的人,学校教育不能培养出来,或是刘翔,学校教育也不能培养出来。技能人才有自己的培养规律。”

现在很多大学,比如汽车工程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本科毕业后不会修汽车,这是因为他们对技能人才的培养没有深刻的了解,不是在书本上学习后,就会做这些,这其实是两码事情。我们的教育现在有个很重要的倾向,就是尊重知识,轻视技能。把课本上的东西奉为金科玉律,但轻视劳动,其实技能和劳动是知识的源泉。教育从文化传承上就轻视技能,而学校的教育也是如此。

现在的课改,比如劳技课也不是真正的劳技课,所谓的劳技课应该是到实践中去。劳技课做完后,手脏了没有,衣服脏了没有,有没有跟一线的工人、农民在一起劳动,在那里所体会到的和在实验室里体会到的完全是不一样的。所以说,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都忽略了技能和劳动。

(来源:新华教育)

上一篇:PACS的临床新“革命” 下一篇:从中美英日小学生守则看教育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