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的社会行为

时间:2022-08-25 11:36:50

【摘要】以上这些实验都是人类在现实社会中行为的写照,那么在虚拟社会中人类行为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首先,独自上网的行为造成了每个人和其他人的心理隔离,这种隔离会造成对权威的服从性的...

网络中的社会行为

科学技术只是工具,没有善恶。如何尽可能避其所短、用其所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考验。

前几篇文章讨论了智慧网络和网络中的群体智慧,其实互联网贡献给我们的远远不止于此,其中一个重要的贡献就是对人类社会行为的改变,这种改变可以从人与人的相互影响、人际交往网络以及信息的人际传播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我们在后面几篇文章里会分别加以探讨。

提到人与人的相互影响,就不得不提到两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第一个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Solomon E.Asch)的从众实验:他把9人编成一组,让他们看两张卡片,第一张卡片上只画着一条直线,第二张卡片上画着不同长度的三条直线,让大家比较第二张卡片上的哪条线与第一张卡片上的直线等长。在正常情况下,被试者判断错误的概率小于1%。但在实验组中,8个人都是事先安排好的测试人员,并被要求故意作出一致的错误判断,只有第9个人是被试,但他并不知道事先的安排。多次实验的统计结果表明,被试中有37%放弃了自己的正确判断而顺从群体的错误判断。可见,我们喜欢盲从权威,还喜欢随大溜,因为这样的个体风险最低。

第二个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的态度改变实验。他在黑人和白人杂居区中,选择了一些虽然是邻居但平时从不往来的黑人和白人做为被试。实验设计了三种情境以研究白人对黑人态度的转变:第一种情境是邀请白人和黑人一起玩纸牌游戏;第二种情境是让白人和黑人一起观看别人玩牌;第三种情境是双方共处一室,但不有意组织任何共同活动。实验结果表明,在第一种情境下,有三分之二的白人对黑人显示出了友好的态度;在第二种情境下,有接近半数的白人对黑人显示出友好的态度;在第三种情境下,只有10%左右的白人对黑人显示出友好的态度。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双方互动的程度与相互认同的程度成正比。在现实社会中也是如此,隔离造成误解,只有合作才能消除隔阂。

以上这些实验都是人类在现实社会中行为的写照,那么在虚拟社会中人类行为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首先,独自上网的行为造成了每个人和其他人的心理隔离,这种隔离会造成对权威的服从性的减弱,在一定意义上说,这是民主的土壤。但是,一方面独自上网也容易使上网者形成超脱于社会的批判者的角色,评尽天下事,惟独没有关照自己;网络上容易形成大量言论的聚集,出于从众心理,民众更容易表现出一种对表面化的道德观点的盲目附和。这种“广场效应”在网络里尤其普遍,以致有“网络暴民”的说法出现。现在网络里愈演愈烈的“人肉搜索”现象就是这一问题的最好佐证。

其次,按照希伯来哲学家马丁・布伯(Martin Buber)的说法: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在“我――你”关系中的,网络科技使得这一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当朋友遍天下的时候,深度交往却越来越少,我们的心灵也越来越封闭。匿名网络中的粗鲁和欺诈进一步促成了这种隔离感。这时,通过网络进行的良性的人际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Web2.0技术的迅速蔓延和人们内心对良性沟通的渴望是分不开的,因为当我们在同一网络社区中以唯一虚拟身份大量参与互动时,我们的“虚拟实名”和身份信用就建立起来,朋友重新变得可以信赖,亲密关心逐渐得到培养。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今天网络中的分水岭形成的原因:一边是各大门户网站中的大量匿名的漫骂式跟贴,另一边是很多人气飚升的社交网站中大家以真实身份加入,并且和谐共处。

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科学技术只是工具,没有善恶。在新科技的浪潮来临的时候,如何尽可能地避其所短、用其所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考验。

上一篇:Google AdWords营销导航仪 下一篇:失去第一代,错过第二代,第三代是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