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美术教学实效性的途径探析

时间:2022-08-25 07:16:52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实效性的途径探析

摘 要: 只有教师注重美术课堂中的“音乐情境、诗歌情境、生活情境、游戏情境”,才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学生很喜欢上美术课,学习兴趣非常浓厚,特别是中年级的美术课更是学生喜欢的科目。所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中学美术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美术课教学的实践性非常强,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在具体美术操作中提高绘画水平和培养创造力。

关键词: 初中美术教学 实效性 提高途径

一、利用游戏情境,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注重学科联系,体现融合性。美术是一门不孤立又很有个性特色的艺术学科,与其他许多学科有着密切联系是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如美术教学中的许多理念只用语言文字符号是难以表达清楚的,必须运用图像阐明其本质,而且图像能一目了然地使学生在视觉上和意识上产生美感,有效实现美育目标。爱动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的最爱。游戏化的课堂教学能使学生学得更轻松、更开心,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表现,创设情境,培养兴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因为在“情境”的媒介作用下,那些生动直观的形象才能有效激起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与经验,以同化和索引当前学到的新知识,以便在新旧之间建立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通过长期不间断的鼓励、诱导,才有可能使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浓厚兴趣。要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使学生觉得只要稍加努力就会获得成功,让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中变得更努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生理特征,在美术课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是提高其学习兴趣、促进其个性发展的重要前提。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实质是引领他们发现美、享受美,进而创造美。例如,在学习制作头像装饰画时,让学生了解人的五官结构,然后以黑色、粉红色、红色等颜色的布头剪成脸、头发和五官造型。

美术教学是培养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若想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应注重美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玩是孩子的天性,他们的玩有很多形式,多数时候以游戏为主,有时是捉迷藏,有时是表演节目等,在做游戏时,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不仅充实了他们的生活,而且锻炼了他们与人合作及相处的能力。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如果把学生喜欢的游戏形式引入美术教学中,则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二、兴趣让美术课堂充满活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不管做什么事,都会集中精力,积极思考。这样的思考发自内心的需要和欲望,是自觉的,更是积极的,甚至有时可以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中学美术教学,更要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有利于教师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及时纠正,提高学生兴趣。如教材中的泥塑、浮雕、平面造型、立体制作等,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揉、捏、搓、团、压等手法,老师边示范边讲解,加深学生对示范中的一招一式的理解,让学生以迫切的心情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课前教师精心设计制作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挂件并布置在教室里。学生进入教室就能自然地融入氛围,起到先入为主、情感先导的作用。实物的展示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唤起学生极大的热情,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对理解和学习新知识起到辅助作用。以激励为主,给学生自由创作的空间。

巧设教学前奏,激发兴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有了兴味就肯用全部的精力去做事情。”课堂导入是教师在开始讲授新课之前,精心设计的一段简练、概括的教学活动。导入部分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教学气氛,衔接新旧知识,为一节课的顺利展开打下良好基础。激发起兴趣,学生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

巧设问题,激发兴趣,思维创造。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以“玩”促学,激发学习兴趣。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美术教学有极强的交互性、趣味性和挑战性,对孩子们来说具有挡不住的诱惑。我在教学中大胆引入游戏,却不仅以玩为目的,而是把它作为激发学生兴趣和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善于质疑、富有启发的提问会激发学生探新寻因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作用。这说明在高中开设美术课程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代教育技术与美术教学相结合,是美术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

三、结语

通过不同途径探索让学生真正热爱美术学习,为的是让学生喜欢美术,能积极主动地用心灵创作。激发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的学习兴趣、注重教学的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采用的教学方法很多,需要我们不断努力探索,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探究式教学法对于打破高校长期以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培养21世纪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朱小林.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探析,2011.03.13.

[2]韩燕.如何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实效性,2012.03.07.

[3]郭秀兰.初中历史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探究,2008.02.03.

上一篇:启蒙时代的古典主义音乐 下一篇:幼儿园室外游戏活动场地设计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