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肝脓肿的因素分析

时间:2022-08-25 03:41:21

糖尿病合并肝脓肿的因素分析

摘要:针对糖尿病合并肝脓肿的患者的资料分析并通过查找数据库内容,发现肺炎克雷伯杆菌是细菌性肝脓肿的主要致病菌。糖尿病患者合并有肝脓肿的临床特征与没有合并肝脓肿的临床特征相比有以下几点不同:①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低;②肝病的典型腹痛较少;③治疗困难、病程较长且较难控制;④易并发尿路感染和败血症。

关键词:糖尿病;细菌性肝脓肿;临床特征

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的高血糖和内分泌的失调,导致患者的免疫功能失调和血浆渗透压升高,对白细胞的吞噬、黏附和趋化功能造成了抑制,使得细菌生长失去了抑制,同时由于血糖较高,更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容易造成肝脓肿的发生。研究发现,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其肝脓肿的发病率是非糖尿病患者发生肝脓肿的发病率的3.6倍。现将糖尿病患者合并肝脓肿的资料进行分析并通过查找文献所得内容就行分析报告。

1败血症

当糖尿病患者患有败血症的时候,其合并肝脓肿的概率是21.25%,而没有败血症的时候,糖尿病合并肝脓肿的概率为10.94%,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年龄

实验研究证实,老年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年龄在65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肝脓肿。造成老年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肝脓肿的原因有多种,老年患者的身体一般相对年轻的患者其身体往往存在一些的基础疾病,免疫力低,抵抗力差,机体的反应能力也不如年轻的患者,特别是糖尿病的患者其长期的高血糖严重的影响到了人体的多种免疫功能,使人体的免疫功能致病菌的免疫反应受到了限制,从而使患者更容易发生感染而且感染的症状往往都很严重。研究证实,年龄>60岁的糖尿病患者发生肝脓肿的概率是年龄

3肺结核

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中,有25%的患者会出现肝脓肿的症状,在糖尿病没有合并肺结核的患者中肝脓肿的发病率只有11.6%,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4低蛋白血症

在糖尿病患者中低蛋白血症的患者中发生肝脓肿的概率为19.6%,而在非低蛋白血症的患者中其肝脓肿发生的概率为10.3%,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5高糖化血红蛋白

对于高糖化血红蛋白患者来说,其肝脓肿的发病率在17.75%,而同样糖化血红蛋白不高的患者中其肝脓肿的发病为7.77%。,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肝脓肿的临床特征主要有寒战、发热、乏力、腹痛等表现;实验室检查主要有白蛋白下降、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肝酶升高等。糖尿病合并肝脓肿的有以下特点:①临床表现不明显,虽然患者的病情到了很严重的地步,但是患者的临床表现不是很明显,比如患者有发热的症状,但是患者的腹痛表现的很轻微,更有可能没有腹痛的表现。这是由于患者的自主神级和微循环遭到损坏,痛阀提高感觉迟钝造成。而且患者还有其它系统如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的感染从而掩盖了肝脓肿的表现。②病情复杂多变,感染可诱发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等严重并发症,而且糖尿病患者自身体内代谢紊乱,严重削弱了白细胞的杀菌能力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反,感染较难控制,症状易反复,甚至合并败血症、感染性休克,需使用多联抗生素,治疗周期长。③患者平常血糖控制情况较差,空腹血糖较高,所有这些都提示了高血糖与感染的密切关系,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水平低,是患者营养状况较差、蛋白质代谢紊乱的表现。

肝脓肿的致病菌以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主,糖尿病患者并发肝脓肿的临床症状不是很明显,不易做到早期诊断。而且由于患者的反应中,感染不易控制,从而造成了治疗周期较长。治疗此类疾病需要给予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在早期就要应用足够有效的抗生素,适时脓肿引流及必要的营养支持是成功治疗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杨伟国,居军.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7):768-769.

[2]覃红娟.糖尿病并发肺结核免疫功能变化及其治疗现状[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2):253-254.

[3]吴胜华,陈景海.Ⅱ型糖尿病并发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的用药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273-275.

[4]Cronberg CN, Sjoberg S, Albrechtsson U,et al.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Contrast-enhanced 3D MR angiography of the lower leg and foot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angiography [J]. Acta Radiol,2003,44(1):59-66.

[5]Arana-Conejo V, Domingo Méndez J. Physiopathology of Vascular Complications of Diabetic Foot [J]. Gac Med Mex,2003,139(3):255-264.编辑/孙杰

上一篇:双Endobutton纽扣钢板技术重建喙锁韧带治疗Tos... 下一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药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