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性――语文教学的灵魂所在

时间:2022-08-25 02:21:10

人文性――语文教学的灵魂所在

语文应该教什么,这个问题很多教师都没有思考过,打小学起,就是字词句段篇,听写、背诵,学生已经习惯了听老师讲,老师也习惯了按照教材向学生讲授,学习活动也好,教学活动也好,都始终围绕着成绩在转,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被忽视。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人文性和工具性相互统一的课程,就高中语文而言,更多的是要让学生能喜欢语文,在主动参与中获得基础知识的构建,在听、说、读、写等活动中获得体验和感悟,这样才能体现语文的人文性,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立足学生主体,激发学生兴趣

进入高中后,学生的学习任务加重,学习压力也变大,在语文教学中,为了高考,很多教师都在不停地讲授,布置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完成,学生每天所要面对的,除了作业还是作业,对语文也就会逐渐失去兴趣。同时,在课堂中,教师为压缩时间,更多的是用讲的方式教学,希望通过自己的讲授而让学生掌握住更多的知识,学生则只能是被动的听。如《劝学》中对“强、假、闻”等实词的意义,通假字和“于、而”等文言虚词的教学,多是借助教参而在课堂中讲授。如此,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发挥,兴趣了无,课堂毫无生气,且不说教学效率,这样的课堂完全违背了语文课程的特点,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立足学生主体,就是要能从学生角度来考虑教学的设计,要能让学生喜欢语文,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在语文课堂中,不仅要多引导学生说,还得多鼓励学生,要学会尊重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提倡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参与

语文是富有人文性的课程,语文教学所要做的不仅是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掌握语文基础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学会认识自己,认识生活。在传统语文教学中,讲授式的教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提倡合作探究,就是要把学生置于学习者的位置,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问题谈论、活动探究等多种方式而展开语文学习,以此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构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丰富学生的学习感悟。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探究活动确实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好语文。如《敬畏自然》的教学中,作者是如何提出观念的,是怎样进行论证的,在课堂中先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而阅读课文,找出论点,梳理论证过程,教师根据课文层次,明确作者先从人类征服自然开始说起,再比较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最后提出“敬畏自然”的观点。如此,学生并非直接听,而是在问题引导下交流,在教师的点拨下获得对文本的理解。提倡探究,要引导学生围绕文本多交流。如《荷花淀》中对水生嫂形象的分析,引导学生围绕中国妇女传统的美德和进步妇女的特质两方面进行,更利于学生全面地认识水生嫂。

三、紧密联系生活,培养学生能力

语文教学,宗旨是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得到发展,而发展不能被束缚在分数上而是要以语文为工具,借助语文来认识生活,认识自我,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促进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如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凸显语文的人文性,就得把语文和生活有机地整合起来。如对水生嫂的形象进行分析后,该人物有哪些方面值得自己学习,作者创造这个人物形象,目的何在,诸如此类的问题,在课堂教学后要多引导学生展开交流。

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灵魂,而要凸显语文的人文性,生活元素不可或缺。我们读《警察和赞美诗》,不仅要透过文本去了解19世纪的美国的社会现状,还要引导学生透过苏贝的形象去体会作者“含泪式的微笑”。教学后,可用“你怎么看待苏贝的‘灵魂高傲’与‘好逸恶劳’”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展开讨论,以此来丰富学生对苏贝形象的认知,结合苏贝形象而了解生活,认识自我。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加强实践,以实践来渗透语文的人文性,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学《鸿门宴》可组织学生进行话剧表演,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后可组织学生进行演讲,学散文可创作散文,学诗歌可仿写,如此,把语文和生活联系起来,语文的人文性才会得到彰显,也才能让学生在这样的语文学习中学到更多。

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凸显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同时,在语文教学中,要能摒弃传统观念的束缚,从分数的牢笼中解放出来,树立学生发展意识,真正从学生角度来考虑教学设计,不同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相应的发展,这样的语文教学才可谓是生动的教学、有效的教学,发展的教学。

刘朋,山东邹平县第一中学教师。

上一篇:Greenshowroom & Ethical Fashion Show: Lates... 下一篇:中学古诗词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