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协商谈判与农民工薪酬的提高

时间:2022-08-24 10:51:09

集体协商谈判与农民工薪酬的提高

摘要:集体协商谈判是劳资双方谈判工资的主要方式。在近年来引起社会关注的农民工薪酬变动问题上,以武汉建筑业农民工为例,集体协商谈判满足其产生所需要的产权私有化及科斯定理的交易成本最小化条件,使得农民工之间通过某种方式形成的小型集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与企业进行协商工资,并且由笔者实地调研成果证实,这种协商促进了参与协商农民工工资的上涨以及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使双方达到“双赢”的状态。文章在最后为农民工工资的进一步上涨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薪酬;集体协商谈判;易成本;帕累托改进

一、引言

集体协商谈判是劳资双方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就双方的效用进行谈判,调整并确定双方的均衡效用,使双方的效用动态化和最大化的一种有效交易方式,是交易双方取得合约的一种方式;是企业内部调节劳资分配和就业的交易行为,是一种以“双赢”为目的的理易(张建武,2001)。工资集体协商是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重要内容,它的实施有利于保障劳动关系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关于集体协商谈判问题,已有很多人对之进行分析研究。美国学者John Commons(1950)提出社会应该建立规则制度来缓和劳资双方的冲突,这种规则制度是双方都能接受的,应该由劳资双方来制订,而不是靠外来法律来强行制定。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John R. Hicks(1966)研究过一个集体谈判过程的模式,比较准确地描述了劳资双方的行为轨迹。王荣武、李红(2002)认为,集体协商谈判是雇主和雇员群体之间的交易行为,能够使双方的效用和利益发生改进.其存在和发生作用的前提,就在于企业和雇员双方信息不对称,同时各自追求其自身的最大利益。集体协商谈判也是双方博弈的过程,在对工资、工作环境等内容的谈判中,一方效用改进的同时往往伴随着另一方效用的改进,因此其谈判结果是双赢的。

但是很少有人从我国弱势群体农民工的角度出发,来研究集体协商谈判在劳资双方进行薪酬谈判时能够节约交易成本,以及能够提高谈判双方福利等问题。

本文尝试从存在于农民工中的集体协商谈判出发,利用简单的西方经济学分析方法对集体谈判的交易成本和给双方带来的福利改进方面进行分析,以探寻一种最优的均衡策略,从而更大程度地实现集体协商谈判给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带来的正效应。

二、农民工集体协商谈判的交易成本

在农民工与企业谈判过程中,我们假定单独谈判的总交易成本为Ct,而集体谈判的总交易成本是Ct', 每个谈判代表(单独谈判者自己为谈判代表)的交易成本分别为 CL和 CL',企业每次谈判的交易成本分别是 CC和 CC′。

用公式表示为:Ct=NL CL +CC,Ct′= NL′CL'+CC′

其中,NL和 NL′分别表示两种情况下谈判代表人数。

依据调查得知,单独谈判的农民工交易成本包括联系企业费用和谈判费用,集体协商谈判的农民工代表交易成本包括组建工程队费用、联系企业费用、谈判费用和内部管理费用。

而在组建工程队的过程中,工头带领的农民工一般都是家乡的亲戚朋友或左邻右舍的熟人,通常是农民工通过家乡的亲戚朋友介绍而认识包工头,或是由包工头直接到农村招工,所以组建工程队的费用仅仅为招工的路费,同时,工头每年一般趁春节回家的时间进行招工,很少利用打工的时间特意回家招工,因此这笔路费不应包括长途费用,而只应该包括在同乡各户之间的短途车马费;另外,一个工程队的农民工往往具有亲缘关系,彼此熟悉,不易产生隔阂,于是管理起来需要较少的费用。我们由此假设在集体协商谈判的情况下,谈判代表所花费的交易成本是单独谈判情况下的两倍,即 CL'=2CL。

企业交易成本费用包含招工费用、谈判费用,考虑到集体协商谈判情况下,企业一次谈判可招来一个工程队的劳动力,而单独打工的情况下,企业一次谈判却只能招来一名农民工,因此,前者大大减少了企业的招工费用,我们假定 CC=N CC′(N代表工程队总人数)。

现在来进行比较,假设10名农民工都是独自打工,现在他们分别来与企业订立合约,共有十名谈判代表,则这10人的总谈判成本为 10CL。再假设有另外9名农民工在1名工头的组织下形成了一个工程队,同样是10名农民工,却只派出一名代表,也就是工头,来与企业协商。此时,这个工程队的交易总成本为 NL′CL'= 1CL'= 2CL,那么,集体协商所用的农民工交易成本为 2CL,小于独自谈判的10CL。另外,企业分别与10个人谈判的成本CC为 10CC′,而与一人谈判的成本为 CC',因此,单独谈判的总交易成本 Ct= 10CL+10CC,而集体协商的总交易成本 Ct'=2CL+CC′。

显然,10CL>2CL,10CC′>1CC′。

由此得知,集体协商谈判减少了企业、谈判农民工以及社会三方的交易成本,因此,企业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来雇佣工程队进行施工,而不愿花更多的时间和成本去招收单独打工者,参与集体协商谈判的农民工的工资上升,并且不愁找不到工作。而单独打工者为了得到工作不得不降低自己的价格,部分不愿意降低工资者因不被雇佣而失业。

三、集体协商谈判对农民工薪酬变动的影响

由上文分析我们了解到集体协商谈判制度下的交易成本远远低于单独打工的成本,由此提高了谈判双方的收入,下面我们将进一步探讨集体协商谈判制度如何带来劳资双方的福利改进,以及如何使单独打工者的福利收到损失,从而证明集体协商谈判制度是一种部分帕累托改进的状态。

(一)集体协商谈判对采用不同打工形式的农民工福利的影响

我们假设企业实施工程是规模效益先递增后递减的情况,即企业的成本经历了一个随着招工人数的增加而逐渐递减再递增的过程。因此,在实施工程的初期,为了扩大边际收益,得到更大的利润,企业一定会大规模的招工,此时,拥有一定数目的工程队显然是首选,为企业节约了许多交易成本,而工程规模扩大到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趋于相等时,企业会逐渐减少招工的人数,或者是减少其所愿意支付的工资。由于集体协商所代表的是整个工程队的利益,大多数工头不会接受企业所愿意支付的工资,而去其他能提供更好待遇的企业,此时,只有独自打工的农民工会苦于难以找到高薪工地而同意降低工资。

由此可见,集体协商谈判制度能够提高小团体中的农民工的收入和就业率,而未参加集体谈判的农民工却因此收入降低并且难以找到工作。

(二)集体协商谈判制度对企业带来的帕累托改进

首先,企业签订工资集体协议后,农民工收入有了保障,直接促使劳资关系更加和谐;同时,工资集体协议深化了企业深层次的工资改革,调动了农民工的积极性;另外,集体协商谈判制度稳定了农民工队伍,使其免去了经常更换老板的麻烦,促使了人材的发挥。这些因素都直接促使了农民工的工作效率提高,推动了企业效益的不断增长,提升了企业的经济实力。

(三)参与集体协商谈判的劳资双方达到“双赢”的过程

农民工和企业如何确定均衡工资 ,取决于双方的谈判力量 ,而谈判力量又与行业特征、产品价格、工会组织、产品市场供求变化 ,以及双方对谈判内容的“紧迫感” 等因素有关。

在我们对农民工的访问过程中,根据我们的调查问题,有92.78%选择集体务工的农民工表示,集体工作能够与企业协商工资,且协商的效果较好,给他们带来了与独自打工者相比更高的薪酬和保障。

研究表明: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可以降低市场经济条件下劳资双方乃至社会的交易成本,提高农民工集体就业机率,保障农民工的薪酬,促进农民工收入的增加,并且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既保障了农民工的利益,也从交易成本的角度验证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是减少劳资纠纷的有效途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此情况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必然成为我国企业工资决定的基本机制。

四、存在的问题和几点建议

尽管,目前集体协商谈判在农民工与企业中有所发展且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明显存在着一些问题,比较典型的有:集体协商谈判损害了单独打工者的利益,使其境况变差;协商主体不规范,企业凭借信息不对称的优势地位占据有利的主动地位,利用各种方式“剥夺”农民工协商权,减少、拖欠农民工的工资;农民工的协商主体地位无法保证,有些地方还引发了严重的劳资纠纷;甚至,在工头与农民工之间,由于没有有利的保障体系,往往存在工头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

整体上看,在该领域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还处于发展初期,出现一些问题在所难免。为了最大限度为农民工争取平等获取工资的权利,保障农民工的收入增长,国家、集体和企业三方必须共同努力。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下列几点建议:

1. 政府要积极加强相关制度的引进工作,并加强制度创新,创造出一套较为严密的法律保障体系,对集体谈判、工资、社会保险、子女教育等问题进行规范,使相关问题有法可依。

2. 促进农民工中工会的建立,将更多的农民工纳入到集体协商谈判的队伍中,培养专业人士担当谈判人员,从而更好的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3. 为劳资双方就工资集体协商问题制定更多的公共合约,以减少劳资双方的交易成本,提高农民工的收入,促进帕累托改进。

4. 加强对企业的监督,规范合同的签订,对不履行合同的企业进行惩罚,确立集体合同的底线等。

5. 加强在农民工中宣传劳动法的力度,培养农民工在组建工程队进行集体协商方面的维权意识。对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使其掌握更多的技术,提高其素质。

6.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应自觉履行劳动法,规范劳动合同的签订,按时发放工资,为农民工购买工伤保险等。

参考文献:

[1]张建武.集体协商谈判的经济学分析[J].中州学刊,2001(05).

[2]张抗私.工资集体协商的约束条件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1(05).

[3]张坚民.工资集体协商中的博弈行为[J].工会理论与实践,2002(05).

[4](美)萨尔斯・D・霍夫曼.劳动力市场经济学[M].崔伟,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3.

[5]王荣武,李红.集体协商谈判与劳动力市场效率[J].商业研究,2002(15).

[6]杨在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形成的交易成本决定机制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3(06).

[7]黄任民.工资集体协商中的经济问题[J].工会理论与实践,2002(04).

[8]孙祖芳.试析工资集体协商制[J].社会科学,2001(10).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上一篇:浅谈财务部门的规模效益 下一篇:大数据信息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