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盯学生习作,突破教学困境

时间:2022-08-24 10:03:42

【前言】力盯学生习作,突破教学困境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语文创新实践是个新的概念,相对来说有些教师认识和转变有些慢,甚至有部分教师只是简单地从字面来理解:语文创新实践就是让学生自我教育,就是自学,就是搞发明——统统与自己无关,照常穿新鞋走老路,几年几十年不变,直弄得谈“语文”色变,语文课堂毫无生气。我认...

力盯学生习作,突破教学困境

学生习作,要从身边熟悉的人和事写起。我们传统教学中常常要求学生“闭门造车”,有的教师甚至干脆让学生走捷径,背作文抄作文,这样做短时间内可能有效,但这样的理念却对学生非常有害。因为不建筑于身边熟悉材料的习作无异于“空中楼阁”,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对学生成长更是百害而无一利。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自己深深感悟到习作教学要抓好两个联系:一是读写联系,读写结合,由读到写,由写促读,读写共进。二是习作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有认真观察身边熟悉的人和事,才能勾起学生潜在的表达的欲望,才能让学生完成从眼中——到心中——再到纸上的渐化过程。习作只有切实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习作才能完成它最初的目标,即:观察生活,了解生活,表达对生活的看法,想法,倾诉学生心中的情感。

结合对习作教学的理解和教学经历的反思,谈一下在习作教学方面自己的得失。不怕大家笑话,农村小学生电脑见得少,网络用得更少。虽然学校里也配备了微机、网络,但终归是粥少僧多,再加上其他一些不好言说的原因,学生对电脑、网络能熟悉运用的极少。在每次学生习作之后,我总是让学生反复读(范读,小组读,好友交换读),然后将几名学生的习作打出来,在我的博客(网易博客:老孙胖胖)里。常用这样一句话来激励学生:某某某的某篇作文发到老师的博客上去了,全国人民都能看得到。学生群情激昂,好像自己得了状元中了大奖一样。莫见笑,这是农村小学的真实状况。

2010年我和学校里几位同事成立了“农村学生习作诱导策略与措施探究”课题组,并在县教研室立了项。为更好地刺激学生写作欲望,展示学生习作成果,我们课题组老师编印了作文选《春之声》,打印师生作品50多篇,每个班里发了3本,学生们争相传阅,并且对里面的作品、作者津津乐道。“我们班的某某写的……”不要小看了这些小的付出,它让学生们更多的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我认为这就是语文创新实践的起步,就是语文创新实践的尝试。当然,和专家、和理论上的语文创新教育还有一段段距离,不过,我们会继续努力,来拉近这两者之间的距离。

为更好的体验学生习作中的苦与乐,也为了让自己与学生共进步,我督促自己要多写“下水文”。自己喜欢阅读也喜欢写作,时有“豆腐干”样的东西见诸报刊,自以之为豪 。我写的“下水文”都是自己原创的。俗话说,自己的孩子自己爱。就像自己的孩子,哪怕他再丑,他身上也流淌着自己的血液,带有自己的某些个人特色。“下水文”,就是作者平日里自己思考、积累的一些东西。我喜欢平时写些东西,包括在课堂上和学生的对话,有时甚至在学生习作的时候,也跟他们比一比,有时甚至干脆在黑板上乱涂一气。学生有的抽空看一眼,有的低头只是自写自语。“下水文”真的很重要,她标志着你在说话,标志着你在行走,标志着你是一个活着的生命,标志着你是这个世界上惟一的一枚树叶,无可替代。

语文创新实践是个新的概念,相对来说有些教师认识和转变有些慢,甚至有部分教师只是简单地从字面来理解:语文创新实践就是让学生自我教育,就是自学,就是搞发明——统统与自己无关,照常穿新鞋走老路,几年几十年不变,直弄得谈“语文”色变,语文课堂毫无生气。我认为:语文创新实践就是在教学中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主阵地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会自己做主,更多的靠知识、素养、情感的内化来完成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教学,更深的体会学习带来的成就与喜悦。相对来说,教师退了一步,但并不意味着责任和义务的减少,相反,这种新的教育模式意味着教师要有更大更坚实地付出。

在校园里,学生大多和语文教师的关系比较亲密,为什么?因为语文教师对学生不光是知识、学业的传授,还有对学生人生价值的导引,还有对学生情感的倾注与关注。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需要沟通交流,需要情感的表达。教育、教师的服务对象是人,那就意味着,我们要对学生要更多的付出,也许这就是语文教师语文课堂的特殊价值所在。经常教育自己做一个:会思考的人。一个人如果没有深刻的思想,哪怕他出口成章,也只是一些华丽的辞藻堆砌。我喜欢有生命的东西,它不虚假。哪怕他丑陋,哪怕他孱弱,哪怕他伤痕累累,哪怕它锈迹斑斑……

习作教学,就是靠落到实处,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才能真正成为学生表达对生活的看法,想法,倾诉学生心中的情感的一个坚实平台,我们的语文教学才可能有点滴突破。愿各位同仁在这次教学创新实践活动中都能有所进步。

上一篇:让孩子在课堂上“动”起来 下一篇:高效需高招——高效思品课堂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