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萌萌:文学天空飞来一只白鹤

时间:2022-08-24 05:26:42

王萌萌:文学天空飞来一只白鹤

2013年7月,“王萌萌志愿者长篇小说三部曲研讨会”在北京中国作家协会举行,“国字号”文学评论家和有关领导悉数到场。会场气氛热烈,好评如潮。

“王萌萌是位英模人物!”

“王萌萌的志愿者三部曲以文学形式生动展现了志愿者的形象和志愿精神,为当代文坛开拓了崭新的领域。”

“王萌萌的作品体现了‘80后’作家作品中少见的关注社会、勇于承担的责任感和厚重感。”

“王萌萌是我们鲁迅文学院的骄傲!”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成曾樾有感而发。

“志愿者是我写作的原点”

2006年,来自青岛的王萌萌大学毕业后,到上海一家设计公司就职。没多久她便厌烦了整天坐在格子间里对着电脑的枯燥生活。一天,她陪一位好友到公益组织希望书库上海办事处应聘,没想到好友未应聘成功,她却因为全新的志愿理念和策划能力被招聘方看中,成为了一名全职志愿者。从收入不菲的白领到仅有几百元生活补贴的志愿者,这道坎不是一般人能跨越过去的。整整两年,王萌萌累并快乐着。她参与策划、组织和实施了三项大型公益活动。其中“上海百家单位牵手云南百校共建希望书库”获“2006年上海市精神文明十佳好人好事”称号(提名)。

她是个完美主义者。一次,他们为贫困山区孩子募集课外书籍,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将三十余万册图书全部装车发往云南。当她发现募集的爱心书籍中有些过于破旧、有些内容并不适合孩子阅读时,当即决定把书全部整理一遍。当时是三伏天,连续高温,她和一位上海女孩在闷热无比、没有任何降温设施、蚊虫肆虐的仓库里把书一箱箱搬下来,开箱一本本查看挑选,重新整理装箱,再搬回仓库里按照特定的顺序堆好。第一天干下来,她们都瘫倒在地不想起身,端一杯水手臂都会发抖,身上被蚊子叮了一百多个包。因为流汗太多,她们一天喝五六瓶水,竟然没有去过一次厕所。来了几位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当增援,干了半天便败下阵来,打起了退堂鼓。几天后,当大家看见一大两小三个仓库里堆得整整齐齐的一千多箱图书时,都认为她们完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一次赴云南为贫困山区孩子送书的活动中,王萌萌看到一些三四年级的孩子,脸上竟有了像老年人一样深深的皱纹,了解后得知这是长期营养不良出现的早衰现象。当她发现不少孩子一天只能吃一顿饭却依然笑容灿烂时,她被深深地震撼了。对于在城市出生成长的她来说,这些情景从看见那刻便铭心刻骨、一辈子永难忘记。后来她又多次前往有七个少数民族聚居的云南省元阳县黄茅岭乡支教、采风。贫困山区的所见所闻所感,使她回到上海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处于魂不守舍的状态,她的心似乎一直留在那个民族风情浓郁的偏僻山乡。可是上海纷乱熙攘的城市生活还在继续,她烦躁不已、寝食难安,总想要寻得一种方式让自己的灵魂和肉体重新结合,找回心灵的平静。于是在几位师长的鼓励下她拿起了笔,试着用最热爱的文字表达和倾诉,开始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大爱无声》的创作。

她白天做志愿者,晚饭后开始写小说,写到凌晨一点多睡觉,周末的时光也全部用于小说的创作。她后来回忆说,那时她内心充盈着汹涌的激情,每天最盼望的就是写作。心里有话非说不可,迫切地渴望倾诉表达,毫无顾虑和担忧,根本就没想过能否发表、别人将如何评论、会有怎样的回报。只要一投入到小说创作之中,她似乎不需要过多的构思编排,字词段落便流水般倾泻而出。写到动情处,她会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写到兴头上她会忘记吃饭睡觉、忘记一切,一口气写出七八千字。

为描写真实的细节和感受,她又一次来到黄茅岭,寻访了全乡最偏远、生活条件最艰苦的一座山寨小学。她顶着风雨,冒着滑坡和坠落山崖的危险,花了一整天的时间,爬上了当地海拨最高、罕有女性能够登上的一座大山,探望了在那里执教的残疾代课老师和学生们,由此被乡民们视为女英雄。回上海后,仅用了三个多月,她就完成了二十六万余字的初稿。几位老师帮她推荐到上海文艺出版社,经过一次修改,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大爱无声》得以出版,成为国内第一部由志愿者写志愿者的长篇小说。这是一部讲述两代志愿者的长篇小说,时空交叉、结构奇特。通篇是一封“80后”志愿者“我”写给父辈志愿者“你”的信。在这封感人的长信里,支教故事、父辈经历、两代深情渐次流淌,呈现出生命的厚重与悲婉。

了解文学创作的人都知道,写长篇小说是个大工程。很多人都觉得对于一名连短篇小说都没有写过的新手来说,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完成一部长篇小说,并且能够在上海文艺出版社这样出版门槛颇高的出版社顺利出版,简直不可思议。王萌萌说是做志愿者的经历、悲悯的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为她带来了如此良好的创作状态,她认为那时的写作状态最接近于文学的本质。

2008年“《大爱无声》作品研讨会”在沪举行,与会专家和学者盛赞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博大的情怀,称小说为“80后”的厚重传奇之作,是“80后”成熟的标志性创作,是“80后”的宣言书。与会者纷纷指出王萌萌现象应该引起社会的重视。

“以行动为生态和谐尽微薄之力”

《大爱无声》尚未出版之时,王萌萌就确定了以环境保护、动物保护作为自己第二部长篇小说的选题。为了小说的创作,她曾前往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住进鹤场的职工宿舍,和丹顶鹤养护人员同吃同住;也曾走进平均海拔四千五百米以上、人迹稀少的藏北羌塘,体验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者的生活和工作状态;还徒步进入被称为人类最后的秘境、环境极端恶劣的雅鲁藏布大峡谷,遭遇山体滑坡、命悬一线的惊险……

2008年9月,王萌萌第二次奔赴,邀请一位从事动物保护工作的同学作伴,准备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他们自认年轻体健,又有一定的野外活动经验,稍作准备后便匆匆上路了,却没有料到这次大峡谷之行差点成为他们生命的终点。行至大峡谷深处,峭壁上的羊肠小路不见了,泥土沙石从上面滑塌下来,形成一个七八十度的陡坡,距离有十几米,几十米以下便是奔腾的雅鲁藏布江。人若是从这坡上掉下去,即使没有掉入江里,也是非死即伤,而且别人无法救援。滑坡松软,要用脚踩出一个可以落脚的地方,可是这些落脚点都是暂时的,从踩上去那刻就已经开始塌陷,所以要在前一处落脚点还勉强能承受自己重量的时候迅速踩出下一个落脚点,及时转移身体的重心,这样才不至于往下掉。每一步下去她都觉得自己要掉下去了,头顶的泥沙簌簌掉落,背后那沉重的行囊也加重了下坠的感觉,可是为了不掉下去就得赶紧迈出脚步。本以为已经走过了最难走的路,他们还有点亢奋,但不久之后又有一大片山体滑坡出现在他们的眼前,比之前那处坡度更陡、距离长了三倍不止,他们顿时傻了眼。

又一次走在滑坡上,王萌萌感到极度恐慌,想要找一个可以凭借的东西,可是手不能太用力,否则可能会引起新的滑坡。途中不时有凸出的石头和树干阻挡前行的道路,翻越它们需要高难度的惊险动作。看见小小的蜥蜴从眼前轻盈地爬过,她感觉自己的每一步挪动都极其笨拙。突然间脚下一松,她开始往下滑,她手忙脚乱地伸手乱抓,抓住一块岩石,双脚死命扎入泥土之中,终于稳住了身体。她扭头看了一眼,入眼的是黑黢黢的礁石滩和奔腾的浑黄江水。此时她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生死一线,她感觉死亡似乎离她很近,也许下一秒钟就可能葬身于江水之中,心理几近崩溃。她眼前一阵眩晕,心里却突然变得异常平静。把恐惧抛到脑后,喘息片刻,奋力向上、向前。

抱着不愿轻易放弃的心理,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一次次跨越滑坡继续前进,却一步步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或许是上天眷顾年轻善良的生命,经历了重重艰险,他们最终安全地走出了大峡谷。

如果没有此次大峡谷历险,就没有《米九》这部小说最后最重要的部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部分的内容是王萌萌用生命换来的,那些令人感到惊心动魄、撕心裂肺的描写,全部都是她亲身的体验。她最初去大峡谷的本意并非想冒生命危险体验面对死亡的感觉,然而这一切或许正是上天的安排,既然要写一部保护生命的小说,那么就必须对生命的可贵和对大自然的敬畏有最深刻的感悟。

王萌萌用一年零三个多月的时间写出了《米九》。在这期间她投入了自己的全部精力,几乎没有一天放松过,也没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小说初稿达43万余字,当点完最后一个标点时,她异常失落,像刚刚与一个熟悉的世界和一群好朋友告别,满怀离别的愁绪,甚至还有一丝恐慌,似乎生命里某种很重要的东西离她而去了,她却永远都无法找回。眼泪不由自主地从眼眶里溢出来,她疲惫至极,躺在床上却久久无法入睡……

“您早就是我的妈妈了”

认识苗族小女孩小美是在2007年5月。黄茅岭支教期间,王萌萌对一直陪伴她的彝族老师马素英说要去最贫困的学生家家访,马老师就建议她去小美家看看。小美家在半山腰,以石块和泥土砌成,屋门低矮、采光极差。王萌萌弯着腰走进屋内,立刻感觉眼前一黑,过了半天才能视物。屋里杂乱不堪,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睡觉的床用石头和竹子搭成,一条麻袋片被充作了枕巾。小美的父亲死于矿难,母亲改嫁后再也没回来。她就跟奶奶和叔叔一家生活。家中贫困,她无钱住校,只能每天早晚来回各走一个小时的山路上下学。当地天明得晚,学校六点半开始早读,她出发的时候天还涂着墨。王萌萌向马老师提出助养小美,为她提供读书、住校和生活的费用,跟她通信交流,帮助她直到她能够独立。当年的暑假,王萌萌又一次来到黄茅岭体验生活,在马老师的陪伴下第二次去小美家。那是一个雨后的下午,山路泥泞湿滑,她看见小美瘦小的身影沿着陡峭的山坡渐渐走近,一只装满水稻的麻袋驮在背上,麻绳深深勒进纤弱的肩头,稀疏的刘海湿漉漉地贴在额头上。王萌萌看得心疼,小美看见她却笑了,笑得如往常一样灿烂纯净。

小美给了王萌萌创作的素材和灵感,激发了她难以言说的爱,成了《大爱无声》中的人物原型。因为特别的感情,在小说中她依然用了小美这个名字。创作第二部长篇小说期间,体验生活和写作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艰难重重,与小美通信成了王萌萌十分重要的慰藉。每年春节,王萌萌会寄压岁钱过去,让小美能穿上新衣服过年。每逢六一儿童节,她会寄钱给学校,请老师们买一头猪给难得吃肉的孩子们改善伙食。王萌萌心里一直有个愿望,能让小美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2010年夏季,她自费邀请小美来上海参观了世博会。小美回云南后给她来信说:“常常回忆起在上海和您一起的情景。老师,那天您帮我吹干头发的时候,我感觉您的手好温柔,就像妈妈的手,当时我真的很想哭,但是怕您看见伤心就忍住了。老师,其实在我的心里,您早就是我的妈妈了!”读到这句话时,王萌萌的眼圈立时红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第一次被人叫妈妈,这是何等的幸福!

王萌萌和小美成了没有血缘的亲人,六年多来物质资助和情感关怀从未间断。同时她和马老师一起创建了“一对一物质帮助加情感交流”的帮困模式,使二十余位贫困学子受惠。她视马老师为亲姐姐,对黄茅岭有游子对故乡的那种思念和眷恋,常常找机会回去。她在文章中这样写道:如果把人比喻成树,那么我便把一部分根扎在了那里。

“别让自己透支太多”

“萌萌,祝贺你当选为上海市志愿者协会理事会理事。保重身体,别让自己透支太多。”正当王萌萌因创作任务压力太重、心理几近崩溃之时,她的单位上海市工人文化宫的党委书记段芬芳给她发来了暖心短信。

2012年5月,王萌萌从鲁迅文学院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结业回沪后,又马不停蹄地两赴云南红河州。这两次都是继续拍摄由她编导的公益纪录片《书术梦嫫》(彝语女教师之意)。该片计划花两年时间,以一个支教志愿者的视角,跟踪拍摄两位乡村彝族女教师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和精神追求,以点带面地反映当下偏远山区教育现况,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其中一次,王萌萌是背着行囊、扛着摄像机,只身前往的,以她的说法是“一个人的摄制组”。十天里,她在大山深处跑了好几个点,共拍摄了三十多个小时的素材。

7月开始,她便把自己封闭在小屋里,埋头创作根据志愿者三部曲第三部《爱如晨曦》改编的同名电视连续剧剧本。此剧本创作已列入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项目,按照合同的时限规定,2013年阳历年底前必须交稿。时间一天天过去,第一次写电视剧剧本的王萌萌承受着极大的压力,因思虑过深连续失眠、因用眼过度产生的飞蚊症和视力模糊等等,不论在精神上还是体力上她都感到疲惫至极。

当2014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之时,王萌萌完成了38集电视连续剧剧本《爱如晨曦》,剧本近47万字。这是国内首部以清新明快的笔触,表现中外志愿者情感世界的都市轻喜剧剧本。同时她还完成了一部八场大型话剧的剧本。面对献给新年的沉甸甸的礼物,回首这半年的辛苦煎熬,她心里又生出不少失落感。喜欢行走的她说,又一段曲折难忘的旅程结束了,我要让自己归零站在全新的起点……

上一篇:奥克肖特论大学教育 下一篇:忆叶潞渊先生的静乐簃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