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绘画的观念性问题探析

时间:2022-08-24 02:13:40

当代绘画的观念性问题探析

摘 要:如果在二十世纪初期,创作一幅画可能只由创做材料描绘出具体形象,那么,到了世纪的末期,随着材料所具有的艺术魅力渐渐的彰显出来,对新材料的尝试为绘画带来了诸多变幻与可能,从观念上,大大的开拓了表现绘画艺术的平台。综合多种材料,加之艺术家独特的观念,将绘画的观念性通过二者的融合表现出来。提高绘画的欣赏性。下面我们就仔细分析一下什么是观念性,怎样将观念性与新型材料结合在一起,突出绘画观念性,提高作品欣赏价值。

关键词:观念性;新型材料;欣赏

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总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如何将材料更好的应用到绘画当中,如何能让材料在不受到束缚的情况下将回话的艺术思想和形式表达出来。要想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只有发挥材料本身所具有的艺术特性与艺术载体的观念性相互结合,才能达到独特的艺术效果和绘画的视觉魅力。

1 什么是观念性

什么是观念,它既不是以一个主意、一个概念,也不是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思想。而是指人们在进行感性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感悟能力、思维水平和表现能力,其中充满了对艺术的悟性,对生活的禅机,对人生的智慧。在参透表象的欣赏过程中,从作品中去感悟艺术家在对材料上的渗透与敏感,在观念上的奇巧与妙思。所以,真正的艺术家关注当下社会的变迁、人文的变迁、思想的变迁等等,注重人们的信仰与尊严,从中去感悟现实、批判现实,培养艺术的情感性。这就形成了独特地观念性。将观念借助材料的形式语言和暗示综合的表现在绘画这种艺术形式这种。赋予作品独特的思想和艺术情感,带给观众、其他学者各异的视觉、思想上的感知。所以利用材料传递出一种特殊的文化内涵,它承载着艺术家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智慧的传承和对生活、对情感、对人生的反思,对万物和自然的思想情怀。

2 材料与观念的融合

在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中,利用材料将观念性与感悟性呈现出来具有以下两个特征:一个是对当下生存的思考和对人文的关怀,二是在新旧媒介材料上的融合,这两者构成了艺术家对于材料的敏锐捕捉力。这样一来,与传统意义上的绘画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区别,不论是从思维上还是手法上。除了在创作的过程中提倡打开无意识的创作大门,挖掘潜意识创作因素,更加强调的是对材料的探索性与创作观念性的结合。如何让思想与材料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就需要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去寻求、去探索能把艺术观念与媒介形态高度融合在一起的材料,提高作品的观赏价值。

在材料方面课可称大师的塔皮埃斯觉得,一件艺术品之中所具备的感人力量不仅仅取决于其材料的贵贱,最为重要的事它所承载的艺术家的观念、情感和艺术上积极探索的精神。他认为,只有将材料当成媒介把绘画艺术引向象征,才能在不觉间创造出不可预见的震撼或感动。塔皮埃斯经常会利用材料本身材质具有的美感、刮痕、肌理和简约的色彩,表达出塔氏哲学思想和神秘的意境。他在《作品2号》中,利用石灰、水墨等材料,将类似茧状的白色图形和与之相互对应的黑色图形呈现在了灰蒙蒙的纸上,利用黑白灰、点线面的组合使用,使原本杂乱无章的画面开启了光明和智慧的思想。从他赋予作品的情感和理念不难看出,他的思想当中极具东方的审美哲学。这应该和他对于东方道教、佛教等文化的深入研究有很大的关系。

艺术家在利用材料与观念结合的创作中,接触媒材的动机无外乎这两种,第一种就是带着目的性与构思去寻找自己渴望的材料。第二就是迷恋最初使用的材料本身材质的美感,但是在逐渐的使用过程中却发掘出了材料本身所蕴含的观念表达。但不论艺术家处于那种情况之中,在选择媒材上,都需要他们对所要选的材料及其所具有的特性进行细致的研究与分析,同时将材料与自身的性格、品质、思想经历等相互联系,找出契合点,拥有了这些经历的艺术作品必将蕴含艺术家鲜明的思想情感、人文情怀和强大的感染力。但是这一创作过程中充满了艰辛,并不是简短的时间内就可以随着艺术家自身的意愿而实现的。他们总是要经历不断的实践、探索和创作意志上的考验。并且还要经过三个阶段的新材料之间的相互磨合才能达到的,这三个阶段分别是:

(1)第一个阶段艺术家们把他当成是对创作手段的补充,利用材质本身具有的特征、美感来丰富作品的外在魅力,这就是创作材料与作品初级的从属阶段,也是基础阶段,十分重要。

(2)第二个阶段才是对材料本体的审美表达阶段。因为材质本体的展现具有极强的不可替代性,将材料的特性直接应用到绘画的实体创作中去,在展现材料本身带给观者的直观感受和初步记忆之外,还要使视觉的潜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现。提高作品的可观性和欣赏价值。但是这个阶段也只是确定媒材在初步步入审美的本体观念阶段。

(3)第三个阶段是重中之重的阶段,也就是升华物质内涵的阶段。再利用材料结合观念性的创作过程中,不仅要表现出材料本事的什么功能,还要通过提升精神观念,使其能够将视觉特殊意义展现在观者的眼前,提高他们的视觉感悟。材料中蕴含着艺术家的精神、记忆、情感与思想,同时又包含了普遍的象征意义,能否“读懂“艺术作品的材料,能否把观念与材料的语言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艺术作品中能否表达出其所独具的艺术精神,这才是所有的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追求的真谛,也是这一阶段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所以说,在思想观念与材料的融合过程中,需要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以上的三个阶段,是艺术创作本是价值与内涵的升华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需要艺术家付出大量的心血,将自身的思想情感、生活感悟,人生智慧凝聚到一起,赋予到材料作品中,丰富作品的内涵。

3 总结

观念是绘画创作过程中的特定指向,它是材料作品孕育艺术家思想情感的种子。但是在现阶段观念性绘画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大的阻碍,面对既包含精神层面,又包含物质层面的诸多材料,怎么才能有效的将其与观念性有效的融合到一起还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只有艺术家们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透彻了解各种材料,才能将艺术观念更好地融入到作品之中,丰富作品的情感。

参考文献

1 孙志晔.综合绘画的艺术性与观念性解析[J].文艺评论,2012(1)

2 叶秋美.试论中国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近代绘画的契合[J].安康师专学报,2005,17(4)

3 王林.当代绘画的观念性问题[J].文艺研究,2006(7)

上一篇:白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下一篇:三级跳远三跳比例和节奏的关系研究